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 楊熙章 陳自謙
患者男性,41歲,因陰莖勃起功能障礙10年余入院。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陰莖勃起功能障礙,陰莖不能充分、持續(xù)勃起,不能獲得滿意性生活。就診全國多家醫(yī)院,診斷為“陰莖勃起功能障礙”,給予多種中西藥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測陰莖海綿體動脈和陰莖背深靜脈的血流曲線、阻力指數及海綿竇血流未見明顯異常。
DSA檢查:常規(guī)消毒鋪巾,seldinger技術右側股動脈穿刺,將4F-Cobra導管頭端分別超選擇至雙側髂內動脈及雙側陰部內動脈內行DSA檢查示(圖1-3):雙側陰部內動脈、閉孔動脈、陰莖動脈、右側陰莖背動脈顯影,雙側陰莖海綿體動脈未見顯影,于陰莖根部左側見血管湖形成,范圍約3.9cmx2.7cm,造影劑消退緩慢,未見靜脈早顯。DSA診斷為陰莖尿道海綿體海綿狀血管瘤。
圖1
圖2
圖3
海綿狀血管瘤為常見腫瘤,多為先天性,在皮膚、肌肉、顱內、肝臟、脾、胰腺、腎等均有發(fā)現,復習國內外文獻發(fā)生于陰莖海綿體的海面狀血管瘤罕見報道。
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最常見的男性性功能障礙。陰莖勃起過程是神經發(fā)動、動脈供血與海綿體儲血的綜合結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將導致ED。陰莖勃起是一個復雜的神經血管現象,臨床上常將血管性ED分為動脈性,海綿體性和混合性。資料顯示所有類型的ED中,血管性ED所占比例最多,在大于50歲人群中約占所有ED的50%[1]。血管性ED可由于動脈血流入的減少,海綿體平滑肌(smooth muscle cell SMC)舒張能力減弱,靜脈閉合功能障礙和海綿體纖維化等病理變化影響到陰莖勃起[2]。血管畸形引起陰莖血供異常進而導致陰莖勃起功能障礙。
選擇性陰部內動脈造影是一觀察陰莖供血動脈形態(tài)學變化的“金標準”檢查。是完整反映陰莖動脈血管解剖的最佳方法,但不能評估動脈功能。只在已經確定為動脈性ED、其他治療無效、擬行血管重建術的病人術前評估之用,可明確病變部位、范圍和性質[2]。多用于臨床懷疑血管性因素導致的勃起功能障礙,如骨盆骨折所致勃起功能障礙、青年人原發(fā)性勃起功能障礙疑有陰部動脈血管畸形,主動脈或髂動脈有狹窄、阻塞病變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提示陰莖供血不全,經藥物治療無效擬行血管重建術者。該例患者為臨床疑似血管源性病變行血管造影。行DSA檢查后于陰莖海面體見血管湖形成,造影劑消退緩慢,早期未見靜脈顯影,雙側海綿體動脈未見顯影,提示異常血管結構導致陰莖血供異常,進而導致功能障礙。
[1]Benet AE.Melmail A.Urol Clin North Am 1995;22(4):699-709).
[2]胡劍麟.陳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診療現狀及進展[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7.21(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