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探析清代官員經(jīng)濟犯罪的原因:從制度和體制層面

2010-08-15 00:46:01王志紅
黑龍江史志 2010年7期
關鍵詞:陋規(guī)書吏勒索

王志紅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茖W校 江蘇 南京 210046)

經(jīng)濟犯罪作為一種犯罪現(xiàn)象,不是無緣無故地產(chǎn)生的,其背后一定存在著一定的“緣故”,這便是經(jīng)濟犯罪的原因,經(jīng)濟犯罪便是此種“緣故”導致的結果。早在清兵入關進占北京不久,攝政王多爾袞就頒布令旨,諭告官民,強調懲貪。對于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行為,從順治到道光年間也都對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行為采取了各種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的懲處措施,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成為清朝近200年統(tǒng)治的伴生物并隨著統(tǒng)治階級權力的集中和私欲的膨脹日益彰顯,最終把清政府推向滅亡的境地。

滲透于清朝統(tǒng)治始終的官員經(jīng)濟犯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就經(jīng)濟犯罪行為而言,表現(xiàn)為官員的貪污、賄賂、詐財、盜竊、瀆職、涉稅犯罪等,這一充斥于舊中國官場的先天頑疾在清代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尤其在其統(tǒng)治后期,政治黑暗、吏治廢弛、官場上下貪腐成風,各級官員采用種種不法手段,貪污受賄、橫征暴斂以中飽私囊,日甚一日的官員經(jīng)濟犯罪蠹蝕了清王朝統(tǒng)治的根基,致使泱泱大清帝國一天天衰弱,終至衰敗。究其原因,絕對君權的封建專制制度和官僚等級體制必然會滋生清代官員經(jīng)濟犯罪。

一、絕對君主專制制度與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

清朝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的末代王朝。清朝政權是以滿族貴族為主體的滿漢地主階級的聯(lián)合專政,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高度發(fā)展形態(tài),皇權是這一政治制度的核心。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機構,組織繁復,等級森嚴,上下左右,緊密連結,形成一個龐大的統(tǒng)治網(wǎng),皇帝則掌握著這個統(tǒng)治網(wǎng)的張弛與伸縮。皇帝是上天意志的體現(xiàn)者,他的言語就是法律,他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專制皇帝要求一切人和宇宙萬物都要匍匐在自己的腳下,不容許任何對立的、離心的傾向。由皇權派生的各級行政權力都是為皇權服務的,自上而下的清代官府成為至高無上皇權的附屬。在這種絕對君權以及等級權力制度下,下級官員的升降榮辱,完全由其上司、長官決定,與個人的政績優(yōu)劣基本上無關。在這種等級制度下,下級官員的行政權力完全由上級“批發(fā)”、“賞賜”,決定了下級官員必須對上級官員無條件地服從。這種自上而下的權力分配在安置與批發(fā)權力的過程中便劃出了一條特殊的、封建式的、自下而上的行政責任路線——每一個下屬官員的政治命運皆由其上司操縱。為此,為了自己的仕途,下級官員與其上級官員之間加強物質和感情聯(lián)絡成為必然,不擇手段賄通上司幾乎成為下級官員仕途發(fā)達的必由之路,其具體表現(xiàn)為:

(一)公權私化

清代臣工進貢以邀皇寵,行賄一方盡力賄通上司,受賄一方則受之怡然,這在權力私有的行政制度下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各級官員把權力作為私有,他們一旦擁有控制一方、決定一域的權力,必定想方設法謀取私利,上下級官員便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上自法外的特權者皇帝,下迄文武百官,在共同的利益趨動下,在行政官府中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官相護的利益集團,在下者挖空心思侵貪賄上,在上者心領神會,容隱包庇,坐收其利,甚至敲詐勒索。“中國式官僚制的突出之點是‘勒索’和任人唯親,這是彼此起加強作用的孿生制?!盵1]上下級官員之間如此,在同級權力之間、監(jiān)督者與被監(jiān)督者之間則同樣是一種公權私化的交易關系,官官相護,結網(wǎng)愈大愈寬則其謀私不法之利就愈為安全,風險愈小,成本愈低。

