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為雄 趙文丹
20世紀30-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
——以艾思奇、胡繩、陳唯實為例
□ 胡為雄 趙文丹*
在20世紀30-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運動中,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等人作為代表人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們通過各自的著作表達,展示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獨特理念和深刻思想,而其所形成的共識是使廣大知識青年能夠最大限度地解除知識饑荒,理解、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改變社會生活的思想利器。同時,他們在哲學和生活的關(guān)系、哲學與認識真理的問題、思想的問題等方面也有相同的看法,從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作出了共同的貢獻。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艾思奇;胡繩;陳唯實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適應(yīng)時代需要、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哲學,因而不僅需要學術(shù)型哲學家對其進行研究探討,更需要以實踐為目標的“哲學工作者”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前提下對其進行解釋、發(fā)揮和運用。20世紀30-40年代在中國出現(xiàn)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運動,就是一場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當時的實際相結(jié)合,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化解釋和宣傳,從而將其運用到中國革命實踐的學術(shù)思潮和理論活動。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當時一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中國哲學工作者提出的口號,其之所以成為口號,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使這一適應(yīng)時代需要的變革現(xiàn)實的新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更多的人民大眾所認識、理解、掌握甚至運用。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自五四運動時期開始在中國傳播,那么時至20世紀30-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jīng)在中國獲得廣泛的傳播與發(fā)展,而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這一運動,極大地擴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范圍,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的傳播與應(yīng)用實現(xiàn)了重大突破。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既是革命斗爭實踐發(fā)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同時也是理論本身整體性和邏輯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這具體表現(xiàn)為:
首先,20世紀30-40年代的中國處于民族危亡的關(guān)鍵時刻,中國與日本民族矛盾日益尖銳。這一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變革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的恰恰就是這一時代思想文化領(lǐng)域所發(fā)生的最深刻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必須為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勞苦大
一
艾思奇、胡繩、陳唯實通過各自的著作表達和展示了他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這一運動上的獨特理念和深刻思想。作為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哲學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先驅(qū)和代表人物,他們都憑借自己的論作品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都為以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運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艾思奇(1910—1966)作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一生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宣傳和教育工作,特別是在20世紀30-40年代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作出的貢獻最為杰出。