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 朱新華
高校學生隱私權行使探析
□天津科技大學 朱新華
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高校學生因其特殊身份,其隱私權行使受到高校管理權的限制。本文通過對高校學生宿舍隱私權、違紀學生隱私權以及貧困生隱私權行使的具體分析,說明公共利益下高校學生隱私權行使的界限。
高校;學生;隱私權
隱私是指有關個人生活領域的一切不愿為人所知的事情。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從法律的角度上說,隱私權是指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公民不愿他人知道或不愿他人干涉的生活秘密和個人生活自由。隱私權的立法宗旨在于公民有權保守自己的隱私,防止任何人侵犯。我國《憲法》第3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民法通則》雖未直接規(guī)定隱私權為公民的人格權,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隱私權作了變通保護,明確規(guī)定:侵害他人隱私,造成名譽權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梢姡覈梢餐瑯颖Wo公民的隱私權。
作為隱私權的客體是有關該公民的任何在法律上不為非法公開的信息。但是,當這種信息被公開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這種保密權就應當受到限制。行使隱私權的界限在于,隱私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與法律和公共道德無關,任何與公共利益發(fā)生聯(lián)系的事情都不能成為隱私,因而也不能因隱私而受到保護。
一般認為,隱私權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方面:(1)公民享有保守姓名、肖像、住址、住宅、電話等秘密的權利;(2)公民的個人活動,尤其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受監(jiān)視、監(jiān)聽、窺視,但依法監(jiān)視居住者除外;(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窺視或者騷擾;(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擾、窺視、調查或公開;(5)公民的儲蓄、財產(chǎn)狀況不得非法調查或公布;(6)公民的通信、日記和其他私人文件(包括儲存于計算機內的私人信息)不得刺探或公開;(7)公民的社會關系,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等,不得非法調查或公開;(8)公民的檔案材料,不得非法公開或擴大知曉范圍;(9)公民不向社會公開的過去或現(xiàn)在的純屬個人的情況,不得進行收集或公開;(10)任何其他純屬私人內容的個人數(shù)據(jù),不得非法加以搜集、傳輸、處理和利用。王利明將隱私權內容分為三類:私生活秘密權、空間隱私權和私生活安寧權。
高校學生隱私權的主體是學生,是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的在校生。作為國家公民,高校學生享有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作為學生,在學校內有著特定的權利和義務。根據(j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規(guī)定,高校擁有行使教育執(zhí)法的職權,擁有對學生進行學籍管理、授予學位、依法獎懲的權力。高校與學生之間形成公法上的內部行政管理關系。高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統(tǒng)一的教育和管理,這種管理權的行使,使學生的私權利行使受到限制,表現(xiàn)在高校學生隱私權方面,就是隱私權的客體、范圍變窄。
住宅是公民個人可以獨占、保有或暫時保有的,可以滿足個人睡眠休息需求并可以排除他人侵擾,給公民個人帶來安全感的處所?,F(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住所、居所,可以提供個人休息的營業(yè)場所,公司里的辦公室,臨時租住的房屋、暫住的旅館房間,學生的寄宿公寓,甚至包括個人擁有的汽車等,都可以算作公民的住宅。住宅權是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場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根據(jù)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任何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人,未經(jīng)法律許可或經(jīng)戶主等居住者同意,不得隨意進入、搜查或者查封公民的住宅;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為了收集犯罪證據(jù)、查獲犯罪嫌疑人,需要對有關人員的身體、物品、住宅或其他地方進行搜查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
在現(xiàn)代社會,許多國家的法律不僅確認住宅是個人重要的私有財產(chǎn),同時認為住宅是個人所享有的隱私的重要組成部分。住宅權并不強調所有權,是否擁有所有權并不影響住宅權的存在。因此,我國《憲法》第39條所指的住宅不限于私人所有或使用的房屋。學生宿舍是高校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屬于我國憲法保護的住宅范圍。
但學生宿舍是集體生活的場所。現(xiàn)實中,一棟學生宿舍樓有數(shù)百上千的學生住宿,一個人的不當行為可能會使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遭受危險或損失。因此,學校為保證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衛(wèi)生健康,嚴禁學生在宿舍樓內使用明火或使用大功率的電爐等電器,并規(guī)定對學生宿舍衛(wèi)生和安全進行定期檢查,這是學校行使管理權,履行保障學生宿舍公共安全的義務。而學生們認為,宿舍屬于學生的隱私空間,學校隨意檢查的行為侵犯了學生隱私,學校的管理權與學生宿舍的住宅權以及宿舍內的隱私權發(fā)生了沖突。
