駱 兵
[摘要]新一輪國學復興對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況下加強國學教育恰是推進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接軌,適當采取國學教育的思維、設計和方法,為大學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進而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不僅有利于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語文國學教育接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5—006—04
[作者簡介]駱兵,江西財經(jīng)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一輪國學熱奔涌而來,這對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筆者認為,高等學校加強國學教育是推進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完成大學語文教學使命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接軌,適當采取國學教育的思維、設計和方法,可以在提高大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對范文認知等方面發(fā)揮獨特作用,進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
一、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之淵源考述
大學語文與國學有著不解之緣,存在著高等教育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和教學內容的傳承交叉關系。
從高等教育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來看,古代國學亦是高等教育的組織機構。在歷史上,古代的“國學”指中央各專門大學?!睹献印吩唬骸跋脑恍#笤烩?,周曰序。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薄靶!?、“癢”、“序”是小學,亦謂之鄉(xiāng)學;“學”是大學,屬于高等教育,亦謂之國學。據(jù)信史記載,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始有系統(tǒng)學校制度產(chǎn)生。此時,中央有太學,地方有學、校、癢、序。太學即大學,亦即國學。魏、晉、南北朝、隋代基本延續(xù)漢代學校制度。其中,西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設國子學,與太學并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二者同設。北齊改國子學為國子寺。這是國子學由大學變成教育管理機關的標志。隋文帝以國子寺統(tǒng)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隋煬帝改國子寺為國子監(jiān)。唐代,中央直接設立的大學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皆是國學,皆隸屬于國子監(jiān)。宋代,中央設立大學性質的學校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同樣皆是國學,均歸國子監(jiān)管轄。元代,中央設立的大學有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和漢學國子學,各有所轄的國子監(jiān)。明代,中央大學初名國子學,后改名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有京師國于監(jiān)和南京國子監(jiān)兩所,兼具國家教育管理機關與國子學性質。清代,中央大學是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具有中央大學和教育部雙重職能。1840年以后,社會變遷促使新教育制度產(chǎn)生。戊戌變法期間及此后,隨著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的完成,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京師大學堂為代表,包括高等師范學堂、高等實業(yè)學堂在內的新大學制度正式確立。清政府于1905年設學部,統(tǒng)轄大學,國子監(jiān)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京師大學堂等高等學校從傳統(tǒng)國學轉型為近代高等學府。辛亥革命以后,現(xiàn)代大學制度基本上由此損益增刪而成。
隨著傳統(tǒng)學校制度向近代學校制度轉型,近現(xiàn)代的“國學”內涵發(fā)生了質變,即從“中央各專門大學”轉變?yōu)椤爸袊鴤鹘y(tǒng)文化學術”。這種轉變發(fā)生于晚清,通常又稱為第一次國學復興??涤袨榈摹缎聦W偽經(jīng)考》等開疑古風氣之先河,是對傳統(tǒng)儒學全面重新估定和重新構建的先導。嚴復、譚嗣同、梁啟超等人與康有為密切合作,形成一股思想潮流。章太炎的《國故論衡》等對傳統(tǒng)諸子之學進行了全局性的重新估定和詮釋,兼及佛學,成為晚清國粹主義思潮的主要代表。第二次復興稱為“國故”思潮,主要發(fā)生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及后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新文化運動繼承與發(fā)揚了康有為、章太炎等對傳統(tǒng)文化學術重新估定的事業(yè),并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以新文學取代傳統(tǒng)古文辭及詩詞曲賦,使上述重估、重構的影響急速擴大。民國初年,新教育制度形成,尊孔讀經(jīng)在正規(guī)學校教育中被明令禁止。但是,在思想界、文化界和學術界,梁啟超、梁漱溟、熊十力、錢穆等大力提倡中國本位文化建設,以復興和光大儒學為己任,對儒學作了新的詮釋。20世紀40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傳統(tǒng)文化學術致力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發(fā)揚其民主性的精華”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獲得人們的普遍認同與響應,并且成為此后中國人民對待傳統(tǒng)文化學術的正確指導思想和基本行動綱領。第三次國學復興發(fā)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方興未艾,“國學”即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術”亦獲得普遍認可。
