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華,張培根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濟南 250035;2山東省地礦職工醫(yī)院)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簡稱慢乙肝)藥物治療后 HBeAg、HBV-DNA持久轉陰率低,效果不佳。1998年 2月 ~2003年2月,我們采用柴黃注射液夾脊穴注射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乙肝患者 86例,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慢乙肝患者 172例,男 118例,女 54例;平均年齡 25.2歲,病程 6個月 ~7 a,平均 1.5 a。均符合 1995年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6個月內均未使用過干擾素、核苷類似物等抗病毒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 86例,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治療方法:兩組均予拉米夫定 100mg口服,每晚 1次,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予柴胡注射液 2m l+黃芪注射液 4m l于華佗夾脊穴(脊柱兩旁 0.5 cm,從第 1胸椎至第 4腰椎處)內注入,每次選穴 4處,隔日注射 1次。兩組均 0.5a為一療程,比較療效。療效判斷標準:ALT恢復正常,HBeAg/抗HBeAg轉陰,HBV-DNA定量 <1 000拷貝/m l為顯效;ALT恢復正常,HBeAg未發(fā)生轉陰,HBV-DNA定量<1 000拷貝/m l為有效;上述指標經(jīng)隨訪 2 a未發(fā)生變化為長期有效;ALT不正常,HBeAg、HBV-DNA未轉陰為無效。
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HBV-DNA下降于 1 000拷貝以下率為 98.84%(85/86)、96.52%(84/86),P>0.05;HBeAg/抗 HBeAg轉陰率分別為 60.46%(52/86)、13.95%(12/86),P<0.01。觀察組顯效 45例,有效 12例,無效 8例,長期有效率為 60.5%(52/86),對照組分別為 12、64、10、8例,9.3%(8/86),長期有效率比較,P<0.01。
討論:我國約有 60%以上的人口攜帶乙肝病毒,其中 1億 2千5百萬人為慢乙肝病毒攜帶者,每年現(xiàn)癥乙肝患者超過 3 000萬人,而慢乙肝又是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誘因。盡管目前已有干擾素、多種抗病毒藥物應用于臨床,但臨床頻繁出現(xiàn)病毒變異抗藥株。拉米夫定是近年推出治療乙肝的藥物,在病毒復制過程中摻入到DNA-P基因中,從而使DNA-P失去活性,與以往抗病毒藥物比較,其可使乙肝患者獲得病毒學、肝臟生化功能和肝組織學的改善,但不能清除肝細胞核內存在的共價閉合環(huán)狀 DNA,停用后病毒又重新復制。同時臨床可出現(xiàn)乏力、疲倦、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研究證實,黃芪有益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排膿之功效,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及肝臟的合成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其通過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的作用促使干擾素誘生,對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同時其對病毒的復制有一定抑制作用。柴胡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治療傷寒邪在少陽,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等證;亦用于肝氣郁結或頭痛、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等證。華佗夾脊穴是人體除背腧穴外與經(jīng)絡臟腑直接相互轉輸流注的腧穴,依附于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藥物借助于氣街之經(jīng)氣的共同通路進入體內,不僅效果好,且較為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清HBeAg/抗 HBeAg轉陰率及長期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慢乙肝患者夾脊穴注射黃芪、柴胡長期效果好,可避免拉米夫定停用后病毒重新復制的現(xiàn)象,但具體作用機制及遠期效果有待于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