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堅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輯部,北京 100872)
王國維的治學特色和研究方法
林 堅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輯部,北京 100872)
王國維的治學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吸收西方學術思想和方法,圓融中西學術;重視發(fā)現(xiàn)新材料,采用新方法,研究新學問;既注重微觀層面的專深研究,又注重系統(tǒng)研究;視野寬廣,兼收并蓄;主張學術獨立、自由。他獨特的方法主要是“三目”研究方法,即二重證據(jù)法、把異族之故書與本國之舊籍互相補正、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具有“闕疑”的精神,運用批判性思維和方法;融合科學方法和人文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方法的功用。
王國維;治學特色;研究方法
王國維(1877–1927),浙江海寧人,近代中國負有盛名的學者,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和文學觀點與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chuàng)者,確立了較系統(tǒng)的近代學術標準和方法。他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他被郭沫若稱為“新史學的開山”,被劉夢溪譽為“中國現(xiàn)代學術奠基人”。
王國維開拓了眾多學科領域的研究,站在理論學術的前沿,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得益于其治學特色和研究方法。
王國維以學術本身作為自己生活的目的,而不以學術作為謀利或求官的工具和手段。人格上的獨立性與對學術生命的執(zhí)著追求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王國維學術研究的強大動力,由此而激發(fā)了他對學術研究的熱情、專注和獨創(chuàng)精神。
概括起來,王國維治學的特色主要有:
王國維學習和研究了現(xiàn)代自然科學和西方哲學、美學等,并通曉幾門外語。對于中學和西學,他有著清醒而理性的認識,很早就認識到“異日發(fā)明光大我國之學術者,必在兼通世界學術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1]39。他主張消化吸納西學,力求圓融中西學術,為自己所用。他受到西方實證主義影響,又具有乾嘉考據(jù)學素養(yǎng),并將它們結合起來。他說:“世界學問,不出科學、史學、文學。故中國之學,西國類皆有之;西國之學,我國亦類皆有之……余謂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講今日之學,未有西學不興,而中學能興者;亦未有中學不興,而西學能興者?!盵2]42-43他明確指出中西學之間互相聯(lián)系,“盛則俱盛,衰則俱衰”,特別強調中學西學要互相促進,學術發(fā)展才有前途。
王國維具有民族文化本位思想,他對中華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有很深的領悟,在學習西方文化時,時時與中華文化加以對比;但并非抱住“國粹”食古不化,而努力開掘出中國文化中有歷史價值和世界意義的資料。他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近代文化在思維方法上的不同,他說:“我國人之特質,實際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質,思辨的也,科學的也,長于抽象而精于分類,對世界一切有形無形之事物無往而不用綜括及分析之二法?!盵3]他認為中西文化各有自己的特點,采取一種中西互補、主動吸收的態(tài)度,按照學術的標準,選擇中國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利用西方的理論加以發(fā)揚,并加以系統(tǒng)化,和某個學科相聯(lián)系,使之更具有理論特色。他在《紅樓夢評論》中,依據(jù)叔本華的“悲劇說”,從西方哲學和美學中借鑒科學研究的方法,提出幾個主要概念:悲劇、美、人生,從中西對比、古今對比中將討論的范圍確定下來,論述逐步推進,層層深入,開辟了《紅樓夢》研究的新境界。
王國維用考古發(fā)現(xiàn)的材料和眾多典籍資料相互比對、校勘,開辟出新的研究領域。他說[4]:
“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于新發(fā)現(xiàn)。有孔子壁中書出,而后有漢以來古文家之學;有趙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來古器物、古文字之學……然則中國紙上之學問賴于地下之學問者,固不自今日始矣。自漢以來,中國學問上之最大發(fā)現(xiàn)有三:一為孔子壁中書;二為汲冢書;三則今之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處之漢晉木簡,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寫本書卷,內閣大庫之元明以來書籍檔冊。此四者之一已足當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之發(fā)現(xiàn)之金石書籍,于學術有大關系者,尚不與焉。故今日之時代可謂之‘發(fā)見時代’,自來未能有比者也。”
他認為,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常常是推動科學前進的一個契機,“當以事實決事實,而不當以后世理論決事實”[5]。他注意用新材料、新方法來解決新問題,綜合比勘,相互參證。從實際材料出發(fā),以事實為基礎提出理論,研究新學問。他注重利用材料,利用文字學、考古學、音韻學等眾多學科的學術成果去研究歷史。他認為,紙上之學問,必有賴于地下之新學問,要充分利用新材料,從多方面推進歷史研究。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是推動學術進步的重要契機,故治史者必須重視這個時代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材料。應該先看材料,不能以疑古作為前提。治史的根本方法不在于“疑古”而要“證古”,強調以地下發(fā)掘的新史料來證史。
