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日本民俗的“忌諱”問題摭議

2010-03-21 17:33:40高文漢
外國問題研究 2010年3期
關(guān)鍵詞:日本

高文漢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

由于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存在著差異,世界上不同民族必然擁有不同的生活習俗以及由此伴生的各種忌諱。忽視它的存在,不僅會妨礙人際間的正常交流,有時還會造成誤會,產(chǎn)生隔閡。所以,“入鄉(xiāng)問禁”就顯得尤其重要。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兩國的人員交往急劇增多。為使今后的交往更加順暢,本文擬從衣食住行、農(nóng)事捕撈、人生禮儀以及民間節(jié)日等方面入手,就日本人生活中的主要忌諱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試做探討。

一、衣食住行中的忌諱及其成因

明治維新以后,西方文化潮水般涌入日本。在其影響下,日本不僅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領(lǐng)域,包括衣食住行在內(nèi),日常生活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諸如西服、西餐、西式建筑等大量出現(xiàn),并很快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中。對于這些從西方引進的,日本人一般稱之為“洋服、洋食、洋室、洋車”等,而對于傳統(tǒng)的東西,則稱之為“和服、和食、和室……”。實際上,即使被日本人稱作“傳統(tǒng)的東西”,也未必都是大和民族固有的。其中,不少是在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形成的。和服即是如此,它是由唐裝改造而成的。所以,和服的開襟形式同于中國服裝,即右衣襟壓左衣襟。反之,則是不吉利的,會招致“破財、敗運、事業(yè)失敗”等等。這種習俗也反映在語言里,日語中的“左前”除表示“左衣襟在前”外,還含有“失敗、運氣不佳、經(jīng)濟拮據(jù)”等詞義。和服的這種開襟形式,似乎還與喪葬習俗有關(guān),因為死者的壽衣,恰好與生者相反,左襟在前。同類忌諱還有:兩人不能同時縫制一件衣服;忌諱用草繩扎腰;補衣服時,不能橫著打補丁,等等。這類忌諱,因與喪葬習俗有關(guān),目的無非是避開“晦氣”、“不潔”等。

在飲食方面,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副食以海產(chǎn)品為主。由于海產(chǎn)品豐富,而且新鮮,所以日本人喜歡生吃。坦率地說,相對于中餐,烹制方法比較簡單。不過,進餐時,中日兩國都使用筷子,同屬于“筷子文化圈”。所以,許多忌諱表現(xiàn)在筷子上,而且大多相同或類似。日本人忌諱把飯盛得過滿甚至冒尖,不能把筷子插在飯碗里,不能在餐桌上只放一碗飯,因為這些很容易聯(lián)想到為死者供的“倒頭飯”;日本人忌諱在鍋里把飯分成若干份兒,然后再往碗里盛,據(jù)說這是過去為囚犯盛飯的做法。用餐時,忌諱用兩雙筷子為人夾菜,不直接用筷子遞、接食物等,因為這些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成殮骨灰時的情景。

近代以前,除少數(shù)人偶爾食用野豬肉外,日本人沒有吃牛、羊、豬等家畜及其他動物性肉類的習慣,身體需要的蛋白質(zhì)主要靠魚類補充。鰻魚營養(yǎng)豐富,而且有藥用價值,在日本十分暢銷。但是,鹿兒島縣大島郡、宮城縣本吉郡等地禁止捕食鰻魚,當?shù)厝苏J為鰻魚是神的使者,若食用它,會遭到神的懲罰[1]。真言宗的信眾則認為:虛空藏菩薩是牛、虎屬相的守護神[2],鰻魚是其使童,所以這兩個屬相的人忌食鰻魚。

如今,日本大多數(shù)人住公寓,生活方式隨之改變了許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擁有自己的院落,喜歡在院子里種植花草。不過,日本人忌諱在自家院子里栽種山茶花。因為山茶花盛開后,花瓣很快就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花柄,仿佛武士被砍了頭。這種盛極而衰的巨大反差,很容易使人陷入哀傷,甚至產(chǎn)生不祥的感覺。出于同一原因,探視病人時,日本人忌送山茶花。龍爪花生長于田埂或者河岸上,秋季開花。其花赤紅如火,鮮艷奪目,兒童非常喜歡采摘它。但是如果拿回家,必定遭到家長的呵斥。因為日本人常拿它供菩薩,所以又把它叫做“彼岸花”、“死人花”。日本民俗學開拓者柳田國男則認為:這種花赤紅如血,在日本屬于“天然禁色”!

