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菜
【設(shè)計說明】
語文出版社《〈論語〉選讀》選錄了《論語》全書521章中的174章,按主題分編成十五課,每一課集中了《論語》中各章各節(jié)孔子有關(guān)這幾方面的言論、思想。這種主題的編排,要求教師避免逐條講述,而應(yīng)重新整合各章節(jié),或提挈某一章,或補充另一章對主題拓展,使學(xué)生對主題的內(nèi)涵形成比較完整的認識。
《高山仰止》所選材料從多方面呈現(xiàn)孔子的 “性情”、“人格”、“操守”這一主題。本設(shè)計采取“迂回”戰(zhàn)術(shù):由其他學(xué)生對孔子的畢恭畢敬與子路對孔子的“大不敬”切入,由二者對老師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鋪設(shè)學(xué)生的第一疑問,由孔子對其他學(xué)生的欣然而樂與對子路的“詛咒”對比鋪設(shè)學(xué)生的第二疑問,進而聯(lián)系各章以及補充鏈接的材料,了解子路的性格特點,由此解決主問題,即孔子是基于對子路性格的深刻體察,對其命運的深切憂慮,才說出“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的話語,歸結(jié)至主題“高山仰止”——孔子仁愛的君子情懷。
【教學(xué)片斷】
從選文最后三章孔門弟子個個都對孔子敬佩尊重(顏淵:“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弊迂暎骸胺蜃又畨?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薄爸倌?,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保┣腥?,再引司馬遷在 《孔子世家》末尾抒發(fā)自己對孔子深情贊美——“詩有之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芍^至圣矣!”與宋代佚名書生的“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在教學(xué)初始“高懸”圣人先賢,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孔門弟子眾口一詞的“高山仰止”,理解人們對孔子智慧與人品特有的由衷敬仰。
此為蓄勢。
出示子路對孔子的譏諷材料:
[材料一]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弊勇吩唬骸坝惺窃?,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
生:子路竟對老師批評說:“先生迂闊竟然到了如此地步??!”真是“大不敬”!更可怪的是,孔子竟也回敬一句:“好粗魯啊,仲由! ……”“迂”來“野”回,這一對師徒像慪氣又像拌嘴,真是好奇怪!
子路的批評與顏淵、子貢的贊美形成強烈的對比。此為再次蓄勢。
順水推舟引出課文第2章:“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粲梢?,不得其死然。 ’”(《論語·先進》)
師:“子樂”,孔子為弟子個個學(xué)有所長而高興,但孔子竟然罵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一個老師怎么會罵自己的學(xué)生不得好死?這不合常理,更不符合我們所知道的平易近人、溫文爾雅的孔子。這該怎么理解?
師:結(jié)合課文第2—6章來說說子路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1:第2章,“子路,行行如也”,說明子路是一個很剛強的人。
生2:第5章,“子路聞之喜”,子路一聽老師夸他就喜不自禁,可見子路性格是比較開朗、直率的人。
生3:我覺得第5章說明他是一個憨厚、喜形于色的性情中人。
生4:第5章,從孔子的話“由也好勇過我”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個“好勇“的人。
生5:第4章,子路彈瑟“已升堂未入室”,說明子路是一個淺嘗輒止的人。
師:我查了資料,是說瑟音屬于雅頌之音,是令人心氣和平的。而子路性情剛勇,彈瑟欠平和,所以孔子說他未入室。(“子路鼓瑟,有北鄙殺伐之聲。蓋其氣質(zhì)剛勇,而不足于中和,故其發(fā)于聲者如此。”——《孔子家語》)
生6:第3章,子路對自己在軍事方面有自信,認為自己可以統(tǒng)率三軍。
師: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章節(jié),同學(xué)們可以看看子路的爭風(fēng)吃醋。子路料想在“用行舍藏”方面孔子看重的是顏淵,想必在“行三軍”方面必跟子路我在一起無疑,可是沒有想到竟然遭到了孔子的一番搶白。
生7:可見子路性格爭強好勝、不愿甘拜下風(fēng)。
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上稱之為“好勇力,性伉直”。有沒有人說說第6章?
生8:子路不大怕老師。
生9:子路比較正氣,看不慣作風(fēng)淫亂的南子,也不愿自己的老師去見他,所以“不說”。
[材料二]清·牛震運《論語隨筆》:“圣人之見南子,難以明言,子路剛而過激,亦不便與之深言。故直言以誓之。”
師:師徒如朋友,因為子路只小孔子9歲,性格又剛勇直率,所以對孔子的行為經(jīng)常不高興:孔子因公山弗擾召,欲前往,“子路不說”;“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
補充材料:
[材料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shè)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zhì),因門人請為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材料四]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怒,奮戟將與戰(zhàn)。(《孔子家語》)
[材料五]方孔悝作亂,子路在外,聞之而馳往。遇子羔出衛(wèi)城門,謂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門已閉,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谑亲勇酚芘_,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黡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彼旖Y(jié)纓而死。(《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師:綜合這些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子路原來是一個會“陵暴孔子”、類似小混混般的人物。他追隨孔子一生,相伴終生,歷匡難,見隱者,薦弟子,而“食其食者不避其難”能見其義;最終“結(jié)纓而死”,足見其灑脫重禮的君子之風(fēng)?!墩撜Z》刻畫子路的言語及行為時,極有個性色彩。
師:根據(jù)剛才了解的子路的性格特點,說說孔子為什么說“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生10:我們絕不能誤解成孔子是罵子路,所以不能咬牙切齒式狠狠地讀,重音讀會有詛咒的意味。
生11:應(yīng)該讀出孔子牽掛、憂慮、擔(dān)心的語氣。
生12:正是因為孔子對子路的“好勇”性格體察之深,正是因為對動亂的年代里子路可能死于非命的隱憂,愛之深,憂之切,孔子才會說子路不得好死的話。
師:他對子路的“罵”如同他對顏淵死的“哭之慟”,都是根植于生命關(guān)懷的仁愛之情,此正為他 “高山仰止”的精神實質(zhì)。
[材料六]孔子聞衛(wèi)亂,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記·仲尼子弟列傳》)
[材料七]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禮記·檀弓上》)
師:性格決定命運,子路自始至終率真、剛勇的性格使他必然在衛(wèi)國有亂時慷慨赴死,應(yīng)驗了孔子的擔(dān)憂??鬃右宦犨@消息“遂命覆醢”,一“遂”字使人物神情畢現(xiàn),足見其心之痛徹、行之決絕。至性子路,情深師徒,千古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