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淵
140例老年肺結核臨床分析
吳 淵
目的探討老年肺結核患者的病因、臨床特點,為用藥方案提供參考。方法對從2008年1月到2009年3月佛山市順德區(qū)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140例肺結核患者(部分為其他醫(yī)院確診后轉診),并施用藥物治療。結果患者經治療后病情好轉,其中顯著91例,有效41例,無效5例,死亡3例。結論老年肺結核患者由于免疫力和肝腎功能下降,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要選用療程長,毒副作用低的藥物,同時患者要加強營養(yǎng)和鍛煉以提高免疫力。
老年肺結核;臨床分析
隨著防癆工作的廣泛開展和抗癆藥物的有效應用,肺結核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隨著全球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肺結核病近年來呈逐步遞增趨勢,已成為急需關注的世界公共衛(wèi)生問題。老年肺結核的臨床特點表現(xiàn)不典型,且伴有多種并發(fā)疾病,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1]。我們從探討老齡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出發(fā),對佛山市順德區(qū)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140例老年肺結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40例老年肺結核患者,男97例,女43例,最低年齡61歲,最高年齡87歲,平均年齡67.5歲。最短病程7個月,最長病程9年,平均病程6.3年。初治患者56例,復治患者84例。其中Ⅱ型17例,Ⅲ型111例,Ⅳ 型12例。
1.2.1 病理檢查
1.2.1.1 實驗室檢查
抗結核抗體陽性68例,陰性72例。胸膜活檢陽性7例,纖維支氣管鏡檢陽性34例,皮肺活檢陽性4例,淋巴結活檢陽性7例,痰涂片查抗酸桿菌87例,陽性9例,行舊結核菌素實驗者66例,其中陽性7例。查血沉120例,增快79例,最高l85mm/h,其中>l20mm/h 23例。中性細胞增高25 例,正常115例。淋巴細胞增高8例,正常132例。白細胞增高27例,正常113例。
1.2.1.2 胸部X線/CT檢查
X線檢查可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多呈現(xiàn)條索狀,斑片狀;CT掃描可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多呈現(xiàn)鈣化,胸膜肥厚粘連等現(xiàn)象。病變部位累及單肺17例,雙肺114例,雙肺以上9例。其中小結節(jié)影21例,斑片狀致密陰影37例,云絮狀陰影81例,肺門影增大9例,間質改變21例,空洞11例,單側及雙側縱隔增寬5例,肺紋理模糊21例,胸水及胸膜肥厚13例。合并兩種及其以上癥狀者61例。
1.2.2 臨床表現(xiàn)
以咳嗽和咳痰,厭食最為常見。其中無明顯癥狀者34例,盜汗51例,發(fā)熱39例,咳嗽123例,咳痰104例,咯血27例,厭食71例,乏力55例,消瘦46例,胸悶32例,胸痛8例。合并兩種及兩種以上癥狀者77例。
1.2.3 并發(fā)病狀
在140例患者中還有并發(fā)癥的患者達到103例。其中腎結石11例,膽結石7例,營養(yǎng)不良23例,慢支肺氣腫27例,低蛋血癥48例,阻塞性肺氣腫43例,矽肺9例,繼發(fā)肺部感染31例,肺心病11例,乙型肝炎6例,丙型肝炎4例,高血壓冠心病25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惡性腫瘤13例,胸腔積液9例,肺癌8例,哮喘11例,風濕性關節(jié)炎4例,糖尿病29例,心律失常9例,慢性胃炎5例。合并兩種病狀者57例,合并兩種以上病狀者28例。
1.2.4 藥物治療
根據患者結核病病情,并發(fā)癥病情,以及患者的生理狀況和耐受情況,酌情選擇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利福噴丁、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等藥物加以治療。初治者一般采用2RHEZ/4RH方案,復治者一般采用3SRHEZ/6 RHE方案。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用藥對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并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理生化指標,根據病情進展酌情微調治療方案。
經過治療,患者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其中顯著91例,有效41例,無效5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為并發(fā)癥所致:高血壓病情惡化1例,惡性腫瘤病灶急劇擴散2例。
致病因素主要有遺傳,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等。部分患者患有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或者由于其他病癥治療的需要而長期接受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造成免疫力低下;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生活的環(huán)境污染大,從而造成外源性感染;另有部分患者則是由于長期酗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所致。絕大多數患者在中青年時期就已經感染了肺結核,但由于病情長期潛伏而未能得到重視,到老年后機體免疫力下降以及多種誘因的刺激,病情得到重新發(fā)展。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病情一直未能治愈而一直持續(xù)到老年[2]。
老年肺結核患者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咳痰、厭食為多見;而典型的肺結核中毒性癥狀則較為少見。這可能是由于患者往往患有多種并發(fā)癥,并發(fā)癥對機體的影響掩蓋了肺結核典型癥狀的體現(xiàn),從而給確診帶來一定難度。這提示醫(yī)護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體征,詳細查閱患者以往病歷,對不典型癥狀予以重視。以免造成漏診、誤診[3]。
由于患者在患有結核病的同時還往往患有多種并發(fā)癥,病情交叉發(fā)展,互相影響,這也給治療帶來了困難。在用藥的過程中要考慮藥物對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同時由于老年患者體質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還要合理掌握用藥劑量,降低藥物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但部分患者復發(fā)率高,病情反復發(fā)作,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藥物耐受性,這又要求增加藥物劑量,從而給治療帶來難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謹慎用藥[4,5]。
老年肺結核患者病情復雜,因此對患者臨床特征進行概括性的總結和分析有助于提高確診率。在準確診斷的基礎上,展開正確的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和耐藥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在用藥時要選擇毒副作用小,半衰期短的藥物,同時患者要加強營養(yǎng)和鍛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對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要加以控制,減少誘因,以免病情惡化,從而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
[1]賈曉棠.69例老年肺結核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7):122.
[2]周曉萍,趙振巖,高明霞. 31例老年肺結核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2):140.
[3]孫文青,孫瑩,郭帥,等. 老年肺結核360例臨床特點分析[J]. 山東醫(yī)藥,2008,48(25):101-102.
[4]李鎏麗.老年肺結核58例臨床分析[J].大理醫(yī)學院學報,2002(z1):10-11.
[5]張國麗,蘇慧勇,周俊,等. 118例老年肺結核臨床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09,14(2):243-244.
R521
B
1671-8194(2010)01-0083-02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慢性病防治中心(52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