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光宇(江蘇省清江中學, 江蘇 清江223001)
泥土的氣息 悲憫的情懷 厚重的史詩
———讀《劉家魁敘事詩選》
□戚光宇(江蘇省清江中學, 江蘇 清江223001)
泥土氣息 悲憫情懷 厚重史詩
我國敘事詩目前基本處于冷落、衰微、缺位狀態(tài)。寫敘事詩特別是長篇敘事詩的詩人屈指可數(shù)。作為我國當代代表性敘事詩人之一,劉家魁的敘事詩,有對純美人性的熱情謳歌,對社會正義的真誠呼喚以及對美好心靈的熱切追隨。他的敘事詩多層次、多側(cè)面、多方位、多角度地記錄著這個時代的人的生存境況、痛苦快樂、夢想希望等,充溢著對國家歷史、社會人生、人性生命的深層思考,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讓人深深地體會到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厚重的底蘊。
中國新詩研究所毛翰先生說,劉家魁“總有令人震驚的詩作問世”,新體詩、舊體詩,小敘事詩、軍旅詩,都在中國詩壇留下了屬于他自己的深刻而獨特的足跡。他的舊體詩、詞及散文已被收入《新中國50年詩選》、《江蘇文學50年·詩歌卷》、《中國新詩百年經(jīng)典》等幾十種大型權(quán)威選本。他是《解放軍文藝》1987年推出的“軍旅詩百家”之一。他的成名作《一個英雄和三個敗類》,代表作《往日的祈禱》等詩,已成為公認的自“五四”以來和建國以來的詩歌的名篇佳作。迄今為止,他已在《詩刊》、《作家》等刊發(fā)表新舊體詩、散文、隨筆、小說、評論多首、篇,出版《受傷的蝴蝶》等近10部詩集,曾獲十多項文學大獎。
讀劉家魁的敘事詩,最真切的感受可以用“芬芳”二字來形容。無論是創(chuàng)作的題材形式,還是語言風格,都讓人如同置身春日的郊野:有青蔥而充滿活力的草色,有靈動悅耳的鳥語,有零星卻驚艷的花蕾,以及無處不在的泥土氣息。不知道誰曾經(jīng)說過,是否親近土地,也許這是一個真正的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zhì)、最重要的區(qū)別。讀這樣一本詩集,腦海里時常閃現(xiàn)出一個人耕作田間的畫面,盡管汗水肆意流淌,卻始終面帶微笑,既有一種對國家、民族、社會、人生、生命的悲憫情懷,也有一種對故鄉(xiāng)、鄉(xiāng)村、鄉(xiāng)親、母親的熱愛以及對純美人性人情的謳歌。用劉先生自己的話說,他希望自己一生的詩,合起來是一部史詩。我們讀他的敘事詩集(當然也包括抒情詩),分明可以感受到他在力求用他手中的筆,多層次、多側(cè)面、多方位、多角度地記錄下這個時代的人的生存境況、吁求、痛苦、夢想、希望……
《劉家魁敘事詩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是詩人對社會、人生、人性的審視,尖銳且犀利;或是對年少生活的追敘,閃耀著淳樸的人性光輝,氤氳著濃郁的草木清香。下卷,詩人將我們帶進歷史的天空,去審視人類之間冠以種種正義之名的罪惡屠殺——戰(zhàn)爭。但是,所有的戰(zhàn)爭,不論冠以什么名義,其實質(zhì)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殘殺,其結(jié)果都是廢墟、焦土,是死難者閉不上的眼睛,是幸存者撫不平的創(chuàng)傷。
謳歌人性的真善美,表達對故鄉(xiāng)、鄉(xiāng)村、鄉(xiāng)親、母親的熱愛和贊美,鞭撻批判生活中的假丑惡,我覺得這是劉家魁敘事詩的基本主題。在劉家魁先生的詩集中,我們可以處處感受到劉先生對人性的探尋與思考。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往往迷失方向,詩人則用悲天憫人的情懷,向我們揭示世俗的紛擾,表達鮮明的愛憎情感。
《尋找父親》一詩下面標注是神話或童話,但文中的父親既是狹義的,也是廣義的——正如詩的結(jié)尾所說,是“一個所有人的父親”。他身上擁有勇敢、堅強、寬厚、正直、博愛等品質(zhì),他是為大家尋找光明而被活活凍死的人……如此,詩的立意就有了重量。此外,本詩的象征意義也發(fā)人深思,如父親、人們、太陽等,有著多重的象征。讀這首詩,深刻地體會到敘事詩的縱深度與爆發(fā)力。劉家魁的敘事詩還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批判性,往往將犀利的目光對準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不合理現(xiàn)象,對準現(xiàn)實生活中人情的淡薄、人性的灰暗一面,用力透紙背的辛辣反諷、尖銳批判完成對詩歌思想內(nèi)涵的升華,表達對純美人性的無比向往和熱情謳歌。如《國殤——謁魏拯民墓》明為悼念英雄,卻重在對現(xiàn)實人性的批判。
在劉家魁的敘事詩中,描寫國家、現(xiàn)實、社會、戰(zhàn)爭、軍旅、和平題材的詩歌占著重要的地位。他的敘事詩有著厚重的歷史感,往往將作者對歷史、對文化的深入思考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歷史事件的描述清晰地表達出來。呼喚社會正義,則是劉家魁敘事詩的重要主題之一。如《往日的祈禱》寫處于社會底層的勞苦農(nóng)民對于蝗災及蝗災般的官府欺詐的控訴?!蹲詈蟮膽嵟穼懸焕吓T诒怀鲑u給屠夫時,突然掙斷繩索,刺死主人的故事?!侗Pl(wèi)臺灣》是一曲抗日保臺的英雄的悲歌,沉郁中不乏激昂。而《袁世凱的故事》則寫一代國賊踐踏民主倒行逆施自取滅亡的鬧劇、丑劇,無情地撕開了“選舉”的虛假外衣,表達了對社會正義的真誠呼喚。
