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瑞方
●素材展示
綠樹聽鵜(夬鳥)。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囱嘌?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
●運用方向
感情送別歷史
●拓展延伸
之所以把辛棄疾的這首詞拿出來,是因為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還沒有一首詩詞有這么多的送別。了解了這首詞,那么,我們就可以對人生很重要的一種感情——離別,有更加深刻地體會。
伯勞鳥(鵜(夬鳥))的叫聲凄凄切切,一切的花和草都要為之香銷魂散(《離騷》)??墒?這還比不上鷓鴣的聲音悲慘,他看著四川盆地不竭的水患,憂憤難安,于是退位隱居到山林,可他對生民的悲憫卻難以遏制,當他死亡的時候,一顆春心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眼淚哭干了,眼中流淌出鮮紅的血。
可是,自然界的一切悲鳴,都比不上人間的離愁別緒。
當昭君離開漢宮時,遠赴異域,遙望漢闕,高山峨峨,河水泱泱。一曲琵琶,關河變色。
當咫尺長門,隔絕了漢武帝和他曾經(jīng)寵愛的阿嬌時,那個失寵的女子“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可是這樣的悲鳴依舊難以讓君王的腳步停留。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長門賦》)
當那個苦命的女子齊姜被迫離開她的丈夫和兒子曾經(jīng)主宰的國度時,她的心情如同天空的飛鳥一樣苦苦徘徊,她仰望著蒼天,你怎么看著叛逆的臣子殺害我的兒子卻無動于衷呢,再次遙望故國,只看見隱約的城墻。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墒撬难蹨I卻無法改變那悲慘的命運。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無敵的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十萬騎兵,兵敗被俘,勢窮投降。而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jié)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時,何嘗不是悲痛欲絕,昔日的朋友已成陌路,留下的只是自己一個人獨在他鄉(xiāng),縱然茍活,也不過行尸走肉而已。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日人已沒,此地水猶寒。那個壯士荊軻,辭別燕太子丹,他將上演一生最悲壯的一幕,也是他一生最后的一幕,他所面對的是暴戾強大的秦王朝,他要以一個勇士的身份面對、反抗一個帝國,明知一去不返,卻是義無反顧。
這么些離別,是何等地動人心魄。
如果那些鳥兒了解到這一切,它們所流下的就不會是眼淚了,而是鮮血。
這首詩歌所說的離別依然是不全面的,這是人間最復雜的一種感情,絕不是用一首詩歌所能概括的。
比如,情人之間的離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朋友之間的離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蛘?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戰(zhàn)士之間的離別: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人已經(jīng)遠去,留下的只是一行腳印,背影慢慢消失,那些腳印也漸漸被積雪掩蓋,只是,我們的記憶深處,卻永遠也忘不了那次離別。
求田問舍是志向的反義詞
●素材展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運用方向
立志歷史理想奮斗
●拓展延伸
在成功學上,人們提倡一種“志商”,所謂“志商”,就是確立人生志向和目標的能力。人生因理想而偉大,人要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意念,要有雄心壯志,使想成功的強烈欲望滲入到人的潛力中。
《三國演義》,曹操劉備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曹操有一席話說得非常精彩:“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大地之志也?!彼嬖V我們,一個人要想成為英雄,需要有兩個條件,即大志和良謀。而大志卻是排在第一位的。
志向有高下的區(qū)別,辛棄疾詞說:“求田問舍,怕應見問,劉郎才氣。”這個故事也是三國里的,也是一次煮酒論英雄,不過這一次是劉備與劉表,還有個叫許汜的人,劉備和許汜當時都依附于劉表,一天說起陳登這個人,許汜說,陳登這個家伙很傲慢,我以前有困難,跑去找他的時候,他很久沒有跟我談話,見面的時候,自己在大床高臥,卻叫我睡小床。劉備一聽,立馬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這段話很精彩,原文如下:“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他的意思是說,這這個家伙,空有虛名,現(xiàn)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正需要你憂國忘家,可是你每天只知道打聽哪里的房子便宜,哪里的土地肥沃,所說的話對國家一點幫助都沒有,你這樣的人,陳登怎么會瞧得上。要是我,我就臥于百尺樓上,叫你臥在地上,又豈止是上下床之間?