王國維認為,所謂“學無新舊”,從科學的角度講,求其真,求其是;從史學角度言,則探求學說、制度、風俗所以成立之由,與其所以適于一時之故,因此學術無新舊之分。
王國維注意從具體的角度去觀察、研究局部的細節(jié),往往集中考察個別的歷史人物、古代器物、幾條獨立的歷史材料等。他著眼大處,從弘大處立腳,而從精微處著力,進行細致的個別研究。他研究一段歷史,注意重點解剖幾個人物。他傾向于從具體的角度去觀察、研究局部的細節(jié),考察非常細致,力求準確,富于才氣。
他對古器物的考釋涉及很廣,包括兵符、貨幣、璽印、服裝、陶器、兵器、宗教、簡牘、井渠等。他將甲骨文研究與史書材料相結合,寫出《殷周制度論》、《殷禮征義》等,對殷周社會制度的異同作了考辨,考論殷周之際政治變革及周人立制之原,使甲骨文不再局限于古文字學的范圍,進入歷史上文化制度的研究。他結合古代禮制、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材料,互相印證,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創(chuàng)見,對中國古史研究有重大的貢獻。
王國維說:“凡學問之事,其可稱科學以上者,必不可無系統(tǒng)。系統(tǒng)者何?立一系以分類是已。分類之法以系統(tǒng)而異?!盵6]他接受了總體、聯(lián)系的思維方法,提倡“論人要論其世”、“學術之變時勢使然”等觀點,注意研究的整體性,把握各個部分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重分類,重邏輯,追求所論問題的系統(tǒng)性。他認為,學問是一個整體,它由許多部分組成;研究其中一個部分,科學的方法是應該了解相連不相連的部分,這樣才能眼界大開、思路拓展,就不會拘泥、束縛,而得到更多的啟迪和暗示。
王國維具有寬廣的學術視野。他不以圣賢之言為準則,不以新學菲薄舊學;既不盲目崇洋,也不盲目排外。他認為,學術爭論的實質在于分清是非真?zhèn)?,而不在于新舊或中西。他和國內外許多著名學者交流探討、相互切磋,具有世界性眼光;他能容納眾流,博稽眾說,而唯真理之從。他注重多種材料的相互比較,把多種材料聯(lián)系起來,多方參證,從而得出結論。如他綜合地利用宋元戲曲、西北地理、民族交往史、音韻學、文字學等學科知識,去加深對蒙古史的研究。
他認為,至于學問有用還是無用,不應以眼前利益為準,不能從表面上、近期功利上,用狹隘的功利眼光看待,而要高瞻遠矚。凡是真理,即使眼前不見什么用途,也必須追求,不能鼠目寸光、不計長遠。學問一般不能馬上用于實際,學問有整體的理論意義,也可有長遠的歷史價值。學術在于探求宇宙、社會、人生的真相,以有裨于人類之生存福祉。因此,學術不分有用、無用,都應該研究。
王國維認為:“學術之發(fā)達,存于其獨立而已”[7]39。他力圖擺脫清政府及其官僚對學術的干預,視“學術為目的”,不把學術當成“政論之手段”。他曾說:“積極之法,則必使道德、學問、實業(yè)等有獨立之價值,然后足以旋轉社會之趨勢?!盵8]86他大聲疾呼:“今日之時代,已進入自由研究之時代,而非教權專制之時代?!盵1]39學者應該而且必須沖出封建的“教權專制”的學術桎梏,從壓抑、禁錮的心態(tài)轉變?yōu)榻夥?、自由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開辟新的學術天地。一門學科發(fā)達的標志,主要在于是否具有獨立的體系、獨立的學術價值。
他指出,學術為國家的命脈,而本人又以學術為性命①王國維于1919年己未沈曾植(寐叟)七十歲時有祝壽文, 文云: “竊嘗聞之, 國家與學術為存亡, 天而未厭中國也,必不亡其學術; 天不欲亡中國之學術, 則于學術所寄之人, 必因而篤之. 世變愈亟, 則所以篤之愈至”. 參見: 王國維. 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3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 98.。他閉門著書,不求政治、實業(yè)上的眼前利益,而著眼于學術上的長遠利益。他說:“然吾人亦非謂今之學者絕不悅學也,即有悅之者,亦無堅忍之志、永久之注意。若是者,其為口耳之學,則可矣;若夫綿密之科學,深邃之哲學,偉大之文學,則固非此等學者所能有事也。”[8]88
王國維在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時,要求他的學生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短長、不吹噓、不夸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這是對學術研究者的基本要求,到現(xiàn)在仍然具有價值。
王國維一生傾心于學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給人以良多啟迪。
陳寅恪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中評價了王國維的學術貢獻及研究方法:“自昔大師巨子,其關系于民族盛衰學術興廢者,不僅在能承續(xù)先哲將墜之業(yè),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開拓學術之區(qū)宇,輔前修之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轉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也。先生之學博矣,精矣,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然詳繹遺書,其學術內容及治學方法,蓋可舉三目以概括之者?!彼^“三目”即:“一曰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凡屬于考古學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獫狁考》等是也。二曰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正。凡屬于遼金元史事及邊疆地理之作,如《蒙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等是也。三曰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凡屬于文藝批評及小說戲曲之作,如《紅樓夢評論》及《宋元戲曲考》等是也?!釃瘴氖房紦?jù)之學范圍之廣,途徑縱多,恐無以遠出三類之外。此先生之遺書所以為吾國近代學術界最重要之產物也?!盵9]
