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述評

2010-08-15 00:46
黃山學院學報 2010年2期
關鍵詞:古音王力古韻

曹 強

(渭南師范學院 中文系,陜西 渭南714000)

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述評

曹 強

(渭南師范學院 中文系,陜西 渭南714000)

20世紀以來,江有誥的古音學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其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宏觀評論較多,微觀、系統(tǒng)研究不夠;大都集中討論古韻分部和陰入相配等問題,對其他問題關注不多;局限于以江氏的理論談其理論,歷時和共時地比較研究不夠;對原材料挖掘不夠。

江有誥;古音學;研究

江有誥(?—1851),字晉三,號古愚,清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有關江氏的生平事跡,史料中記載不多。江氏卒于咸豐辛亥年(公元1851)。其生年,向來諸書均缺?!肚迨犯濉贰ⅰ肚迦鍖W案》、《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歙縣志》等文獻,雖載江氏小傳但缺其生年。專述江氏其人之文,如葛其仁撰《江晉三先生傳》等文亦缺其生年。[1]14-15但是,自20世紀40年代日本學者神田一郎撰《江晉三先生年譜》[2]推定江氏的生年為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以來,關于江氏生年問題就有兩種說法:一種意見還認為“生年不詳”,另一種則依神田一郎之說,認為是1773年。裴銀漢先生研究神田一郎的《江晉三先生年譜》后,認為神田一郎之說僅僅是一種推論,不足為信。[2]誠然,神田一郎的推論或許與事實相差不多,但畢竟只是一種推論。江氏生年至今尚無確切之考證,所以暫且以問號(“?”)代替其生年。

江有誥生性狷介,無意舉業(yè),年二十二為學官弟子,“壹志古學,杜門著述,無寒暑間”。[1]14他一生的著述很多,除《音學十書》外,還有《唐韻再正》、《唐韻更定部分》、《說文六書錄》、《說文分韻譜》等。晚年時,他家中失火,所藏書版和未付梓的書稿全部被燒毀,此時他已雙目失明,不能重新整理舊業(yè)。其著述流行于世的只有 《音學十書》中的七種,即《詩經韻讀》、《群經韻讀》、《楚辭韻讀》(附 《宋賦韻讀》)、《先秦韻讀》、《唐韻四聲正》、《廿一部諧聲表》、《入聲表》,另有《等韻叢說》附于十書之后,這些還不到他著作目錄的一半。

江有誥精研顧炎武的《音學五書》與江永的《古韻標準》,在顧、江分部基礎上,分古韻為二十部,后接受孔廣森的東、冬分部說,共分為二十一部。江有誥的分部對顧、江、段、戴、孔五家有證實、匡補之功。江有誥審音之精,勝于江永一籌,其考古之功不讓于段、孔。清人段玉裁對江有誥的學識推崇備至,譽其書“精深邃密”,稱其人“集音學之成”。[3]1王力先生更稱江有誥是“清代古音學的巨星”。[4]562

一、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現(xiàn)狀

清代學者對先秦古韻分部的研究,到了江有誥可以說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境地。夏炘在《詩古韻表廿二部集說》中對清代的古韻分部做了這樣的總結:

自宋鄭庠分《唐韻》為《詩》六部,粗具梗概而已。顧氏博考群編,厘正《唐韻》,撰《音學五書》,遂為言音韻者之大宗。嗣后江氏、段氏精益求精,并補顧說之所未備。至于王、江(有誥)先生出,集韻學之大成矣。[5]313