如何協(xié)調兩者的沖突,首先,屬于基本權利的住宅權和隱私權并不是無限的、絕對不受限制的權利。人類社會生存空間的有限性,決定了憲法不可能保障無限的個人權利。因為,個人權利的膨脹必然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權利,國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加以限制。例如,行政機關為了執(zhí)行公務,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依法對公民或法人的住所進行檢查,而公民相應負有接受檢查的義務。此外,基于國防或其他公共利益,尤其是為了防止危害社會的行為或緊急事態(tài)的發(fā)生,國家可以對公民的住宅權利加以限制。
其次,學校作為管理者,對全校師生員工的人身、財產(chǎn)以及公共財產(chǎn)的安全負有保障義務,因此,基于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基于學校自主辦學行使管理權的需要,基于在校學生的特定權利義務,學校對宿舍按照適當?shù)某绦?、方式有序地進行日常的安全、衛(wèi)生檢查屬于正當、合法限制范圍之內。緊急情況下的突擊檢查也是合理的。這時,學生宿舍的住宅權的行使就受到了限制,學生應配合學校接受檢查,在宿舍內的學生隱私權也因公共利益受到限制。
第三,高校學生集體宿舍不同于一般的家庭住宅,學生在宿舍的隱私屬于空間隱私的另一個含義——私密空間。依照學者王利明的觀點,此種空間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而是指個人所生活的隱秘范圍,如學生個人的床鋪、行李箱、書包、日記、通信等。在這些私密空間學生可任意擺放自己的物品、衣物,進行私人事務。學生在宿舍的私密空間享有隱私權而不受侵犯。學校的檢查應僅限于公共空間或目光所及范圍。如果對學生的床鋪、衣柜、書包等私密空間進行翻查,是對學生隱私權的侵犯。
隱私權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個人對其私生活秘密享有的權利,保護、尊重個人私生活秘密,是維護個人人格尊嚴和人身自由的重要條件,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隱私首先是指個人沒有公開的信息、資料等,是公民不愿公開或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秘密。原則上,任何個人不愿意對外公開的信息都是私人的秘密信息,只要這些秘密不屬于公共領域,不是法律和社會公共道德所必須要公開的信息,原則上都應當受到隱私權的保護。一些學者認為,非法的信息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王利明認為,對于非法的和不道德的信息是否應當一律公開,也不可一概而論。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的私人信息應當公開,但涉及性關系的違反法律或公共道德的行為,如涉嫌賣淫嫖娼行為,雖然違法,行為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但行為人的隱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法律的保護。
為維護學校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達到預防和教育的目的,一些學校對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學生,在給予紀律處分后,將其姓名、學號、主要違紀事實以及處理的結果以公告的形式向師生公布。一些學生對上述做法頗有微詞,認為學生因違紀行為已經(jīng)受到了處罰,如果再進行公告,又使違紀學生的名譽和隱私受到損害。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對“公告批評”做法的適當性提出了質疑,認為學校的這種指名道姓張榜公布處分決定的行為涉嫌侵犯學生隱私,也無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因而是不恰當?shù)摹5灿幸恍┙處熀蛯W生認為,違紀的或不道德的信息不應受保護。那么,學校以公告批評的方式公開違紀學生的處理結果,是否妥當呢?
筆者認為,如果學生的違紀行為涉及男女性關系的,如公共宿舍的男女同居行為,學校依據(jù)規(guī)定,應該給予處分,但不能采用公告的形式,學生的隱私權應得到尊重和保護,違紀學生的姓名、違紀事實都不能公開,否則,會造成對學生隱私權的侵犯。如果學校在處理學生的過程中公開學生隱私,造成影響,應該承擔法律責任。事實上,也有學生以學校的通報批評行為侵犯其隱私權為由將學校告上法庭,并獲得勝訴,學校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法律雖然沒有明確規(guī)定隱私權,但隱私權包含在人格權中而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國《憲法》第3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0條第l款規(guī)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宜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名譽行為?!?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點明確指出,“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jīng)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另外,我國三大訴訟法對隱私權的保護主要體現(xiàn)在對涉及隱私案件的不公開審理制度。因此,學校在行使這一類違紀行為的處理權時,應嚴格遵守保密原則,盡可能縮小事件的知曉范圍,以保護學生的隱私。
對于如考試作弊、打架、偷竊等違紀行為的處理,筆者認為,可以有限度地采取公告的形式,以維護學校正常秩序,達到管理的目的。學??梢怨歼`紀的事實和處分結果,但不明確違紀學生的姓名、學號和個人情況,這樣既可維護學校管理的公共利益,達到教育違紀者和其他學生的效果,又可保護受處分學生的隱私權等合法權利。因為,學生因違紀行為已經(jīng)受到處罰,如果再將其姓名公開,意味著違紀學生受到反復多次的懲罰,影響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不利于教育目的的達成。
知情權,又稱知悉權,了解權。這一權利是由美國的一位新聞編輯肯特·庫伯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來的。其基本含義是公民有權知道他應該知道的事情。公民是個人隱私的享有者,他有權保有自己的個人資料等信息,未經(jīng)同意不受他人披露,公民正當?shù)膫€人生活不受他人的非法調查和公布。知情權與隱私權的沖突反映在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就是學校和其他學生的知情權與貧困學生的隱私權保護之間存在沖突。
