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球
試論“大一統(tǒng)”思想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李佑球
“大一統(tǒng)”思想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內(nèi)涵豐富,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直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凝聚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和當代價值。
大一統(tǒng);民族凝聚力;歷史貢獻;當代價值
作為中華民族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一統(tǒng)”思想一直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tǒng)一,凝聚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nèi)核和靈魂。
“大一統(tǒng)”思想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并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發(fā)展變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國土統(tǒng)一;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國家權力高度集中;在時間概念上,它是指江山永固,長久統(tǒng)一。它濫觴于夏商,形成于兩周,經(jīng)漢儒闡發(fā)而成體系。
夏商時期,原有禪讓制退居幕后,“家天下”觀念由此形成,權力被高度集中。周朝通過分封制將國家權力按照血緣關系進行劃分,形成天子、諸侯至于平民的統(tǒng)治格局,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及意識開始顯現(xiàn)。
進入春秋,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天下一統(tǒng)、萬宗歸一的格局被打破,你爭我奪、連年不息的兼并戰(zhàn)爭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天下一統(tǒng)再次成為人們共識。孔子不遺余力正樂刪詩,編寫《春秋》,提出“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王道秩序,希望全國一切重大活動決定權都掌握在最高統(tǒng)治者“天子”手中。荀子進一步提出“四海一家”和“一統(tǒng)”的思想,管仲甚至還提出了具體制度上的“大一統(tǒng)”,即“天子出令于天下,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聽其上,弟聽其兄?!盵1]與此同時代的公羊高在為《春秋》作傳時,明確提出了“大一統(tǒng)”概念。他說:“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边@是“大一統(tǒng)”最早見于文字的記載。
漢儒董仲舒承繼前派各家,將“大一統(tǒng)”進一步闡發(fā)引申,形成了完整的政治評價體系和政治哲學理念。他認為“大一統(tǒng)”是“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意即天下一統(tǒng)應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與歷史的基本要求。為達到這一目標,他重構了西周建立的天、民、君三者關系,強調(diào)君權天賦。由于“天”神秘高懸,具有不可知性,天、民、君關系實際變成了君民關系。如此一來,權利再次被高度集中在國君手中,“大一統(tǒng)”中的“一”也就意味著國家統(tǒng)一于天子手中。保衛(wèi)國家的統(tǒng)一,領土的完整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從此被視為正統(tǒng)觀念,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最高原則和目標。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計秋楓在《“大一統(tǒng)”的思想來源及其歷史影響》一文中曾對中國歷史分合狀況作了一個統(tǒng)計,結果是封建時代的中國實際上有42%的時間是在非統(tǒng)一的局面中渡過的。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一統(tǒng)”思想存在的主要意義并非是作為一種實際狀態(tài),而是作為一種理念長期影響著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春秋以前,“夷”原是華夏族對非華夏族民族的統(tǒng)稱,如《尚書·大禹謨》:“無殆無荒,四夷來王?!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笆┲缘拢M赓e伏,四夷納職?!薄睹娬x》:“幽王時,四夷交侵,中國皆叛?!薄耙摹弊智熬小八摹弊郑磉吘壷?。而“華”主要與“夏”對稱,本義為“花”,引申為有文化、文采。《尚書》中有:“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蓖瑫r,“華”又同“化”,含教化之意,即以中原之文化“文”而“化”之。由此可見,“華”、“夷”主要評判標準在文化。《風俗通》就曾記載:“東方人好生,萬物抵觸地而出。夷者,抵也。其類有九。[2]華夷對稱,從而彰顯“高貴”與“卑賤”、“典雅”與“猥瑣”之別。
隨著民族交往日益頻繁,“華夷嚴防”逐漸打破,“天下一家”觀念進一步形成??鬃幼鳌洞呵铩窌r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民族區(qū)別觀念,進一步提出“圣王無種說”,認為中國任何一個民族只要有才能,都可以統(tǒng)治中華成為圣王正統(tǒng)。司馬遷更是將“華夷同源”、“天下一統(tǒng)”的觀念發(fā)揮至極致。在此之前,孔子曾據(jù)《堯典》、《舜典》、《皋陶謨》等,以刪《書》,將華夏歷史的上限斷自唐堯。但《史記》之《五帝本紀》則以皇帝開始,在唐堯之上依次銜接了帝嚳、顓頊、黃帝的事跡。這種同宗同源的統(tǒng)一觀念對中華民族融合與發(fā)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華夷同源同宗思想的確定,突破了民族狹隘意識,從精神層面上認同和確立了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血緣紐帶,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各族的融合和交往。
“大一統(tǒng)”作為傳統(tǒng)政治哲學的核心,注重自然、社會的統(tǒng)一與和諧,強調(diào)整體利益和集體觀念,個體的存在和價值,完全由社會群體派生。這一觀念在文化上則表現(xiàn)為“強調(diào)整體”、“和而不同”的文化觀。
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大國,執(zhí)政者要想獲得統(tǒng)治的合法性,思想上就必須要尋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和準繩,就必須突破民族局限,從各地域、民族文化中抽象出一個羼雜的文化體系,以便于各地進行符合具體實情的操作。同時,在漢民族人口占大多數(shù)的文化中,要保持政權的高度集中與長治久安,必須形成一種尊重差異的文化體制,使得皇權在治理、調(diào)整各種關系維護“大一統(tǒng)”的時候,具有靈活性?!抖Y記·王制》說,“中國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因而應“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3],強調(diào)各民族原有個性,主張通過教化、交流逐步消融民族差異,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念。