陳勝告訴他的伙伴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币?陳勝當時只是個農(nóng)夫,一個農(nóng)民有這樣的志向,在當時王侯將相的歷史中算得上是特別,難怪后來他會發(fā)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追問。
黃巢8歲時有《題菊花》一首:“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笨墒?一種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志向,不是很可怕嗎?黃巢在《不第后賦菊》中說:“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其間所透露的志向已經(jīng)為一種赤裸裸的殺氣所籠罩。
我們回到李白的詩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里說的是一個叫宗愨的人,他是南北朝時候的宋人,年幼的時候,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可以說是武林高手,14歲的時候,有幾個強盜來他家打劫,他愣是把強盜們打了個落花流水。在他成年后,為國家平定了好幾起叛亂,實踐了他長風破浪的志向。
誠信的偉岸
●素材展示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運用方向
立志歷史理想奮斗
●拓展延伸
大盛魁是晉商著名的票號,山西人出西口,首選之地乃在包頭,那時,山西人在包頭做生意的極多,有一次,大盛魁的東家,在包頭的生意中賠付殆盡。
他在回鄉(xiāng)途中,沒錢住賓館,就找了一處破舊的小廟棲身,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有一個老者背著錢袋子經(jīng)過這里,兩個人同住在一起,談得很投機,他就把經(jīng)過告訴了老者,老者很同情他,就借他一筆資產(chǎn),幫他東山再起。
大盛魁的生意很成功,他們每三年分一次紅,每次都要給那個老者留著一份,但是找不到老者,他們就代為保存。許多年后,大盛魁由盛而衰,但那老者的分紅卻分文未動。
直到過了三代,他們終于得知,那個老者的子孫已經(jīng)身在英國。此時,大盛魁的子孫已經(jīng)不再是家資千萬,而是一貧如洗。他們在得知老者子孫的下落后,依舊毫不猶豫地將幾百萬兩白銀付與不知此事之老者子孫!
這是商人講信用的典范,盡管我對這個故事心存疑慮,就是因為小廟里發(fā)生的故事過于巧合,巧合得不像生活,而更像小說。但是這則關于誠信的故事依舊叫我震撼。
中國關于誠信的故事似乎很多:
商鞅在秦國變法,為使百姓相信新法令出必行,取一根木頭放置都城南門,有人將木頭從南門扛到北門的,他將賞給重金,結果,還真有一人將木頭移至北門,商鞅當眾兌現(xiàn),賜錢五十金,以明不欺。
這是一個政治家的誠信。
“尾生與女子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p>
這是《莊子》中一個哀怨凄婉的愛情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尾生的癡心漢子和心愛的姑娘約會在橋下,可心上人遲遲沒來赴約,不幸的是大水卻漲上來了,這個癡情漢為了信守諾言堅持不肯離去,最后竟然抱橋柱溺亡。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為守信的標志。
這是一個情人的誠信,假如女孩子要嫁人的話,首選對象應該就是這些堅持誠信的人。
西漢末年的季步,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他犯事時也因為這種聲譽而被朋友們庇佑。
這則是一個江湖游俠的誠信,對這種誠信,我們需要甚用之,我們必須明白,朋友之間的誠信必須扎根于法律和道德,倘若違背了這兩者,誠信本身就要受到質疑。臧天朔,他不是唱朋友多了路好走么?可是,江湖義氣卻助長了他的墮落。
此外,人們經(jīng)常引用的還有曾參教子,他的妻子哄騙孩子說要殺豬給他,可是他卻把這種欺騙小孩子的謊言實踐了。
這是一個教育家的誠信,遺憾的是,我們總以為欺騙小孩子是無關大礙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素材展示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海子
●運用方向
幸福滿足金錢
●拓展延伸
托爾斯泰有篇短篇寓言,說沙皇有一次生病了,一個聰明人告訴他,“如果能找到一個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襯衫脫下來給沙皇穿上,沙皇的病就能好。”
沙皇派人到全國各地去找幸福的人。但是,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滿意,只有一個在木屋里整天干活的農(nóng)夫,皇太子聽說后,立即下令把這個人的襯衫買來,不管花多少錢都可以。
可是,他們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這個幸福的人窮得連件襯衫都沒有。
這個故事很諷刺,人性總是不滿足的,我們大概還記得《紅樓夢》里的《好了歌》,歌里說:“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
這個難題似乎是難以破解的,我們以《紅樓夢》為例,里面的那些人,究竟有哪個是幸福的,金陵十二釵,哪個不是以悲劇收場;賈府的榮華富貴,最后何嘗不是陋室空堂。多少人辛苦鉆營,何嘗不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那些錦衣玉食的人,并不見得就真正幸福。
著名演員范偉曾有這么一段經(jīng)典臺詞:幸福就是——我餓了,看見別人手里拿個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兒了,你就比我幸福。這是對幸福的調(diào)侃。
曾經(jīng)有個關于幸福的公式,大意是,幸福跟需要成反比,跟滿足成正比。這就是說,需要越多的人,越不幸福,而越容易滿足的人,則越容易感到幸福。
網(wǎng)絡上流傳著這么一則寓言:
一只小狗問它的媽媽:“媽媽,幸福在哪里啊?”