他的代表性著作是《大眾哲學》、《哲學與生活》等?!洞蟊娬軐W》一書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典范。毛澤東曾稱贊《大眾哲學》是“真正通俗的而有價值的”①劉萍《:大眾哲學家艾思奇》《,民族團結(jié)》,1997年第6期,第30頁。著作。眾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能使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能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擴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引導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中去。
其次,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研究和把握其他兩門學問的基礎(chǔ),因此只有幫助知識青年學懂并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具備哲學頭腦,才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真正把握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所以,只有通過推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使得馬克思主義哲學變得具體、通俗、易懂,就能為知識青年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轉(zhuǎn)化為人民大眾變革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強大精神動力,發(fā)揮其巨大的作用。
20世紀30-40年代,艾思奇、胡繩與陳唯實等優(yōu)秀哲學工作者不斷倡導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使識字不多的人民大眾掌握這一先進的思想武器,不僅動員成千上萬的勞苦大眾起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同時也動員了他們投身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達到改造中國社會的目的。本文著重以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為例,分析他們在20世紀30-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運動中所做的突出貢獻?!洞蟊娬軐W》原名《哲學講話》,最初于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連載于上海民主人士李公仆主編的《讀書生活》半月刊上(艾思奇時為該刊的編輯之一)。1936年1月結(jié)集出版,初版書名為《哲學講話》,第4版時易名為《大眾哲學》,這本書不到五個月就連續(xù)出了4版,在抗日戰(zhàn)爭初期就印行到第10版,解放前已印行了32版。《大眾哲學》共有緒論、本體論(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四章。第一章緒論在“哲學并不神秘”的標題下說明了“哲學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第二章本體論(世界觀)分別以兩大類的世界觀等標題來展開;第三章認識論分別以用照相作比喻來說明唯物論的反映論和真理論;第四章方法論則以各種生活事例等來闡述?!墩軐W與生活》是艾思奇在上海參加編輯《讀書生活》雜志時,為了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時所寫的一些文章的結(jié)集。它主要是對葉青等人的唯心主義思想進行清算和批判,對12個問題進行了通俗的回答。這些哲學問題包括相對與絕對、世界觀的確立、內(nèi)因論與外因論、真理的問題等,但該書使用的是大眾語言。
在所有的哲學大眾化的作品中,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無疑是一本代表性的著作,具有標志性意義。它的書名引人注目,內(nèi)容通俗易懂,聯(lián)系實際緊密,可以說引領(lǐng)了一個時代。蔡尚思教授曾題詞稱艾思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第一人”,這名符其實。確實,《大眾哲學》輔育和幫助了當時中國廣大識字民眾尤其是知識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許多青年在《大眾哲學》的啟蒙教育下紛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不少人后來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領(lǐng)導干部,對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本被稱為“啟蒙的書”、“革命的書”、“救命的書”、“終身受益的書”,在當時風靡中國。廖蓋隆同志在《我的哲學啟蒙老師艾思奇》一文中這樣說:“我冒昧地稱艾思奇為大眾哲學家,因為他是使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在中國通俗化、大眾化的先驅(qū)。他的成名之作《大眾哲學》”,“成為極罕見大受歡迎的群眾性的社會科學暢銷書。這件事的社會意義就在于,它對數(shù)以幾十萬能計的青年知識分子進行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激勵他們奮勇投入中國空前偉大的全民族抗日救亡高潮,接著又奮勇投入空前偉大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高潮?!雹诹紊w隆:《我的哲學啟蒙老師艾思奇》,《炎黃春秋》,2001年第1期,第53頁。