門檻兒是家庭與外部的分界線,是內(nèi)與外的象征,日本人格外重視它。所以,家長經(jīng)常告誡孩子:門檻兒是不能踩的,也不能坐在上面。否則,會被人指責沒教養(yǎng)!不僅如此,有些地區(qū)甚至把門檻兒人格化了,認為“大門的門檻兒是父親的頭,后門的門檻兒是母親的頭,房間的門檻兒是孩子的頭”[3]143。如果踩了它,踩它的人永遠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將來更不會有出息!實際上,產(chǎn)生這種忌諱的真正原因,不過是出于實際生活的需要,因為和式門檻兒不經(jīng)踩,容易變形,而且更換困難。

日本人愛干凈,尤其注意廁所里的衛(wèi)生,認為那里也住著神,即“廁神”[4]。過去,孕婦在家生產(chǎn)時,必須“灶神、掃帚神、廁神”到齊后,胎兒才會降生。產(chǎn)后第三日或者第七日,母親要抱著嬰兒去廁所拜“廁神”。懷孕期間,如果孕婦一直把廁所打掃得很干凈,生下的孩子就清秀、漂亮?!皫瘛笔桥?也喜歡干凈,所以在廁所里不能吐唾沫[3]144。否則,就是對“廁神”的大不敬。

日本有關(guān)出行、方位等方面的忌諱,主要受我國歷法以及陰陽五行的影響,但是近代以來,西方宗教的浸染也不可忽視。譬如,信仰基督教的日本人忌諱 13日與星期五,認為“13”不吉利,尤其忌諱 13日與星期五重合的日子。是日,他們總覺得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小心翼翼地防備著,以免遭遇不幸。為了避開這個不吉利的數(shù)字,一般賓館沒有“13”號房間和“13”樓,機場也不設(shè)“13”號登機口。不過,更多的是日本由來已久的或者是因日語發(fā)音產(chǎn)生的忌諱。前者如,日本人過去不愿意走夜路,認為那是魑魅魍魎橫行的時間。倘若不得已夜里出行,也要把大拇指攥在拳頭里。據(jù)說,那樣既可以避免狐貍精作祟,還可以防止疫病。同時,夜行不能吹口哨,因為口哨聲會引來妖魔鬼怪、魑魅魍魎。至于與發(fā)音相關(guān)的禁忌,如日本人忌諱七日出行,九日回家。因為“九 (ku)”與“苦(ku)”同音;把“七 (siti)”的發(fā)音拆開后,與“死(si)”、“血 (ti)”同音?!八?(si)”與“死”也同音,所以出行時,忌諱飛機、輪船等帶“四”的座位號。與此同理,日本醫(yī)院的樓房無“四”層,病房一般不設(shè)四、九號病床;賓館不放梳子,因為梳子的發(fā)音為“kushi(苦死)”。軍人忌諱“四”與“北”,因為由“北”很容易聯(lián)想到“敗北”等字眼,所以放置兵器時,忌諱北向。

二、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與農(nóng)事捕撈中的忌諱

日本原本是農(nóng)業(yè)國,國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從事農(nóng)耕,另有一部分人出海捕魚?,F(xiàn)在,雖然日本已經(jīng)高度城鎮(zhèn)化,但是仍有部分人從事農(nóng)、漁業(yè)生產(chǎn)。出海捕魚伴隨著諸多危險,是一項非常特殊的工作,所以在漁民中間,至今仍然保留著一些傳統(tǒng)習慣,比如:不能穿著鞋上船;不能講“翻”、“漏”之類不吉利的話;禁止在船上吹口哨、唱小曲;忌諱把大醬、醋等容易產(chǎn)生不愉快聯(lián)想的調(diào)味品及其食品帶到船上;不能把金屬器物、梅子核兒扔進海里。這些禁忌,在我國漁民中間也大多存在。不過,禁止把“梅子核兒扔進海里”,顯然是日本漁民特有的忌諱。因為“核兒”在日語中講作“種 (tane)”,與表示“后嗣”的“胤 (tane)”同音。試想,誰愿意把自己的“子孫”扔進海里呢!

