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佳妮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尚書·堯典》說:“詩言志。 ”陸機《文賦》則提出:“詩緣情而綺靡。”撇開在詩歌源起上這兩種觀點的巨大差異不論,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同樣長久而深刻地影響著后世詩人或詩論者對詩歌創(chuàng)作目的的界定,即詩歌應該是抒發(fā)情感、意愿、志向、抱負的,詩歌可以通過抒情或敘事的方式實現(xiàn)這一目的。而議論、哲理、思辨的方式和語言,因為更多的是辨析大道或事理,與個人意愿情感無涉,而且有“文”這一體裁加以承載,所以在宋代以前,以理入詩的現(xiàn)象雖時有可見,卻并未引起詩論家們的廣泛關(guān)注。直至宋代詩人在唐代詩歌情韻天成盛極難繼的風光下,為另辟蹊徑而大規(guī)模轉(zhuǎn)向以議論說理入詩,這才引起軒然大波,致使此后的詩人和詩論者對“理”是否應該入詩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辯。
反對以理入詩的詩論家大多從詩歌主情的角度出發(fā),對以理入詩持否定批評態(tài)度。
宋代張戒在《歲寒堂詩話》中提出:“自漢魏以來,詩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壞于蘇黃?!雹偎哉J為詩歌“壞于蘇黃”,就在于“子瞻以議論作詩”,明確反對在詩歌中加入議論說理的成分。
明代楊慎主張“詩道性情”,認為抒情才是詩歌的創(chuàng)作宗旨,他認為:“唐人詩主情,去三百篇近;宋人詩主理,去三百篇卻遠矣。”②《詩經(jīng)》向來被認為是詩歌風雅之正源,而宋詩“去三百篇卻遠矣”,可見楊慎至少認為宋詩是偏離詩歌正統(tǒng)的。造成這種偏離的原因,在楊慎看來,正是因為宋詩“主理”。
明代王世貞在他的詩論著作《藝苑卮言》中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則更加激烈,他認為詩“一涉議論,便是鬼道”,③完全否定以議論、說理入詩。
認同以理入詩的詩論家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南宋嚴羽《滄浪詩話》云:“詩有別材,非關(guān)書也;詩有別趣,非關(guān)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薄霸娪性~、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漢魏之詩詞理意興無跡可求?!雹?/p>
從中可以看出,嚴羽是承認詩中存在“理”的,并且從他所推崇的“羚羊掛角”的詩歌境界來看,他對“詞理意興無跡可求”的漢魏詩歌是最為推崇的??梢妵烙鸩⒉环穸ㄒ岳砣朐姡徊贿^他認為入詩之“理”應當渾融于詩中,而不能在言語上直接議論說理。錢鐘書在《談藝錄》中的詮釋頗能得其三昧:“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花中蜜,體匿性存,無根有味,現(xiàn)相無相,立說無說,所謂冥合圓顯者也?!雹?/p>
清代沈德潛則云:“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試思二《雅》中何處無議論?杜老古詩中《奉先詠懷》、《北征》、《八哀》諸作,近體中《蜀相》、《詠懷》、《諸葛》諸作,純乎議論。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勿近傖父面目耳。戎昱《和蕃》云:‘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亦議論之佳者?!雹奚虻聺撜J為以議論說理入詩的現(xiàn)象在《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很普遍了,這是從詩歌的源頭開始為“理”的存在尋找依據(jù)。繼而他又指出,在杜甫的詩中也有很多議論的因素。但是入詩的議論“須帶情韻以行”,情理相生,這才是以議論入詩的正確方法。
此外,清代張謙宜《齋詩談》云:“詩中談理,肇自《三頌》”“理無不包,語無不韻者,《三百篇》之《雅》、《頌》是也。 ”⑦袁枚《隨園詩話》云:“‘詩無理語’,予謂不然。 《大雅》:‘于緝熙敬止’;‘不聞亦式,不諫亦入’,何嘗非理語?何等古妙?”⑧也都是從詩歌源流上為“以理入詩”正名。
時至晚清,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漸趨圓融貫通,呈現(xiàn)出兼收并蓄的總結(jié)性質(zhì)。作為生活在晚清時代的詩論家,劉熙載又是如何看待以理入詩的呢?
在劉熙載的詩論著作《藝概·詩概》中,有這樣一則評論:
真西山《文章正宗綱目》云:“《三百五篇》之詩,其正言義理蓋無幾,而諷詠之間,悠然得其性情之正,即所謂義理也?!庇嘀^詩或寓義於情而義愈至,或寓情於景而情愈深,此亦《三百五篇》之遺意也。⑨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三點內(nèi)容:其一,詩中可以存在“義理”,此處的“義理”,當指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其二,詩中表達“義理”的方式應該是“寓義於情”,而非“正言義理”,即“義理”在詩歌中的表達方式應該是饒有情致的,而非枯燥直露;其三,以“寓義於情”的方式將義理寫入詩歌的淵源可以上溯到《詩經(jīng)》。由此可見劉熙載對于“以理入詩”是持認同態(tài)度的。
從這種認同感出發(fā),在《藝概·詩概》中還可以看到其他闡發(fā)以理入詩的評論。如:
遇他人以為極艱極苦之境,而能外形骸以理自勝,此韓、蘇兩家詩意所同。
東坡詩善於空諸所有,又善於無中生有,機括實自禪悟中來。以辯才三昧而為韻言,固宜其舌底瀾翻如是。
所謂“以辯才三昧而為韻言”,即指發(fā)議論、辯哲理而為詩。從這兩則明顯可以看出劉熙載對韓愈、蘇軾以議論入詩的技法是持贊賞態(tài)度的。
然而以理入詩能否一概而論呢?關(guān)于這一點,劉熙載提出了明確的評價標準?!端嚫拧ぴ姼拧分杏腥缦聨讋t評論:
陶、謝用理語各有勝境。鍾嶸《詩品》稱“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此由乏理趣耳,夫豈尚理之過哉!