宋平同志曾回憶道:“我最早接觸艾思奇同志的著作,是60年前開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時候。當時,讀了《大眾哲學》。這本書將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動的事例之中,通俗易懂,使我從中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①宋平《:艾思奇紀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頁。李鐵映同志也有這樣的回憶:這本書“所起到的振聾發(fā)聵的作用,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到?!薄拔冶救藭r至今日仍能清晰地回味最初閱讀它時,在心靈深處所迸發(fā)出的那種愉快和激動。”②李鐵映《:讓哲學成為“解放的頭腦”——寫在〈大眾哲學〉重新出版之際》《,大眾哲學》(紀念版),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9月版“,序”第1-2頁。確實,許多老一輩的革命者都有這種深切的體會。
胡繩(1918—2000)當年也是提供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和大眾化的學者之一,他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大眾化作出的貢獻同樣很大,并且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持續(xù)時間甚至比艾思奇更長。胡繩注重將自己的作品與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結(jié)合,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獨立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胡繩的作品以言之有物、分析細致、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而著稱。從1936年到1948年間,胡繩總共寫了六本書:《新哲學的人生觀》、《哲學漫談》、《辯證法唯物論入門》、《思想方法》、《中國問題講話》、《怎樣搞通思想方法》等。依胡繩的說法,這六本小冊子中,五本都是講哲學的,還有一本雖然不是講哲學,但也可以說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談中國問題。③胡繩《:胡繩全書》第四卷引言,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頁。
《新哲學的人生觀》寫于1936年冬初至1937年1月。胡繩之所以寫這本書,在于向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有關(guān)人生觀的觀點,在青年中提倡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希望他們用新哲學來改造自己,改造客觀環(huán)境。胡繩在該書《自序》中這樣指出:“我所最希望的是,這本書能夠?qū)τ谇嗄曜x者們的生活實踐有相當?shù)淖饔?幫助他們更結(jié)實地、更合理地處理身邊的一切事情,渡過這個艱難的年頭?!雹芎K《:新哲學的人生觀》《,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頁。《新哲學的人生觀》總共由六章構(gòu)成,全書的主題是圍繞人生觀來展開。寫于1937年的《哲學漫談》,比之《新哲學的人生觀》更為通俗。該書的寫作動機和目的也很鮮明:就是認定哲學與生活緊密相關(guān),它們是一件事;青年們要勇于追求真理,推翻一切腐朽的社會制度?!墩軐W漫談》總共有13節(jié),其寫作是以通信的方式進行的?!掇q證法唯物論入門》也是一本通俗化的著作,它是在1938年7月完成的。該書總共五章,從這些章目可以看出,《辯證法唯物論入門》這本書雖然沿用了一般教科書的框架,但寫書的目的是要為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服務(wù),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思想方法》最初發(fā)表在1940年重慶出版的《讀書月報》,后由生活書店出版單行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這本小冊子還曾多次重印,1950年10月第9版時已經(jīng)印到95000冊?!对鯓痈阃ㄋ枷敕椒ā?主要是1947年至1948年胡繩在香港時為上海出版的《中學生》雜志寫的文章。上海解放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立刻重新出版了這本書。1951年3月第8版時,它共印了10.4萬冊。不久后,該書改由在北京的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52年10月第1版,至1955年1月第7次印刷時共出49.5萬冊。值得一提的是,《怎樣搞通思想方法》這本書有日文譯本,譯者是山口一郎(神戶大學教授),由東京的三一書房出版。山口先生在譯本中說明他是根據(jù)1950年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原書翻譯的。1978年6月23日山口致信胡繩,說到當時這本書的譯本已出版近20萬冊。為了便于日本讀者的理解,山口先生把書名改為《對事物的認識方法和思考方法》,還有一個副標題“通俗易懂的哲學入門”。⑤《胡繩全書》第四卷引言,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頁。
陳唯實(1913—1974)也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原名陳英光,又名陳勵吾、陳悲吾,因為在哲學研究和教育實踐中一貫強調(diào)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并認定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故改名為唯實。1935年到上海后,陳唯實參加了艾思奇等人的新哲學大眾化、通俗化運動。他撰寫的書通俗易懂,觀點鮮明,有時代氣息,也深受讀者特別是進步青年的歡迎。理論界提及20世紀30年代我國馬克思哲學理論家的代表人物時,曾將他與艾思奇并稱,有“南陳北艾”之說。陳唯實的主要著作有《通俗辯證法講話》、《通俗唯物論講話》、《新哲學體系講話》、《新人生觀》、《革命哲學》等。