在從事農(nóng)事活動中,日本人非常重視歷法。一般卯日不插秧;戌日不種麥;天火日、地火日、不熟日不做農(nóng)活兒;不凈日不燒木炭;“三鄰亡”日不起房,否則會發(fā)生火災,殃及鄰居。每逢元宵、端午、七夕、中元等民間節(jié)日以及祭神、廟會等活動都停止農(nóng)事活動,讓牛、馬休息。在農(nóng)事活動中,立春后的第 210天、第 220天為“厄日 (yakubi)”,是農(nóng)民最忌諱的日子,也是最警惕的時期,因為水稻正值開花期,經(jīng)常有臺風登陸,莊稼最容易受災。

日本人種植農(nóng)作物也有忌諱。例如,日本本島的東北部以及長野縣以北的關(guān)東地區(qū),許多村莊忌諱種芝麻,理由是芝麻的莢扎傷過神和祖先的眼睛。出于類似的原因,也有一些村莊不種玉米和黍子。流行區(qū)域最廣的是忌諱種黃瓜,因為黃瓜橫切面的紋路很像“祗園神”的徽飾。

日本河內(nèi)地區(qū)(大阪東部)的村莊忌諱養(yǎng)雞,也不吃雞肉和雞蛋,因為村民們認為雞叫得早,打攪神休息。這一習俗已經(jīng)流傳了很久,據(jù)說十世紀初,右丞相菅原道真被貶往太宰府,途經(jīng)河內(nèi)時,每夜三更就被雞叫起來趕路。后人同情、仰慕這位翰林出身的忠臣,不但把他奉為“天神”,立廟祭祀,而且禁止養(yǎng)雞,以免再害得他半夜早起。

山區(qū)的環(huán)境比較特殊,所以相對于平原,山民的忌諱更多些。比如:忌諱 12人一起在山上過夜;如果帶飯上山,菜里不能有海水魚。進山時,或許是出于安全考慮,人們盡量拉近與動物的距離,一般不再使用它們原來的名字,而是稱呼猴子為“山里人”、“木村”或者“木村先生”;叫狼為“瘦個子”;稱馬為“高脊梁”;叫兔子為“長耳朵”等等[3]158。另外,在山里不直接稱呼猴子的名字,大概還有一個原因。那是因為在日語里,猴子講作“猿(saru)”,“猿”與“去る(saru)”同音?!叭イ搿庇小半x去、時光流逝”等意思,由此構(gòu)成的詞組“世を去る”的意思是“死亡”。為了避開這些不吉利的聯(lián)想,所以才改稱猴子為“木村”等。

三、人生禮儀與民間節(jié)日中的忌諱

人從出生到死亡,諸如兒童節(jié)、成人儀式、婚禮、花甲等,一生要經(jīng)歷許多重要的階段及其儀式。日本人的這些儀式,連同日常的人際交往、言談舉止以及歲時祭祀、民間節(jié)日等,都伴生了不少東方式的以及日本民族特有的忌諱。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免不了禮尚往來。一般地說,我們送禮比日本人重,而且在品色與數(shù)量上也與日本人不同。日本人送禮喜歡奇數(shù),包括用于訂婚的聘禮[5]108。日本的這一習俗,可能與道教有關(guān),因為在道教中,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早在奈良時代,道教的一些習俗就已經(jīng)傳入日本,崇尚奇數(shù)的習慣可能被一直保留下來。日本人贈送禮金時,不直接遞錢,而是把它裝在信封里。日本的信封一般都是雙層的。在對方遭遇火災或其他不幸,需要慰問時,送禮不能使用雙層信封,因為那意味著“禍不單行”,是犯大忌的。另外,日本人一般不送鞋和襪子,這些都是踩在腳下的東西,會讓人覺得抬不起頭來;也很少有人贈送領(lǐng)帶或項鏈,因為這類東西容易產(chǎn)生不好的聯(lián)想。