(二)臣工進貢

臣工進貢是皇帝與臣子間物質、感情交流的一種形式,它源于朝貢,是清代皇權制度的產(chǎn)物。清初,臣工進貢處于萌芽狀態(tài),進貢人只限于皇帝的親近王公貴族。后漸漸擴展到中央各部院臣工及總督、巡撫等地方大吏,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成為官員向皇帝表示衷心的絕好方式。進貢制到乾隆時盛極一時。作為詩人、書畫家、收藏家與鑒賞家,乾隆帝所的藝術品位以及追求異國情調的西洋旨趣,成為他對字畫、古玩玉器、西洋奇珍等強烈追求的驅動力。臣工們?yōu)榱擞锨〉鄣目谖?,便四處搜求,攀比進貢,以滿足乾隆帝追求享樂的天性,致使吏治日益敗壞,乾隆時期的官員經(jīng)濟犯罪大案頻頻發(fā)生,尤以督撫侵貪引人注目。[2]乾隆期間發(fā)生的恒文、國泰、李侍堯、陳輝祖貪污受賄案皆因進貢勒索所發(fā),其中國泰、李侍堯一向以進貢見長,乾隆帝也承認兩人所進獻的貢品“較他人為優(yōu)”。李侍堯因進貢勒索下屬而獲罪,終因“勤勞永著”而被乾隆帝免死。而山東巡撫國泰為了進貢,瘋狂用各種手法勒索屬員物品、銀兩,派累婪索,貪縱不法,致使通省各州縣倉庫存銀虧空二百萬兩之多,被降旨“賜令自盡”于牢中。二人雖罪行極惡,但乾隆仍念舊情,從輕發(fā)落,與其進貢甚優(yōu)不無關系。正是皇帝的貪婪無度助長了官員的侵貪之風,而官員又借助進貢之名肆意勒索加派,可謂“既不負皇恩浩蕩,又不虧一己私利”。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因為督撫勒索司道,司道即勒索府廳,府廳復勒索州縣,州縣官員能夠勒索的只有普通老百姓,其方式方法自然少不了巧立名目,法外加派。

進貢所導致的官員侵貪型經(jīng)濟犯罪在乾隆朝已發(fā)展到極致,嘉慶帝繼位后深知其弊,對于進貢之事他認為:“外省備進貢物,名為奉上,其實藉以營私,每次未收之件,即可分饋權要,又可歸入囊。而屬員等競事逢迎,則以幫貢為詞,借端派累,層層巧取,以致小民朘削難堪。大抵進奉一節(jié),最為吏治之害”,并下令對進貢者,“不但照違例革職,必當重治其罪決不姑寬”[3]。

(三)“陋規(guī)”盛行

孟德斯鳩曾經(jīng)說過:“專制的國家有一個習慣,就是無論哪一位上級都不能不送禮物,就是對君主也不能例外”。[4]這種習慣在君主就是進貢,而在官員間就是無所不在的“陋規(guī)”。關于“陋規(guī)”,是指歷來相沿的不良成例,故時人概括為:“國家律令無文,故曰陋規(guī)”。如在乾隆中期以后,官場中普遍形成的種種層層相因的陳規(guī)陋習。當時下級官員覲見上司時,要饋送銀錢;年節(jié)生辰,要進送禮品;官員外放,要通賄吏部官員及京中大員;欽差及督撫大員赴任途經(jīng)地方,地方官員必須饋贈盤費。這樣,上至閣老大員,下至胥吏差役,都從這種陋習中獲取厚利。因為“州縣有千金通融,則胥役得乘而牟萬金之利;督撫有萬金之通融,州縣得乘而牟十萬之利”[5]。究其實質,則是程度不同的賄賂或需索。又如地丁之外的火耗、平余,漕項之外的漕規(guī)、斛面,鹽課之外的匣費、節(jié)規(guī),關稅之外的盈余、存剩,此外如督撫欽差過境時的站規(guī)、門包,學政典試時的棚規(guī)、紅案,以及舟車貼費、行市官價、冰敬炭敬、公費幫費、地方衙門的心紅紙張,中央部院的部費,以至娼樓賭館呈送官府的娼賭費等等,多如牛毛,不暇細數(shù)。正如瞿同祖先生在其《清代地方政府》中解釋的:通過每一個可以想象的場合收費,中國官僚體制每一層級的成員們都能補充他們的收入。雖然這種慣例是“不正常的”、“賤鄙的”,正如“陋規(guī)”一詞本身所表示的,但它仍然被確立和承認,并成為廣泛接受的事實。在這里,“陋規(guī)”雖然不是國家法令明文規(guī)定的,但它有其存在的市場,是被法律所默認的慣例。正是由于這些“陋規(guī)”的存在使得下級官員肆無忌憚地搜刮民眾,而上級官員便極盡袒護之責,他們勾結起來共同維系這樣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就如賦稅征收,從法律的角度上看,在法中無明文規(guī)定之征收都應屬于非法的行為,但法外征收和加派卻成為官員間行事的潛規(guī)則并存在于清代統(tǒng)治的始終。而最終的承擔眾多“陋規(guī)”費用者便是普通老百姓?!奥?guī)”的存在讓老百姓不得不承受雙重負擔,一是政府征收的常規(guī)稅費百姓已難以承受,二是縣官或其衙門職員索取的“陋規(guī)”費,又讓百姓不堪重負。即使如此,各級官員為了從“陋規(guī)”獲取私利,除了向老百姓征收外,還不惜以虧空正項錢糧的方式來滿足對“陋規(guī)”的需求,“陋規(guī)”的存在不僅使人民的負擔逐年增加,而且也使國家賦稅收入陷入連年虧空的怪圈。因此,清政府對于“陋規(guī)”多次采取禁止、取締的措施,如道光帝登基后,就想通過立法的方式將陋規(guī)一項規(guī)范化,但遭到了官員的反對,便取消了成命?!奥?guī)”便作為一項游離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加派,也成為各級官員用來斂取錢財?shù)臐撘?guī)則,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便存在于這非法卻合理的借口下,清代這種“陋規(guī)”的盛行使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愈演愈烈。