夏氏所言甚是。而關于江有誥之古音學的研究直到目前為止還比較薄弱。

(一)20世紀以來,研究江氏的古音學著作

主要有:王力先生的《清代古音學》之《江有誥的古音學》、陳瑤玲博士的《江有誥音學研究》、郭錫良、耿振生二先生在《中國古代語言學家評傳》中為江氏撰寫的評傳及喬秋穎博士的《江有誥古音學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陳瑤玲的博士論文《江有誥音學研究》,是目前見到系統(tǒng)研究江氏音學的著作。論文分為七章,分別論述了江氏的學術淵源、古韻論、古聲調論和等韻學等內容。陳文認為上古韻部體系的建構,是江氏古韻分部研究上最大的成就,并就江氏古音學其他方面的成就做了較詳盡的討論。另外還指出了江氏古音學的缺失。[6]陳文材料翔實,論證有力,評價中肯、公允。但陳文對江氏的《詩經韻讀》、《群經韻讀》等具體問題討論不多,例如江氏研究《詩經》韻例的得失、《詩經韻讀》中葉音的本意、江氏對《詩經》合韻處理的得失以及江氏韻字注音的性質等問題,陳文均無具體闡釋,而這些問題都關系到江氏古音學理論研究的深入與否。

郭錫良、耿振生二先生在《江有誥》中介紹了江氏的生平、音韻學著作和古韻二十一部,并對江氏的《入聲表》、《諧聲表》和《唐韻四聲正》等作了簡要評述。文章指出江氏的古音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貢獻:一是祭、緝、葉部的獨立,二是重新劃分了各個陰聲韻部里的入聲字,特別是對段玉裁的入聲分配多所糾正。同時,又指出江氏二十一部排列的次序也比段玉裁、孔廣森更加合理,能夠更精確地體現(xiàn)“音近為鄰”的原則。此外,郭文還指出江氏古音學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注音中存在的問題,二是有關四聲的認識、論斷。[7]609-622限于篇幅和體例,文章未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和細致地分析。

喬秋穎的《江有誥古音學研究》是在其博士論文《江有誥<入聲表>研究》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全文分八章分別介紹了江有誥的生平及著述、研究江有誥古音學的方法、江有誥古韻的分部、江有誥對平入關系的研究、江有誥古音學理分析、江有誥古音學與其他學者古音學的對比和江有誥古音學的地位、影響及其不足。[8]1-233

(二)關于江氏古音學的研究,近年來發(fā)表的一些單篇論文

主要有:許世瑛先生的《輯江有誥通韻譜合韻譜借韻譜》、陳瑤玲博士的《江有誥等韻學述評》、喬秋穎博士的《論江有誥<入聲表凡例>研究入聲及平入關系的方法》、《江有誥、王念孫關于至部的討論及對脂微分部的作用》、彭靜博士的《江有誥<諧聲表>中的“古某某切”和“改某某切”》、王懷中博士的《江有誥古韻二十一部得失談》、崔彥博士的《江有誥<詩經韻讀>的古韻分部及影響》、沈昌明先生的《論江有誥在音韻學上的成就》、江舉謙先生的《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平聲字訂補》、《江有誥唐韻四聲正上聲字訂補》、《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去聲字訂補》、《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入聲字訂補》以及拙文 《江有誥<詩經韻讀>與王力<詩經韻讀>用韻之比較》和《江有誥<詩經韻讀>葉音本意考》等。

許世瑛先生的 《輯江有誥通韻譜合韻譜借韻譜》,輯錄了江有誥通韻、合韻、借韻譜,并闡釋了江氏所謂通韻、合韻和借韻的內涵。此外,許先生還校勘出江氏《音學十書》中二十一處訛誤。[9]對研究江氏之古音學具有重要的價值。

陳瑤玲博士的《江有誥等韻學述評》是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文章以江氏《等韻叢說》中有關字母的論說和古韻研究中等韻知識的運用情況為對象,分析江氏等韻學內容與審音能力。文章認為江氏等韻學成就有四方面:一是能掌握聲母發(fā)音的生理機制,也能注意到韻母洪細對聲母發(fā)音部位的影響,并對七音的發(fā)音狀態(tài)能加以細致的描寫;二是能據(jù)七音、清濁及發(fā)送收分析聲母,以聲母的發(fā)音特征排列出五十母位圖,按類定音,揭示了三十六字母的聚合關系;三是以時音說明古音,認為方言中保有古音成分,同時也認識到方言的城鄉(xiāng)差異是受官音影響程度不同所致;四是吸取了等韻學自語音系統(tǒng)觀察漢語各種語音現(xiàn)象的研究方法,并運用于古音分合的研究,重視系統(tǒng)結構的整齊性,留心字母等呼的不同,據(jù)此定出平入的分配關系,架構出上古韻母系統(tǒng)。[10]287-324文章材料豐富,論證有力。

