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有華
(吉林省龍井市開山屯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吉林龍井 133417)
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譚有華
(吉林省龍井市開山屯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吉林龍井 133417)
目的:了解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情況,提高臨床合理用藥的水平。方法:隨機抽取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的門診處方874份,對抗菌藥物在各科室使用情況、給藥方式、抗菌藥物種類等情況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進行統(tǒng)計。結果:本院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率為45.9%;外科抗菌藥物使用率最高,占32.4%;給藥方式多以口服為主;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使用率最高;多為單獨用藥。結論:本院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今后進一步加強對抗菌藥物的管理,嚴格掌握用藥指征,保證臨床用藥安全。
抗菌藥物;合理用藥;用藥指征
抗菌藥物臨床多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療效顯著,應用率居各類藥物之首。但抗菌藥物的不合理的使用,不僅導致病菌耐藥性的增加,危害患者身體健康,還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正確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減少細菌耐藥性發(fā)生、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變得尤為重要[1-2]。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本院提高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水平和開展用藥監(jiān)測提供參考。
隨機選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本院門診處方874份。
根據所選處方對各科室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情況、藥物種類、聯(lián)合用藥等情況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874 份處方中使用抗生素的處方401份,抗菌藥物平均使用率為45.9%。見表1。
表1 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單用抗菌藥處方數(shù)334份,占83.3%;兩種抗菌藥聯(lián)用61份,占15.2%。
在401例抗菌藥處方中,共使用抗菌藥物539次??咕幬锔鞣N類使用情況見表2。
表2 使用抗菌藥物種類及使用率
在使用抗菌藥物過程中,口服給藥212份,占52.9%;注射給藥166份,占41.4%;局部給藥23份,占5.7%。
本次調查抗菌藥物使用率為45.9%,完全符合國家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1]。這與醫(yī)院對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的重視程度有直接關系,醫(yī)院通過開展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培訓,提高了醫(yī)護人員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意識及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水平。而本院各科使用抗菌藥物情況不同,分析因素主要有各科室收治的病種、各科室的管理、感染發(fā)生率高低、醫(y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能力等不同。其中外科應用頻率最高,臨床可能存在外科醫(yī)師依賴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情況。因此,外科應從嚴格的無菌技術、規(guī)范的手術操作及術后護理等方面加以重視,同時輔以抗菌藥物加以治療,才能安全有效的預防手術感染。兒科使用抗菌藥物占15.5%,這是因為兒童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臨床要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范圍,避免藥物在體內發(fā)生蓄積中毒現(xiàn)象[3-4]。
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藥物的抗菌活性、擴大抗菌譜、延緩細菌耐藥性產生和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聯(lián)合應用抗菌藥物首先要有聯(lián)合用藥指征,其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感染特點,以及抗菌藥物特點等,這樣方能合理地選擇聯(lián)合應用的抗菌藥物。單一用藥治療易產生耐藥性,而聯(lián)合用藥則可加強細胞內外的殺菌作用及延緩細菌產生耐藥性,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選擇聯(lián)合應用抗菌藥物時,除要考慮抗菌藥物各自的特點外,還要考慮不同作用機制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可能產生的協(xié)同、相加、無關或拮抗作用。本院抗菌藥物聯(lián)用率為16.7%。臨床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比如:預防用藥指征過寬,不符合《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5]等情況。
本院采用的抗菌藥物中頭孢菌素類使用最多,占到34.9%,其次為喹諾酮類和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具有抗菌譜廣、耐酶性能強、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等特點,為臨床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首選藥物。喹諾酮類藥物對細菌顯示選擇性毒性,副作用小,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的影響,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臨床上使用也比較廣泛。臨床醫(yī)生應該根據藥物各自的特點,結合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藥,切不可隨意聯(lián)用[6]。
本院使用抗菌藥物主要以口服給藥,符合抗菌藥物應用的原則:能口服不注射,臨床上抗菌藥物首選用藥方式為口服給藥。從安全角度考慮,口服給藥安全性遠遠大于注射給藥。而在使用方便性、患者依從性以及價格角度來對比,口服給藥明顯優(yōu)于注射給藥,廣大患者更樂于接受口服給藥的方式。因此在臨床中對于胃腸道感染和其他輕度感染者應首選口服給藥,而注射給藥只用于重癥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以便達到速效和強效的治療效果。
總之,本院抗菌藥物應用基本合理,抗菌藥物應用率為45.9%,但也存在用藥不合理的情況,醫(yī)院應進一步提高臨床抗菌藥物應用水平,嚴格把握抗菌藥物適應證,盡量避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以達到安全、有效和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目的。
[1]國家衛(wèi)生部.抗感染藥物管理規(guī)范[S].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4,84(22):1857-1862.
[3]張麗輝,林俊平,王宋浩,等.門診抗感染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11(6):683-684.
[4]李凌未,幸勇,馬凌飛,等.基層醫(y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0,17(6):67-68.
[5]顏久興.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抗菌藥物的利用分析[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8(3):322.
[6]盧健平.本院抗菌藥物使用的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2,11(3):184.
R978.1
B
1674-4721(2010)11(c)-145-02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