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輸入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應(yīng)用

2010-08-15 00:48:47滕愛杰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年8期
關(guān)鍵詞:學習者大學英語教學

王 丹,滕愛杰

(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40)

輸入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應(yīng)用

王 丹,滕愛杰

(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40)

針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通過論述克拉申的“輸入假設(shè)”,斯溫納的“輸出假設(shè)”和朗的“交互假設(shè)”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應(yīng)采取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以加大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這是解決大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

輸入假設(shè);輸出假設(shè);交互假設(shè);交互式課堂教學

引言

二語習得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形成于 20世紀 60年代末70年代初,近 40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的二語習得研究蓬勃發(fā)展,其理論被越來越多地應(yīng)用到外語教學中并在教學實踐顯示了對外語教學的巨大指導(dǎo)作用。我國當今大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費時低效”現(xiàn)象,輸入與輸出的比例嚴重失衡。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學習者接受輸入的時間占學習總體時間的 80%以上,在課堂學習中,學習者極少有語言輸出機會,只是一味被動地接受輸入,因此達不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然而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與全球關(guān)系的進一步密切,社會對于外語人才的需求愈顯迫切,大學英語教學也隨之備受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因此,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方法改善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以適應(yīng)社會發(fā)展需要。本文通過對二語習得的一些理論的論述,討論了適合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種模式,希望以此來促進大學英語教學。

1 理論基礎(chǔ)

1.1 克拉申的輸入假設(shè)

“輸入假設(shè)”是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該假設(shè)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習得語言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對語言輸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1]。所謂“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指學習者聽到或讀到的可以理解的語言材料,這些材料的難度應(yīng)該稍微高于學習者目前已經(jīng)掌握的語言知識。如果語言材料中僅僅包含學習者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它對語言習得不具有意義。同樣,如果語言材料太難,大大超過了學習者目前的語言知識,它對語言習得也不具有意義。

1.2 斯溫納的輸出假設(shè)

斯溫納以加拿大沉浸式語言教學項目中的兒童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自己的觀察于 1986年提出了“輸出假設(shè)”,該假設(shè)的思想概括起來,即通過產(chǎn)出語言,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語言習得可以發(fā)生。斯溫納指出僅僅靠可理解輸入還不能使二語習得者準確而流利地使用語言,成功的二語習得者既需要接觸大量可理解輸入,又要產(chǎn)出可理解輸出[2]。斯溫納認為在某種條件下輸出可以促進二語的習得,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輸出具有注意、假設(shè)檢驗、元語言三大功能。

1.3 朗的交互假設(shè)

朗在克拉申“輸入假設(shè)”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交際的雙方為了交際順利進行而相互“協(xié)商”產(chǎn)生“交互修正”,從而提出“交互假設(shè)”。“交互假設(shè)”在強調(diào)可理解語言輸入的重要性的同時,特別強調(diào)意義協(xié)商 (negotiation of meaning)對語言習得的促進作用。朗認為如果說話者有條件接受和參與交互調(diào)整,那么就會擴大第二語言習得的機會。他還著重強調(diào)“雙向交際”(two-way communication)將更能促進交互調(diào)整和意義協(xié)商,從而提高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3]。

1.4 輸入、輸出與交互的關(guān)系

語言學習過程由兩個部分組成:輸入、輸出。在這個過程中,輸入是一個純粹的知識學習過程。輸出過程則將知識層和輸出層聯(lián)系起來,要求學習者用目標語進行理解和表達。因此,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輸出是語言學習的充分條件。只重視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入,忽視學生的語言輸出,會造成學生的輸入、輸出嚴重失衡。然而,輸入不會自動轉(zhuǎn)化為輸出,從輸入到輸出,再從輸出到輸入,這中間有一個實踐操練的過程,交互是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有效手段。

2 輸入、輸出、交互假設(shè)在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

2.1 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是從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轉(zhuǎn)為以“學、練”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啟發(fā)式、誘導(dǎo)式的語言輸入活動以及大量的語言表達實踐實現(xiàn)學生可以不假思索地交流思想的教學目標。

2.2 輸入假設(shè)在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克拉申的“輸入假設(shè)”強調(diào)可理解性輸入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根據(jù)“輸入假設(shè)”,我們在教學中應(yīng)做到:(1)增加輸入的可理解性。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不斷地根據(jù)學生的反饋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輸出,以確保對學生的輸入是可理解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重視意義的傳遞,盡可能向?qū)W生提供熟悉、有趣且相關(guān)的話題,引導(dǎo)他們利用語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識來理解輸入,必要時還可利用其他的教學輔助手段,如多媒體、圖片、幻燈等來幫助學生理解。(2)在課內(nèi)外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大量可理解輸入的機會。課堂上教材中使用的語言、外國人話語、教師話語及中介與話語都是可理解輸入,課外的可理解輸入更是可以多種多樣,廣播、電視、電影、磁帶、講座、英語角等都是便利高效的輸入資源。(3)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大大促進學習的效果。根據(jù)輸入假設(shè),課堂不僅要向?qū)W生提供足夠的可理解輸入,還應(yīng)具有一個低情感過濾的氛圍,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應(yīng)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情感和自尊,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也要考慮學習者情感因素,使學生在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獲取語言輸入[4]。

