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蘭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南京 211170)
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淺析*
潘春蘭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南京 211170)
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首先就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是培養(yǎng)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社會轉型時期,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的教育意義重大,必須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培育公民文化、改善公民教育、培植社會土壤幾個方面入手。
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之先生曾經指出:“為什么中國的現(xiàn)代化一百年來成就不大,以致被稱為九死一生的中國現(xiàn)代化?第一個原因就是在于中國始終沒有能培養(yǎng)出夠格的現(xiàn)代化的公民?!迸囵B(yǎng)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首先就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
所謂公民意識就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認識。“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把公民意識理解為一個法律概念,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政治概念、意識形態(tài)概念、文化概念和道德范疇?!彼闹饕獌热菥褪且詰椃楹诵牡拿裰鞣梢庾R和社會公德意識。社會主義的公民意識,是我國公民基于自身的社會地位,對自己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法律地位的正確認識,從而形成社會主義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和誠實、守信、善良、人道、責任、寬容等道德責任感。所以說,公民意識實質上強調的是一個人處在社會、國家中擔任什么角色以及應該如何去履行自己所承擔的職責的問題。它在本質上必然呈現(xiàn)為與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平等、自由為軸心的正義價值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呈現(xiàn)合理性意識、合法性認識和積極守法精神的三元內在結構。因此,公民意識培養(yǎng)是培養(yǎng)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作為重要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強弱從根本上關系到整個國民的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實現(xiàn)。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與培養(yǎng),意義重大。
公民意識的水平反映一個國家社會成員對國家、對社會以及對社會角色的認識、評價和情感的程度,與民主政治建設關系很大。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從總體上講需要從兩方面推進:一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念的培養(yǎng)。制度和觀念,在發(fā)展進程中相互影響,不可或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念的培養(yǎng),對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沒有正確的公民意識和民主政治觀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如果沒有正確的公民意識和民主政治觀念,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施行。黨的十七大報告在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論述中首次將公民意識和民主政治觀念的培養(yǎng)置于顯著位置,意義非同尋常。大學生作為高學歷社會成員,理應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念,才能加快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
英格爾斯在《走向現(xiàn)代化》一書中指出:“許多致力于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中國家,正是在經歷了長久的現(xiàn)代化陣痛和難產后,才逐漸意識到: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xiàn)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轉變?yōu)楝F(xiàn)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現(xiàn)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都獲得某種與現(xiàn)代化發(fā)展相適應的現(xiàn)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為現(xiàn)代化國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社會成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固定化了的身份界限逐步淡化,人們社會角色變換的機會增多,頻率加快,不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著平等的競爭,這就把不同社會成員共同的基本角色——“公民”突現(xiàn)了出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迅速發(fā)展的同時,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公民意識的缺失已經成為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制約因素,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對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同樣也提出了客觀的要求。
大學生作為時代的主人,未來社會生活的參與者與組織者,其公民意識的強弱,決定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程度。就目前來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關注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平等意識、民主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xiàn)代意識。如在汶川地震災難發(fā)生后,許多大學生自發(fā)地加入各社會救助團體,在余震、險情不斷的情況下,青年志愿者們臨危不懼,克服種種困難為災區(qū)群眾服務。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確實還有不少大學生對公民意識相當缺失。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從大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角度來培育他們的公民意識,讓他們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在發(fā)揚成績、克服不足的前提下不斷完善自我。
