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
外國電影里面最常見的畫面莫過于心肺急救的場面,先是心臟按摩、人工呼吸,再來是電擊刺激。鏡頭看起來嚴肅而忙亂。我剛開始當見習醫(yī)師時最不能適應的也就是這種場面。氣管內不斷產生的痰,護士必須不停地用抽吸管抽吸。由于心臟衰竭的緣故,造成肺部水腫、積血,稍一不慎,擠出血水,噴得臉上、身上到處都是。再有做心肺按摩的人,費盡全身之力,不但如此,這個過程可以持續(xù)數(shù)個小時之久。患者的顏面慘白,家屬則哀號震天,一片凄慘慘的景象。
事實上,心臟一旦停止跳動,無法及時搶救,腦部得不到氧氣供應,不消幾分鐘立刻就死亡。可是急救的過程有時竟持續(xù)兩三個小時。
我當時年輕氣盛,有一次就曾理直氣壯地問資深的住院醫(yī)師:
“病人早就已經沒有希望了,不當場宣布,裝模作樣地做著心肺急救,這不是在演戲嗎?”
“是演戲沒有錯?!辟Y深醫(yī)師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
“到底這樣要演到什么時候?”
“病人家屬接受為止。”
“接受什么?”我好奇地追問。
“接受他的死亡啊。你不覺得死得容易,生得難嗎?為什么不給他們一點兒時間呢?”
否認——憤怒一妥協(xié)——沮喪——接受。這是一個瀕死的病人必經的過程??墒俏覐膩頉]有想過病人家屬也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
又有一次,在一個深夜,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過世了。由于這個家族十分興旺,因此不斷有全省各地的后代趕來。孝順的后代們不相信老奶奶真的過世了,跪在床邊請求:“無論如何,請醫(yī)師救她,再給她一個機會?!?/p>
“我們已經急救兩個多小時了?!?/p>
“可是請醫(yī)師再給她一個機會?!?/p>
“她已經死了呀?!?/p>
“我們不相信她會死掉,無論如何請醫(yī)師一定再給她一個機會。”靜靜地跪在我們兩個年輕的醫(yī)師面前的一共有200多個人。
“請醫(yī)師一定救她,會有奇跡出現(xiàn)的?!?/p>
我相信所有的人這時已經陷入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tài)了。
夜很深,我們這兩個年輕的生命,也同樣是有限的人類。我很清楚,我們是承受不起這些期待的。
這幕戲,盡管結局注定是悲劇,可是戲不得不再演下去。我漸漸明白當初告訴我是一出戲時那個醫(yī)師見怪不怪的表情。
明明知道病人已經死亡,卻仍然像連續(xù)劇里緊張的醫(yī)師一樣,一邊認真地急救,一邊有人試著勸說病人的家屬接受病人的死亡。許多醫(yī)師同我一樣,都曾上演選樣的戲。而戲,盡管多余卻給了死者尊嚴,給了活著的人時間;戲,盡管不真實,卻撫慰了人心。
說是醫(yī)療與戲,其實何處不是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