二、官僚體制與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

清代的官僚體制是與其高度集中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相統(tǒng)一的,從中央到地方分級管理,下級政府在上級政府的監(jiān)督和控制下進行行政管理,而作為最高級別的各部院則處在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中。這種分級管理使得下級官員的命運往往掌握在上級官員的手中,因為對下級官員的考核與監(jiān)督均由其直接上級負責,逐級上呈,經(jīng)由吏部最終到達皇帝的手中,如此體制下的上級官員及吏部官員掌握有下級官員的升遷命運,為其利用手中的權力實施經(jīng)濟犯罪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具體表現(xiàn)為:

(一)督撫的薦舉權

清代疆土廣闊,官員眾多,皇帝無法也不可能事必躬親,親自去考核每一位官員的政績,尤其是對督撫以下的地方官員的考核幾乎全部依賴于督撫官員與吏部的舉薦,下級官員是否能夠得到提拔主要依靠督撫官員的薦舉。

據(jù)《清史稿》記載:[6]康熙六十一年,世宗嗣位。諭曰:“知人則哲,自古為難。朕臨之初,簡用人才,或品行端方,或操守清廉,或才具敏練,諸大臣密奏所知。勿避嫌徇私,沽名市恩,有負諮詢?!庇忠缘?、府、州、縣,親民要職,敕總督舉三員,巡撫舉二員,布、按各舉一員,將軍、提督亦得舉一員,密封奏聞。雍正四年,以各省所舉未能稱旨,詔切責之。令各明舉一人,不得雷同。時薦賢詔屢下,帝綜覈名實,賞罰必行。七年,以督、撫、布、按,為全省表率。命京官學士、侍郎以上,外官籓、臬以上,各密保一人,不拘滿、漢,不限資格,即府、縣中有信其可任封疆大僚,亦許列薦剡。

可見對于道、府、州、縣官員而言,靠督撫官員薦舉是自己獲得提升的關鍵于是,逢迎上級、賄通上司以打通自己的仕途自然就成為必然,從而助長了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

