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慶
1969年秋天,日本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現(xiàn)象——活躍在北京的冰心等諸多文化名人,突然銷聲匿跡。
那個深秋,沈從文之妻張兆和隨《人民文學》編輯部下放到湖北成寧向陽湖五七干校。若干年前,張兆和曾經(jīng)在其名篇《湖畔》中寫道:“我要走了,到的地方,就是你說的做夢也極生疏的地方,不是天國不是地獄……”
綠菱紅蓮,魚蝦鶴鷺。向陽湖位于成寧市成安區(qū),原系斧頭湖尾端的一個小湖漢,屬于古云夢澤。
在張兆和之后,沈從文、冰心、臧克家、郭小川、蕭乾、陳翰伯,馮雪峰、張?zhí)煲?、李季、張光年、嚴文井、陳白塵、韋君宜……一大批文學家、翻譯家、學者及家屬約6000多人,都被下放到了向陽湖。
1966年5月7日,“文革”前夕,毛澤東給林彪寫了一封信,提出備行各業(yè)均應一業(yè)為主,兼學別樣,從事農(nóng)副業(yè)生產(chǎn),批判資產(chǎn)階級。
兩年后,黑龍江省革委會負責人提出,按毛主席“五七指示”精神,辦一個“五七干?!?,并于1968年5月7日成立了柳河“五七干?!薄_@個“新生事物”很快推廣至全國。僅中央一級機關開辦的“五七干校”就有106所,這其中,就有成立于1969年3月的成寧向陽湖“五七干?!薄?/p>
“五七干?!睂嵭熊娛禄芾?,6000多名“學員”分三批來到向陽湖畔,被編為5個大隊、26個連,在這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五七戰(zhàn)士。
向陽湖的前身,當時還是一片荒涼湖區(qū)的成寧甘棠公社,在遍布全國的“五七”干校中,因為聚集的文化名流最多、文化人知名度更高而頗有特色,成為干校中的“文化名片”。
“獨輪車雖小,不倒永向前”
1970年元旦剛過,年逾古稀的冰心和疾病纏身的詩人郭小川一起,遠赴鄂南鄉(xiāng)村,走之前,軍宣隊的政委告誡他們:“不要再幻想回北京?!?/p>
坐在南下的列車上,冰心因剛剛拔過牙,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她用一頂小草帽遮住了自己的臉。同路的郭小川,因患牙病,也拔過牙。
在武昌下了火車,前來接站的同志笑稱兩人是“無恥(無齒)之人”,這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成寧千??偛吭O在甘棠,建校之初,勞動主要是圍湖造田,搞糧油肉蛋“四自給”。同時搞學習與批判。
成寧人總結(jié)干校的勞動規(guī)律為:大雨大干,小雨小干,天晴不干,開會批判。
當?shù)剞r(nóng)民劉昌林還記得,文人們大熱天光著膀子收稻子?!拔迤邞?zhàn)士”的口號是“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勞動號子一響,無論刮風下雨,都必須下到田里。
“有的人養(yǎng)豬都養(yǎng)出竅門來了,比當?shù)厝诉€好一些?!毕虒幦俗T輝龍說,文人們還將本地的單季稻改成了雙季稻;“文革”后主編《英語世界》的陳羽綸,年近半百,拄著拐杖來到向陽湖,用僅剩的右腿踩縫紉機,為其他學員縫補衣服……
當年這里沼澤棋布,學員們要時刻提防險象環(huán)生的自然環(huán)境。很多牛離開牧童,進入沼澤地帶,經(jīng)常陷死澤中,剩下整架牛骨。
咸寧“五七干?!背闪⒑蟮奈迥陜?nèi),被圍成農(nóng)田的湖區(qū),有數(shù)萬畝之多,在此“學習改造”的紅學家周汝昌后來為向陽湖題字:“紅樓非夢,向陽無湖”。
文人們最初大多在湖堤上搭建工棚,后來他們開始燒磚,在這個南方鄉(xiāng)村建起四合院。
“他們中有曾經(jīng)在故宮燒琉璃瓦的,燒的紅磚質(zhì)地非常硬,很整齊,有秦磚漢瓦的風格?!弊T輝龍說,許多房子建了40多年。依舊不漏雨。