喬秋穎博士的《論江有誥<入聲表凡例>研究入聲及平入關系的方法》探討了江氏研究上古入聲時運用的方法。作者認為江氏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比較眾家,擇善而從;二是以考據(jù)方法離析中古入聲韻;三是根據(jù)等韻審定古音中的平入關系。[11]其后,喬氏又作《江有誥、王念孫關于至部的討論及對脂微分部的作用》一文,從王氏、江氏二人對至部是否獨立的分歧入手,討論了二人爭論的意義,認為這種討論啟迪了王力先生等后來的學者,最終將陰聲的脂、微分立,完成了脂質真、微物文、陰陽入三分的格局。[12]喬氏的兩篇文章對江氏古音學理論做了有意義的探索,但對江氏的《詩經韻讀》及其他方面的內容討論不多。

這里的國學,不僅僅限于“一國固有之學”的“國學”,而是泛指中國元素(或者說東方文化)比較濃厚的著作。我是中文專業(yè)畢業(yè)的,因此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不得不說的是,我回到中國文化來集中閱讀,是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菲利普·W. 杰克森的啟發(fā),他指出:“教育就是促進社會文化傳播的過程?!币虼?,研究我們的教育,絕不能繞開中國文化。

彭靜博士的《江有誥<諧聲表>中的“古某某切”和“改某某切”》以之部為例,認為兩種改音方式雖然都把不同部的切下字改為同部的切下字,但它們有自己的特點?!肮拍衬城小碧祈嵡邢伦峙c改讀后的字中古韻母的讀音相差很遠,“改某某切”唐韻切下字與改讀的字中古韻母主元音的讀音相同或相近,并嘗試性地分析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13]可惜限于篇幅,作者未能對此展開深入地討論。

王懷中博士的 《江有誥古韻二十一部得失談》從江氏古韻二十一部入手,結合段玉裁、王力先生的古韻分部來討論江氏分部之得失。認為屋燭分立、藥部分立、祭部獨立是江氏所得,質物不分、脂微不分等是江氏所失。[14]

沈昌明先生的 《論江有誥在音韻學上的成就》一文,從宏觀上闡述了江氏對古音整理、古韻分部及入聲分配等方面的貢獻。[15]

崔彥博士的《江有誥<詩經韻讀>的古韻分部及影響》一文,分五個部分探討了江氏《詩經韻讀》的古韻分部、祭部獨立、葉部和緝部獨立、江氏的韻部次序和陰入相配等問題。崔文較全面討論了江氏的古韻分部及對王力先生、李方桂先生等后代學者的影響。[16]但是,崔文的材料和有些數(shù)據(jù)并非據(jù)江氏的《詩經韻讀》統(tǒng)計,而是取自王力先生的 《詩經韻讀》。以非直接的材料來討論江氏古韻分部的成就,說服力自然較低。

江舉謙《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平聲字訂補》等系列論文,對《唐韻四聲正》做了詳細訂補,[17]盡管其中有訂補失誤之處,但對研究江有誥古音學具有重要的價值。

拙文《江有誥<詩經韻讀>與王力<詩經韻讀>用韻之比較》,采用統(tǒng)計法,全面統(tǒng)計了江有誥《詩經韻讀》與王力《詩經韻讀》的差異,發(fā)現(xiàn)兩部《詩經韻讀》在韻例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韻腳字、入韻字理解不同;第二,非韻腳字是否入韻處理不同;第三,韻腳與非韻腳是否押韻理解不一。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王力先生糾正了江有誥諸多紕繆,可謂“前修未密,后出轉精”。但是,亦有個別篇章的韻例,江有誥分析是正確的,而王先生的分析尚有商榷之處。[18]《江有誥<詩經韻讀>葉音本意考》一文,統(tǒng)計了江有誥《詩經韻讀》中全部的葉音,共有58處。通過全面考察這些葉音,發(fā)現(xiàn)江氏的葉音并不是亂改字音。他的葉音標準是他確定的古音,他的葉音本意是多音中選擇一個音讀。[19]系統(tǒng)考察江氏的葉音,不僅對重新認識葉音說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助于全面準確評價江氏古音學的成就。

