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
2009年春節(jié)過后,我去北京十一學校參加該校改革20年紀念林和紀念廣場的揭幕儀式。這所最早開始進行學校辦學體制改革,隨后又深化了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名校,到處充滿生機,充分體現(xiàn)了改革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
交談中,十一學校新任校長、著名教育專家李希貴同志向我介紹了該校第九屆第三次教代會所做的一項決定,我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次教代會的主要議題是理清20年來學校的文化積淀。經(jīng)過廣泛的討論,代表們最后概括出十一學校文化的20條共識,作為十一學校文化的精髓。在春節(jié)前,學校把這20條共識制作成幻燈片,當做“新春的祝福”送到了每一位教師的手中。
我急切地想看到這20條共識的內(nèi)容,于是請他們把這份“新春的祝福”也發(fā)給了我。在精美的畫頁上書寫著教師們在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價值認同:(1)領先一步,就領先一個時代。(2)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3)共和國的利益高于一切。(4)志存高遠。(5)不為高考,贏得高考。(6)教職工是改革的主人,不是改革的對象。(7)聚天下英才,做英雄事業(yè)。(8)在工作狀態(tài)下研究,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9)師德高品位,干部高要求。(10)腳踏實地,胸懷天下。(11)海納百川,包容共生。(12)追求卓越,拒絕平庸。(13)把學校辦成教職工心靈的棲所,讓校園成為教職工的精神家園。(14)聚精會神于課堂教學改革。(15)學生能做的,老師不要包辦。(16)敢于否定自我,不斷調(diào)整發(fā)展戰(zhàn)略。(17)生活上可以照顧,工作上不可以照顧。(18)卓越的領導者是組織最寶貴的財富。(19)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一流人才。(20)一心辦學,心無旁騖,敬業(yè)篤志。
這20條共識的表達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十分直白;有的提出要求,有的體現(xiàn)境界。但它們足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從教師們心頭涌出的理念的美——那種在多年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最終固化成文的理念的美。我想,一所學校需要將自己的理念凝固成一種美的載體,無論是文字,還是其他形式。這樣,理念才不至于成為一種空泛的、不著邊際的東西,才能成為深入人心的共同的價值取向,才能體現(xiàn)學校文化的格調(diào)與品位。
寫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忽然浮現(xiàn)出一座令我贊嘆不已而且久久不能忘懷的雕像,它矗立在臺灣省高雄餐旅學院的中心廣場上。這所學院是培養(yǎng)餐飲和旅游服務人員的本科高校。他們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素質(zhì)和創(chuàng)新精神,但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自豪感。這座雕像塑造的是兩位男女青年,女青年高舉左手,手中托著一摞碗,男青年右手伸向前方,手中托著一疊盤子。兩人挺胸抬頭,神情莊重,讓我們感到他們正在履行一項最為神圣的職責。在藍天的映襯下,他們顯得那么高大,那么瀟灑。
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不少家長和學生,甚至是教育工作者,把接受類似端盤子服務的職業(yè)教育看成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把職校的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失敗者。而這座雕像所反映的理念,使所有在這所校園里教學和學習的人受到鼓舞——服務業(yè)是一種豪邁的事業(yè)!這種凝固了的理念,傳達了一種美。而正是這種美,給人們帶來了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日本數(shù)學家藤原正彥先生在談到腦力革命時,舉出了創(chuàng)新型人才應當具備的6大條件:(1)野心。(2)知識。(3)執(zhí)著。(4)樂觀。(5)理論思考。(6)對美的感知力。而他認為,美感是這6大條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他說:“為了摘到山頂上的那朵花,需要野心、需要知識,但是首先必須能被這朵花感動。如果沒有感動,就不會明白什么叫執(zhí)著,更不會形成樂觀的情緒。”
辦學理念是學校的靈魂,但它不應當是虛無縹緲的,它一定要能夠讓人有美的感受。將理念的美固化,凝聚成為一種外在的美,就能讓人玩味,讓人思考,讓人領會,讓人感動。這樣,學校文化才能更好地張揚,也才能更好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