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經濟危機的傳導機制與治理:經濟全球化視閾中的規(guī)制研究

2010-09-15 07:35:58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次貸金融市場金融危機

吳 蓮

經濟危機的傳導機制與治理:經濟全球化視閾中的規(guī)制研究

吳 蓮

馬克思早在100多年以前就預言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fā)生的必然性,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到今天的由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危機是其有力的證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經濟危機的傳導也日趨復雜,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及新型媒體與經濟危機的關聯越來越緊密,在經濟危機的傳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要以此次經濟危機為鑒,從根本上解決生產相對過剩與消費相對不足的基本矛盾,構建穩(wěn)健的金融體系,推動建設合理的國際金融新秩序,對經濟危機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治理。

經濟危機;傳導;預防;治理

(二)由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美國的次貸危機發(fā)生后,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迅速波及全球并引發(fā)全球金融危機,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2007年8月2日,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對沖基金因美國次級房貸問題而虧損,全球股市幾度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問題而大跌市。2008年8月,次貸危機升級為全國性的金融危機,導致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銀行虧損,保險公司、投資基金遭受巨大損失及股市劇烈震蕩。比較有代表性的事實有:2008年8月,房利美、房貸美陷入財政危機,被美國政府接管;2008年9月,A IG獲美國聯準會貸款850億美元拯救,但條件為美國政府取得A IG79.9%股權,A IG被美國政府接管;

從次貸危機到經濟危機

(一)次貸危機的發(fā)生。自2001年以來,美國住房市場持續(xù)繁榮,房價不斷攀升。伴隨著較低的利率水平,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fā)展,主要包括次級房貸市場以及由次級房屋信貸經過貸款機構及華爾街用財務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組合、包裝,以票據或證券產品形式在抵押二級市場上出賣、用高息吸引其它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購買而形成的二級次貸市場。然而,近年來美聯儲連續(xù)提高利息,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導致2006年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由此導致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借款人信用降低,市場違約情況增加,銀行貸款不能回收,銀行資產縮水及與貸款有關債券的評估價格下跌。一旦抵押資產價值縮水,就產生了危機,并且波及整個鏈條。2007年初,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現,各次貸2008年9月21日,美聯儲宣布批準美國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實施業(yè)務轉型,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業(yè)銀行等;2008年9月29日,美國眾議院否決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劇下挫,道指暴瀉777點,是歷來最大的點數跌幅,單日跌幅高達7%,亦是1987年環(huán)球股災以來最大的跌幅。

(三)由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次貸危機源于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形成金融危機,然后又進一步影響實體經濟,形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就美國國內而言,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險危機通過金融市場不斷擴散,嚴重影響消費信貸和企業(yè)融資及社會就業(yè),進而損害美國經濟增長。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銀行的倒閉使許多企業(yè)的融資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年虧損309億美元為其百年歷史上的第二大虧損額。就業(yè)方面,戴爾 PC裁員8900名,索尼宣布全球裁員8000人,英特爾全球進行低調裁員。就全球范圍而言,次貸危機一方面通過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影響各國經濟,導致股市波動、下跌等;另一方面通過對外貿易、對外投資等,影響其他國家消費、進出口以及就業(yè)等。

全球化下經濟危機的傳導機制

美國次貸危機發(fā)生于房地產市場,并通過信貸市場、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最終又反作用于實體經濟,引起世界經濟整體動蕩。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反映的是生產領域與流通領域之間相互傳導的關系,其傳導機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由多個因素組成,包括經濟危機的形成、經濟危機的導火索、傳導的環(huán)境、傳導的渠道等。如下圖所示。

(一)根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從發(fā)生的時間先后秩序看,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和全面經濟危機是以連鎖反應形式依次出現,這似乎告訴我們,先有金融危機,然后是經濟危機,也即是金融危機是經濟危機的根源。國內很多學者也都從這個角度進行論述,比如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的變動、金融監(jiān)管不力、金融市場操作不規(guī)范、流動性過剩等。不可否認,金融市場的運行狀態(tài)對經濟具有反作用,但是從源頭上說,次貸危機的爆發(fā)是源于實體經濟——房地產行業(yè),并通過金融市場而不斷放大。作為一個縮影,美國房地產業(yè)的發(fā)展正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體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一是“個別工廠中的生產組織性和整個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之間的對立”[1],二是生產的無限擴大與勞動群眾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對矛盾也得到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的認可,凱恩斯在《就業(yè)利息與貨幣通論》中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原因歸結為“有效需求不足”。我國很多學者對美國房地產業(yè)做過實證分析,用數據說明了美國房地產業(yè)的生產的相對過剩情況。

