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慧
(東北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哈爾濱150040)
試論大學生恥感教育的理論依據(jù)
金 慧
(東北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哈爾濱150040)
恥感教育作為一種心理和文化途徑的統(tǒng)合體,它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德育模式,古今中外對恥感的研究都為其提供了實施的理論依據(jù),理應成為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維度。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倫理價值取向和道德心理發(fā)生了深層次的變化,他們的恥感淡化趨向正日益凸顯出來。所以,加強大學生恥感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的獨立性、堅持性以及合作精神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應該積極倡導高校開展大學生恥感教育。
大學生;恥感教育;理論依據(jù)
目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和諧社會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我國社會某些領域或某些行業(yè)的道德失范現(xiàn)象業(yè)已存在,人們的行為失德也有所抬頭、上升,而且逐漸蔓延到高校領域。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倫理價值取向和道德心理發(fā)生了深層次的變化,他們的恥感淡化趨向正日益凸顯出來。古人曾云:“人之有所不為,皆賴有恥心。如無恥心,則無事不可為矣?!薄皭u”在詞源學意義上是指羞愧、屈辱的一種情感狀態(tài)。恥感就是恥辱感、羞恥感,是人們自覺地求榮免辱的道德情感和價值意識,是因經歷和體驗到人的價值被褻瀆,而在人格深處產生的一種自我譴責和自我貶低意識。恥感是榮譽感的另一種表現(xiàn),以行道德之事為榮,以行不道德之事為恥。一個人為了自己的人格之全,就會嚴格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于那些不道德的事情堅決不做。對自己人格尊嚴的尊重和負責,是恥的本質內容。恥感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人們的恥感。恥感教育作為一種心理和文化途徑的統(tǒng)合體,它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德育模式,古今中外對恥感的研究都為其提供了實施的理論依據(jù),理應成為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維度。
關于中國傳統(tǒng)恥感文化,諸子百家對其多有論述。早在夏商周時期,人們就已經意識到要用自律與他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了,《尚書·說命下》中記載的“伊尹放太甲”的歷史事件就是很好的解釋。而時至今日,對我們的影響至今猶存的當屬先秦時期的恥感文化。它對大學生個人優(yōu)秀品格的形成,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對大學生之間和諧人際關系的維護,對個人與國家、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等,都有著很好的警示與啟迪作用。
“儒家學派在整理古代文化的過程中,對恥感文化的闡釋和弘揚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盵1]特別是孔子,更是將恥感文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而納入到儒家學說的體系當中,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
1.“恥感”是人之為人的本質
在《論語》中,談及恥感之處很多。如《學而》篇中記載,有子日:“信近于義,言可復;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是對于人的言行所作的闡釋。這里的“遠恥辱”正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來自于內心的羞恥感,二是來自于外界的壓力,即我們所說的通過自律和他律而遠離恥辱。儒家另一大儒孟子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無羞恥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fā),揭示了羞惡之心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道德情感,是人之為人的依據(jù)。
2.“恥感”是個體道德品質提升的內驅力
孔子認為“知恥近乎勇”。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彼蚊骼韺W集大成者朱熹也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這句話表明了羞恥心是道德主體的內在約束,使其不做違背道德的事[2]??梢哉f,羞恥感不僅是一種內在的情感,它也是個體道德完善的內在動力。
3.“恥感”與國家的關系
孔子把恥和國家興亡聯(lián)系起來?!鞍钣械?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就是說,不管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只知道自己做官領取俸祿的人,是可恥的;應該把個人的貧富榮辱和國家的興衰存亡聯(lián)系起來,以國家的無道為恥,把國家的振興看做自己的一份責任。這對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大學生把國家與個人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管子·牧民》篇中,恥感文化被提到了關系國家興亡的高度,“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復,四維絕則滅?!薄昂沃^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避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jié)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避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管仲在其政治實踐中把恥感文化關乎國家興亡的作用總結得非常深刻,由此而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1.道家學派對恥感文化的研究
道家學派對于恥感文化也給予了充分注意。老子《道德經》中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思是人如果能知道滿足,就不致因需求過度而蒙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因貪求過分而遭遇危險,因而也就可保長久?,F(xiàn)在人們常說的“知足不辱”,“知足常樂”就是這句話的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
2.法家對恥感文化的研究