近代以來,日本婦女的地位顯著提高,但是由于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至今仍有不少領(lǐng)域是婦女的禁區(qū)。日本國技“相撲”的賽臺就是最突出的例證。前不久,一名勇敢的女性試圖挑戰(zhàn)這一禁區(qū),爬上了賽臺。結(jié)果犯了眾怒,遭到輿論的撻伐。前大阪市的女市長曾經(jīng)提議:廢止這種性別歧視的做法。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激烈爭論,最后也未被市民接受[5]43。再比如,1988年連接本州與北海道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開通時,有女記者希望進入現(xiàn)場采訪,但是被嚴詞拒絕。因為在日本,隧道、尤其是海底隧道是女人的禁地。如果被婦女貿(mào)然闖入,就會褻瀆神靈,招致隧道坍塌?;谕瑯拥脑?女人不能觸碰漁具,更不許從漁具上跨過去;孕婦不能上漁船,有的漁村甚至禁止所有的婦女上船。還有,婦女不能觸摸迎神的神輿;孕婦不能邁笤帚,否則會難產(chǎn);孕婦插秧,要順著原來的方向插,否則會使胎兒逆位,遇到“站生”。婦女經(jīng)期與生產(chǎn)謂“赤不凈”,不能拜神。孕婦產(chǎn)后七天之內(nèi),不能與家人使用同一爐灶做飯,以免“穢”及家人;三十三日之內(nèi)不能過橋,以免弄臟河水,冒犯水神[3]175。其間,產(chǎn)婦的丈夫也不能進山燒炭,不得下海捕魚、曬鹽,否則就會遇到不幸,殃及全家[6]。

在人的一生中,最容易生病遭災的年齡叫“厄年”,日語又叫“年忌 (tosi imi)”。過去,男女沒有區(qū)別,都是 13、25、37、61、85、99歲。現(xiàn)在,一般男性為 25、42、61歲,女性為 19、33、37歲。尤其是“大厄”之年 (男子 42歲、女子 33歲),當事人要格外謹慎,避免觸犯禁忌,以便順利渡過“多事之年”[7]。作為積極的防范措施,可以把親友請到家中飲酒聚餐,為自己消災;也可以把自己用過的梳子、手巾或者錢、食物等,悄悄地丟到神社里、村頭上或者十字路口,以求破財消災。

在日本,圍繞喪葬的忌諱比較多,據(jù)《魏志倭人傳》載:“其死有棺無槨,封土作冢。始死,停喪十余日。其時忌食肉,喪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飲酒。葬畢,舉家詣水澡沐,以如練沐?!彼勒哂H屬要居家服喪,服喪期一般為 49日。其間,男子不理發(fā)忌刮胡須,禁止下田或出海,女子挽“忌中髻”,不戴頭飾,禁止做針線活兒。喪家的灶火叫“死火”,外人不能在處于服喪期的人家吃飯。否則,吃了喪家飯的人進蠶室蠶死,下地則使莊稼枯死。誠然,現(xiàn)在的喪葬忌諱,比以前少了許多,但是依然有不少事情需要注意,比如:葬禮要避開“友引日”,否則會禍及朋友,把朋友引入陰間;辦喪事期間,忌諱使用“頻繁”、“再三”、“屢次”、“又”、“一個接一個”等詞語;參加葬禮,男子要著黑西裝,系黑領(lǐng)帶,女子要穿黑色套裝或者黑色連衣裙;遇到靈車要把大拇指攥在拳頭里,否則,對自己的父母不利,輕則父母生病,重則早亡。在日本,鹽被視為能驅(qū)邪除穢的圣物,所以喪主辦完喪事,要在院子里撒鹽凈家,祈愿喪事不再重演;親友參加完葬禮,進門前要往身上撒鹽凈身,以防把“晦氣”帶入家中。比賽前,日本相撲往賽臺上撒鹽,也是出于同樣的道理。