《通俗辯證法講話》出版于1936年6月,總共12講。第一、二講是介紹唯物辯證法的功用及其應(yīng)用
二
在分析和研究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在20世紀30-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運動中所做的突出貢獻時,首先應(yīng)該把握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重要性的理解與共識??梢哉f,他們的一個共同認識就是:使廣大的知識青年能夠最大限度的解除知識的饑荒,理解、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改變社會生活,從而變革社會。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落后、人們識字不多的國家,幫助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辦法就是使它通俗化,從而使它能容易地被接受、理解,并能較好地在實踐中被運用。
因此,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等學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破除哲學的神秘,讓它變得通俗易懂。在為法;第三至六講中分別對辯證法的發(fā)展定律、矛盾定律、突變定律、聯(lián)系定律進行研究;第七至十二講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哲學的辯證法、西洋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伊里奇的唯物辯證法。在該書中陳唯實力求打破哲學的艱澀難懂,做到語言文字的通俗易懂,希望“使一般大眾對于唯物辯證法,得到一個比較具體的認識,曉得人生觀社會觀宇宙觀以及方法論”①陳唯實《:通俗辯證法講話》,新東方出版社1936年6月版,第29頁。?!锻ㄋ孜ㄎ镎撝v話》寫于1936年8月,總共由八講構(gòu)成。這本書的整體思路首先通過比較、批判來分析唯物論的發(fā)展,從而使讀者明確并深刻了解唯物論;然后在科學唯物論的基礎(chǔ)上,再次通過比較與批判的方法為讀者解釋科學的辯證唯物論;最后分析了當時的戰(zhàn)斗唯物論?!缎抡軐W體系講話》寫于1938年8月,其寫作目的是為當時的有志之士提供一整套大眾的,通俗的,系統(tǒng)的,戰(zhàn)斗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和世界觀;使他們可以運用新哲學去解決生活上與實踐上的一切困難和問題;激勵他們在新哲學的指引下,樹立正確的思想,進行科學的實踐,推翻一切舊的、腐朽的社會。《新哲學體系論》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新哲學的實際應(yīng)用;第二部分為新哲學的宇宙觀;第三部分為新哲學的認識論;第四部分為方法論和世界觀。該書的寫作思路同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內(nèi)容基本相同,語言也極通俗。艾思奇的《哲學講話》所寫的第一版原序中,李公樸這樣寫道:“哲學就在人的生活中,本沒有什么神秘的,不過因為多數(shù)的哲學家都是用高深的詞句來談?wù)芾?所以使一般人糊涂起來,以為哲學太奧深難解了,沒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薄斑@里的哲學,已經(jīng)算是一般人可以懂得的哲學,而不必是專門家書齋里的私有物了?!雹诎计妗?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31-232頁。艾思奇在《大眾哲學》中則明確指出:為什么人們只會覺得哲學神秘,而不覺得日常的感想神秘?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人們“少見多怪”心里的作用,再加上一部分的哲學,比如概念確是神秘的;第二,哲學之所以神秘主要原因在于“它被諸觀念論者加上了一重神秘的迷霧”。打破神秘的最好辦法就是“一面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努力清除神秘的要素,同時對于最進步最正確的哲學系統(tǒng)也得加以研究。”③艾思奇《: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8-9頁。艾思奇希望自己的書“在都市街頭,在店鋪內(nèi),在鄉(xiāng)村里,給那失學者們解一解知識的饑荒”。④艾思奇《: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35頁。從《大眾哲學》這本書章節(jié)目錄的命名上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先是用人民大眾所熟悉的生活語言來作為章節(jié)的標題,接著才用一般的哲學用語作為章節(jié)的副標題??傊?在艾思奇看來,所謂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就是用最樸實、最通俗的生活語言來解釋并不神秘的新哲學,使廣大失學者們能夠最大限度的解除知識的饑荒,理解、掌握和運用新哲學來改變社會生活,從而變革社會。