(三)研究江有誥古音學的碩博論文

主要有:裴銀漢先生的《江有誥古音學探微》、[20]喬秋穎的博士論文《江有誥<入聲表>研究》、[21]崔在秀的博士論文《江有誥<唐韻四聲正>研究》[22]以及拙文《江有誥<詩經韻讀>研究》等等。[23]這些文章或概述性地介紹或對某個方面深入地研究,而未對江氏《音學十書》作全面、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

另外,何九盈先生的《中國古代語言學史》中對江有誥及其古音學的成就做了簡要評述。[24]308-309一些音韻學著作和教材也對江氏的古音學成就做了概括性地介紹。此外,有些學者的文章中零星提及江氏古音學的某些論點,例如陳新雄先生的《怎樣才算是古音上的審音派》,通過理論分析,認為江氏應當歸入考古派。[25]李開先生的《論江永的審音方法及其在古韻分部中的應用》,論及江永的審音方法在古韻分部中的應用時,提及江有誥區(qū)分侯、幽,以宵和蕭三韻半屬本部(江有誥第三部宵部),以蕭三韻另半屬幽部,以及江有誥解決了侯、幽分立和蕭三韻半問題。[26]李先生指出了江有誥古音學研究的成就所在。

近年來,研究江有誥之古音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在此臚列管見,尚乞海內外方家哂正。

二、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存在的不足

歸納總結20世紀以來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宏觀評論較多,微觀、系統(tǒng)研究不夠。多數(shù)學者僅從宏觀上對江氏的古音學予以評述,微觀、系統(tǒng)的研究仍不夠,與研究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廣森等古音學取得的成果相比,江有誥之古音學的研究仍比較薄弱。

第二,大都集中討論古韻分部和陰入相配等問題,對其他問題關注不多。目前學者大都集中討論江氏的古韻分部和陰入相配格局等問題,未對江氏的 《群經韻讀》、《楚辭韻讀》、《先秦韻讀》、《廿一部諧聲表》等著作進行全面深入分析。目前也尚未見到學者深入探討江氏研究《詩經》用韻體例的得失、江氏對《詩經》合韻處理的情況及江氏韻字注音的性質等。王力先生在《詩經韻讀》中指出:“韻例的研究很重要;只有了解了《詩經》的韻例,才能更好地了解《詩經》時代的韻部”。[27]41繞開江氏對《詩經》韻例的研究和其對《詩經》合韻處理之得失,而談江氏的古韻分部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全面的。此外,江氏的 《詩經韻讀》、《群經韻讀》、《楚辭韻讀》、《先秦韻讀》等著作中有大量的音注材料,是其分部理論的實踐。不分析江氏的理論實踐,只談其理論,那樣得到的大都是空洞的理論。

第三,局限于以江氏的理論談其理論,歷時和共時地比較研究不夠。周祖謨先生在江氏《音學十書》①前言中指出:“江有誥的《音學十書》是研究古韻的必讀之作。學者宜與段氏《六書音韻表》和王念孫《古韻譜》參照來讀”。[28]5而目前大多學者局限于以江氏的古音理論談其理論,而將江氏的《詩經韻讀》與段玉裁的《六書音韻表》、王念孫的《古韻譜》、王力先生的《詩經韻讀》等著作進行歷時和共時地比較研究不多。不注重歷時和共時地比較,不利于總結江氏古音學的成就,也不利于探討古音學的發(fā)展演變軌跡。喬秋穎博士的新作《江有誥古音學研究》設專章將江有誥的古音學與江永、戴震、王念孫及段玉裁等人的古音學進行了比較,梳理了江有誥古音學的成就,對研究江有誥的古音學具有重要價值。除了共時層面比較外,還可從歷時角度比較,例如同王力先生的《詩經韻讀》、《楚辭韻讀》和陸志韋先生的《詩韻譜》等比較,從中反觀江有誥古音學的成就與不足。只有全面、系統(tǒng)比較,才能更清晰地認識江氏古音學的成就和不足,進而豐富江氏的古音學理論,而且對清代古音學的研究也將大有裨益。

