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0-08-15 00:43:47強楊菲菲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王 強楊菲菲

(1.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重慶 401147;2.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關于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王 強1楊菲菲2

(1.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重慶 401147;2.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從分析高職院校女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入手,研究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探索加強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旨在促進高職院校女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女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高職院校女生是這一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的健康發(fā)展與高職院校的整體發(fā)展息息相關,也與社會的發(fā)展具有密切的聯系。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1989年提出的健康標準,“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高職女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其全面發(fā)展的關鍵一環(huán)。然而,當今的高職女生在面臨人際交往、學業(yè)、情感、就業(yè)等諸多壓力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困擾和沖突,影響了她們的健康成長。因此,了解高職女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質,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高職院校女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據華中科技大學鄭廷芳等人在2006年對465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卷調查與分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為56.98%。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高職院校女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適應能力不強 高職女生經歷了激烈的高考競爭后,進入大學開始全新的生活和學習,在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改變,離開了長期依賴的家長和教師,面對新的學校環(huán)境、新的集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學習特點,有的女生對學校不滿意,認為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差距太大;很多女生從小在家嬌生慣養(yǎng),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有的因地域差異與現實環(huán)境和周圍同學格格不入;還有的女生面對寬松的大學課程感到無所事事。由于個體適應能力的差異,一些女生不能適應這些變化,產生了各種適應困難,進而情緒低落,出現心理問題。

學習方法不當 大學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探索性,很多高職院校的女生學習自制能力較差,課后不能自主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一些女生對所學專業(yè)沒有興趣,缺乏學習積極性,甚至有厭學情緒,學習成績低下;有的女生雖然學習刻苦,但由于學習方法不當,仍然按照中學的死記硬背等方法學習,考試結果總不理想。高職女生面對學習成績不好甚至不及格,需要補考、重修、留級時,考慮到今后的畢業(yè)、就業(yè)等問題,就會產生焦慮、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正常生活。

人際關系不良 人際關系問題是高校心理咨詢中的三大主要問題之一(其他兩項是情感困惑和學業(yè)問題)。我國高校女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8~24歲之間,這一年齡階段的女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有強烈的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和接近自己,成為自己的朋友。高職女生能否與來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同學、老師、朋友建立和保持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她們面臨的人生新課題。人際關系的好壞成為高職院校女生自我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由于種種原因,如害羞、恐懼、自卑,交際能力不夠,交往技巧缺乏,言辭表達較差等,導致高職女生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甚至害怕交際,不愿與人溝通。人際關系不良會使高職女生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精神狀態(tài)等受到影響。

自信心不足 高職院校女生的不自信來源于多方面。其一,來自理想的學校與現實的學校之間的矛盾,高職女生曾為自己設立了較高的目標,想要考入理想的高校,進入高職院校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她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其二,很多高職女生認為高職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社會地位低下,專業(yè)知識、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也與本科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就業(yè)競爭力不強,由此產生自卑。其三,一些高職女生家庭貧困,在日常生活中壓力較大,在與家庭富裕的同學相比時,自卑感油然而生。另外,對自己的身高、長相不滿,學習成績不好,人際關系不良,能力不強等都會導致高職女生的自信心不足。

感情處理不當 大學生正處于性發(fā)育成熟期,戀愛與性的問題不可避免。高職女生由于缺乏處理戀愛問題的經驗,在面對單戀、三角戀、失戀等感情問題時,會有幼稚、任性、悲觀、焦慮、抑郁等表現,影響情緒,進而影響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更有甚者,一些高職女生接受不了失戀的打擊,選擇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給個人、學校和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高職女生對性知識了解不夠,對性的態(tài)度不正確,性心理不夠成熟,因此對自己萌發(fā)的性欲望會產生羞恥感,對一時沖動的性行為會產生自責和負罪感,對性行為產生的不良后果擔心、焦慮、恐懼,這些都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甚至導致心理障礙。

獨立意識不高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面對當前多種文化、多種價值體系的抉擇及激烈競爭,高職院校女生往往會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甚至誤入歧途。很多女生受到“找工作靠關系”、“工作好不如嫁得好”等思想的影響,只想混個文憑,缺乏獨立奮斗的意識。在這種依賴心理的影響下,她們往往不思進取,對專業(yè)學習感到厭煩,由此產生煩悶、空虛等不良情緒。

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引起高職女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總結起來,有以下主要原因。

社會因素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學生將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市場競爭。傳統(tǒng)文化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等觀念,使女大學生面臨更為嚴峻的就業(yè)競爭挑戰(zhàn),在就業(yè)市場上,女大學生往往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而女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表現出的嬌氣、依賴、吃苦精神不強等弱點也影響了女大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相較本科院校的女生,高職女生壓力更大,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就業(yè)形勢更為嚴峻,就業(yè)壓力的增大使部分高職女生感到前途渺茫,不少女生為考慮工作問題變得焦慮不安。

家庭因素 家庭對女孩的撫養(yǎng)和教育方式與對男孩有很大的差別,社會性別角色期望對男孩女孩都有很大的影響,女孩通常被期待為溫柔、聽話、敏感的,男孩被期待為勇敢、堅強、有力量的。高職女生在這樣的期待下學會了順從、寬容,依賴性較強,比較嬌氣和脆弱,長大后獨立自主性不強,在生活和感情上趨向于依賴他人,遇到挫折時容易受到傷害。在對待未來職業(yè)的問題上,高職女生的競爭意識不強,有的家長對高職女生期望太高,要求其升本、考研,使她們承受了巨大的學業(yè)壓力,有的家長對高職女生沒有考上本科院校感到失望,對其不管不顧,放任自流,這兩種態(tài)度都不利于高職女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另外,家庭成員的關系、家庭氛圍、家庭經濟條件、父母的性格行為及知識水平等也會對高職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影響。