朱子《感興詩》二十篇,高峻寥曠,不在陳射洪下。蓋惟有理趣而無理障,是以至為難得。
這里有必要先將其中提到的“理語”、“理趣”和“理障”三個概念加以辨析。
從劉熙載援以為例證的“陶、謝”及“孫綽、許詢、桓、庾”來看,此處的“理語”應指玄學術(shù)語?!兜赖抡摗肥侵溉龂旱男约液侮趟ⅰ独献印?。孫綽、許詢、桓溫、庾信是魏晉時期的詩人,其玄言詩多通篇談玄論道,故鍾嶸評之曰:“平典似《道德論》?!边@些玄言詩創(chuàng)作不成功的原因,在鍾嶸看來,正是因為它們“理過其辭,淡乎寡味”。⑩劉熙載對此則有進一步的闡釋,他認為孫、許等人的玄言詩并不高明,根本原因不在于使用了理語,而是過于堆砌理語、缺乏“理趣”造成的。陶淵明、謝靈運也使用理語,但他們的詩卻因有“理趣”而“各有勝境”。朱熹的《感興詩》也正是因為“有理趣而無理障”而更顯難得。
那么何謂“理趣”和“理障”呢?
所謂“趣”,是針對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而說的,要求詩歌能夠感發(fā)讀者的審美趣味。所謂“理趣”,是指詩歌在抒情寫景中,不是以理念的方式,而以意境、象征或情思體驗等方式呈現(xiàn)出的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智慧,使欣賞者在詩歌創(chuàng)造的情境中被打動,進而自然而然地領(lǐng)悟到哲理,并且在這種領(lǐng)悟過程中感受形象與思辨碰撞融合的樂趣,而非直接用語言說理進行灌輸。
與“理趣”相對的是“理障”,是指說理詩中那些違背了藝術(shù)特殊規(guī)律、喪失了審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程、邵好談理,而為理縛,理障也。 ”?過于堆砌說理,就會使詩歌變得枯燥、乏味,損害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征,成為理學“語錄講義之押韻者”。?要使詩中說理而有理趣,就必須力免墮入“理障”,即陷進說理的圈子中出不來。詩歌畢竟要體現(xiàn)出它自身的藝術(shù)美感,如果一味堆砌理語,忽視了詩歌的審美特性,則會使詩歌顯得即無趣味又無情感,晦澀難懂,毫無“詩味”。
所以在劉熙載看來,以理入詩成功與否,評判的標準除是否“寓義于情”,之外,還有一條就是是否具有“理趣”。這也正是他將蘇東坡的詩歌推崇至與李、杜、韓同等地位的依據(jù)所在。
在總結(jié)劉熙載《藝概·詩概》中體現(xiàn)的對待“以理入詩”的態(tài)度之前,先界定他所提到的“理”之范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詩概》中的相關(guān)論述來看,劉熙載所說的“理”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其一,儒家倫理道德,即《詩經(jīng)》中所體現(xiàn)的“義理”;
其二,玄學、老莊理論,即“理語”;
其三,事物的自然規(guī)律;
其四,對宇宙、歷史、人生的認知和體驗。
在劉熙載看來,這些都是可以寫入詩中的“理”。而以理入詩的源頭,始于《詩經(jīng)》。詩歌中即使加入說理,也必須講究情韻,注重趣味,不能一味枯燥說教,墮入“理障”。
我國的古典詩歌理論,到明清發(fā)展繁榮,進入總結(jié)階段。這一時期有關(guān)“理”的討論比前代更為豐富具體,并逐漸能綜合前代觀點,融會貫通,體現(xiàn)出海納百川的品質(zhì)。在對待“理”能否入詩的問題上,清代的詩論家們基本都形成一致的意見,即詩可以“入理”,關(guān)鍵在于如何表現(xiàn)。劉熙載的觀點可謂是其中的代表。
注釋:
①張戒.丁保福.歲寒堂詩話.歷代詩話續(xù)編.中華書局,2006.
②楊慎.丁保福.升庵詩話.歷代詩話續(xù)編.中華書局,2006.
③王世貞.唐圭璋.藝苑卮言.詞話叢編.中華書局,2005.
④嚴羽.何文煥.滄浪詩話.歷代詩話.中華書局,2004.
⑤錢鐘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
⑥沈德潛.霍松林校注.說詩晬語.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⑦張謙誼.郭紹虞.齋詩談.清詩話續(xù)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⑧袁枚.隨園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⑨劉熙載.藝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下引《藝概》中原文均出自此.
⑩鍾嶸.詩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胡應麟.詩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劉克莊.后村詩話.中華書局,1983.
[1]涂承日.略論中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以“理”入詩.甘肅社會科學,2005,2.
[2]陳志.劉熙載《藝概》研究.蘭州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06,5.
[3]齊海英.中國古代理趣詩藝術(shù)審美特征.沈陽大學學報,2009,5.
[4]胡建次.中國古代文論“趣”范疇研究.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