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云 鄭華霞
宮頸癌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婦女中發(fā)病率仍居第 1位,是中國大陸女性生殖器官癌癥之首[1]。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 lasia,CIN),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宮頸原位癌及宮頸濕疣,是一組宮頸浸潤癌癌前病變的統(tǒng)稱。目前臨床上,陰道鏡檢查是檢出CIN和宮頸癌重要的常用輔助診斷方法之一?,F(xiàn)報告我院 2009年經(jīng)陰道鏡檢測的宮頸疾病為例,淺析陰道鏡在 CIN及宮頸癌診斷中的臨床應(yīng)用。
我院 2009年行陰道鏡檢查 717例。檢查對象來源:于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的已婚育齡期婦女和生殖健康查體檢出之宮頸病變者。行陰道鏡檢查指征:慢性宮頸炎(包括久治不愈者),出現(xiàn)接觸性出血、血性白帶、不明原因白帶增多,有宮頸癌家族史,自愿行陰道鏡檢查者等。
于月經(jīng)周期第 8日 ~12日進行陰道鏡檢查,檢查前 48h停止陰道用藥,24 h避免雙合診、陰道沖洗、性生活。檢查前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醫(yī)生取坐位,陰道窺器不涂潤滑劑,暴露子宮頸陰道部,勿損傷宮頸,用無菌干棉球輕輕拭凈宮頸表面的分泌物,打開陰道鏡照射開關(guān),將物鏡調(diào)至與被檢查者同一水平,調(diào)好光源和焦距,接物鏡一般距宮頸 28~30 cm,調(diào)至物像清晰時采圖。肉眼觀察宮頸形態(tài),先行醋酸白實驗:宮頸部涂 5%醋酸,停留 30 s取出,觀察 1min開始采圖。再行碘試驗,宮頸表面用復(fù)方碘液棉球涂拭后1min采圖,確定病變范圍,于可疑部位取活檢。
717例陰道鏡檢查者中 45例行活檢。病理結(jié)果:慢性宮頸炎 38例,CINⅡ級 4例,宮頸癌 3例。
本組病例中慢性宮頸炎陰道鏡圖像:涂醋酸后顯示柱狀上皮呈葡萄狀改變,無明顯異型上皮及異型血管,涂碘后病變區(qū)不著色。CINⅡ級陰道鏡圖像:涂醋酸后顯示血管形態(tài)規(guī)則,毛細血管間距增加,點狀血管和(或)鑲嵌較多見,無異型血管,扁平白色上皮常見,邊界清楚,不透明或渾濁。宮頸癌陰道鏡圖像:血管形態(tài)不規(guī)則,毛細血管間距增加不等,有異型血管,可見螺旋狀或逗點狀異型血管,加醋酸后上皮很白或灰白,邊界清楚。
CIN及宮頸浸潤癌年齡高峰分別為 30~44歲、40~54歲[1],本組 4例 CINⅡ級中 3例 30~44歲,占 75%,3例宮頸癌患者中 2例 40~54歲,占 66.67%,與文獻報道的相近。主訴中以生殖健康查體發(fā)現(xiàn)宮頸炎就診者 5例,其中病理檢查診斷 3例為CINⅡ級,2例為宮頸癌;接觸出血 1例病理診斷為宮頸癌;絕經(jīng)后陰道出血 1例病理診斷為 CINⅡ級,可見生殖健康查體已成為發(fā)現(xiàn)CIN及宮頸癌最主要的途徑。4例 CINⅡ級和 3例宮頸癌均有輕度、中度、重度宮頸糜爛的臨床初步診斷,1例合并了宮頸肥大、1例合并宮頸息肉,可見慢性宮頸炎特別是宮頸糜爛與CIN、宮頸癌區(qū)別從肉眼上是極難分辨的。陰道鏡圖像顯示4例CINⅡ級共性是:毛細血管擴張、醋酸白試驗后可見腺開口、可見白色上皮;陰道鏡圖像顯示 3例宮頸癌共性是:醋酸白試驗后見鑲嵌和白色上皮,且白色上皮較厚或呈片狀。從以上諸因素與病理結(jié)果之關(guān)系看,陰道鏡檢查在CIN和宮頸癌診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
我院 2009年陰道鏡檢查 CIN檢出率 5.58‰,在可疑宮頸異常病變中CIN發(fā)生率 8.89%。CIN系指宮頸癌前病變階段,此階段的診治對于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阻斷意義非凡。4例 CIN的檢出突顯出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確定病變部位和活檢位置的重要性。陰道鏡檢查可以利用放大技術(shù)將宮頸陰道黏膜放大,觀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宮頸表面微小病變,對細胞學(xué)異常者進一步評估,從病變最明顯處活檢,提高活檢的陽性率,這也是借助陰道鏡檢查提高CIN檢出率的原因所在。
在宮頸癌的診斷中,陰道鏡和細胞學(xué)是缺一不可的輔助診斷方法。由于宮頸病變的進展程度不同和陰道鏡的放大作用,宮頸癌陰道鏡圖像較CIN更顯異常,因而更大地提高了宮頸癌正確診斷率。我院 2009年陰道鏡檢查宮頸癌檢出率 4.18‰,在可疑宮頸病變中宮頸癌發(fā)生率 6.67%。
[1]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chǎn)科學(xué)〔M〕.第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