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麥諾森法案》出臺的背景

2010-08-15 00:46:01王曉艷
黑龍江史志 2010年15期
關鍵詞:排華羅斯福華僑

王曉艷

(黑龍江省博物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一個國家制定任何一種政策都是出于國家利益考慮,二戰(zhàn)時美國移民政策的有限改變正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體現(xiàn)。1943年12月17日,美國弗蘭克林?羅斯??偨y(tǒng)正式簽署《麥諾森法案》(Magnuson Act),廢除了持續(xù)六十多年(1882-1943年)的排華法案。排華法案的廢除是當時的美國政府迫于形勢,出于現(xiàn)實和長遠的國家利益考慮,不得已采用的辦法,實際政策上并沒有大的改變。

一、中國對美國的利用價值發(fā)生改變

(一)中國戰(zhàn)場在美國全球總體戰(zhàn)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1.中國是亞洲戰(zhàn)場上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國戰(zhàn)場對日軍起著重大牽制作用。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爭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戰(zhàn)果,但由于中國戰(zhàn)場的持久性,陸軍主力陷在中國,導致日本投入南方戰(zhàn)場的兵力嚴重不足,只有十個師團和三個渾成旅團。若非如此,英美的失敗會更加慘重。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美國一段時間內不可能把主要力量放在亞太戰(zhàn)場來同日本決戰(zhàn)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特別希望中國能頂住日本的進攻,消耗日本陸軍主力,牽制日軍在太平洋及東南亞的進攻。1942年春羅斯福曾對他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zhàn)?……他們可以毫不費力的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并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盵1]羅斯福在開羅會議期間曾私下明確指出“事實上在中國的工作只有一個要點:我們必須使中國繼續(xù)作戰(zhàn),以牽制日本的軍隊。”[2]

2.中國將為盟軍反攻日本提供軍事基地、軍事力量和人力資源。在美國軍事當局制定的未來對日作戰(zhàn)計劃中,中國的首要作用是“作為(美國)攔截和摧毀日本船只和轟炸日本本土的基地?!盵3]在戰(zhàn)爭開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美軍在太平上的戰(zhàn)斗異常艱難,進展緩慢。因此,羅斯福和美國軍界人士都認為,突破日軍在亞太地區(qū)的大防御圈以便攻擊日本的最理想路線是經由中國大陸。到1943年8月魁北克會議召開時,美軍在太平洋上已完全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但由于太平洋上的島嶼可以發(fā)揮的作用還沒有得到顯現(xiàn),規(guī)劃者依然認為:中國為轟炸日本,襲擊日本到南海的交通線和進入日本提供了最好的潛在條件?!匀皇姑塑娫谌A北站住腳。[4]美國相信,“擊敗日本唯一經濟的辦法”,是動員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對付日本。[5]

3.當時日本加緊宣傳美國的“排華法案”,企圖利用美國的種族歧視政策來削弱中美之間的同盟關系。美國參議員洛爾斯對此向國會發(fā)出警告說:“日本的宣傳利用了我們排斥羞辱中國朋友的法律。令人難堪的是,這些宣傳都是事實。而利用無可懷疑的事實正是最有力的宣傳?!盵6]“眾議移民規(guī)劃委員會主席——今日播講,主張廢止一九二四年限制華人入境案。狄氏稱:所謂限制華人入境案,實為日本在心理戰(zhàn)方面最有利之武器。日人正利用該法案,……必須消滅其用以進攻吾人之根據,亦即廢止限制華人入境案是也?!盵7]

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發(fā)揮中國作為美國的“有效軍事盟友”的作用,這個法案的動機,在羅斯??偨y(tǒng)寫給國會的信中表達的很清楚:“中國已經理解,贏得這場戰(zhàn)爭的正確戰(zhàn)略,是把我們的大部分力量先集中在歐洲戰(zhàn)場上。中國已經理解,因為運輸困難,我們只能提供有限的物資援助”?!暗侵袊目箲?zhàn)不僅依賴于武器、飛機和陸地上海上空中的攻擊,也同樣地需要建立人民的意志和對西方的信心”。[8]羅斯福“格外想要給與蔣介石以象征性的支持”。[9]廢除排華法案正是其中的一項措施。