第四,對原材料挖掘不夠。多數(shù)學者從宏觀上討論江氏古音學的得失,所舉材料,大多相同,難免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缺憾,客觀上降低了所持結論的說服力。

綜上所述,20世紀以來,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取得了諸多成績,但與研究顧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等古音學取得的成果相比,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顯得比較薄弱,同時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江有誥之古音學研究依舊任重道遠,尚需學者不斷努力,以期豐富江氏之古音學理論,從而將江有誥的古音學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注釋:

①江有誥.音學十書[M].中華書局,1993年影印.

[1]葛其仁.江晉三先生傳[C]//江有誥.音學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3.

[2]裴銀漢.江有誥的生年[J].中國語文,2001,(3).

[3]段玉裁.江氏音學序[C]//江有誥.音學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3.

[4]王力.清代古音學[M]//王力文集:第十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5]夏炘.詩古韻表廿二部集說[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陳瑤玲.江有誥音學研究[D].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7]郭錫良,耿振生.江有誥[M].吉常宏,王佩增.中國古代語言學家評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8]喬秋穎.江有誥古音學研究[M].合肥:黃山書社,2009.

[9]許世瑛.輯江有誥通韻譜合韻譜借韻譜[J].燕京大學文學年報,1941,(7).

[10]陳瑤玲.江有誥等韻學述評[C]//何大安,等.聲韻論叢.臺灣:臺灣學生書局,2001.

[11]喬秋穎.論江有誥入聲表凡例研究入聲及平入關系的方法[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2).

[12]喬秋穎.江有誥、王念孫關于至部的討論及對脂微分部的作用[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3).

[13]彭靜.江有誥諧聲表中的“古某某切”和“改某某切”[J].現(xiàn)代語文,2007,(3).

[14]王懷中.江有誥古韻二十一部得失談[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3,(1).

[15]沈昌明.論江有誥在音韻學上的成就[J].黃山學院學報,2005,(5).

[16]崔彥.江有誥《詩經韻讀》的古韻分部及影響[C].第五屆先秦兩漢學術兩岸研究生論文發(fā)表會,2006.

[17]江舉謙.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平聲字訂補[J].圖書館學報,1968,(10).

[18]曹強.江有誥詩經韻讀與王力詩經韻讀用韻之比較[J].寧夏大學學報,2009,(2).

[19]曹強.江有誥詩經韻讀葉音本意考[J].語言科學,2009,(5).

[20]裴銀漢.江有誥古音學探微[D].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生碩士論文,1997.

[21]崔在秀.江有誥唐韻四聲正研究[D].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22]喬秋穎.江有誥入聲表研究[D].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23]曹強.江有誥詩經韻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24]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25]陳新雄.怎樣才算是古音上的審音派[J].中國語文,1995,(5).[26]李開.論江永的審音方法及其在古韻分部中的應用[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4,(1).

[27]王力.詩經韻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8]周祖謨.音學十書·前言[C]//江有誥.音學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3.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JiangYou-gao's Ancient Phonology

Cao Qi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714000,China)

The twentieth century saw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JiangYou-gao's ancient phonology,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inadequacies.The deficienc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There have been too many macro comments,too few micro and systematic researches;They have mostly focused on the collocation of rhyme division and Yinru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ther issues;The studies have used Jiang's theories only as the source of researches,and there haven't been enoug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comparisons;In-depth researches on raw materials haven't been conducted.

JiangYou-gao;Ancient phonology;Research

H11

A

1672-447X(2010)02-0012-05

2009-10-12

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09JK073)

曹 強(1977-),寧夏海原人,渭南師范學院中文系講師,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漢語音韻學和修辭學研究。

曲曉紅

猜你喜歡
古音王力古韻
保險理賠知多少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王力手跡
古韻今和
古韻今和
古韻今和
古韻今和
藝術百家:王力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體系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