再讓我們循著詩人的自序,徑直讀作者的處女作《隨軍記》。1983年的往事,一位犧牲的軍人之妻接替其未竟事業(yè)的故事,一顆赤子之心令人無比動容,鮮艷的旗幟飄揚在記憶的蒼穹。敘述角度巧妙,結(jié)構(gòu)整齊,情感如溪水潺潺流淌?!半S軍,隨軍”,這樣的言語在詩中反復吟詠,口吻堅決從容,盡管有辛酸、埋怨,但信念不改。為了事業(yè),為了國家建設,甘愿犧牲。如此崇高的情懷讓人能夠看見詩人眼中的淚花?!兑粋€英雄和三個敗類》與其說是表達某種遺恨,不如說是頌揚了一種崇高的愛國情懷、無畏的英雄精神。敘事之中,我還看見那三個敗類的身影,他們是民族的恥辱,是魔鬼的化身。許多年以后,另一位詩人寫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戰(zhàn)爭與人性的話題也許讓我們感到沉重。生命在消逝,但我們卻無能為力的情景,讓我惶恐不安。人性的丑陋亦讓我們無所適從。然而《詩選》中有一部分詩歌則如月光下粼粼的湖水,蔚藍而靜謐。通過童話般的故事或孩提時代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對未泯的童心、童貞、童趣的無比向往,對天真、善良、純潔、美好心靈的熱切追隨。在《孩子與天鵝》中,作者講述了1968年冬天真實的故事,迷失方向的天鵝掉落在村子中的小河里,結(jié)冰的河水圍困著、折磨著孤單的天鵝。村里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匯集力量使天鵝從死亡線上掙脫,并給予天鵝悉心的呵護。詩人平穩(wěn)的筆觸中幻化出浪漫的色彩,這是對生命的企盼,更是對美麗心靈的頌揚。還有一些類似寓言性質(zhì)的敘事詩,主人公是些被人類傷害和奴役的小生靈,如《三條狗》、《羅坪山悲歌》、《黃犢之死》、《最后的憤怒》等。從中折射出人性惡的一面的同時,也分明讓我們透過具有童話色彩的詩歌背后,對這些被人類傷害和奴役的小生靈產(chǎn)生的悲憫情懷,感受到對未泯的童心、童真以及一切美好心靈的熱情贊美與熱切追隨。
劉家魁先生祖籍江蘇省泗陽縣。出生在鄉(xiāng)村,是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的兒子。但他有過15年的軍旅生活,童年、青少年的農(nóng)村生活,漫長單調(diào)的軍旅生活,遠離故土的游子生活,喧囂浮躁的城市生活,距離很近的官場和市場生活,豐富了劉家魁的人生,也豐富了劉家魁的創(chuàng)作。正是這種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得劉家魁的詩歌豐富多樣,不拘一格,尤其是敘事詩,有著極強的思想性。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在他眾多優(yōu)秀的作品中,他不遺余力地呼喚社會中的正義與和平,呼喚人性中的真善美。結(jié)合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我找到了他的作品與人生之間的共同點——土地和勞動。我相信土地是萬物樸素的本色,而勞動則是一個人體驗生活的根本方式。讀著作者的這些詩行,我能真切地聞到泥土的氣息,晨曦露珠的氣味,風吹過稻谷的甜馨,以及人們與土地親密對話的聲音。同時,他的詩目光犀利,思想深邃,見解獨到,通過他對事件對人物的充滿激情的生動描述,自然地引發(fā)我們對國家歷史、社會人生、人性生命的深層思考,從而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厚重的底蘊。
有詩評家說,從1985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我國寫敘事詩特別是長篇敘事詩的詩人屈指可數(shù)。敘事詩基本處于冷落、衰微、缺位狀態(tài)。作為敘事詩人,劉家魁是我國目前寫敘事詩最多也寫得比較優(yōu)秀的詩人,是當今代表性敘事詩人之一。憑著劉先生幾乎是一花獨放的堅持敘事詩創(chuàng)作的特殊性貢獻,我覺得他無愧于“我國當代代表性敘事詩人”這一光榮的稱號?!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更何況劉先生尚未到花甲之年。我們期待著劉先生寫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作品來,為我國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當代文學的繁榮發(fā)展!
[1]陳遼:《詩人劉家魁的意義》,原載《楚苑》,2005,(3)。
[2]毛翰:《劉家魁敘事詩淺論》,選自《中國詩人》2006,(1)。
[3]《劉家魁的敘事詩》選自《東北文學五十年》(1949-1999),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責任編輯:呂曉東)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戚光宇,江蘇省清江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