也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美國人是超前消費,大量消費信貸使得美國不是生產過剩而是消費過度。其實,在短期里,消費信貸不過是緩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一個工具或手段而已。從長期來看,依靠消費信貸拉動經濟的發(fā)展是不可持續(xù)的,一旦信貸消費減少,生產過剩的危機就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在短期內消費信貸緩解了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矛盾,在長期卻積累了更多的基本矛盾,因此當前的信用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擴大了危機發(fā)生的程度、范圍和持續(xù)時間。所以,“一切真正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fā)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界限?!盵2]

(二)導火索:次貸危機。生產的相對過剩與消費的相對不足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體現,當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fā)?!靶陆洕迸菽茰绾?為了刺激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等,使得幾乎所有市場都被投放了大量流動性,其中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最為顯著。美國房地產業(yè)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程度比較尖銳的部門,過度的消費信貸在短期看似緩解了矛盾,但長期看卻加劇了矛盾。如果說資本主義革命會在資本主義鏈條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取得勝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卻是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最為尖銳的部門爆發(fā)。因此,房地產業(yè)成為經濟危機爆發(fā)的突破口,而源于美國房地產業(yè)的次貸危機成為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次貸危機通過金融信用制度進一步引起整個金融系統的危機,導致更大規(guī)模、更深層次的經濟危機。

(三)條件: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指各種經濟資源,包括商品、資本、技術、勞務等,跨越國界在世界市場上流動與配置。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因為資源國際流動的渠道和紐帶,既是資源配置效率的擴散和傳導機制,同時也是經濟風險的擴散和傳導機制。經濟全球化既可以把一國經濟的優(yōu)勢、效率或風險、危機傳導、擴散到外部世界(外向傳導),也可以把外部世界的各種經濟優(yōu)勢、效率或風險、危機吸納、匯集到本國(內向傳導)。正是這種擴散和傳導機制,使得各國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有時甚至大到類似于“蝴蝶效應”。當前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最初的“蝴蝶扇動翅膀”,最終放大成“龍卷風”。

(四)放大器:金融危機。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金融之所以成為經濟危機的放大器主要源于其強大的外部性。一方面,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金融市場運用較多的杠桿原理,如金融體系內部的杠桿經營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的杠桿,杠桿系數越大,收益或虧損放大系數就越大。例如,華爾街的問題主要是金融機構投資銀行運用極高的杠桿原理對借來的資本進行數十倍的放大,杠桿比一般是30倍,這樣會把投資盈利或虧損放大30倍,也就是說要么暴利、要么巨虧,市場風險系數劇增。另一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金融的全球化擴大、加劇金融危機的范圍。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貨幣的普及,網絡銀行和網上交易突破國界在全球鋪開,全球金融市場越來越被連接成為一個整體。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先引起了歐元國家貨幣危機,然后通過債務鏈條沖擊西歐銀行、演變?yōu)闅W美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從發(fā)達國傳染至新興市場經濟體,發(fā)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成為真正的全球金融危機。

(五)渠道。此次經濟危機源于實體經濟——房地產的下滑,引起金融危機,然后通過金融危機在更大規(guī)模、更深層次上影響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盡管經濟危機的傳導與擴散渠道錯綜復雜,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至于無法分清到底是誰影響誰,但通過對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進行梳理,追根溯源,可以看出經濟危機的傳導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渠道進行的。

1.資本流(金融市場)。資本流是指由于資本流動性受阻或資本短缺而導致的不利的經濟行為或結果。次貸危機的發(fā)生經歷了流動性短缺、信貸緊縮與實體經濟萎縮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即為短缺型的資本流所致。資本流動性短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體現為金融市場內部因資本短缺而出現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如下圖所示。在這個過程中,因次貸違約增加,次貸機構資金回流降低,導致其發(fā)行的債券價格下跌,投資銀行虧損,進而導致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所購抵押宅院價格下跌,保險公司與對沖基金公司虧損。其次,體現為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因金融危機導致消費信貸緊縮、股市下跌等因素,對很多產業(yè)部門產生嚴重的影響。如次貸危機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資金鏈極為緊張,導致2009年銷量降幅達兩位數。