新中國社會主義德育體制的建立,是我國德育史上的一場革命。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泛道德主義”、“教育政治化”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以突出“政治”任務帶動德育,導致人們基本社會公德和社會生活準則教育的空缺。學校德育以培養(yǎng)共產主義接班人和“四有”新人為目標,缺少循序漸進的層次性,始終未能把握好“實然道德”與“應然道德”之間的跨度。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協(xié)調,不分層次和過高的一統(tǒng)德育目標,單一的、形式主義的德育方法導致學校德育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多元價值通過大眾傳媒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學校德育必須要積極回應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粉碎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戰(zhàn)略,這必然要求對大學生開展公民意識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性的發(fā)展,塑造法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合作意識和誠信意識。
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我國現(xiàn)在還沒有像西方國家一樣形成完整的公民教育體系的情況下,對大學生開展公民意識教育,我們應該運用多種途徑。
市場經濟是公民社會的基礎;只有市場經濟的充分發(fā)展,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民社會。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按照精簡、統(tǒng)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相協(xié)調的要求,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凡是市場可以發(fā)揮作用的地方,充分發(fā)揮市場的作用,政府不進行干預。這就要求政府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越來越多的原本屬于社會和公民的權利歸還給社會和公民,使公民擁有更多的參與權和選擇權,夯實大學生公民意識形成的契約基礎。要貫徹落實這一指導思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轉變政府職能,解決經濟管理中長期存在的政企不分的問題,使政府由控制市場轉向服務市場,轉向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市場規(guī)則和法治環(huán)境。第二,建立健全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xiàn)代市場體系,充分發(fā)揮市場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第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推行信用公示制。
政治體制改革主要是政治體制制度化的過程,“是指一個國家為了行使政治權力而設置的政權組織、政治組織的相互關系及其運行制度”。而政治體制制度化的過程,也就是民主與法制相統(tǒng)一的過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因此,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就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又是通過健全民主制度和擴大基層民主來實現(xiàn)的。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務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它要求把在政治體制改革中被縮減的國家權力化為公民的廣泛民主自由權利,并予以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時拓寬民主參與的渠道和空間,暢通利益和意志的表達機制,還要強化民主監(jiān)督和權力制約。這就為公民能夠充分享有國家賦予的各項權利以及履行應盡義務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同時也為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的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主要是指政治系統(tǒng)內的個人和社會各利益主體對于該系統(tǒng)的態(tài)度取向,包括對整個政治體系、體系的輸入與輸出功能以及自我政治角色的認知、情感和評價。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是一種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臣民文化。經過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的影響,這種文化中的個人崇拜、盲從心理、依附心理、宗法觀念、極端意識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即使辛亥革命以后從西方引進“公民”這一概念,但普通民眾在政治取向上大都還是表現(xiàn)為臣民心態(tài)。正是由于這種由客觀歷史孕育的奴性基因未發(fā)生根本性裂變,其諸多負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中國公民社會進程的羈絆。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中國的政治文化從“臣民型文化”過渡到“參與型文化”才能實現(xiàn)公民文化建設的突破性進展。對于高校來說,培育公民文化,構建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人文依托,重點就是要建設校園文化。如通過培育大學精神提高大學生公民意識。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風格、紀律規(guī)則、學習研究風氣、教師榜樣、教育者的態(tài)度、人際交往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習慣、溝通信息的模式、與社會交往的形式等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公民社會是公民意識得以存在的土壤,是“公民價值的潛在儲備庫”。眾所周知,與西方不同,中國公民社會的形成不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而是一個自覺的過程,其推動力主要來自國家(政府)。目前,除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外,必須致力于公民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因為,我國目前的公民組織管理模式基本上還是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選擇型管理模式,公民組織基本上還是政府伸向公民社會的觸角。但真正的公民社會組織理應具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非政府性、自主性等普遍特征,對社會公平正義負責。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成立組織,其支持力量更多的是來自民間。對于政府主導的我國公民社會進程來說,實現(xiàn)公民組織管理體制的轉型迫切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資源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教育民眾全面認識公民社會的歷史重任,將公民社會建設成為推動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積極力量,為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與現(xiàn)實背景,為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培植提供社會土壤。
[1]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2]王惠巖.當代政治學基本理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3]張華青.論政治現(xiàn)代化與公民文化[J].復旦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1).
[4]何增科.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G641
A
1008-469X(2010)05-0089-03
2010-06-19
潘春蘭(1980-),女,江蘇大豐人,助教,河海大學能源與電器學院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