胡繩也極為注重哲學的大眾化并注意利用人們所熟悉的語言形式。在胡繩看來,形式的耳熟能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得以實現(xiàn)的必備前提之一。胡繩曾這樣說:“有些作家利用了舊形式,用了最通俗的文體向大眾說明國難的危急和自救的方法”⑤胡繩《:胡繩全書》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因為人民大眾對舊形式比較熟悉,故宣傳的內(nèi)容就容易為群眾所理解和接受。在《新哲學人生觀》中,胡繩指出:他的“這本書是拿新哲學作根據(jù),拿生活的實踐作中心的”。⑥胡繩《:新哲學的人生觀》《,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頁。胡繩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正是以生活實踐為中心,使廣大青年讀者們理解和研究新哲學,在準確、科學理解和把握新哲學的基礎(chǔ)上將其用于指導生活實踐,幫助他們更結(jié)實地、更合理地處理身邊的一切事情,渡過外患內(nèi)
三
在深刻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重要性的基礎(chǔ)上,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為“大眾化”編撰和出版了許多哲學作品,他們?nèi)烁髯宰鞒隽瞬煌呢暙I,也有許多共同的貢獻。這里,主要選取幾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對他們?nèi)说恼擖c進行比較,以說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共同貢獻。
(一)關(guān)于哲學與生活的關(guān)系。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都認為哲學與生活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艾思奇認為:“哲學與社會生活的關(guān)系,始終都是很密切的。在日常生活里,隨時都有哲學的蹤跡出現(xiàn)。”通過把憂的艱難年頭。在《哲學漫談》一書的“從《大學哲學》說起——第一封信”中,胡繩這樣說:“二千多年來人類思想的歷史把哲學這個東西遮上了一重重的煙幕,弄得它變成了一個古怪奧妙的神殿;我們現(xiàn)在要討論哲學,就不得不打開這些煙幕,一直撞進這神殿里面去?!雹俸K《:哲學漫談》《,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頁。顯然,胡繩指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必要性以及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方式與目的,即“打開煙幕”,“一直撞進神殿里面”,讓哲學從教授的講壇中解放出來。
陳唯實從事哲學大眾化的目的也與艾思奇一樣,十分明確,并提倡具體化。他在1938年8月《新哲學體系講話》中論述道:“新哲學的具體化是哲學運動的最重要的任務(wù)”。②陳唯實《: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9頁。他這里的哲學運動指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運動。在陳唯實看來,文字的通俗易懂是大眾化的重要前提,大眾化即“把文字寫得淺白易懂”,“把講話或文字的形式通俗化,使一般人都能聽懂、看懂、理解它、接受它”。③陳唯實《:新哲學體系講話》,作家書店1937年版,第2頁。同時,陳唯實認為要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必須正確理解通俗化與庸俗化的區(qū)別。所謂通俗化,就是依然根據(jù)新哲學的嚴正內(nèi)容,把文字形式寫得淺顯易懂,只是這樣的意思?!雹荜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11頁?!暗ㄋ谆⒉皇怯顾谆?如果庸俗化了也是不行,因為新哲學是嚴肅的、偉大的、科學的、革命的學說?!雹蓐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作家書店1937年版,第2頁。哲學與日常生活進行比較分析,我們了解到“哲學和日常生活的感想是一方面有差異,而同時又是有共同點的。說得學術(shù)化一點,就是,一方面是對立的,而同時又是統(tǒng)一的。因為兩者的統(tǒng)一,所以我們知道哲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為兩者的差別,所以我們知道哲學不僅僅是零碎混雜的感想,而是更有系統(tǒng)、更深刻的認識?!雹薨计妗?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5頁。也就是說,日常生活感想包含著豐富的哲學萌芽。胡繩在討論“哲學與生活的關(guān)系”時也這樣說:“新哲學指出,哲學決不是‘觀念的游戲’,它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的現(xiàn)實和反映這現(xiàn)實的人類的認識。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的運動發(fā)展,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的運動發(fā)展,但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更廣泛的,是自然界、社會界以及人類的思維的運動發(fā)展。它要給這一切找出最基本的總的發(fā)展法則來?!薄罢虼?哲學有了它存在的理由,無論在研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時候,首先都不能不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更不能不把握到正確的方法論-于是,我們就不能離開哲學?!薄拔ㄎ镛q證法的法則本身是世界觀,是方法論,甚至就是認識論。只有把握了這些有著豐富內(nèi)容的法則,一切哲學問題的探討才是可能的?!雹吆K《:新哲學的人生觀》《,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2頁。陳唯實論及“生活和哲學的關(guān)系”時,強調(diào)“新哲學是和生活有密切關(guān)系,是有實際作用的知識,新哲學就是科學的思想觀、人生觀、社會觀、宇宙觀。”無論是唯神論或宿命論的哲學、唯心論哲學還是唯物論哲學它們都是人們對“他們的生活及其對于人生和社會與世界的見解”⑧陳唯實《: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1、6頁。。陳唯實認為“客觀世界和各種人物的生活就是哲學,就是理論上哲學的來源。各種人物的日常生活實在是哲學化的,不過人們自己不自覺得那就是哲學罷了?!雹彡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2頁。
