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玲 孫明法 嚴國紅 唐紅生 王愛民 何沖霄 朱國永
(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蘇 鹽城 224002)
鹽兩優(yōu)888系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用582S與鹽恢888配組育成的兩系雜交秈稻新組合。經國家和江蘇省多年多點水稻區(qū)試、生產試驗結果表明,該組合具有高產穩(wěn)產,適應性廣,米質優(yōu),熟期適中,抗病性強等特點。鹽兩優(yōu)888于2009年2月通過江蘇省審定(蘇審稻200902),同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稻2009020)。
鹽兩優(yōu)888幼苗矮壯,芽鞘短粗綠色,葉片挺直,葉色濃綠,分蘗性較強。成株株型集散適中,株高122cm左右,主莖一生出葉17~18張,5個伸長節(jié)間,莖稈粗壯,成熟時劍葉上舉呈草蓋頂,稈青籽黃熟相好。成穗率較高,一般65%左右,有效穗16萬~17萬/667m2,穗層整齊,穗型較大,每穗總粒170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千粒重28g左右。
2006至2008年,米質理化指標經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結果為:糙米率82.0%,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1.5%,粒長7.1mm,長寬比3.2,堊白率23%,堊白度2.3%,透明度1級,堿消值5級,膠稠度76mm,直鏈淀粉含量16.5%。稻米品質12項指標均達國標三級以上優(yōu)質米標準,多項指標達到國標二級米的標準,且適口性好。
2006年據(jù)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結果:抗白葉枯JS49-6致病菌株(3級),抗白葉枯KS-6-6致病菌株(3級),抗白葉枯浙173(3級)和PX079致病菌株(5級),對稻瘟病ZA5、ZB13、ZC5、ZD5、ZE3、ZF1、ZG1等7個生理小種均免疫,病級均為0級,抗穗頸瘟(1級),抗紋枯病(R),抗條紋葉枯病(R)??沟剐暂^強。
鹽兩優(yōu)888全生育期132d左右,比對照Ⅱ優(yōu)838早熟3~4d左右,屬基本營養(yǎng)生長型,茬口適應性好,大麥、小麥或油菜茬口均可種植,適應性廣,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qū)(武陵山區(qū)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qū)的稻瘟病輕發(fā)區(qū)作一季中稻種植。
2004年參加鹽城市農科院雜交稻新組合品比試驗,平均產量9.98t/hm2,比汕優(yōu)63增產10.1%;2005年參加江蘇省雜秈預試,平均產量7.87t/hm2,比汕優(yōu)63增產4.34%;2006年參加江蘇省雜秈區(qū)試,平均產量8.51t/hm2,比汕優(yōu)63增產13.96%,比II優(yōu)084增產6.34%,居第一位,2007年繼續(xù)參加省雜秈區(qū)試,平均產量8.67t/hm2,比對照II優(yōu)084增產8.1%,居第一位,兩年平均產量8.59t/hm2,較對照Ⅱ優(yōu)084增產7.1%,達極顯著水平;2008年參加江蘇省雜交中秈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56t/hm2,居第一位,比對照Ⅱ優(yōu)084增產5.9%。
2007年參加南方稻區(qū)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試驗,平均產量8.9t/hm2,居第一名,比對照Ⅱ優(yōu)838增產5.05%,達極顯著水平,2008年繼續(xù)參試,平均產量9.24t/hm2,居第一位,比對照Ⅱ優(yōu)838增產7.52%,達極顯著水平,2006至2007年兩年平均產量9.07t/hm2,居第一位,比對照Ⅱ優(yōu)838增產6.29%,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為86.4%;2008年參加南方稻區(qū)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98t/hm2,居第一位,比對照Ⅱ優(yōu)838增產11.3%。
一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種,濕潤育秧凈秧板播量15kg/667m2左右,旱育秧凈秧板播量25kg/667m2左右,大田用種量1.5kg/667m2左右。
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秧齡控制在35d左右,栽插24萬~27萬穴/hm2,基本苗105萬~120萬/hm2。
一般施純氮225kg/hm2左右,基面肥、分蘗肥以及穗肥的比例以4∶3∶3左右為宜。水漿管理上,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蘗,深水抽穗揚花,后期干濕交替,濕潤養(yǎng)老,高峰苗不超過375萬/hm2,適時排水擱田,收割前5d斷水。
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飛虱、稻薊馬,中、后期要綜合防治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特別要注意白葉枯病和穗頸稻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