(二)中國在羅斯福戰(zhàn)后計劃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羅斯??偨y(tǒng)領導美國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其目標不僅僅是要戰(zhàn)勝法西斯侵略勢力,還要實現(xiàn)他一個更為宏偉的夢想,即要在戰(zhàn)后建立一個更加完美的維持和平的世界組織。羅斯福一直強調的一個信念是盟國間不僅是在為戰(zhàn)爭的短暫目標而團結,更可以為了戰(zhàn)后的長遠和平而團結。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政府一面進行作戰(zhàn),一面勾畫戰(zhàn)后世界的格局。中國在羅斯福對戰(zhàn)后世界的設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支持中國成為大國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美國在戰(zhàn)后世界中的“領導”作用。羅斯福認為,戰(zhàn)后國際組織的建立將導致新時代的誕生,而美國在這個新時代里將毫無疑問地居于領導地位。在開羅會議前夕,他曾對他兒子說:“美國必將領導,領導并且以我們中間人的立場去調解和幫助解決其他國家之間的不和與爭論,幫助解決中英、中蘇在遠東方面的爭論。我們有力量可以辦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現(xiàn)在是個強大而自足的國家?!绹窃谑澜鐏y局中足以建立和平的唯一的強國,這是一個巨大而艱辛的責任?!盵10]赫爾在回憶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時曾說:“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兩個目標:第一,采取共同行動,有效地對日作戰(zhàn);第二,在戰(zhàn)時和戰(zhàn)后承認中國是一個大國,她享有與強大的西方盟國——俄國英國美國平等的地位并得到復興。這不僅是為建立戰(zhàn)后的秩序做準備,而是為了在東方實現(xiàn)穩(wěn)定和繁榮?!盵11]

2.支持中國成為大國是美國出于維護其戰(zhàn)后遠東地區(qū)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需要考慮,羅斯福曾提出“美國在遠東的外交政策應以中美兩國間的密切合作為基礎”。[12]羅斯福雖然熱衷于大國合作,但他并未忘記美國與蘇聯(lián)或美國與英國之間出現(xiàn)分歧的可能性,他預見到美國在未來和蘇聯(lián)、英國必然會產生矛盾,他希望獲得中國的支持。首先是針對蘇聯(lián),羅斯福認為,中國在歷史上對俄國在東自滿洲、西迄新疆的中國邊境地區(qū)的意圖一貫懷有戒心,而且由于意識形態(tài)上的對立以及考慮到戰(zhàn)后蘇聯(lián)支持中國共產黨干涉中國內政的可能性,國民黨將成為遏制蘇聯(lián)共產主義在亞洲擴張的力量。美國需要在她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有一個盡可能強大的中國,以阻止蘇聯(lián)勢力在遠東的滲透。羅斯福總統(tǒng)在堅持中國成為大國理事會的成員時曾對艾登說:“在我們與俄國發(fā)生嚴重的政策沖突時,中國將毫無疑問地站在我們一邊?!盵13]至于英國,雖然她是美國最為緊密的盟國,但兩國在戰(zhàn)時的戰(zhàn)略和對戰(zhàn)后世界的處理上卻有著明顯的分歧,因為英國不僅是在為反法西斯而戰(zhàn),同時也在為“英帝國”而戰(zhàn)。因此,羅斯福在1942年就曾說過:“我們戰(zhàn)后將會同英國發(fā)生的糾紛,也許比目前同德國發(fā)生的糾紛來得大?!盵14]羅斯福深知中國對于英帝國主義的仇恨,在戰(zhàn)爭期間中國與英國在保衛(wèi)緬甸問題上的尖銳沖突曾引起他的高度重視,因此,他相信,“一旦美國與大不列顛發(fā)生任何沖突,中國將全心全意支持美國?!盵15]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戰(zhàn)后對遠東殖民地的托管問題,羅斯福有一個對那些由于戰(zhàn)爭而同其宗主國分離的殖民地的國際托管計劃,但是這一計劃將受到英國的抵制,羅斯福就竭力想謀求中國人的支持。