所謂“三目”就是三種研究方法:
第一,把考古得到的地下實物與古書材料相結合、將古文字研究與古史材料相結合,王國維把這種方法叫做“二重證據(jù)法”。他說:“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jù)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jù)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10]2
二重證據(jù)法是史學研究領域中一種比較先進的頗見成效的研究方法,影響深遠,主要表現(xiàn)在:(1)它把考古學方法引入了史學研究領域,強調了考古材料的證史價值??脊艑W方法以出土的原始實物、歷史遺存物為依據(jù),利用考古成果來解釋文獻,解釋歷史事實,具有可靠性、可信性,也較具科學性。將考古學與歷史學結合起來,擴大了史學研究范圍,不限于歷史文獻,而擴大到歷史實物研究、歷史實物與歷史文獻的比較研究。(2)它重視證據(jù)、材料,推動了史學研究的科學化。歷史遺留物具有原始性、無修飾性,考古成果既可以檢驗前人的歷史認識,也可以檢驗今人的歷史認識;可以糾正以往的片面的錯誤認識,也可以補充發(fā)展一些新的認識,使一些歷史懸案得以澄清,使一些長期被湮沒的歷史得以重現(xiàn),使人得見歷史的本來面目。(3)研究歷史少不了“排比材料”,注重將材料分類,并且通過分析、綜合研究,得出結論。(4)它是一種歷史比較研究方法。以考古得出的地下材料與紙上記載的文獻材料互證,根據(jù)不同的觀察點,找出異同之處,克服研究的狹隘性、片面性、主觀性,從而得出具體的、可信的結論。
二重證據(jù)法要求以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實證的眼光去處理史料和文物,既不唯古書是從,亦不對一切史書都懷疑,就是以實證史、以史證實,它立足于“建構”歷史,而不是盲目地“懷疑”和“破壞”歷史,是一種近代的研究方法。
第二,把異族之故書與本國之舊籍互相補正。這主要是指研究少數(shù)民族和邊疆歷史所運用的方法。如王國維在研究蒙元史時,勤讀宋、遼、金、元等漢文史籍,參考中外學者的著作,對其進行詳細的比較、??焙陀喿C,然后得出確定的結論。他不僅注意蒙古族這個民族自身的源流和發(fā)展歷史,而且關注這個民族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注意這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從廣義的文化視野去考察民族史。
第三,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主要是指以西方學術思想和觀點作為參照。王國維懂日、英、德三門外語,善于吸收西學的觀點和方法。他在研究哲學時,就從世界文化的橫向面進行比對,如對康德、叔本華、尼采、斯賓塞、歌德等人的著作進行分析,了解他們各自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并參證中國哲學的觀點進行研究。這種中外比較法,在當時是極為難得的。
“闕疑”即“存疑”,“闕疑”的精神與穿鑿附會相對立??鬃诱f過:“多聞闕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王國維說:“余案闕疑之說,出于孔子,蓋為一切學問言。”他在毛公鼎考釋過程中,也提到存疑的精神:“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則于字之不可釋,義之不可通者,必間有獲焉。然后闕其不可知者,似俟后之君子,則庶乎其近之矣?!盵11]所謂“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10]2。在學術研究中,確立何處有疑,對于明確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十分有益。王國維對只從古書上考證或只從古書上懷疑兩種方法,都持嚴厲的批評態(tài)度。從科學、歷史的態(tài)度出發(fā),既不能盲目蔑古,也不能盲目信古,而且不能盲目調和、折中蔑古、信古二說,這就是批判性思維和方法。
王國維很重視研究方法,并具有世界學術眼光,他認為大學最重要的是“授世界最進步之學問”,掌握研究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用來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在研究的方法論上、思維的縝密上,德國哲學尤其是康德、叔本華、尼采的哲學、美學思想給王國維以很大的啟迪。王國維用引進實證精神對“概念世界”進行深入反思,進而從哲學高度統(tǒng)觀歷史資料,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科學的治學方法。他運用綜合、分析、比較等方法,用新材料來解決新問題,將甲骨文資料與其他史料相互參證,在歷史地理、古代祀典、制度、古文字辨析、甲骨斷代、甲骨綴合研究等方面均有創(chuàng)獲。
王國維不是先提出一個方法再去研究,而是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實踐不斷加以提升,從而總結出新的研究方法。他的學術研究,貫穿了科學方法與人文研究方法。他強調人文方法與科學方法有不同的功用。他認為,哲學、美學、道德等不能以科學方法去研究,因為美術、道德皆為直觀的知識,它們都是不可以用語言、概念、范疇去表達、研究的,而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性質”基礎。王國維指出,學科的成立,取決于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所謂“凡記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謂之科學;求事物變遷之跡,而明其因果者謂之史學;至出入二者間,而兼有玩物適情之效者,謂之文學”[2]41。
王國維的學術研究之所以成就巨大,具有突破性和創(chuàng)見,就在于他沒有拘泥于傳統(tǒng)研究方法,而是兼采各種研究方法,以打通學科之間的隔閡。王國維認為自己得益于邏輯思維,以考證為基礎,并吸納西學中的新方法。他強調,沒有科學方法的應用,傳統(tǒng)研究方法在學術研究中的價值即會喪失。