近現(xiàn)代國學內涵盡管發(fā)生了質變,但仍保留著“中央各專門大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術”二者內在的必然邏輯聯(lián)系,即通過大學的高等教育傳承和弘揚中國固有之傳統(tǒng)文化學術。
從教學內容的傳承交叉關系來看,大學語文包含國學內容是大學語文題中應有之義,大學語文教學本質上是國學教育的途徑之一。在1904年語文獨立設科之前,語文教育就滲透在文化教育活動之中。在大學語文層面,夏、商、周的“學”皆是施行人倫之教,這與大學語文強調思想道德教育價值取向是一致的。此外,西周的大學課程還教以正心、誠意、修己、治人之道,格物致知及六藝之文,射御、跳舞之術,這與大學語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學藝術、語言文字等基本內容是相同的。從東周、秦朝至漢代,太學的主要教材是孔子之術、六藝之文,這與大學語文教材所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題材是相通的。魏、晉、南北朝、隋代的太學或者國子學課程不外乎五經(jīng)之術、六藝之文,但是,學風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佛老之學術研究趨于濃厚。值得注意的是,曹魏父子以君主擅文壇,海內從風,以致南北朝至隋,士大夫皆熱衷于文學,對經(jīng)學不復用心;南朝宋文帝元嘉時期,京師曾經(jīng)開辦了四所大學,研究佛老學說的日“玄學”,研究古今歷史的日“史學”,研究詞章的曰“文學”,研究經(jīng)術的日“儒學”,一舉破除了以經(jīng)術為主要課程的定規(guī),這與大學語文內容涵蓋文史哲且偏重文學性質別無二致。唐朝的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專門講授經(jīng)學,具有文科教學的性質,這與大學語文屬于文科性質趨同。宋朝大學最為發(fā)達的是太學,課程仍以五經(jīng)為主,但是,歷年屢有變更,程、朱語錄、《四書》也漸列入課程,詩、詞、賦、策論則隨時采用,教學方法也比較完善,這與大學語文教材選文的靈活性相吻合。元代國子學主要講授儒家《四書》、《五經(jīng)》等經(jīng)義,明朝國子監(jiān)主要教材是《四書》、《五經(jīng)》、《性理大全》等,清朝國子監(jiān)主要教材是四書、五經(jīng)、性理及通鑒等等,這亦與大學語文教材的選文有相通之處。
毋庸諱言,在封建專制時代,高等教育以培養(yǎng)治術人才為宗旨,語文教育滲透于綜合性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其中不乏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等歷史局限。當然,這種歷史局限與當今大學語文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要求有本質區(qū)別,不可同日而語。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要
求中國文學與其他學科分開獨立設科教學,語文學科的前身文學科開始設立。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起步施行,歷經(jīng)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民國時期,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止。不過,這一時期“語文”的概念尚未完全確立,在大學“語文”層面,基本對等的概念是“國文”。其發(fā)展趨勢是由文言而白話,由中國文學而國文,強調國文教學中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教育。期間,從1938年開始,全國高等學校一年級普遍開設了大學國文課。在大學國文教材的編輯體例上,出現(xiàn)了文白合編和文白分編兩種類型。例如,新華書店于1949年10月印發(fā)了《大學國文(現(xiàn)代文之部)》,1950年5月印發(fā)了《大學國文(文言之部)》,葉圣陶為兩部教材作序。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于1950年編輯出版了全國統(tǒng)一的語文課本,以替代解放初期臨時的“國文”、“國語”課本。其《編輯大意》道:“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是文章,文章依據(jù)語言,‘語和‘文是分不開的。”大學“國文”隨后也更名為大學“語文”,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二、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之趨同關系
在某種意義上,一部中國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國語文教育史。語文教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核心。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歷史淵源說明,大學語文教學本質上是國學教育的途徑之一。當前,大學語文教學目標和任務逐漸明確。大學語文教材主要精選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形式采取文自合編,體裁包括詩、詞、散文、小說、戲曲、戲劇及影視文學,已經(jīng)是普遍的做法。所有這些都為大學語文繼續(xù)而有效地開展國學教育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代大學語文教學可以適當與國學教育接軌,因為,在現(xiàn)實性上,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存在著以下諸種趨同關系:
