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芳 陳 玲
【摘要】愛麗斯·沃克的《紫顏色》塑造了許多成功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從女性角度揭示黑人女性從受奴役到自我覺醒的過程。
【關(guān)鍵詞】《紫顏色》;黑人女性;苦難;成長;覺醒
愛麗斯·沃克的小說《紫顏色》是表現(xiàn)婦女主義思想的力作,敘述了黑人女性依靠姐妹的幫助,沖破種族和性別的歧視,最終走上和諧的道路。本文主要從波伏娃的《第二性》來闡釋黑人女性的自我覺醒過程。
一、黑人女性的苦難
歷史上和現(xiàn)在的黑人女性,由于性別歧視和種族壓迫,她們背上了沉重的苦難?!蹲项伾芬詴判≌f形式敘述了西麗亞從十歲到四十歲的生活經(jīng)歷。西麗亞是生長在美國南方的小女孩,不到十四歲便被繼父阿方索強奸,先后生下一女一男,被繼父強行抱走之后不知去向。西利亞一開始就被繼父剝奪了話語權(quán),不敢向母親述說自己的痛苦,因為繼父阿方索威脅她:“你最好什么人都不告訴,只告訴上帝。否則,會害了你媽媽?!盵1](p1)隨后西麗亞又被繼父剝奪了受教育的權(quán)利,在家里承擔著沉重的家務(wù),她被繼父玩膩之后被迫嫁給已有四個孩子的某某先生。某某先生另有所愛,娶西麗亞是因為家中沒有人干活。西麗亞幫某某先生干家務(wù),照顧孩子,但是某某先生稍不如意便開始打她。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寧可說是逐漸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經(jīng)濟上,沒有任何命運能決定人類女性在社會的表現(xiàn)形象。決定這種介于男性與閹人之間的、所謂具有女性氣質(zhì)的人,是整個文明。只有另一個人的干預,才能把一個人樹為他者。”[2](p309) 正是因為絕對男權(quán)的主宰與干預,西麗亞失去了話語權(quán),物化成了一根沒有思想和感情的樹。她只會默默承受,卻不知反抗。同時西麗亞被男權(quán)思想內(nèi)化,不但自己成了男權(quán)社會的犧牲品,而且成了男權(quán)社會的幫兇。她雖然喜歡索菲亞的反抗,但當繼子哈波詢問西利亞該怎么使索菲亞聽他指揮時,西麗亞的建議是:“打她?!?/p>
二、黑人女性的成長
沃克指出黑人婦女要爭取獨立自主,要獲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必須首先尋找自我,認識自身價值,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性。西麗亞的成長受黑人姐妹耐蒂、索菲亞和格莎的影響。
西麗亞在妹妹耐蒂幫助下,學會了簡單的書寫,同時耐蒂告訴西麗亞要學會斗爭。耐蒂臨走時,承諾西麗亞只要自己活著就會給她寫信,于是西麗亞從開始的給上帝寫信到給妹妹寫信,寫信使西麗亞學會了傾訴自己的感情。
索菲亞是個敢愛敢恨,頑強斗爭的女性形象。和哈波結(jié)婚后,她追求的是那種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生活,她敢于同丈夫哈伯對打。西麗亞羨慕索菲亞,因為索菲亞為自己而活,做自己做的事情,在索菲亞的影響下,西麗亞逐漸認識到:婦女也有自己的價值,應該勇敢站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能永遠被男人踩在腳地下。
西麗亞自我主體意識徹底被喚醒是在認識了歌手格莎之后。格莎是個熱愛生活,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她對幸福、宗教有著不同的理解。格莎做為西利亞丈夫的情人,西利亞不但不恨她,反而愛上了她。兩人甚至發(fā)展成同性戀關(guān)系,其實與其說是同性戀,不如說是姐妹互相關(guān)愛和尊重。在某某先生的眼里,西麗亞不過是個被物化的機器,沒有任何價值。西麗亞沒有從異性那得到自身的關(guān)愛和尊重,而格莎卻給了她不曾有過的尊重、關(guān)懷和愛。首先格莎讓西麗亞從欣賞自己的身體認識到自己的美麗,隨后格莎揭露了種族和性別歧視,使西麗亞認識到基督教是白人創(chuàng)造用來控制黑人,上帝是反對女性的。格莎認為信奉上帝就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待人以愛和愛自己。在格莎的鼓勵下,西麗亞學會了在生活的樂趣和自然界的和諧關(guān)系中去尋找上帝。她逐步擺脫了男性的控制,從一個仆人式的妻子變成了找到自己存在價值的女性。她開始學會用新的眼光看問題,顛覆父權(quán)話語,擁有自己的聲音。當某某先生說:“你是個黑人,你很窮,你長的難看……”[1](p182)西利亞一改往日的形象,開始法抗:“我窮,我是個黑人,我也許長得難看……不過我就在這里。”[1](p183)
三、黑人女性的覺醒
當知道妹妹耐蒂的信被某某先生藏起來后,西麗亞冒出了要殺某某先生的念頭,最后被格沙勸住。此時,西
麗亞已經(jīng)有了初步覺醒,沒有再感情用事。
在格沙的幫助下,西麗亞根本不存在出走以后何去何從的問題。她勇敢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來到了孟菲斯謀生,開始做褲子,隨后開了“大眾褲子非有限公司”。在繼父死后,西麗亞得到了本屬于自己的地、房子和店鋪,取得了經(jīng)濟上的獨立。張巖冰在《女權(quán)主義文論》中提到:“婦女的徹底解放是以婦女經(jīng)濟上的獨立為基礎(chǔ)的?!盵2](p185)同時波伏娃也在《第二性》中提到:“婦女的解放,只有婦女可以大量地、社會規(guī)模地參加生產(chǎn),而家務(wù)勞動只占她們極少的功夫的時候,才有可能?!盵3](p60)正是因為西麗亞在經(jīng)濟上取得的的獨立,她開始擁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最終贏得了男人的尊重。當格莎愛上了別的男人,西麗亞悲痛萬分,卻并沒有干涉,她認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quán)利。經(jīng)歷了一段痛苦之后,西麗亞發(fā)現(xiàn)沒有格莎她也能活得快樂.“她如果來的話,我會很高興。她如果不來的話,我也心滿意足。
到了小說的結(jié)尾處,西麗亞把信寫給了所有人,她終于有了公開的聲音,有了新的自我身份。
結(jié)語:愛麗斯.沃克的《紫顏色》宣揚了婦女應把重點放在經(jīng)濟獨立,尋找自我,彼此關(guān)心和幫助上,同時認為婦女自尊自愛的形象會影響男性,使他們向善轉(zhuǎn)變。重讀《紫顏色》,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美]愛麗斯.沃克的《紫顏色》.[M].陶潔譯.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6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鐵柱譯.[M].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3]張巖冰《女權(quán)主義文論》. [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