強調(diào)整體、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的形成,具有了超時空的穩(wěn)定性和強大凝聚力,主導著中國的政治法律制度、經(jīng)濟生活方式和主流價值觀念,進一步強化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理念和價值取向。
“大一統(tǒng)”的觀念深入人心,這反映在價值觀念上主要表現(xiàn)為凡是有利于祖國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不管其人成功與否,往往會得到正面評價,反之則視為民族敗類。比如說“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漢武帝,盡管存在諸多缺點,但瑕不掩瑜,歷史評價甚高。反之如五代時期南唐的后主李煜,雖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但作為皇帝,他得到的評價一向很低,后世史家對他的評價是“竊土賊民,十有六年,外示柔服,內(nèi)懷僭偽,豈非所謂‘逆命’者哉!及其計窮勢迫,身為亡虜,猶有故國之思,何大愚之不靈也若此!”[4]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計秋楓認為:“大一統(tǒng)”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已經(jīng)超越了歷史本人的實際功績、道德仁義,超越了和平、民族主義以及階級意識,“自成系統(tǒng),當‘大一統(tǒng)’標準與其他標準產(chǎn)生沖突時,‘大一統(tǒng)’標準并不會全然失效,有時甚至能超越其他的標準。”[5]
遵循著國家大一統(tǒng)的理念,中國社會一路走來,雖歷經(jīng)曲折,飽受滄桑,但渴望國家統(tǒng)一始終是中國歷史演進的主旋律。“大一統(tǒng)”思想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已深深融入了中華兒女的血液,在維護國家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各個方面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2009年國務院新聞辦在發(fā)布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白皮書中指出: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的“天下”觀念和“大一統(tǒng)”理念便已形成……中國歷史上雖然出現(xiàn)過短暫的割據(jù)局面和局部分裂,但國家統(tǒng)一始終是主流和方向。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shù)民族,都以自己建立的中央政權為中華正統(tǒng),都把實現(xiàn)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作為最高政治目標。[6]
在看到主流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于地域不同,文化有別,國家、族群、集團之間的利益沖突仍然不斷發(fā)生,隔膜、對立乃至仇恨的情緒仍然存在。通過“大一統(tǒng)”這一超越族群理念的運用,可以進一步加強民族間的融合與團結,能消融猜忌,促進族群之間的對話、溝通和合作,為正確處理民族關系找到標準和尺度。
進入21世紀后,當代中國“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的“重中之重”就是實現(xiàn)大陸、臺灣海峽兩岸的和合統(tǒng)一。
長期以來,受西方文化影響,臺灣部分民族尤其是青少年對西方社會制度推崇備至,海峽兩岸長期的隔閡,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使大陸與臺灣民眾在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等方面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差異。我們也應看到,臺獨勢力依然強大,他們?nèi)菀酌曰?、煽動不知實情的民眾。我們還應看到,國際反華勢力賊心不死,藏獨、疆獨依然猖獗,影響祖國統(tǒng)一的不和諧因素依舊較多。在這種背景下,進一步發(fā)揮“大一統(tǒng)”當代價值,不斷增強各民族、各地域間政治與文化的認同,這對于國家統(tǒng)一大勢的健康發(fā)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部“大一統(tǒng)”的歷史就是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農(nóng)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不斷匯聚溝通、中華民族實體不斷地得到發(fā)展和鞏固的歷史,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對異種文化不斷兼容與吸納、同化與融合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漢族文化、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滿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不斷融合,和諧發(fā)展。
而隨著國際經(jīng)濟走向一體化,技術的進步、交往的擴大以及信息手段的發(fā)達,那種各掃自家門前雪和用戰(zhàn)爭手段稱霸世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各民族必須學會在一個多樣化文化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中生活,與各種類型的學說、主義、理念進行對話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寬容的態(tài)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關系,亦即今天所倡導的“尊重差異,多元并存”理念,這種內(nèi)含于“大一統(tǒng)”理念下的思維方式為尋求各方有限度的均衡找到了實際可操作的方式,應當成為當代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理念。
[1]石一參.管子今詮[M].北京:中國書店,1988.
[2]于慎行.谷山筆麈[M].北京:中華書局,1984.
[3](漢)戴圣.禮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宋)馬令.南唐書[M].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5]計秋楓.“大一統(tǒng)”視野下的歷史人物觀[J].學海,2008(09).
[6]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3969/j.issn.1009-2293.2010.06.012
D663
A
1009-2293(2010)06-0037-03
李佑球,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部講師。郵編: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