冰心被安排和臧克家、張光年幾位年事稍長的先生一起,輪流看守菜地。有人時常看見她坐在田埂上,吆喝著趕雞。
有一次,冰心為當?shù)厝罕妼懥藥赘睂β?lián),這讓他們很驚訝:“一個小老太太,居然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劇作家陳白塵做起“鴨倌”,專職在湖里放鴨子。在一場長達兩小時的斗爭會后,坦然的陳白塵隨手揀了根柴棍,刮去鞋底的泥巴,以示無聲的抗議。此舉被批為。態(tài)度極差”,再次遭到叱喝。
對于蕭乾來說,向陽湖卻成了“避難所”。他曾被抄家,并被罰跪,掛著大牌子挨批斗。到了向陽湖。他再不用擔心這些。年過60的蕭乾,派活時卻總是被充作壯勞力,到了搶收搶種時,也晝夜奮戰(zhàn)。體弱多病的他千不了重活,妻子文潔若勸他“細水長流”,卻引來反對者的不滿,被批為“對黨不忠”。
沈從文因患心臟病和高血壓。受不了高強度勞動,被調(diào)離至向陽湖15公里外的雙溪。他平時的工作是挖煤。工作之余他總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是手里拿著厚厚的書,就是坐在靠近天井的桌子旁寫蠅頭小楷。到了吃飯時間,就提著飯盒到區(qū)委會食堂,偶爾自己點著煉油爐煮面條。
1971年8月。臨別向陽湖時,沈從文發(fā)出了“浮沉半世紀,生存亦偶然”的感慨。
他在給蕭乾的信中曾寫道:“在此種情況下十分從容寫了好些詩,可能有幾首還像是破個人紀錄。”在舊體詩《喜新晴》中,他寫道:“獨輪車雖小,不倒永向前”。
西餐、金表、電影
1969年,韓志6歲。他記得,世代以打魚為生的一家人,迎來了著名文物研究家王世襄。
王在韓家一住就是3年。之前家家戶戶都點的煤油燈,在這群文人到來后,換成了“葫蘆”似的電燈泡。文人們大多是帶薪的,他們經(jīng)常會向當?shù)氐睦习傩召I些雞蛋、魚蝦,自己開個“小伙”。
在向陽湖菜畦邊,王世襄即興賦詩以明心志:“風雨摧園蔬,根出莖半死,昂首猶作花,誓結(jié)豐碩子”。
王世襄入鄉(xiāng)隨俗,經(jīng)常和韓家一起捕魚,寫下《觀漁十首寄莖猷并序》,將當時6種主要打魚方法描繪得惟妙惟肖。
喜歡烹飪的王世襄,給韓家的廚房添了十多瓶調(diào)料,還時常給韓家做西餐,西餐擺上桌后,他還手把手教韓志如何用刀叉。
現(xiàn)在,韓志成了當?shù)匦∮忻麣獾淖骷摇?005年,從小就聽向陽湖故事的韓志的兒子,考上了北京大學。
裝幀藝術家張慈中回憶,當?shù)赜行┢甙耸畾q的老人從不知電影為何物,他馬上回到千??偛浚央娪瓣犝{(diào)過來。架起大屏幕后,一些老人竟穿著壽衣趕來看,“我當時就忍不住流淚了?!睆埓戎姓f,文化部的京劇、豫劇名角也紛紛來向陽湖演出。
文人手上的金表,成為了區(qū)分他們和農(nóng)民的主要標志。當時千校流傳著許多順口溜,。五七寶,五七寶,穿的破,吃的好。每人一塊大金表,想回北京回不了”,“身穿破棉襖,手戴大金表,走路拄拐杖,三步兩跌倒”,等等。
在漸漸熟稔后,“五七戰(zhàn)士”與當?shù)匕傩諒母裟ら_始互相信任。劉昌林所在的生產(chǎn)隊與“五七戰(zhàn)士”會互幫互助,“千校派人幫我們修鏈條船,我們則幫助他們造田?!?/p>
今年73歲的姜冬生是窯嘴的一名老婦人。她回憶說,當年文化部一艘裝磚的船沉了,當時正在湖邊打魚的姜冬生和老伴救起了一名落水的文人。為了答謝,文人送給他們5本《毛澤東選集》和一枚毛
澤東像章。選集已經(jīng)丟失,像章荃今還保存著。
郭小川是個重感情,講義氣的人,他與許多當?shù)厝私Y(jié)下了深厚友誼。他愛抽煙,經(jīng)常隨手遞給老鄉(xiāng)一根“新華”牌香煙。
郭小川敵居前有一片楠竹林,當初,他就是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楠竹歌》:“青竹如同老兵,楠竹如同少女??v然做成柴燒,也要煮熟飯食??v然化為灰燼,也要肥養(yǎng)田地?!痹谙蜿柡?,他還寫下了《花紋歌》、《歡樂歌》,這三首詩并稱為“江南林區(qū)三唱”。
