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語文課堂教學境界是對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和效果的描述。教師把課教活,學生把語文學活的“熱情活潑型”應是語文教師矢志追求的境界?!盎睢笔钦Z文課堂教學境界藝術化的集中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法的精髓所在。
一、 樂趣是“活”的前提
樂是通向?qū)W習樂園的向?qū)?引導學生在知識的瀚海里遨游;樂又是潛在的學習動力,能使學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學習熱情。學習情緒輕松、愉快、高漲,教學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
春聯(lián),雖然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春節(jié)文化,但對于城市的孩子又是那么陌生。一位教師在教學《春聯(lián)》一課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小組合作貼春聯(lián),有些學生將上、下聯(lián)貼反,有些學生讀錯了上、下聯(lián),鬧出了不少笑話。通過在活動中嘗試,在嘗試中學習,在錯誤中頓悟,在頓悟中發(fā)現(xiàn),學生興趣盎然地習得了真知。
利用貼好的春聯(lián),讓學生自己揣摩,發(fā)現(xiàn)春聯(lián)講究對仗的特點,當學生感悟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課文中介紹的竟是一樣的,靜止的文字就會成為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徜徉在學生的心田。誰說語文課不能“活”起來?
二、 情趣是“活”的關鍵
從某種角度講,語文課堂便是“情感場”,情像磁石吸針般地吸引學生“忘我地投入”,使其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事實上,語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如果教師情趣盎然,“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加上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輕松愉快,必能產(chǎn)生微妙的情感效應。
教學《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時,司馬遷遭受酷刑之后,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沒有寫成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段矛盾的心理,怎樣讓學生體驗,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呢?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在那昏暗的牢房里,過去的歲月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同學們,司馬遷眼前仿佛會看到什么?耳畔又會聽到什么呢?請同學們靜靜地用心讀讀課文。
生1:他仿佛聽到了父親臨終的囑托,看到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樣子,他想,為了完成父親未竟的遺愿,我要活下去!
生2:他仿佛看到自己幾十年來,為了寫《史記》四處游歷,風餐露宿的情景。他想,我已經(jīng)為《史記》付出了那么多,不應該輕易放棄。
生3:他仿佛聽到父老鄉(xiāng)親講的古代英雄故事,他想,自古英雄多磨難,我應該勇敢地面對生活,堅強地活下去。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靈活地駕馭教材,使用教材,當學到文章的后面,學生理解上有難度時,就讓他們自然聯(lián)系課文前面,到語言文字中自己去感受,去經(jīng)歷,去判斷,學生的體驗就會豐富而又具體。教者以文本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抓住文本,挖掘文本的內(nèi)在蘊含,沒有放任的拓展,只有恰如其分地點撥,學生的情感被喚醒,與文中的司馬遷對話,情感得到升華。
三、 美趣是“活”的升華
課堂中應時時有新鮮的音美、色美、情美的涌現(xiàn)。就教材而言,小學語文教材里選入了大量文質(zhì)兼美、底蘊豐厚的作品;就教師而言,必須深入挖掘和靈活多變地傳播教材的真善美,召喚學生的審美心理結(jié)構達到完善;在課堂上,學生如坐春風,如沐春雨,一切都充滿美感,學生聽課能生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審美愉悅。再一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地感受教材美,自我開采美的礦藏,猶如在深幽的境界呼吸醇醇清風,充分有效地解放、發(fā)展、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zhì)。總之,要讓學生在課堂這個既狹小又廣闊的美的王國里自由馳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去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塑造美的人生。
四、 知趣是“活”的保證
教學境界藝術化的首要特征是以認知價值為最大追求目標的,它要求以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多的有效知識,這就要求教學境界必須具備知趣的特征。從學習心理看,小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造認知的課堂教學境界時,要篩選有價值的知識,優(yōu)化教學目標,使學生覺得這些知識有陌生感。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三言兩語、潛移默化,就會給學生傳達大量的文化信息,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融入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引發(fā)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這樣的課堂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種異乎尋常的吸引力。
此外,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像火種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像石塊,激起學生心靈港灣的興趣之波。教學是一門藝術,“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追求的境界,要使語文課堂“活”起來,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擺脫“匠氣”,多些靈氣,為此,教師要積功力,養(yǎng)底氣,長靈氣,才能把教材“橫看成嶺側(cè)成峰”般地靈活運用。
(作者單位:無錫通德橋?qū)嶒炐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