2.實物流(實體經濟)。經濟危機通過實體經濟作為載體進行傳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如進出口等。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對進出口有著直接與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是指由于經濟危機,一國對外需求萎縮,從而進口減少;間接影響是指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容易引起國家之間的貿易保護主義從而導致進口減少,如美國的輪胎特保案等。以貿易作為載體是經濟危機在國家間相互傳導的渠道之一。經濟危機傳導的另一方面則主要是指產業(yè)間的關聯程度及波及效應。產業(yè)間有著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為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系,包括生產技術關聯、勞動就業(yè)關聯、投資關聯、價格關聯等。比如在生產技術關聯方面,一個產業(yè)的生產,需要其它產業(yè)為其提供技術水平層次相當的生產手段,同時,它的發(fā)展也推動了其它相互關聯產業(yè)的技術進步,從而使整個產業(yè)的技術水平不斷向更高層次推進。如與房地產行業(yè)相關的有色金屬產業(yè)、建材產業(yè)、水泥產業(yè)、玻璃產業(yè),家具產業(yè)等,它們都與房地產的發(fā)展保持著同步性,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產業(yè)間的關聯是經濟危機在一國內部不斷擴散的主要渠道之一。

3.信息流(媒體)。信息是人們從事生產、交換等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人們通過信息的獲得與判斷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等。信息的獲得是一個客觀的過程,與信息的傳播密切相關。傳播信息的媒介主要是指網絡、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其中網絡的影響最為廣泛。對信息的判斷存在一個主觀加工的過程,有時候會導致對信息的放大、緊縮甚至扭曲的后果。經濟危機剛一發(fā)生,媒體就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傳至世界各個角落。不僅如此,因為各個媒體的輪番報道與轉載,形成了所謂的信息泡沫,使得信息得以放大與強化,對市場經濟活動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關于經濟危機的連續(xù)報道,使人們對未來產生悲觀的心理預期,從而股市冷淡、消費下降、投資謹慎,甚至導致一些撤資及其他非法行為。

經濟全球化下經濟危機傳導機制的特點

早在100多年以前馬克思就預言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fā)生的必然性,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以及當今因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危機是其最有力的證明。無論是大蕭條還是今天的次貸危機,經濟危機發(fā)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可以說是兩次經濟危機的共同點。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其表現形式及傳導方式會發(fā)生變化。分析經濟危機傳導機制的變化對于有效預防和治理經濟危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比分析兩次經濟危機,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的領域不同。經濟危機總是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最尖銳的領域爆發(fā)。兩次經濟危機都是爆發(fā)于實體經濟,但是大蕭條的爆發(fā)主要是由于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工業(yè)生產能力(機器設備等)的不斷擴張與商品市場日益縮小之間的矛盾。而次貸危機則爆發(fā)于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密切關聯的市場。

(二)經濟危機影響的范圍不同。經濟危機的發(fā)生總會伴有相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如經濟危機會影響到就業(yè)、物價、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國際貿易等。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產業(yè)市場以及信息的全球化等,此次經濟危機所影響到的國家、產業(yè)范圍等較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更為廣泛。而且由于各個市場之間的相互交織作用,其乘數效應與外部性也更為嚴重。

(三)金融市場的外部性影響程度不同。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也導致了嚴重的金融信貸危機,并在金融體系內部進行擴散,但主要是影響了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市場,例如1929年的歐洲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等。此次經濟危機首先由次貸危機引起,并發(fā)生金融危機,不僅影響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席卷全球,引發(fā)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不僅如此,金融市場還成為美國轉移經濟危機的渠道。美國利用美元國際貨幣的霸權地位,實行貨幣貶值等貨幣政策,在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下,將美國所受的損失轉移到其他國家,特別是與美國有著大量貿易往來的發(fā)展中國家。

(四)信息的外部性影響不同。不可否認,大蕭條時期信息的傳播對經濟危機具有傳導作用,由于信息傳播載體的不斷革新,特別是internet技術的使用,信息傳播的速度與覆蓋面較之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信息在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關于經濟危機的預防與治理