自身因素 高職女生缺乏對自身的正確認識,歸因錯誤。一些高職女生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要求,自視過高,不能達到目標就做出外部歸因,責怪社會和他人,表現出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有的高職女生過于自卑,總是做出內部歸因,消極悲觀,自責自譴。

加強高職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指出: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高職女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對高職女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的重視,也需要學校、家庭、個人的共同努力。筆者認為,加強對高職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重視高職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配合營造積極健康的環(huán)境 高職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首先要得到學校領導、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重視,要發(fā)揮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作用,共同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傳播途徑,如廣播、展板、櫥窗、報紙、網站等,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高職女生的心理健康意識,促進高職女生對心理健康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調節(jié);應加強校風、院(系)風、班風、學風建設,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還應重視教師和學校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學生。家長應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高職女生更的多關愛和鼓勵,使她們在溫暖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了解高職女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每年新生入校時,高職院校應對全體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將在普查中表現不同的學生加以分組,對不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普查中表現出問題的學生應安排面談,了解真實情況,對確實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應根據問題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和咨詢計劃,及時解決問題,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對問題嚴重、依靠咨詢已經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應及時轉介到相關的精神衛(wèi)生機構;對有一般心理困擾或沒有表現出問題的學生,應通過專門針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預防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另外,學校還應為高職女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根據高職女生的特點,開展具有女性特色的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應緊緊圍繞女性這一特殊群體開展。高職女生相較男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獨特性,不能只注重心理健康而忽視生理健康的教育,因為很多高職女生的心理問題是由生理問題引起的,所以尤其要注重高職女生的性教育。要開展針對高職女生的專題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相關選修課程,擴大高職女生的知識面,引導高職女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戀愛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還要激發(fā)高職女生的參與積極性,開展健康向上、符合女生心理特點的活動,如女生健康演講比賽、情景劇表演、女性風采大賽等,培養(yǎng)高職女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其自信心,使她們在活動中了解自我,發(fā)展自我,學會與他人相互合作。

預防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全面促進高職女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大多數高職女生只是存在一般的心理困擾,如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就業(yè)擇業(yè)問題、人際關系和戀愛問題等,這些問題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演變成心理問題,甚至發(fā)展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對于這部分高職女生,學校工作的重點是預防,具體工作方法是:營造良好的健康氛圍;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程,教給高職女生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yè)規(guī)劃,掌握人際交往技巧和學習方法等;在特定的時期(婦女節(jié)前后)開展針對高職女生的系列活動,如女性健康專題講座、現場咨詢、團體心理輔導、女性勵志電影展播、女性心理劇或情景劇、有獎征文活動等。對已經存在心理問題急需解決的高職女生,學校應提供心理援助,工作方法主要是咨詢。高職院校應配備心理咨詢室和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教師,心理咨詢教師應根據高職女生的不同特點和需要,提供信件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或面對面咨詢,對心理問題類似的學生,還可以開展團體心理咨詢。

形成有效的危機預警機制,防止惡性事件發(fā)生 社科院教育藍皮書《2005年: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的調查顯示,近年來,大學生自殺的人數呈明顯增長的趨勢,死亡人數也隨之增長。大學生自殺等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影響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要杜絕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只有及早發(fā)現、及早解決,將心理問題化解于萌芽階段。高職院校應注重“四個一工程”的建設,形成有效的危機預警機制:一個宿舍心理觀察員,負責觀察同宿舍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發(fā)現異常情況馬上報告班主任和輔導員;一個心理危機干預教師,負責在危機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問題學生進行干預;一個有合作關系的精神衛(wèi)生機構,當高職女生的心理問題嚴重教師不能解決時,及時將問題學生轉介到精神衛(wèi)生機構;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有時對學生進行危機干預需要社會相關部門的支持。

加強工作隊伍建設,保證高職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為了保證高職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應培養(yǎng)一支專兼結合、技術過硬、能力較強、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高職院校應讓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專職教師參加規(guī)范、權威的專業(yè)學習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水平。另外,學校應將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列入日常工作議程,讓他們了解心理學知識,使他們能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出正確判斷,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力量。針對高職女生的特殊性,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女教師,有些問題女大學生面對男教師時難以啟齒,女教師的參與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1]鄭廷芳,等.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6,23(1).

[2]楊冬平.2005年: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23,389.

[3]薛定珍.高等職業(yè)院校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26(11).

[4]周麗琴.性別視角下的高校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27(2).

[5]毛瑾,涂國平.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研究[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2).

[6]李玲.關于加強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18(2).

G715

A

1672-5727(2010)06-0029-02

王強(1983—),男,四川宜賓人,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楊菲菲(1982—),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西林县| 漠河县| 石首市| 海安县| 山东| 祁东县| 扎兰屯市| 上思县| 易门县| 阜平县| 青阳县| 十堰市| 奉节县| 庄河市| 云霄县| 郯城县| 西峡县| 十堰市| 衡山县| 肇东市| 河西区| 萨迦县| 澄迈县| 如皋市| 治多县| 重庆市| 绍兴市| 锦屏县| 克东县| 宜川县| 松原市| 老河口市| 南投县| 青州市| 东阿县| 民和| 化德县| 昭平县| 马山县| 襄樊市|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