(二)關(guān)于哲學與認識真理的問題。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都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教人認識真理的。艾思奇在《大眾哲學》中談到真理的問題時,將真理論表述為“我們所能認識的真理”。他明確指出“只有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真理來的見解,才是真理”?!罢胬肀仨氂锌陀^性?!薄爸饔^的真理是沒有的,因為完全由主觀產(chǎn)生的見解決不會是真理,凡是真理,都得要有客觀性?!雹侔计妗?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頁。同時,我們必須清楚“要把握真理,就得要站在前進的實踐的立場上,站在打破現(xiàn)狀的被壓迫者的立場上,只有這樣,我們所認識到得一切才能夠與客觀世界一致,才不會是主觀捏造的見解。因為我們的認識是不斷地在進步,將來還要無限地進步,所以我們決不能夠完全地把握絕對真理?!薄拔覀兯盐盏降谜胬?因為它不是完全的,所以在形式上是它是相對的……但同時,又因為它是與客觀一致的真理,雖然不完全,究竟也是絕對真理的一部分,明天的進步,并不是完全將今天的真理推翻。所以,在內(nèi)容上來說,我們的真理始終是絕對的,凡真理,都有絕對的內(nèi)容,相對的形式?!薄罢胬聿粩嗟匕l(fā)展,我們的認識的進步是無限的。”②艾思奇《: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5頁。胡繩的《哲學漫談》則以“真理的追求”作為結(jié)束語。胡繩認為:“人類的社會的歷史的實踐正是真理的試金石!人類對于客觀上界的知識正是實踐中間一步步地發(fā)展起來的?!币虼?“哲學以探求最基本的真理為任務(wù)。整個哲學史就是人類的認識的發(fā)展史,是真理的追求史?!雹酆K《:哲學漫談》《,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56頁。胡繩強調(diào),要追求真理,就要投身改造社會的斗爭?!爸挥袣v史上最進步的人類能把過去一切腐朽的社會制度和產(chǎn)生這些社會制度的根源,一古腦兒推翻,重新建立光明燦爛的新的世界。而在這樣的偉大的社會實踐中間,他們迫切地需要整個兒把握到客觀的真理,因為真理和他們的行動完全一致,他們的行動是拿真理做依歸的;而也只有靠了他們的偉大的行動,他們能達到人類歷史中間最高的認識,達到客觀存在的、本質(zhì)的、全面的真理?!雹芎K《:哲學漫談》《,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頁。胡繩最后這樣說:“人類永遠是在改變現(xiàn)實的行為中間向前發(fā)展,因此永遠需要真理;人類永遠需要真理,因此永遠需要哲學?!薄皩τ谖覀?認識與實踐不是兩件事,而是一件事;哲學與生活不是兩件事,而是一件事”。⑤胡繩《:哲學漫談》《,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頁。陳唯實在《新哲學體系講話》第三部分認識論的第十一講中著重探討真理問題。他說:什么是唯物辯證法的真理論?“第一是站在唯物論的客觀立場,即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去把握真理的,完全以事物為根據(jù),即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第二是應(yīng)用辯證法的方法,認為客觀世界是變化發(fā)展的,所以真理也必然是變化發(fā)展的。在實踐過程中,對于真理的把握是更加豐富,更加充實?!雹揸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256頁。
(三)關(guān)于思想的問題。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都注重解決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思想問題。艾思奇在《大眾哲學》的第五章“思想和范疇”中對思想問題進行專門的研究。他指出思想之所以值得研究原因就在于“我們的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我們用思想來反映世界的一切?!薄叭说乃枷氚咽澜缟系氖挛锓珠T別類地概括起來,這概括的名字叫做概念?!雹甙计妗?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163頁。艾思奇認為,思想正是用這種種的概念來反映世界的?!盀槭裁次覀兊乃枷胍酶拍詈头懂爜矸从呈澜缒?因為世界上的東西,在表面上看來,雖然千種萬樣,一樣和一樣不同,然而在實際上它們中間都常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的思想反映世界,絕不能夠單單把表面的各種不同看一下便完事,而要連它們中間的種種關(guān)系也反映出來,概念的功用便在這里了?!彼麖娬{(diào)“思想是世界的反映,范疇和概念當然也反映著世界上的事物?!雹喟计妗?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167、168頁。。對概念的分析,要運用動的邏輯的三大法則: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質(zhì)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艾思奇進而批判了兩種病態(tài)的思想,即機械論和觀念論:機械論把矛盾統(tǒng)一律歪曲成均衡論;只承認量的變化,否認質(zhì)變,把高級的事物還原為低級的事物;把否定律歪曲成均衡的破壞和恢復(fù);而觀念論只看到矛盾,看不見統(tǒng)一;只看到質(zhì)的變化,看不到量的變化;把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看作死的公式,“教人盲干,亂來,教人空談理論,不顧實際。”