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德
(萊蕪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萊蕪 271100)
目前普遍認為,高血壓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是致各種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可誘發(fā)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以及心力衰竭等。2005年 6月 ~2009年 5月,我們觀察了降壓舒心丸的降壓效果及對左心室肥厚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600例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男 345例 ,女 255例 ;年齡 16~78(42.5±10.6)歲。病程 >3 a。在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均符合 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及陸再英等主編的 7版《內(nèi)科學》左心室肥厚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 300例,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及觀察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西藥口服,吲達帕銨 2.5~5mg/次,1次 /d;氨氯地平 5~10mg/次,1次/d。觀察組服用自制純中藥制劑降壓舒心丸(組方為菊花 35 g,鉤藤 30 g,川牛膝、水蛭、土元、熟地各 25 g,丹參、三七各 20 g,酒黃芪、龜板各 15 g,人參 12 g,大黃 10 g,12味中藥先行炮制,烘干,配料、粉碎,過 100目篩,混勻,取上述藥粉加入適量的煉蜜做成每粒重 9 g的蜜丸即得),2丸/次,3次/d。兩組均連用 24周后測定血壓變化并使用SOWOS1000型心臟多普勒彩色血流儀測定左室腔徑指標,包括左室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Dd)及室間隔厚度(LVPST)。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 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見表 1,左室腔徑指標變化見表 2。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n=300,mmHg,±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n=300,mmHg,±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收縮壓 舒張壓觀察組治療前 171.53±12.60 98.03±9.53治療后 131.40±8.55* 82.20±3.38*對照組治療前 170.55±12.23 98.48±9.30治療后 132.15± 8.85* 83.10±3.38*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腔徑指標變化(n=300,mm,±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腔徑指標變化(n=300,m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LVPWT LVDd LVPST觀察組治療前 8.50±2.20 52.60±5.01 12.80±0.15治療后 8.30±2.12*△ 42.31±4.03*△11.30±0.13*△對照組治療前 8.47±2.37 52.12±5.11 12.80±0.14治療后 8.56±2.51* 51.05±4.75 12.85±0.12*
中醫(yī)學認為,高血壓屬于瘀血癥范疇,病機核心為陰陽失調(diào),氣血紊亂,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癥?;颊叨嘤蓄^暈、頭痛、眼花、大便秘結、心悸健忘等癥狀,同時伴有唇指青紫,舌質(zhì)黯紅或瘀斑,脈澀或結代等瘀血表現(xiàn),與微循環(huán)障礙及血液流變學異常有關。在高血壓病進程中,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生一系列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改變,包括心室壁肥大、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異常,心臟后負荷增加,即所謂左室重構(LVR)[1]。大量研究證實 LVR是高血壓病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左心室肥厚僅作為 LVR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逆轉 LVR可改善患者預后。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治療原則以補腎養(yǎng)肝,平肝潛陽,補氣健脾,配合活血化瘀、祛痰為主,同時應兼顧其正,不宜過多使用破血藥物以防耗傷正氣[2],在降低血壓的同時應保證血流供求平衡[3]。
降壓舒心丸為中藥復方制劑,具有疏通微循環(huán),降低血黏度,改善微血管灌注,維持血流供求平衡等功用[4],可調(diào)節(jié)機體氣血陰陽的盛衰,調(diào)補腎之陰陽或益氣養(yǎng)血,達降壓之目的。方中鉤藤、水蛭、土元等具有活血化瘀、祛痰、擴張血管等作用,人參、黃芪、熟地、龜板等具有補氣、養(yǎng)血、滋陰之功效;人參、黃芪還具有對血壓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可防止血壓過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降壓效果與對照組相當,但左室腔徑明顯小于對照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證實降壓舒心丸近期降壓效果較好,且可減輕左心室肥厚,但遠期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1]王宏宇,李志明,張維忠,等.高血壓大動脈擴張性與左室結構和功能變化的臨床研究[J].高血壓雜志,1999,7(3):209-211.
[2]李建平,嚴燦,潘毅,等.活血祛痰方藥預防原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實驗研究[J].中醫(yī)雜志,2000,41(5):301-302.
[3]嚴燦,李劍,潘毅,等.中藥復方心肌康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室肥厚左心室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0,29(7):13-15.
[4]嚴燦,鄧中炎,潘毅,等.活血祛痰方藥法逆轉高血壓左室肥厚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雜志,1999,5(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