法家主張“信賞必罰”、“專任刑法”以臻于治,但在主張“一斷于法”的同時,他們也很注意恥感文化。《商君書·去強》篇稱:“兵行敵所不敢行,強;事興敵所羞為,利?!本褪钦f:用兵敢打敵人所不敢打的仗,就會取得勝利,做事肯做敵人所恥于做的事,對國家就有好處。商鞅主張用刑罰來禁止奸邪,用官爵來勸勵功業(yè),他的根據(jù)就是人的羞恥之心。法家之集大成者韓非也很重視恥感文化,《韓非子·說難》中均有很好的論述。
在西方思想史上,盡管由于深厚的宗教文化影響使罪感而非恥感成為其基本內容,但這并不意味著恥感在西方思想史上就不重要、不具有人的存在本體論價值。相反,恥感仍然通過罪感意識與內心寧靜這兩種方式特殊存在著,并展示出深厚的社會精神價值[3]。眾所周知,基督教思想已深深地滲入西方人的文化方式、價值觀念和倫理原則之中,因此可以說,西方傳統(tǒng)的羞恥感理論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1.古希臘對恥感的研究
柏拉圖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羞恥是會引起恐懼的事情之一,遠離恥辱是有道德的人的正常動機。亞里士多德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思考,在哲學倫理學上對榮辱心理的特點、產生方式、評價等做了細致的考察,認為榮辱感是否正確,是與人的品質特點相應的。
2.德國對恥感的研究
德國思想家舍勒認為羞恥感為人所特有。盡管舍勒對此思想的論證主要是人類學層面而非哲學層面的,過于粗疏與一般,但是舍勒思想核心卻是清晰的,一方面,人有精神,動物只有生命本能,人是不同于動物的存在;另一方面,人有羞恥感是因為人的精神能使人意識到自身與作為完滿存在的“神”的差距。舍勒亦以自己的特殊方式試圖從存在本體論維度來把握羞恥感。舍勒這個思想核心中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其一,強調自我意識、精神是人與萬物的根本區(qū)別。在這里,自我意識、精神已具有人的存在本體論性質,舍此,人不成其為人。其二,強調羞恥感源于人對自身存在本質的自覺。舍勒認為人生活在“本質秩序”與“存在秩序”這兩種秩序之間。所謂“存在秩序”就是動物性的自然秩序,所謂“本質秩序”就是以“神”的秩序所標志的人的完滿存在狀態(tài)。人的存在應當是本質性的、完滿的。人沒有達到這種本質性、完滿,就是人的欠缺。羞恥感正是人的精神意識到自身與存在本質之間的差別、距離而產生一種特殊意識。這種意識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對人的本質的自覺,對人現(xiàn)實存在的自覺,以及對這二者間差別、距離的自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羞恥感又是人對自身本質的一種特殊自我意識。舍勒通過恥感以自己的方式事實上揭示何以為人,以及何以可能為人,以恥所標志的精神是人的根據(jù),正是此精神使人有可能成為人。在黑格爾看來,“道德的觀點就是自為在存在的自由”,“道德的意志是他人所不能過問的”、“任何暴力都不能左右它”。然而,道德的意志又不是“任意”,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內在定在,道德須以倫理為內容。作為客觀精神的自由概念、以及作為活的善的倫理是如何成為個體內在定在的?黑格爾借助于理性,通過個體揚棄其特殊性,使特殊性上升為普遍性的方式揭示了個體成為自由存在這一方向[4]。心中有善、有對善的自覺責任,這是關鍵性前提。當“我”沒有踐履善的責任,沒有履行應有的義務時,“我”的思想、行為與“我”的本質、善的目的有所差距、落差,這種差距、落差為“我”所發(fā)現(xiàn),這時,就會形成一種由于脫離本質而形成的恥感[5]。正是這種恥感驅使“我”要找回“我”的人格、本真、真我,驅使“我”要為善。暴力不能左右一個人的道德意志,他人不可以簡單地過問“我”的道德意志,但是他人卻可以通過激發(fā)一個人恥感形成的方式影響一個人的道德意志。在康德看來道德是理性的“絕對命令”,是自律。同樣,根據(jù)康德的認識,理性、自由、人是同等意義的概念,道德使人成人、配稱之為人,即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要求。這與中國古代的恥感文化內涵有異曲同工之妙。
3.英國對于恥感的研究
休謨從心理學上進行了解釋,認為人會因為自己的思想、情感、行為不符合正義原則而感到羞恥。斯密發(fā)展了休謨的同情理論,并形成了“公正的旁觀者”的立場,修正了純粹的同情理論所蘊涵的主觀性。在斯密的有關理論中,關于榮辱感受的問題,還訴諸良心原則。認為人們如果形成了良心,并時刻聽從良心的呼聲,就必然會尚榮而棄恥。
總之,恥感是古今中外倫理文化都極力褒揚的一種道德品格,無論是東方的恥感文化,還是西方的罪感文化,都把恥感作為發(fā)展人的良心、建立道德標準的重要力量。為防止大學生失德行為的普遍發(fā)生,高校德育應重視學生的恥感培育,促使他們正確恥感的形成。在新的歷史時期,胡錦濤同志根據(jù)新的形勢,科學地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不僅給恥感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同時給高校的恥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
[1]胡凡.論中國傳統(tǒng)恥感文化的形成[J].學習與探索,1997,(1).
[2]陳慧珍,周生虎.中西方傳統(tǒng)榮辱觀比較研究[J].黑龍江史志,2009,(6).
[3]高兆明.恥感與自由能力[N].光明日報,2006-07-31.
[4][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11-112,133.
[5]高兆明.榮辱觀研究:恥感與存在[J].倫理學研究,2006,(3).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hame-awareness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J IN Hui
Shame awareness education,as a integration of psycholy and culture,is a viable mode of moral education.Studies from ancient time to nowadays on it both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implementation.So it should becam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mo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College students had deeply changed on ethical and moral values and they tend to dilute the sense of shame.Strengthening the shame-awareness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tudentπs ability of independence,persistence an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so we should advocate 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shame-awareness education;theoretical basis
G641
A
1008-7966(2010)11-0158-03
2010-09-23
金慧(1976-),女,黑龍江雙城人,2009級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曲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