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梅
杜老師執(zhí)教高一語文課,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有一次,剛走進教室,一個女生就神色慌張地向他反映,有人在她的語文教科書里塞進了一條蟲子,現(xiàn)在被她抖落在課桌上。杜老師走過去一看,果然有一條大綠蟲在書桌上蠕動,破裂的肚子還流出黏糊糊的東西。他問是誰干的?女生囁嚅著說:“好像是后排的丁建。”他問丁建:“是你嗎?”丁建立刻瞪著眼睛大嚷起來:“誰說是我干的?難道你看到了嗎?窗戶開著,外面有樹,誰敢保證不是樹上掉進來的呢?” 好家伙,一下子連用了三個反問句。
杜老師一下子懵了?!昂眉一?才調(diào)查調(diào)查就發(fā)這么大的火,真是不得了啦!”他這樣思忖著,心中的火氣也在噌噌地往上躥,正要大喝一聲,耳邊突然響起一位教育前輩的叮囑:“當遇到學生犯錯誤的突發(fā)事件時,先要原地轉(zhuǎn)三圈,不要急著處理?!毕氲竭@,他把剛要吐出的話又咽了回去,緊鎖著眉頭,真的在原地轉(zhuǎn)起了圈。教室里的氣氛也驟然緊張起來,同學們驚恐地盯著杜老師那陰沉的臉,似乎在等待著一場“暴雨”的到來。沒想到杜老師轉(zhuǎn)了幾圈后臉上卻陰轉(zhuǎn)晴了,他和氣地問丁建:“請問你剛才用了什么句式?這種句式在語言表達中會有什么效果?”丁建低頭不語,用眼角偷偷地瞟著他。杜老師就把問題拋向同學們。一會兒,大家松了一口氣,笑著回答:“他用的是反問句,起加強語氣的作用!”杜老師略帶幽默地說:“看來,大家對語文知識還掌握得不錯嘛!”接著,他講了與人交談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后,杜老師對丁建說:“就算是真的被誤解了也可以好好解釋嘛,沒必要用那種語氣說話。你想,如果我也用那樣的口氣回擊你,結(jié)果會怎樣呢?”同學們紛紛搶著回答:“會大吵大鬧耽誤上課!”丁建的臉變得通紅,不停地摸腦袋、拽頭發(fā),尷尬地傻笑。不一會,丁建就真誠地道了歉,還拿走了蟲子……
事后,班長對杜老師說:“當時我看您氣得直轉(zhuǎn)圈兒,真擔心您和丁建會發(fā)生沖突,上不了課,他可是渾刁刁的誰也不怕呀!沒想到您來了那么一招,現(xiàn)在丁建也服您了,高,實在是高!”杜老師卻風趣地說:“這得歸功于那三圈呀!第一圈,壓住了怒氣;第二圈,尋找到了問題關(guān)鍵,捕捉住了契機;第三圈,設計出了一套批評方案。”
是啊,原地轉(zhuǎn)三圈的過程雖然很短,卻完成了一個從簡單粗暴的斥責到獨具創(chuàng)意的藝術(shù)性批評的飛躍。正是這三圈,一場風波平息了。如果教師都能把“原地轉(zhuǎn)三圈”當成自己的教育座右銘,時刻寫在腦海中,那么,我們的教育將進入另一番“春暖花開”的美好境地。(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qū)綜合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