2.3 輸出假設(shè)在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克拉申的“輸入假設(shè)”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它過分強調(diào)輸入的作用而忽視了輸出的作用。只輸入不輸出是不完整的語言學習,斯溫納的“輸出假設(shè)”彌補了克拉申“輸入假設(shè)”的不足,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到:(1)充分創(chuàng)造輸出的條件,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表達。不少學生由于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缺乏自信心,表達之前總是顧慮重重,教師不妨自己作一些必要的示范,或請一些口語相對好的學生先作發(fā)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鼓勵為主,不可追求表達上的完美。(2)重視輸出的方法。我們知道,協(xié)作學習(包括小組討論、一對一問答、角色扮演等)能產(chǎn)生大量的輸出。這種活動可以鼓勵學生相互進行語法和語義上的磋商,找到恰當?shù)谋磉_方式。(3)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輸出理論使學生意識到通過說和寫能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5]。但怎么才能讓學生愿意說而且多說,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設(shè)計的活動應(yīng)該是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這樣才能夠調(diào)動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老師應(yīng)該放手讓學生去做,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利用網(wǎng)絡(luò)信息量大、快捷方便,讓學生自己收集相關(guān)的資料。課堂上讓學生來進行講解和表演,老師再作必要的補充和及時的反饋[6]。

2.4 交互假設(shè)在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

根據(jù)交互假設(shè),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生應(yīng)完成如下的轉(zhuǎn)變:(1)教師必須完成角色的轉(zhuǎn)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課堂互動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具有較好的語言能力,更要有很高的組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活動中來。(2)學生必須完成角色的轉(zhuǎn)變。學生應(yīng)該改變從前的學習習慣,打破課堂中孤立的學習關(guān)系,而變成活躍的、合作的、敢于冒險的語言學習者。(3)教師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zhì)。要使師生之間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教師具備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高度的判斷能力、即興總結(jié)概括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及靈活應(yīng)付各種變化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進行[7]。

3 實施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

3.1 實驗?zāi)康?/p>

筆者以二語言習得為理論框架,希望通過研究其在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yīng)用,證明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一種有效模式。

3.2 實驗對象

筆者在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2007級學生中隨即抽取兩個班級作為實驗對象。

3.3 實驗方法

本實驗主要采取課堂實踐教學法。在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2007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作為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實驗班級在教學中運用交互教學模式,對照班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驗班級由筆者親自執(zhí)教,對照班級由外語系其他教師任教,通過教學每周 6學時,共計 18周的教學實驗,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學效果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檢驗兩個實驗班級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3.4 數(shù)據(jù)分析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筆者對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2007級英語專業(yè)一班和二班的精讀期末考試成績進行了比較。其中一班實施交互式教學模式,二班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成績按優(yōu)秀 (90~100分)、良好 (80~90分)、中等 (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 (60分以下)五個等級劃分。具體比較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3.5 研究結(jié)果及討論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實施交互式教學模式班級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的提高,成績也比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班級的學生高。我們知道,教學即交流,沒有課堂交流,課堂教學就不可能發(fā)生。良好的課堂交流是教學成功的基本條件。由于我國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根本無法保證學生大量接觸英語,課堂就成了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無疑是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重點應(yīng)放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上。關(guān)鍵要提高課堂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最近新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強調(diào)了“培養(yǎng)學生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就必須營造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氛圍,強化英語課堂教學,實施師生交互、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引入雙向的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設(shè)置以學生為中心的交互教學活動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結(jié)論

通過論述輸入、輸出與交互假設(shè),筆者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應(yīng)以交互為主導(dǎo),采用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交互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強調(diào)用語言去學習和學會用語言,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效果的檢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因此,關(guān)于大學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具體效果,它與以往教學模式相比,可以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帶來多大的提高,對此筆者將在今后的后續(xù)研究中進一步探索。

[1]陳曉.克拉申的“輸入”理論與英語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6):66-68.

[2]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58-62.

[3]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73.

[4]陳冬梅,田建國.應(yīng)用語言信息輸入輸出理論提高英語大班教學效果 [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4):59-61.

[5]盧仁順.“輸出假說”研究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34-37.

[6]杜愛紅.大學英語課堂互動與語言輸入與輸出及其應(yīng)用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9 -71.

[7]Brown,H.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New York: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a.

Abstract: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illustrates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Swain'sOutput Hypothesis,Long's Interaction Hypothesi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adopt the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mod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practice of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e.This is an effective way of dealingwith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input hypothesis;output hypothesis;interaction hypothesis;interactive model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責任編輯:劉東旭)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in InteractiveM odel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WANGDan,TENGAi-jie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Northeast Forestry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H319.3

A

1001-7836(2010)08-0163-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66

2010-03-31

王丹(196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學科負責人,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從事語用學、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滕愛杰(1981-),女,黑龍江雙城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語言學研究。

猜你喜歡
學習者大學英語教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大學求學的遺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广州市| 财经| 阳高县| 沙河市| 潮安县| 齐齐哈尔市| 孝昌县| 仙居县| 乌鲁木齐市| 武鸣县| 阿拉尔市| 阿巴嘎旗| 涟水县| 白玉县| 泾源县| 奇台县| 历史| 新晃| 剑河县| 红河县| 鹤山市| 东海县| 承德市| 都兰县| 伊宁县| 桦南县| 南华县| 丰镇市| 吴旗县| 沁阳市| 海晏县| 临清市| 毕节市| 巍山| 中阳县| 奉新县| 工布江达县| 秀山| 文山县| 监利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