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的最終目標趨同,均著眼于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大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初步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更高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明末清初具有近代教育思想的陸桴亭認為:“大學之教,乃使人知之?!彼J為教育的宗旨在于教學生怎樣做“人”。但是,“人”不是容易做的,因此,在邁進大學伊始便須立志:“學者欲學圣人,須是立志第一。……志是人道先鋒,先鋒勇,后軍方有進步,志氣銳,學問方有成功?!蔽阌怪M言,陸桴亭所謂的“人”具有特定的時代內涵,但是,注重提高“人”的全面修養(yǎng)至今仍然不乏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當代國學教育注重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術,以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重構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這與大學語文注重培育大學生的健全人格、人文素質是相吻合的。
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綜合思維方式趨同,均對所授范文作綜合性多元賞析。所謂綜合性多元賞析,是指國學中的高級思維方法,即強調認識對象是立體的,判斷事物不絕對認定一個“是”或者“否”,不把思維結論局限在“是”或“否”二元答案上,而是考慮到存在著“是”或“否”甚至此外更多的可能性答案上。眾所周知,國學主要包含儒、釋、道三家教義,從不嚴格區(qū)分文、史、哲,本質上是綜合性多元的,國學教育內容因此也是綜合性多元的。同樣,大學語文既包括文學,也包括歷史、哲學等不同學科,雖然一般偏重于文學教育,但是,語文作為中國的語言文字并非等于純文學,總體上也是綜合性多元的。大學語文教學采用綜合性多元賞析方法,多層次全方位發(fā)掘范文的豐富內蘊,正是國學的綜合思維方式應用于大學語文教學的體現(xiàn)。
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文化價值取向趨同,均引導大學生做到中西會通。晚清,魏源、林則徐、張之洞等有識之士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將國學教育的視野覆蓋了中西文化。張之洞說:“今欲強中國,存中學,則不得不講西學。然不先以中學固其根柢,端其識趣,則強者為亂首,弱者為人奴,其禍更烈于不通西學者矣”,而“會通,知西學之精意,通于中學,以曉固蔽也”。國粹派提出的中西文化觀,在抵制盲目西化、改變學術風氣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國學針對西學而言,重視國學與西學的平等交流地位的文化價值觀不乏合理內核,因此深入人心,影響深廣,給予后世國學教育與大學語文教學有益的借鑒和積極的啟迪,在引導大學生會通中西文化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能力培養(yǎng)重點趨同,均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初步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在提升大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方面,大學語文教學要求大學生對于人生所需的工具即語文不僅能夠理解、運用,而且能夠分析、審美,進而提高藝術涵養(yǎng)和美學品格。在培養(yǎng)大學生初步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方面,大學語文教學要求大學生了解中國固有文化之一部分即學術和文學的流變,在了解國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自覺探索事物的本質、特點和規(guī)律,獲得真知灼見的能力。國學教育亦重視大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例如,北宋程頤本著大學的“格物致知”精神,倡導求學的“積習自通法”,所謂“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是也。南宋朱熹依據(jù)《中庸》提出為學之序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學說給予后世國學教育與大學語文教學足夠而有益的啟發(fā)。
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教學法方向趨同,均使大學生能夠掌握獨立閱讀與理解經(jīng)典的方法。大學語文教學在疏通范文的字、詞、句等語言障礙之后,專注于范文的分析鑒賞。漢代國學教育方法講究對古籍的翻譯與考據(jù),其中實事求是、精密搜討的方法所包含的科學精神,與大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求證方法是相通的。南朝宋文帝元嘉時期,國學教育注重玄學、史學、文學、儒學的研究,不拘一格,獨辟蹊徑,與大學語文教學強調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是貫通的。唐朝國學教育把經(jīng)學分為正經(jīng)與旁經(jīng),可專修和選修,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對大學語文教學確定授課原則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宋代國學教育注重“四書”、“五經(jīng)”的教學,而詩、詞、賦、策論等不分派別隨時采用,旨在以內容擴充和方法革新等方式培養(yǎng)通經(jīng)致用的人才,對大學語文教學處理方法與目的的關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教材編輯原則趨同,均是各種體裁、風格的文章精選合編;文學作品與非文學文章精選合編,而以文學作品居多;精講、略講、自學課文精選合編;文言文與白話文精選合編。梁啟超開列國學入門書目包括《詩經(jīng)》、《楚辭》、《昭明文選》、《樂府詩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西廂記》、《琵琶記》、《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還有《劇說》、《宋元戲曲史》、《元曲選》、《綴白裘》、《西游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等。梁啟超還要求大學生“讀書自然不限于中國書,但中國人對于中國書。至少也該和外國書作平等待遇”。大學語文教材尊重中國的文明歷史,適應當代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文言文與白話文兼蓄,而以文言文比例稍大;注重中國的國情和學科本身的特點,中外文學作品精選合編,而以中國文學作品為主。這可以視為大學語文教材與
時俱進、體現(xiàn)當代意識的理性抉擇。
三、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之接軌對策
