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 紅 郭建科 孫麗輝
后方倉庫是我軍保障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儲存物資的類別,分別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fā)、有毒等特點。長期以來,后方倉庫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為了提高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預防事故的發(fā)生,維護生命與財產安全,需要詳細分析事故成因,建立后方倉庫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對后方倉庫工作進行安全評價。
事故致因理論是安全原理的主要內容之一,用于揭示事故的成因、過程與結果。此理論避開了危險源的具體特點和事故的具體內容與形式,只抽象概括地考慮構成系統(tǒng)的人、物(機)及環(huán)境,因此它更能揭示事故本質,具有普遍意義。當它和具體的危險源、具體的事故結合時,可以更科學、更實際、更生動地把可能的事故成因、過程、結果展現在人們面前。
事故致因理論有多種,本文僅討論軌跡交叉事故致因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生產系統(tǒng)一般是由人、機、物構成的,它們共處于一種環(huán)境中,傷害事故是由許多相互聯系的事件順序發(fā)展的結果,這些事件概括起來包括人和物兩大發(fā)展系列。在事故發(fā)展進程中,人的因素運動軌跡與物的因素運動軌跡的交點,就是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人的事件鏈為:①生理、心理缺陷;②社會環(huán)境、企業(yè)管理上的缺陷;③后天的身體缺陷;④視、聽、嗅、味、觸五個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異;⑤行為失誤。物的事件鏈為:設計上缺陷;制造、工藝流程上的缺陷;維修保養(yǎng)上的缺陷;使用、運轉上的缺陷;作業(yè)場所環(huán)境上的缺陷,兩鏈交叉構成事故。(圖1)
這種理論基于這樣的事實:人、機、物或環(huán)境各自不安全(危險)因素的存在,并不會立即或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產生,而是需要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激發(fā)。例如,未將洞庫罐室油氣濃度降到爆炸極限以下是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 如果作業(yè)人員未采取防爆工具進行作業(yè) (不安全行為) 即激發(fā),就會造成爆炸事故。
由上述事故致因理論可知,后方倉庫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為四個要素:人、物、環(huán)境和管理。事故狀態(tài)已經日漸成為考察后方倉庫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從上述五個方面,建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對后方倉庫進行安全評價。
2.1.1 人員因素
人員的違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員素質的高低是影響后方倉庫安全的重要方面。強化后方倉庫對人的工種考選、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進行科學的安全管理,從心理、生理和操作管理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產生,就等于是“砍斷”了人的事件鏈。人員素質的高低,不管個性差異有多大,主要是與身體素質、業(yè)務素質、安全責任意識和思想政治素質四個主要方面有關。因此,對人員也是從這四個方面進行安全評價
2.1.2 設備設施
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上,即消除了“起因物”,也就不會出現“施害物”,也等于“砍斷”了物的事件鏈。對設備設施的安全評價也就是對后方倉庫硬件系統(tǒng)的安全評價??梢院雎栽O備設施的品牌差異,但是設備設施強度、設備設施結構、設備設施老化、安全裝置、健全的安全設施是考察后方倉庫硬件設施“縱向到邊”的必然因素。
2.1.3 管理因素
在多數情況下,由于管理不善,使工作人員缺乏安全教育與訓練或者設備設施缺乏維護、檢修以及安全裝置不完善,導致了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同時也是因為管理的原因使得人物兩因素又互為結果。綜合管理對其他四個指標起制約和控制作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教育與培訓、安全保障體系、安全技術培訓、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安全預案五個方面。
2.1.4 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也是考察后方倉庫安全的重要指標,這包括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體現在社情上,自然環(huán)境以明火、靜電、雷擊、洪水為主,此外后方倉庫安全標志也是影響后方倉庫安全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
2.1.5 事故狀況
對后方倉庫事故狀況的考察,可以通過查看資料、檔案、記錄,從三年內連續(xù)無事故狀況、領導任期內無事故狀況和當年出現事故狀況三個方面著手。
2.1.6 指標體系
綜合上述五個方面,可以構建后方倉庫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這個指標體系的建立,為后方倉庫安全定量評價提供依據。通過對每個指標制定安全檢查表,請專家按照檢查表的內容逐項打分,運用數學模型計算就能夠得出后方倉庫安全性的定量結果,對照等級劃分標準,便可給出后方倉庫的安全等級。
采用安全檢查表評價模型,對每個子系統(tǒng)(或分系統(tǒng))制定安全檢查表,并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應得分。依據制定的安全檢查表中各項檢查的內容及要求,采取現場檢查或查資料、記錄、檔案或抽考有關人員等方法,對評價對象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之項,根據“評分標準”給予扣分,扣完為止,不計負分。指標的權重采用AHP法。
2.2.1 評價結果計算模型Mi——分系統(tǒng)或子系統(tǒng)的分數值;
kij——分系統(tǒng)或子系統(tǒng)的權重系數;
mij——分系統(tǒng)或子系統(tǒng)各評價分數值;
n——分系統(tǒng)或子系統(tǒng)的總數。
2.2.2 缺項計算模型
mi——安全檢查表評價得分;
mij——安全檢查表實得分;
kij——安全檢查表除去缺項應得分。
2.2.3 系統(tǒng)最終評價結果計算模型
A——系統(tǒng)最終評價值;
g——綜合管理分系統(tǒng)分數值;
ki——各系統(tǒng)權重系數;
mi——各系統(tǒng)評價分數值。
系統(tǒng)滿分為100分。
根據最終評價結果,可以根據表1確定后方倉庫的安全等級。
表1 等級劃分表
以某后方倉庫安全評價為例,請五位專家采用AHP法對5項一級和23項二級安全評價指標進行賦值計算得出各指標權重,并按照安全檢查表對23項二級安全評價指標實際情況逐項打分,并取平均值,按照公式(1)(2)(3)計算得到后方倉庫最終安全評價值A=83.75,屬于安全級的,這與實際情況相符。
本文運用事故致因理論的軌跡交叉論的觀點,建立后方倉庫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包括人員因素、設備設施、綜合管理、作業(yè)環(huán)境和事故狀況等五方面,共包括23項二級指標。以對某后方倉庫實際安全評價為例,運用安全檢查表,通過模型的計算,得出了該倉庫安全等級。本文研究成果有利于后方倉庫安全檢查,提出安全對策建議,從而為后方倉庫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