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青 秦曉明 趙 杰 趙松耀 張曉曼 劉 威 孟宏音 趙美英 劉喜燦
1)鄭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鄭州 450007 2)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鄭州 450000
卒 中 后 認 知 功 能 障 礙 (post-stroke cognitive i mpairment,PSCI)是指卒中后出現(xiàn)的認知功能障礙,較多累及記憶力、空間結構、計算力,其他如推理能力、注意力、定向力等認知功能也較易受損[1]。卒中后的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工作及社交能力,使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本研究在門診及住院病人中進行橫斷面研究,評估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MMSE-MC)[1]。抑 郁 狀 態(tài) 的 評 定 采 用 抑 郁 自 評 量 表(SDS)。
表1 研究人群基線特征
1.1 入選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60歲;(2)急性期過后3個月;(3)有CT或 MRI診斷,并提供相應報告;(4)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年齡<60歲;(2)各種出血性腦卒中;(3)3次及以上腦卒中發(fā)作;(4)靜息卒中(影像學檢查有缺血性病灶,而無臨床癥狀或體征的患者);(5)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3個月內(nèi);(6)瘤卒中、血液病、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7)昏迷患者;(8)拒絕配合調(diào)查者。
1.2 研究對象 2006-07~2010-05在鄭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和病房就診,符合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03例,其中12例未完成MMSE檢查,共791例納入研究,年齡60~92歲,平均(69.6±4.6)歲;男 400例(50.6%),女 391 例 (49.4%);認 知 功 能 障 礙 80 例(10.1%),基線資料見表1。
1.3 研究方法 采用橫斷面的研究方法、由我科醫(yī)務人員完成研究。
1.3.1 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表自行設計,內(nèi)容包括一般情況、現(xiàn)病史(腦卒中病史及腦卒中發(fā)作次數(shù)腦卒中發(fā)作日期,高血壓史、心臟病史、糖尿病史,血脂代謝異常等)及吸煙飲酒史。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定采用Barlhel ADL量表[3]。認知功能的評價采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中國修訂
1.3.2 體格檢查:包括血壓、血脂、空腹血糖檢測及身高、體質(zhì)量測量。所有檢查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醫(yī)務人員完成,血壓測量采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所述方法,血脂和空腹血糖檢測由參加研究的各醫(yī)院檢驗科抽取靜脈血進行檢測,血脂檢測項目包括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1.3.3 診斷及評價標準:腦卒中診斷標準參照MONICA研究的標準[3],腦卒中分類以患者提供的CT報告為依據(jù)。Barthel ADL量表評分為100分者為日常生活完全自理,<100分者為ADL依賴。參照MMSE評分評定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3]:文盲≤17分,小學≤20分,中學≤22,大學≤23。抑郁狀態(tài)定義為SDS評分>41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1 PSCI的患病情況 本研究人群基線PSCI患者80例,總的患病率為10.1%;年齡<70歲人群患病率為8.4%,≥70歲人群為11.9%;男性患病率為11.2%,女性為9.0%。見表2。
表2 PSCI患病率與人口學因素的關系
2.2 PSCI的影響因素 在人口學因素中,文化程度對PSCI患病率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見表2。在臨床因素中卒中發(fā)作次數(shù)、卒中影像學分類、卒中后的抑郁狀態(tài)及卒中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顯著影響PSCI的患病率,見表3。在腦血管病危險因素中,高血壓、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心臟病、吸煙史、飲酒史及超重對PSCI的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 分 別為:0.072、0.979、0.494、0.110、0.876、0.631、0.076,見表4。Logistic多因素回歸模型分析結果示:其中卒中影像學分型(P:0.002,OR:2.383)、卒中發(fā)作次數(shù)(P:0.002,OR:2.395)、抑郁狀態(tài)(P:0.000,OR:9.01)、ADL情況(P:0.000,OR:7.08)是PSCI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5。
表3 PSCI患病率與卒中臨床因素的關系
表4 PSCI患病率與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系
表5 PSCI患病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目前,國內(nèi)缺血性卒中PSCI患病率的研究多以醫(yī)院為基礎。楊嬌等[4]報道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病人PSCI的發(fā)生率為26.56%。Rsquin等[5]報道,卒中發(fā)生1、6、12個月后PSCI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1.1%、61.3%、51.5%。本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3個月后PSCI的患病率為7.9%,低于前述研究??赡芘c以下因素有關:本研究納入部分門診卒中病人,該人群腔隙性梗死患者比例大,病人病情較輕;本研究參照MMSE評分來劃分PSCI,對于失語及病情危重的患者不能進行檢測;入選病例為卒中后3個月的恢復期病人,而急性期PSCI的患病率較高;不同人群的人口學因素及卒中相關因素不同,均可影響PSCI的發(fā)生率。
在人口學因素中,文化程度影響PSCI的患病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認知功能是學習知識及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復雜的皮層功能,與文化程度呈正相關,這可能是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PSCI更易發(fā)生的原因[6]。
在臨床因素中,卒中影像學分型、卒中發(fā)作次數(shù)、抑郁狀態(tài)、ADL情況是PSCI的獨立影響因素。血栓形成及腦栓塞較腔隙性腦梗死病人、二次復發(fā)較單次卒中病人對腦功能的影響重,可以解釋在這些人群中PSCI高發(fā)。
卒中后的抑郁狀態(tài)是腦功能損害的一種表現(xiàn),在卒中后3個月和12個月的發(fā)病率高達53%和42%,而且已經(jīng)明確卒中后的抑郁狀態(tài)會影響患者的記憶、非語言問題解答、注意及心理運動速度[7],這和我們的研究相符,可以解釋存在抑郁狀態(tài)的病人PSCI發(fā)生率顯著增高的原因。
Tang等報道NIHSS評分和卒中后認知功能評分呈明顯負相關[8-9],本研究采用Bathel評分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間接反映卒中對軀體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Bathel評分低的病人PSCI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卒中的影像學分類、發(fā)作次數(shù)、卒中后的抑郁狀態(tài)及卒中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在卒中病人中進行此類影響因素的控制,以期減少PSCI的發(fā)病率及患病率,提高卒中人群的整體生活水平。
[1]胡昔權,竇祖林,萬桂芳 .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華物理學與康復雜志,2003,25(4):219-222.
[2]王擁軍 .神經(jīng)病學臨床評定量表[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100-325.
[3]楊嬌,陳長香 .高血壓、高血脂影響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調(diào)查[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5):2 382-2 383.
[4]Rasquin SM,Lodder J,Ponds RW,et al.Cognitive functioning after str oke:a one-year f ollow-up study[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 d,2004,18(2):138-144.
[5]Newman GC,Bang H,Hussain SI,et al.Association of diabetes,ho mocysteine and HDL with cognition and disability after str oke[J].Neur ology,2007,69(22):2 054-2 062.
[6]Kauhanen M,Kor pelainen JT,Hilt unen P,et al.Poststr oke de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ognitive i mpair ment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J].Stroke,1999,30(9):1 875-1 880.
[7]Tang WK,Chan SS,Chiu HF,et al.Frequency and clinical deter minants of post-stroke cognitive i mpair ment in nondemented stroke patients[J].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2006,19(2):65-71.
[8]陳秀瓊,陽初玉 .早期康復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