二、中國對美國提出了廢除排華法的要求

40年代初,受害最深的美國華人就提出廢除排華律,但當時還沒爆發(fā)太平洋戰(zhàn)爭,美國政府沒有廢除的打算。太平洋戰(zhàn)爭后,不平等條約的存在實有損美中同盟關系,美國逐漸重視中國方面的提議和要求。1942年冬,當中美兩國代表在商定訂立新約以廢除美國在華治外法權時,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向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中美兩國人民在彼此國境以內,應享有同樣待遇,但因美國排華律之存在,實際上華人在美所受待遇并不平等,該項法律為對我人之歧視,盼能改正?!盵16]1943年2月2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會演講時,也提出了廢除排華律的要求。為表友誼,美國方面立刻有人提出排華法應被廢除;中國國民對此事也一直在盡自己的努力,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洞蠊珗蟆吩?943年10月9日有一篇社評“中國人民安土重遷,……,遠到異邦,使非所愿。所以說,事實上,美國對這種法律留之無益,去之無損。而我們所掙的,乃為了正義,為了中國的國格?!ㄈA人特受侮辱,實在太不公道。”[17]中國人民對此事的關注也是敦促美國對中國提出的要求做出積極響應的一大動因。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需要中國人民對抗日有熱情,對盟友有信心,為拉攏中國,在一些問題上給予中國一定程度的“好處”。

三、美國華僑狀況的變化和美國輿論對華態(tài)度的改變

(一)20世紀40年代美國華僑狀況同19世紀末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第一,華僑占美國人口微不足道的比例,華僑7萬人,美國人口達13億,這些華僑主要從事白人不屑從事的、與白人沒有競爭的、合乎美國社會需要的一些職業(yè):洗衣業(yè)、餐館業(yè)和雜貨業(yè)等。第二,華僑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都有一定的改善,有產者增多,華僑家庭普遍重視子女的教育,文化素質得以提高。第三,這使得美國華僑已有第二、第三代,他們在美國出生、長大并且擁有美國國籍。他們同美國人一起學習、生活,比較“美國化”,使得美國人有機會改變對華僑的印象,進而影響對中國的印象和看法。

(二)隨著中國地位的提高和在美華僑狀況的改變,美國各界人士對排華法案的看法也有所變化。一些團體,如教會、作家、記者和商人等階層,主張廢除排華法案。但也有一些勢力強大的團體,如美國軍團、退伍軍人協(xié)會、美國勞聯(lián)等極力反對。[18]等到了二戰(zhàn)時,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已經認識排華是錯誤的,仍然堅持排華的占極少數(shù)。

結語

1943年《麥諾森法案》的出臺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實際政策上并沒有大的改變,種族歧視依然存在,但它打破了歷史的“堅冰”,標志著美國對華移民政策開始轉變,具有重大的意義。

[1]Roosevelt,Elliot,As He Saw It,New York,1946.

[2]埃利奧特·羅斯福:《羅斯福見聞秘錄》,新群出版社,1947年版.

[3]Charles F.Romanus and Riley Sunderland: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Washington,1953.

[4]鄒讜:《美國在中國的失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威廉·哈代·麥克尼爾:《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沖突與合作》(1941—1946),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

[6]U.S.State Department,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1941,no.2.

[7]中國《大公報》,1943年7月3日.

[8]《國會記錄》,第78屆,第一次會議,1943年.

[9]羅伯特·達萊克:《羅斯福與美國對外政策》(1932一1945),下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0]陶文釗:《中美關系史》(1911-1950),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

[11]Cordel lHull,Memoirs of Cordell Hull,Vol.Ⅱ,NEW York,1948.

[12]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下冊)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13]美國《時代報》,1982年5月5日.

[14]張慶松:《美國百年排華內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歡
排華羅斯福華僑
我的華僑老師
華人時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26
警惕借疫情“排華”
南風窗(2020年5期)2020-03-02 02:28:48
華僑華人賀祖國70華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華人時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2:58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華人時刊(2019年19期)2019-11-18 10:59:27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6
參照 借鑒 提升——中美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羅斯福新政”
換個角度看歷史——以《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為例
蒙古國社會“排華”沒那么夸張
羅斯福的壯舉
淺析印度尼西亞獨立后的排華原因
戲劇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20:54:01
巴南区| 麻阳| 中江县| 三河市| 玉田县| 宜兰市| 浮梁县| 安岳县| 延津县| 松溪县| 财经| 垫江县| 五原县| 来凤县| 正安县| 札达县| 仪陇县| 古田县| 远安县| 宜丰县| 汨罗市| 连城县| 左云县| 博乐市| 遵化市| 名山县| 泰来县| 泰兴市| 上虞市| 陆良县| 张北县| 盐边县| 金湖县| 筠连县| 时尚| 保德县| 吉水县| 平阳县| 通山县| 潜山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