以上分析的是發(fā)生在美國——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中的經濟危機及其傳導規(guī)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都是市場經濟,在經濟運行的一般層面上存在共性。因此,此次經濟危機也為我們把握宏觀經濟平穩(wěn)運行、避免經濟危機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從根本上解決生產相對過剩與消費相對不足的基本矛盾。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此次經濟危機的根源依然在于生產領域,其本質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金融危機只是其特定的表現形式與突破口,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好生產領域的基本矛盾,從根源上預防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處于不斷的建設與完善中,當前的美國市場經濟就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面鏡子。我們要堅決反對新自由主義,加強宏觀調控,通過發(fā)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彌補市場經濟的盲目、無序等不足。同時要注重社會公平,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另外,繼續(xù)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加城鄉(xiāng)勞動者勞動報酬,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二)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危機的關聯性,確保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健運行。不僅這次經濟危機源于房地產,歷史上有過許多“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的經驗教訓。20世紀后半期,美國、臺灣、香港、泰國、日本等國家與地區(qū)的經濟都因房地產的波動而受牽連。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源于房地產。一方面,房地產因其特殊的屬性而與金融市場高度相關;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yè)又是一個風險系數比較高的行業(yè),這兩個性質使得房地產與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當前世界上很多國家正在經歷著房地產的考驗,其中也包括我國。我們躲過了一個日本式的資產泡沫的風險,但是,在世界經濟回升之后,中國經濟有可能由于大量資本和貿易順差而導致國內資產價格飆升、人民幣升值,從而陷入一個由資產泡沫帶來的經濟泡沫的風險。面對當前熱錢大量涌入、國際金融環(huán)境惡劣等情況,我們更要小心謹慎,未雨綢繆。

(三)構建穩(wěn)健的金融體系,推動建設合理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經濟危機從實體經濟到金融市場的傳導過程反映出金融市場建設的健康穩(wěn)定程度或其抗風險系數。次貸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構建穩(wěn)健的金融體系,要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科學地把握和設定金融適度創(chuàng)新和虛擬經濟健康發(fā)展的邊界。在經濟全球化與金融一體化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不僅要獨善其身,還要注重周邊金融環(huán)境的建設。當前的國際金融體制詬病頗多,特別是美元霸權使得國際金融市場不僅成為經濟危機的傳導渠道,還成為美國轉移經濟危機的主要手段。次貸危機暴露出當前國際金融體制的弊端,顯示了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我國應積極發(fā)揮大國的作用,從本身及新興經濟群體的利益出發(fā),積極參與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建設,以避免經濟危機的再次發(fā)生。

(四)充分重視媒體的作用。金融危機向社會蔓延,要經過一系列傳導和反向傳導過程,在此過程中,社會恐慌心理始終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謴兔癖姷氖袌鲂判?消除恐慌心理,是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的關鍵。要通過媒體重樹民眾對市場的信心,首先必須樹立民眾對政府的信心,讓民眾相信政府有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恢復對市場的信心。其次,通過媒體宣傳政府的相關政策,鼓勵民眾積極參與經濟活動,逐漸回暖市場。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4.

[2]馬克思.資本論(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48.

責任編輯:陳文杰

F037.2

A

1008-410X(2010)04-0010-05公司相繼出現壞賬、破產等,如該年2月,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yè)務增18億美元壞賬撥備;美最大次級房貸公司Countryw ide Financial Co rp減少放貸;3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接連發(fā)布盈利預警、宣布瀕臨破產、申請破產保護等。

2010-03-30

吳 蓮(1975-),女,河南信陽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鄭州 450002

猜你喜歡
次貸金融市場金融危機
金融市場:寒意蔓延【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12期)2022-12-30 12:09:24
假如金融市場崩潰,會發(fā)生什么?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00
Copula模型選擇及在金融市場的應用
如何認識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學術論壇(2016年5期)2016-05-17 05:44:42
讓金融市場發(fā)力
中國外匯(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5
北歐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對外經貿(2014年5期)2014-02-27 13:55:57
民生建設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20世紀以來的金融危機成因比較和發(fā)展趨勢
美國次貸危機的產生、蔓延和教訓
消費導刊(2009年10期)2009-06-16 08:11:10
《資本論》對當前金融風暴的解讀
中國經貿(2009年8期)2009-05-25 02:20:14
囊谦县| 东城区| 宁化县| 墨竹工卡县| 阜新| 茶陵县| 南郑县| 讷河市| 田东县| 陈巴尔虎旗| 长寿区| 基隆市| 聂拉木县| 曲周县| 读书| 乃东县| 彭山县| 县级市| 南川市| 肇东市| 黄大仙区| 洛南县| 定陶县| 永新县| 托里县| 高陵县| 泗洪县| 普定县| 舟山市| 马公市| 三门县| 巴南区| 和顺县| 宁波市| 崇阳县| 腾冲县| 图木舒克市| 扎兰屯市| 景谷| 易门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