(二)書吏的行政權

書吏,是古代社會對官府衙門文檔人員的一種習慣通稱,也稱“胥吏”,或稱“吏員”。清代的科舉制度依舊沿用刻板的“八股取士”之法,士大夫們?yōu)檫M入仕途,整日沉迷于四書五經(jīng)之中,與世事幾乎隔絕。一旦考中入仕,對于刑名律例、錢糧會計、文書等行政業(yè)務之事一概不知,再加上清代實行嚴格的回避制度,官員任職之地往往遠離家鄉(xiāng),對于任職之地的人情世故一無所知,甚至連當?shù)氐恼Z言都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事事依靠書吏,因為所有書吏都是在其服務的本省內(nèi)招募的,而且往往任職多年,于是,“州縣地方政府便形成了一種特殊格局:不斷更替且缺乏經(jīng)驗的州縣官們‘領導’著一幫久據(jù)其職久操其事且老于世故的當?shù)貢簟?。這些書吏本為一種義務供職,官方是不給他們發(fā)放俸祿的,但他們不甘于義務為官方效力,他們一方面利用職務之便與官員相勾結敲詐勒索,貪污舞弊,尤其是在賦稅征收中大發(fā)不義之財,另一方面又往往與基層社會的地方勢力紳衿豪強狼狽為奸魚肉百姓。

書吏為清政府官員代理行政,他們執(zhí)掌著刑名錢谷、文犢批答之權,大肆敲詐勒索,大發(fā)不義之財。如在康熙末年,一個漕運坐糧廳的書吏,利用掌管文書的權力,勒索運丁,十年間就貪污四十余萬兩銀子;戶部堂司有書吏百余人,十余年接受賄銀七十萬兩,“其中一塵不染者,僅一、二人而已?!盵7]書吏還在下級衙門上報文件時乘機勒索,根據(jù)賄賂的多少決定批駁。若索賄不成,便以樣式不合為由駁回。如藩司書辦“造冊一事,……得錢則包攬,無錢則百計苛駁?!盵8]又如雍正十二年,清查山東積欠時,該省益都收書侵蝕歷年錢糧2089兩,武定州柜書侵蝕歷年錢糧1249兩,長清、泰安、歷城、滕縣、利津、泗水、單縣、東平、沂水等州縣,查出收書等侵蝕銀三四百兩一二百兩余不等。至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該省查出計役蝕銀共8萬余兩。[9]

清代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官僚體制,必然衍生官員的經(jīng)濟犯罪,而且這種愈演愈烈的官員經(jīng)濟犯罪充斥著清代統(tǒng)治的始終,尤以晚清更為嚴重,最終使清政府走向衰敗。

[1]費正清.美國與中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07.

[2]王春瑜.中國反貪史:下冊[M].四川人民出版社:1199-1210.

[3]《清仁宗實錄》[M].卷三七.

[4]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北京出版社:67.

[5]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卷上冊[M].上海人民出版社:151.

[6]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法律出版社:47.

[7][8]趙彥昌,趙松.試論清代書吏對文書檔案工作的危害——兼論雍正對書吏的整頓[J].文化月刊,2007,(4):50.

[9]何平.清代的時勢變遷、官員素質與賦稅征收的失控[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2).

猜你喜歡
陋規(guī)書吏勒索
杜甫妙用“敷演”駁書吏
杜甫妙用“敷演”駁書吏
情緒勒索:警惕以愛之名的傷害
看世界(2021年11期)2021-06-08 11:29:44
遭遇勒索
從《南部檔案》看晚清縣衙書吏請假制度
長江叢刊(2019年30期)2019-11-20 06:37:48
勒索
西藏文學(2019年4期)2019-09-17 08:31:36
獲獎產(chǎn)品介紹:對勒索病毒說不
——美創(chuàng)科技“諾亞”防勒索系統(tǒng)向勒索病毒“宣戰(zhàn)”
道光朝陋規(guī)整頓與朝政困局探微
——以道光末年晉撫王兆琛復設陋規(guī)案為中心
從“別敬”看晚清“官場規(guī)則”及對國家影響
北方文學(2017年17期)2017-07-31 16:25:47
從“別敬”看晚清“官場規(guī)則”及對國家影響
黄浦区| 茌平县| 桃园市| 呼图壁县| 乐东| 耒阳市| 大同市| 云安县| 泾阳县| 鞍山市| 松滋市| 阳东县| 洛南县| 涿鹿县| 三门县| 桐梓县| 乌鲁木齐市| 大英县| 武穴市| 郓城县| 封丘县| 蒙阴县| 桦川县| 彰化市| 怀集县| 海门市| 朝阳区| 无棣县| 柏乡县| 博白县| 岚皋县| 兰溪市| 黄冈市| 瓮安县| 娱乐| 临江市| 堆龙德庆县| 文化| 嵩明县| 湘潭市|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