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熙紅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突發(fā)性耳聾簡稱突聾,又稱暴聾,是指幾小時內突然發(fā)生原因不明的一種感音神經性聾,可伴有耳鳴和眩暈,除聽神經外,無其他腦神經癥狀和體征,為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癥。近年發(fā)病有增加趨勢。目前臨床上治療的方法比較多。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丁咯地爾治療突發(fā)性耳聾3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突發(fā)性耳聾患者5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2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 性別男/女 平均年齡(歲) 病程(個月)治療組 30 17/13 2.45±11.56 18±9對照組 28 12/16 1.56±10.42 16±10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三磷酸腺、輔酶A、胞二磷膽堿等,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與丁咯地爾200mg組+10%葡萄糖250mL,1次/D,靜脈滴注。10d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的療效。
依據1997年中華耳鼻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委會制定的突發(fā)性耳聾療效分級標準進行評定[2]。治愈:0.25~4kHz各頻率聽閾恢復正常或達健耳水平;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耳鳴癥狀明顯減輕;無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5db或無改善[1]。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治療組總有效率8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突發(fā)性耳聾(以下簡稱突聾)是一種突然發(fā)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又稱暴聾。De 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發(fā)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萬人中約有10.7人發(fā)病,占耳鼻喉科初診病例的2%。兩耳發(fā)病占4%,其中一半兩耳同時發(fā)病,也有報告高達17%者。性別、左右側發(fā)病率無明顯差異。隨年齡增加發(fā)病率亦增加,患病時年齡在40或40歲以上者占3/4。其發(fā)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直接與就診時間有關,應視為耳科急診,就診時間以一周內為宜,十日后就診效果不佳。
突聾病因不明,文獻記載引起本病的原因共100多種,其中許多是罕見的。據Mattox(1977年)的意見,本病的原因順序為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內淋巴水腫、迷路膜破裂及上述諸因素的聯合[3]。
丁咯地爾是α-腎上腺素能受體抑制劑,通過阻滯非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作用擴張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提高微循環(huán)灌注并可加強細胞內ATP的生成,改善微循環(huán);并具有較弱的非特異性鈣離子拮抗作用。它還能增加供氧功能,保證細胞內能量的供應以及對抗Ca2+對缺血性神經組織的損傷。因此鹽酸丁咯地爾能有效的改善內耳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缺血、缺氧狀況。
本組資料研究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8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以上提示鹽酸丁咯地爾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療效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姜泗長,顧瑞,王正敏.耳科學(第2版)[M].上海:上??茖W技術出社,2002:836.
[2]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突發(fā)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J].中華耳鼻喉科雜志,1997,32(2):72.
[3]岳麗萍,董湋.丁咯地爾治療突發(fā)性耳聾30例體會[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