在向陽湖畔的那些日子,陳白塵寫下《牛棚日記》,張光年有《向陽日記》,減克家有詩集《憶向陽》。
沈從文身患高血壓,卻憑記憶整理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部60多萬字的拓荒之作。畫家張廣,以水牛為伴,繪出了百余張素描,贏得今日“張廣畫?!敝?。
中國作協(xié)原黨組織書記嚴文井,在干校先后擔任副班長、排長、連副指導員,他自嘲在成寧“連升三級”。著名畫家許麟廬在向陽湖先是放鴨,后來改為養(yǎng)豬、放牛,他戲稱自己的“官”越做越大。
中華書局一幫學者在干校生活枯燥無聊時,議論誰人“懼內(nèi)”(怕老婆),并進行排隊,自發(fā)成立了“懼內(nèi)協(xié)會”(簡稱“懼內(nèi)”)。
在艱苦的勞動之余,“五七戰(zhàn)士”們?nèi)员3蛛y得的情懷,刻竹筒,編詩選,舉辦美術攝影展。
隨父母下放的孩子被稱為“向陽花”,在他們的文章中,向陽湖被描繪成一個童話話世界,鄉(xiāng)間的螢火蟲、蛇等動物,讓那個世界充滿神奇的力量。
演員陳寶國1969年隨父母來到向陽湖,那段生活給他留下的最深感受就是一個字一餓。他就讀的學校緊挨著京廣鐵路,趴在窗戶上看北去的火車,就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歷史槳櫓劃出的道道波痕
1974年12月底,成寧干校被解散,合并于文化部另一所干?!颖笔§o海的團泊洼(現(xiàn)屬天津)。最后一批文人離開了向陽湖畔。
40年后,遠離了文化名人們的向陽湖,仍舊被歷史的槳櫓劃出道道波痕。“五七干?!爆F(xiàn)址是成安向陽湖奶牛場。田里莊稼茁壯,田邊的林子里,空氣清新。
樹林邊的一排舊房子中,冰心故居顯得有些頹敗,這里已經(jīng)沒人居住。倒塌的邊屋僅剩一堵泥墻,但墻上仍可依稀分辨出標語的模糊字跡。
故居前,冰心40年前種下的三棵梧桐樹粗可盈抱,其中一棵被鋸掉一半,但依然活著。
“這里應該豎個牌子,讓大家能懷念這位‘文壇祖母。”向陽湖奶牛場黨委書記朱其秋覺得,國家應該保護這些文化名人的歷史遺跡。
1997年兩會。新聞出版界7位委員聯(lián)名提案,建議文化部和湖北省重視、支持成寧開發(fā)向陽湖文化資源。1998年,成寧正式立項建設“中國向陽湖文化村”,并著手保護“五七干?!迸f址。
原文化部副部長張光年勞作時披戴的蓑衣,原文化部副部長趙辛初養(yǎng)過牛的遺角,馮牧放鴨時穿的棉襖,都靜靜地擺在文化館里。目前,文化名人事跡陳列館已具雛形,館內(nèi)以“歷史在這里沉思”為主題,展出了大量照片和名人手跡。
2008年11月,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39周年慶典,文浩若等15位學者重游故地。來到蕭乾故居時,82歲高齡的文浩若把房子的前前后后看了一遍說:“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p>
當?shù)卣诳紤]投拍一部電視劇,成寧高中教師朱國斌,在校園傳播向陽湖文化,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向陽湖。
“人生的完美,不是在干不摔跤,不栽跟頭,不受罰,不遭流放。若能像張老(指張光年)那樣:在困境中追求,一生足已?!币晃恢袑W生在校園博客上這樣留言。
成寧本地作家陳敬黎正在構思一部小說,叫做《葉在向陽湖》,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下放女干部與當?shù)厝讼鄲?,在結(jié)婚前夜,女方接到了北京的返城通知,在當?shù)厝说膱猿窒拢瑴I回到了京城。
陳敬黎注意到了曾被向陽湖研究者忽略的離別,他也看到了隱藏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