⑨艾思奇《:大眾哲學》,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79頁。胡繩則專門寫有《思想方法》,主要談及思想是什么、我們怎樣思想、從聯(lián)系的觀點觀察事物、發(fā)展過程的根本內(nèi)容等。在“思想是什么?我們怎樣思想?”一節(jié)中,胡繩寫道:“人人都有眼睛,用眼睛看各種事物;都有耳朵,用耳朵聽各種事物;皮膚上還有觸覺,可以觸到各種事物。一個既不能聽,也不能看,又沒有觸覺的人,就會和一切事物隔絕開來,就不能生活。”“但是,光只是會看,會聽,會觸的人還是不能生活得很好,他還得會想。我們瞧不起不思不想的人,那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是無用的人。不過思想并不是靠‘心’的,而是靠腦子?!雹俸K《:思想方法》《,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頁。在該書的“結(jié)論”中,胡繩明確指出:“我們的正確的思想方法就是唯物辯證法的方法?!雹诤K《:思想方法》《,胡繩全書》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頁。陳唯實對“思想問題”的分析主要是運用批判的方式,分別對形式邏輯、庸俗進化論、均衡論進行批判來說明辯證法的根本法則。對庸俗進化論進行批判時,陳唯實這樣說,“庸俗進化論者們,是否認矛盾和斗爭,否認由量到質(zhì)的突變,他們在社會觀上,就是否認階級斗爭,否認暴力革命,成為和平的改良主義者,他們是不懂客觀辯證法的真理?!雹坳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276頁。對于均衡論,陳唯實追問道:它的錯誤在什么地方?因均衡論的方法而產(chǎn)生的社會觀又是什么?他認為:“均衡論一方面是機械的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論不同;一方面是形而上學的方法,與唯物辯證的方法不同,前者帶有玄學的性質(zhì),后者完全是科學的?!雹荜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290頁。陳唯實還指出:有人從均衡論的錯誤立場出發(fā),甚至提出了“放棄哲學”的口號,其實“他們是放棄了最合邏輯的唯物論辯證法——大眾哲學,而投降于資產(chǎn)階級的哲學——世界觀了?!雹蓐愇▽崱?新哲學體系講話》,上海雜志公司1939年版,第291頁。
從歷史角度看,在20世紀30-40年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時期,艾思奇、胡繩和陳唯實作為這一運動的代表人物,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確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眾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結(jié)合勞苦大眾所關(guān)心的問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而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所理解和喜歡。馬克思主義不僅強調(diào)認識和解釋世界,更強調(diào)在認識、解釋世界的基礎(chǔ)來改造世界。但無論是認識、解釋世界還是改造世界,其主體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故哲學大眾化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20世紀30-4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開辟了哲學解放的道路,同時為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哲學思想及整個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21世紀的今天,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仍然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⑥《中共中央關(guān)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shè)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2頁。作為理論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做到使馬克思主義哲學進一步大眾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wù)。我們應(yīng)在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時,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當今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的重大理論、現(xiàn)實問題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和解決,從而做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為人民群眾所掌握、所運用?!?/p>
(責任編輯:胡 建)
B-0
A
1007-9092(2010)06-0049-07
胡為雄,男,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文丹,男,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