鑒于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存在趨同關系,大學語文又是與國學教育密切相關的學科,大學語文教學確實可以適當與國學教育接軌。但是,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大學語文不是獨當國學教育之任的唯一學科,不可能替代國學教育必需的所有專業(yè)課程,不可能承擔國學教育必要的一切專門職責。要辯證處理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的共性和個性關系;要以提高大學語文教學質量為標準,不僅注重發(fā)揚共性,而且著眼張揚個性;要通過對具體范文適當采取國學教育的思維、設計和方法,促進大學生對范文的正確認知,進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接軌,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妥善處理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關系。大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有主次之分,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是主導核心目標,培養(yǎng)大學生初步獨立從事科研能力是次要核心目標。主導核心目標構建了大學語文教學的個性,次要核心目標應和了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共性。大學語文教學的更高目標集中體現(xiàn)了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共性。明確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關系,有利于防止過分強調大學語文教學的文學欣賞之個性,把大學語文上成了純文學課,而忽略了大學語文教學的其他目標。梁啟超說:“讀《論語》、《孟子》一類書,當分兩種目的:其一為修養(yǎng)受用,其一為學術的研究”;又說:“治《詩》者宜以全詩作文學品讀,專從其抒寫情感處而賞玩之,則詩之真價值乃見也。……以詩為教育之工具,其目的在使一般人養(yǎng)成美感,有玩賞文學的能力,則人格不期而自進于高明”,而“美感之能使社會向上也”。錢基博說:“我們學了國學,我們可以覺到,這個國家和我們的關系,……發(fā)生一種固結不解的愛?!庇纱丝梢?,貫穿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之關系的價值觀主要是社會和諧與愛國主義。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教育接軌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要通過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激發(fā)大學生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情。
優(yōu)化綜合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關系。大學語文教學運用國學的綜合思維對范文作綜合性多元賞析,不能僅僅滯留在揭示范文的豐富內蘊上,更要善于借此引導大學生發(fā)掘范文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價值,以培育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陸桴亭認為,在大學教育階段,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學理及研究一切之所以然,一方面由聽講而得,另一方面更要由自己研究而得。梁啟超充分肯定顧炎武治學的主要思維方式是“貴創(chuàng)”。錢基博認為:“有價值之文學作品,不可不以下列條件為標準:(甲)就作意論(一)獨創(chuàng)……”研究國學的方法很多,老子的“超象而觀玄”、“執(zhí)古以御今”,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多學而貫一”,清代學者的“大膽的假說,小心的求證”等,都是國學綜合思維方式的具體應用,大學語文教學可以其作為培育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
正確對待大學語文教學的中西會通關系。中西文化各有優(yōu)長,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大學語文教學不能拘泥于國學,中西文化會通的關鍵是要教育大學生學會理解。一方面,要通過了解中國優(yōu)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曹聚仁說:“我們對于西方文化固當合理的迎納,但自己背后還有國學站著,這兩種文化究竟如何使他溝通,也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對于國學所含的原子不明白分析出來,如何能叫彼和別種化合?所以要先研究國學,才找得出溝通方法?!比~圣陶說:大學生“‘讀解古書與‘欣賞中國文學名著,須講求到相當程度,而‘讀解與‘欣賞的結果,須‘深切了解固有文化,并增強其民族意識?!绷硪环矫妫ㄟ^了解西方文化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王國維說:“學無中西”,“深湛幽渺之思,學者有所不避焉;遷遠繁瑣之譏,學者有所不辭焉。事物無大小,無遠近,茍思之得其真,紀之得其實,極其會歸,皆有裨于人?!苯逃髮W生做到中西文化會通,不斷使中華優(yōu)秀文化得到傳承和創(chuàng)新,是時代賦予大學語文教學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接軌共同面向世界的必然要求。
精選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學作品充實大學語文教材。大學語文教材要通過遴選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學作品彰顯學科的個性。所謂“美的文學者,論內容則情感豐富,而不必合義理;論形式則音韻鏗鏘,而或出以整比;可以被弦誦,可以欣賞”,唯其如此才能滿足提高大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需要。而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于文學研究具有決定性意義,誠如錢基博所言:“蓋‘國文研究法之所研究者,在吾人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之修養(yǎng)?!睆拇髮W語文與國學教育的共同目標來看,大學生僅僅停留在文學作品欣賞上是遠遠不夠的,要通過自己的研究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學術礦藏中所蘊藏的尚未開辟的精金。而發(fā)掘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初步獨立從事科研能力的過程,與此同時,太學生的人文素質將會逐步得到提高。