為保證資助的公平、公正,高校工作人員首先要了解申請資助學生的詳細資料,包括家庭背景、經(jīng)濟狀況、學習情況等;其次,受資助學生的評定程序,一般由班級、學生評定小組、教師評定小組逐級評定,評選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每個申請資助的學生都將自己具體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等如實地反映出來,由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定。這種為保證資助結果的公平、公正而要求貧困學生公開個人及家庭生活狀況,滿足由學校教師和其他學生參與的評定小組的知情權要求與貧困學生的個人隱私保護要求存在著矛盾。
如何解決兩種權利的沖突呢?此時,就要分析學生個人的隱私是否與公共利益發(fā)生了聯(lián)系,法律在充分尊重個人隱私權的同時,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角度出發(fā),對公民的隱私權進行必要的限制。筆者認為,貧困學生的隱私權應當受到限制。在申請資助這一點上,學生個人的隱私與公共利益和群體利益發(fā)生了聯(lián)系。因為,在現(xiàn)有條件下,資助資金作為公共資源是有限的,不是所有提出申請的學生都能獲得資助,因此,作為一種程序要求,評定組織要在所有申請希望獲得資助的貧困學生中優(yōu)先選擇最應獲得資助的對象,其前提條件就是要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即履行所謂的知情權。此時,隱私權因知情權的限制而做出讓步,學生要么選擇放棄受資助的機會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公開;要么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公開隱私以獲得資助的機會。但如果資助不涉及公共資源,貧困學生的隱私權應當不克減地受到尊重和保護。
在學生申請資助的過程中,因公共利益的限制,被要求公開個人隱私,但這種公開也是相對的,學生的個人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并不等于完全放棄了隱私權,在許多情況下,某些信息對于特定群體是公開的,并不意味著該信息已成為人人可知的公共信息。所以,學校還應履行對所有申請資助學生個人資料的保密義務。
為了維護學校的教學和管理秩序,維護多數(shù)人的合法利益,學校對學生的隱私權進行限制,公共利益使學校免于承擔責任,公共利益是協(xié)調隱私權與管理權、知情權沖突的主要原則。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隱私應對管理權、知情權讓步,但公共利益對隱私權的限制也不是絕對的,否則,公共利益可能會導致學校公權力不適當?shù)呐蛎浐蜑E用,嚴重損害學生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與公共利益無關的隱私反而得不到最充分的尊重。例如,學校宿舍管理部門對學生宿舍的任意檢查,如翻查學生衣柜、行李箱、抽屜的行為,對學生個人信息的公開公示,對貧困學生家庭情況的任意擴散等等。
為防止高校借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學生的隱私權,就必須對公共利益進行必要的限制。首先,應對學校領域的公共利益有一定的界定,其基本標準是公共性,即該利益是相應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或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不是個別學生或少數(shù)學生的利益;其次,當公共利益與學生個人隱私發(fā)生沖突時,一般認為公共利益優(yōu)先,比如,為保護大多數(shù)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學校對宿舍違禁電器進行的檢查;但如果公共利益與學生隱私權發(fā)生沖突,公共利益價值相對較小,而學生隱私權價值相對較大,比如,學生的人格尊嚴,則不適用公共利益優(yōu)先。不能為防止國家、集體的財產(chǎn)和人身安全遭受損失,而完全忽視學生在宿舍內的相對隱私權和宿舍的住宅權。最后,即便是公共利益優(yōu)先,學校在行使權力的時候也要以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隱私為前提,嚴格遵循保密原則,嚴格設定權力行使程序。因為學校不僅擁有對學生的管理權,更重要的職責是培養(yǎng)人,教育人,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因此,高校管理者更應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權利。例如,在貧困生的資助評定時,學校首先應履行告知的義務,提醒學生如參加資助評選,須公布個人信息,以保證資助結果的公平公正,由學生自己決定是否參加評選;其次,為了既能讓貧困學生得到資助機會,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的個人隱私,對于參加評選或已經(jīng)獲得資助機會的學生,不應任意擴大他們個人信息的知情權主體,不讓無須知曉、沒有利害關系的群體獲得貧困生的個人信息,從而維護貧困生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1]王利明.人格權法新論[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7.
[2]王利明.隱私權內容探討[J].浙江社會科學,2007(3):57.
[3]韓大元.外國憲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92.
[4]韓大元.中國憲法事例研究(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0.
[5]彭萬林.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1994:161.
[6]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8.
[7]李秀芬.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范圍[J].當代法學,2004(4).
[8]李劍,彭程.男女生同宿引出名譽權案[J].民主與法制,2001(12).
D911
項目名稱:2010年高校學生工作研究課題(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的沖突與調適研究)。項目號:LX20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