媽媽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尖上啊。你要是回頭想抓住它,卻始終不可能成功。你只有一直往前走,它才會一直跟著你。”
君子死而冠不免
●素材展示
方孔悝作亂,子路在外,聞之而馳往。遇子羔出衛(wèi)城門,謂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門已閉,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弊痈嶙淙?。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造蕢聵,蕢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笔壜樃ヂ?。于是子路欲燔臺,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黡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彼旖Y纓而死。
——《史記》
●運用方向
死亡尊嚴人生價值
●拓展延伸
“君子死而冠不免?!?/p>
這是孔子弟子子路臨死前的一句話。子路武功高強,自從他跟隨孔子以來,孔子很少能夠聽得別人惡語相加了。衛(wèi)國發(fā)生動亂,子路和叛臣石乞、壺黡交手,雙方難解難分之際,石乞、壺黡二人把他的冠纓割斷了,他放下武器,重新系好帽子,說:“一個君子,縱然死亡,也必須戴好帽子?!?/p>
子路死了,他死的時候,還不忘記維持一個君子的尊嚴。
時光流轉,公元263年(或262年),洛陽城里,刑場之上。
一個身穿罪犯服裝的中年男子站立其中,他的身邊是面無表情的劊子手,他手中拿著大刀,這個男子知道,這把刀將奪取他的姓名。從此,他再也不能在清風朗月之下,做高山流水之音了。
這一天,三千太學生向司馬昭請愿,愿意拜嵇康為師,司馬昭不為所動,挽救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絲希望破滅了。太學生們圍著刑場,看著那個卓越的男子,滿目同情。
你有什么心愿?監(jiān)斬官問。也許,他要喝一杯酒,也許他想吃一頓最美麗的佳肴,也許他要向親人們囑托財產(chǎn)埋藏在什么地方,監(jiān)斬官心想。
我要彈一曲。嵇康冷冷地回答,監(jiān)斬官驚呆了,刑場周圍密密麻麻的人群呆若木雞。
琴取來了,嵇康雙手輕動,這一刻,他仿佛和往常一樣,不是在刑場,而是在雅靜高崗之地,風清月朗之時,他深衣鶴氅,盥手焚香,聲音從空曠的時空中傳播開來。
風停了,云住了,周圍仿佛沒有人群,整個世界都在傾聽,唯有一個人的手指在動,他的心也在動。天籟之聲,回蕩于天地之間,錚錚鐵戈之聲,聽者無不動容。
曲終,他死亡的時刻也來到了,他說:“《廣陵散》于今絕矣!”
那天,這個世界最后一次聽到《廣陵散》。
他用自己的音樂,告訴世人兩個字:尊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柴市刑場。監(jiān)斬官問:“丞相還有什么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蔽奶煜楹鹊?“死就死,還有什么可說的?”他問監(jiān)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阿基米德死前要保衛(wèi)他的圖紙。譚嗣同死時長吟“我自橫刀向天笑”。閻應元死前說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
大概,死亡是人生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一個人自尊地活了一生,也決不能卑微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