準確定位大學語文教學中涉及國學的語文教育目的。大學語文的教育目的,一是促進文學創(chuàng)作。這種促進對非中文專業(yè)的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二是掌握基礎寫作方法。葉圣陶說:“國文是語文學科,在教學的時候,內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視,而方法方面尤其應當注重?!迸囵B(yǎng)大學生基礎寫作能力是大學語文作為獨立學科獨當其責、義不容辭的任務,而基礎寫作能力正是大學生初步獨立從事科研能力所必備的素質。三是要求通小學。大學語文教學雖然不把重點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是,文學欣賞是建立在疏通作品的字、詞、句等語言障礙之上,故大學語文教學一旦涉及到古代詩、詞、散文等非通小學不可。例如,對《詩經(jīng)·蒹葭》中的“所謂伊人”之釋,“伊”可訓為“她”,或可訓為“他”,便涉及到小學的知識了。四是適度貫徹人文教育思想。葉圣陶說:“國文是各種學科中的一個學科,各種學科又像輪輻一樣輳合于一個教育的軸心,所以國文教學除了技術的訓練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義,……不過重視內容假如超過了相當?shù)南薅?,以為國文教學的目標只是灌輸固有道德,……而竟忘了國文教學特有的任務,那就很有可議之處了?!?/p>
通過教材編輯體例的設計使大學生知曉古今人情的變遷。大學語文教材編輯體例遵循文學體裁的傳承與革新規(guī)律,能充分說明“社會更迭地變換,物質方面繼續(xù)地進步,那人情風俗也隨著變遷,不能拘泥在一種情形的”。大學語文教材編輯體例應以文學歷史為經(jīng),以文學體裁為緯,經(jīng)緯交織,分門別類,這對大學生清楚認識古今人情的變遷大有裨益。同理,文言文和白話文是社會和文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各傳真相,各紀其異,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對作家情思的表達各有專用、各有所長。大學語文教材編輯體例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文言文和白話文可以并存,不能偏廢。至于大學語文教材中的中國文學作品與外國文學作品的比例,從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淵源和促進大學生中西會通兩方面來講,宜以中國文學作品為主,外國文學作品為輔。此外,要通過大學語文教材編輯體例的設計,使
大學生從范文當中得到積極啟示,養(yǎng)成獨立閱讀欣賞的習慣,掌握基礎寫作的方法,隨時隨地拿來活用,終身受益。
注釋
①朱熹《孟子集注》云:“癢以養(yǎng)老為義,校以教民為義,序以習射為義,皆鄉(xiāng)學也。學,國學也。共之,無異名也?!?《四庫全書》第19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頁)
②鄧實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1906年,第19期)
③葉圣陶說:“什么叫語文?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認真學習語文》,《文匯報》,1963年10月5日)
④“中國文學”相對“外國文學”而言,有自己的學科宗旨和要求,并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純文學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現(xiàn)代語文課。
⑤葉圣陶說:“(語文)這個名稱是從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來的。解放以前,這個學科的名稱,小學叫‘國語,中學叫‘國文,解放以后才統(tǒng)稱‘語文”。(《認真學習語文》,《文匯報》,1963年10月5日)。
⑥語見《白鹿洞書院教條》。
參考文獻:
[1]孟子[M].四庫全書(第197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6.
[2]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A].毛澤東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68.
[3]王松泉等.中國語文教育史簡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184.
[4]陸桴亭.思辯錄輯要[M].四庫全書(第724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18.
[5]張之洞.勸學篇[A].沈云龍.中國近代史料叢刊(第482冊)[Z].臺北:文海出版社,歲次戊辰仲春刊行;14493,14437.
[6]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十八)[M].四庫全書(第698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51.
[7]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0:1632.
[8]梁啟超.梁啟超講國學[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187,11,62—64.
[9]錢基博.國學之意義及治國學方法之評判[J].清華周刊,1926,第25卷(7).
[10]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
[11]錢基博.我之中國文學的觀察[A].國學必讀[C].北京:中華書局,1924:73.
[12]章太炎.國學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H{版社,1997:3,13.
[13]葉圣陶.關于大學一年級國文[J].教育通訊(第3卷),1940,(41).
[14]王國維.國學叢刊序[A].王國維遺書(第三冊)[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207.
[15]葉圣陶.對于國文教育的兩個基本觀念[J].中等教育季刊,創(chuàng)刊號,1940—9—30.
(責任編輯:趙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