王國維以純粹學術研究為志業(yè),主張“故欲學術之發(fā)達,必視學術為目的,而不視為手段而后可”[7]38。他虛心好學,嚴謹治學,視野開闊,一絲不茍,注重從純學理上吸收新知,多有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理念創(chuàng)新,開風氣之先;操作創(chuàng)新,重治學方法;規(guī)范創(chuàng)新,求會通境界。他具有學術大師的素養(yǎng),精于考證,善于創(chuàng)新,而用力最勤,且堅持不懈,終成一代宗師。
王國維以其精湛高深的學識、篤實嚴謹?shù)膶W風、科學規(guī)范的治學方法,取得了卓越的學術成就。王國維的學術研究足以扭轉一代風氣,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的專家。他在中國學術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影響綿延不絕,長久不衰。
[1] 王國維. 奏定經學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章程書后[C] // 王國維. 王國維遺書: 第 3冊. 上海: 上海古籍書店,1983.
[2] 王國維. 國學叢刊序[C] // 胡道靜. 國學大師論國學.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 1998.
[3] 王國維. 論新學語之輸入[C] // 王國維. 王國維遺書: 第5冊. 上海: 上海古籍書店, 1983: 97.
[4] 王國維.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fā)見之學問[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4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 33.
[5] 王國維. 致林泰輔[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4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 395.
[6] 王國維. 《歐羅巴通史》序[C] // 王國維. 王國維先生全集: 第5冊. 臺灣: 大通書局, 1977: 1985-1986.
[7] 王國維. 論近年之學術界[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3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
[8] 王國維. 教育小言十三則[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3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
[9] 陳寅恪. 金明館叢稿二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19.
[10] 王國維. 古史新證[C] // 姚淦銘, 王燕. 王國維文集: 第4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
[11] 王國維. 毛公鼎考釋序[C] // 王國維. 觀堂集林: 第1冊.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 294.
Study on Wang Guowei’s Schola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LIN Jia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China 100872)
Wang Guowei’s scholastic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tegration of the Western academic ideology and methods into Chinese research traditions, emphasis on discovery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methods in academic studies, combination of profound studies at micro-level and systematic studies, broadened vision and widened assimil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oposition of independent and free scholastic study. His unique research method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Three Items Method”, which include method of dual-proof,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ings and those of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mutual reference and proof between foreign notions and Chinese materials. He was known for the spirit of “doubting”, us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methods, combining research methods of sciences with those of the humaniti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methods.
Wang Guowei; Scholastic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Method
(編輯:朱選華)
K825.4
A
1674-3555(2010)03-0095-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2009-12-07
林堅(1964- ),男,江西宜豐人,副編審,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學,科技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