結(jié)婚是件大喜事,所以在婚禮上,不能使用“完了”、“結(jié)束”、“歸”、“去”、“回”、“碎”、“壞”、“破損”、“斷絕”、“離”等不吉利的詞語。對于婚姻,大家都希望白首偕老,因此忌諱“重復”、“多次”、“再三再四”等詞;贈送禮品,不能送陶瓷、玻璃等易碎的工藝品。參加婚禮的男子要著黑西裝,系白領(lǐng)帶,女子要穿潔凈有明亮感的服裝,但是艷麗程度不能超過新娘,以免喧賓奪主[8]。

生病的人,往往感情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探視病人時需要格外注意,不能講“四”、“死”之類的話。送花時,不能送菊花、山茶花;不能送仙客來,因為仙客來 (shikurmen)的發(fā)音中含有一個與“死”相同的音。更不能送盆栽,也就是帶根兒的花,因為它容易使病人聯(lián)想到自己的病治不好,除不去“根兒”;再就是日語中的“根”與“寢”同音,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一病不起”、“臥病在床”等字眼兒。

日本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養(yǎng)老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即使是上了歲數(shù)的人,也害怕別人說自己年老,所以對年事高的人不要用“老者”、“老人”、“年邁”等字眼。歲數(shù)稍大的人乘地鐵、電車等交通工具時,遇到別人為自己讓座,心里會很不是滋味。不少人乘車寧肯站著,以免因此傷害他人的自尊。另外,對于殘疾人,禁止講“聾子”、“瞎子”、“瘸子”等歧視性語言,而是改為“耳朵 (眼睛、腿)不自由的人”。

日本的許多民間節(jié)日,如元宵、上巳、端午、七夕、中元、重陽等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這些節(jié)日里,除承襲了中國的部分忌諱外,日本也增加了不少本民族的內(nèi)容,因此有關(guān)民間節(jié)日的忌諱相當龐雜。例如,日本人過年吃年糕,這種習俗由來已久,似乎已為日本國民普遍接受,但是據(jù)民俗學者坪井洋文調(diào)查,在日本的愛媛縣、山形縣、群馬縣、靜岡縣、埼玉縣、和歌山縣、長崎縣等地區(qū),新年忌吃年糕,代替它的是山芋。其因,緣于多種傳說:“祖上一度落難,新年吃不起年糕,所以改吃山芋,緬懷祖先”;“祖上蒙難,為了昭示冤枉,使年糕變成了紅色,所以后人忌吃年糕”;“為了試探人心,神扮成乞丐討要年糕,結(jié)果被無情地趕出來。于是,神發(fā)怒掀翻了籠屜,從此過年再也吃不上年糕”等等[9]。

3月 3日上巳節(jié),又叫“桃花節(jié)”、“偶人節(jié)”、“重三”等。有女孩兒的人家會擺上偶人,供上白酒、菱角糕、桃花等,為女兒祈福,以期快樂、健康地成長,但是過節(jié)之后必須及時收起偶人,否則,將來女兒會嫁不出去的。

七夕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是日,日本的民間活動異常豐富,如:婦女洗發(fā),男人沐浴,以祓除不祥,祈求幸福;日本東部地區(qū)則用稻草、菰等扎成“七夕馬”,據(jù)說牛郎、織女神要騎“七夕馬”經(jīng)過南瓜、大豆等田地,所以村民不能下地,以免馬受驚被瓜蔓、豆棵絆倒。七夕那天,埼玉縣的部分地區(qū)禁止收割豇豆,傳說牛郎、織女要在那里相會。

中秋節(jié)時,日本人在房前擺上水果、丸子等供品祭祀月神,全家圍坐在一起賞月。不少地區(qū)還把中秋節(jié)當做“豐收節(jié)”,如當?shù)厥a(chǎn)大豆,就叫“大豆節(jié)”,盛產(chǎn)山芋就叫“山芋節(jié)”。節(jié)日里,孩子們還可以偷吃別人家的供品,即使被發(fā)現(xiàn)也沒有關(guān)系,但是待嫁的姑娘是不能偷吃供品的,尤其是供品中的丸子。

四、結(jié)語

由以上敘述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忌諱比較多,而且瑣細復雜,涉及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人生禮儀、民間節(jié)日、農(nóng)漁業(yè)勞作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所以存在這么多忌諱,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國,近代以后西方文化及其習俗大量輸入日本,對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習慣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二是源自日本的地理條件和社會結(jié)構(gòu)。日本國土狹小,社會組織嚴密,大家非常重視小團體內(nèi)部的和諧。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除了依靠強制性的制度外,免不了會產(chǎn)生若干約定俗成的禁忌。三是日本的國民性決定的。日本人既愿意接受新事物,又非常注意保護傳統(tǒng),盡管有些傳統(tǒng)未必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日本近代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并不徹底,比如對女性的歧視、有關(guān)鬼、神的傳說等等,在國民中間還存在不少封建意識、迷信的非科學的思維方式。再者,日本國民的感情非常細膩,尤其重視他人的感受,從不忽視日常行為中的任何細節(jié),例如劃火柴要向里劃、削水果時要刀口向內(nèi)等等,即是如此。四是文明進步的結(jié)果,如對殘疾人說法的改變等等。這說明,日本人的忌諱也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日本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及其文化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的忌諱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環(huán)境的改變而不斷發(fā)生變化的。過去,日本人忌諱晚上修剪手指、腳趾甲,否則父母臨終時趕不上見最后一面。但是究其原因,不外是過去燈光昏暗,容易傷人。如今照明條件改善了,這一忌諱也就隨之消失了。自不待言,生活中也會隨時產(chǎn)生新忌諱。比如,東京的戀人不去井之頭公園約會,因為那里祭祀著掌管音樂、智慧、財富的“弁才天”神。這尊神是女神,據(jù)說是蛇身。如果去那里約會,女神就會妒忌,從中作梗,破壞兩人的戀愛關(guān)系。今后,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市民生活中的忌諱也許會越來越多吧。這一點,值得民俗學者給予持續(xù)關(guān)注與探究。

[1][日 ]末廣恭雄.魚與傳說[M].新潮社,1972:21.

[2][日 ]佐野賢治.虛空藏信仰[M].雄山閣,1991:45.

[3][日 ]新谷尚紀.日本人的忌諱 [M].青春出版社, 2004.

[4][日 ]飯島吉晴.灶神與廁神 [M].人文書院,1986: 96.

[5][日 ]宮田登.婚喪嫁娶[M].巖波新書,1999.

[6][日 ]大島建彥,等.日本を知る事典[M].社會思想社,1971:404.

[7][日 ]新村出.廣辭苑[M].巖波書店,1985:2410.

[8]賈蕙萱.日本風土人情[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159.

[9][日 ]坪井洋文.山芋與日本人 [M].未來社,1979: 45.

猜你喜歡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日本強烈地震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日本的流浪漢與我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Pets萌寵
美哭了的日本點心
中學生(2016年28期)2016-08-24 08:09:00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日本訪學隨筆
2010日本之行
玛曲县| 广汉市| 金山区| 舒城县| 新泰市| 阳曲县| 平昌县| 交城县| 万安县| 西吉县| 安义县| 广州市| 巴青县| 乌拉特后旗| 平武县| 兴义市| 正宁县| 鲜城| 威信县| 重庆市| 临澧县| 宁波市| 正镶白旗| 新晃| 南城县| 崇文区| 鹤山市| 阳城县| 南充市| 清苑县| 黔江区| 建阳市| 洛扎县| 邢台县| 垦利县| 普格县| 民和| 松原市| 额济纳旗| 佛教|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