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彥興
(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150080)
口語連貫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賈彥興
(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150080)
主要探討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對提高學生口語連貫性,從而促進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話語特征和表達式的語言特征共同賦予話語標記以功能,而所有的話語標記都具有指別功能。這種指別功能為生成和理解語句提示語境坐標,實現(xiàn)增強話語連貫的作用。因此,外語教師應(yīng)對話語標記語進行講解,利用音頻視頻等語料范例和語料庫資源組織教學,使學習者投入到真實的交際式的語言運用之中。
話語標記語;口語連貫;口語教學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都表明英語表達能力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而如何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口語課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雖然經(jīng)過十幾年的英語聽說讀寫學習,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口語表達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有些學生口語基礎(chǔ)較薄弱,在口語練習中不知如何開口;有的學生雖然語音面貌良好,對于給定話題的討論滔滔不絕,表達流利,但仔細聆聽其內(nèi)容,會發(fā)現(xiàn)表達沒有邏輯性,缺乏條理。近些年來對中國學生口語能力和特點的研究發(fā)展迅速,這些研究分別從語音、詞匯、語法、句法、錯誤分析、學習者情感因素和教師課堂話語影響等方面展開。本文主要探討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對提高學生口語連貫性的作用,文中對口語的定義不僅包含“獨白體口語”如課堂報告、演講、發(fā)言,也包括“會話體口語”,即日常會話、討論等。
在目前國內(nèi)外的各類英語口語考試的評分標準(見表1)中,除了發(fā)音、詞匯、語法這些傳統(tǒng)的考核標準外,考生口語表達的流利度、準確性和連貫性是考官評分的主要參考因素。
表1 國內(nèi)外主要英語口語考試評分標準
在口語課堂上,外語教師和學生往往只注重口語表達是否流利和準確,對連貫性的了解和關(guān)注卻遠遠不夠。很多學生對于口語連貫的知識匱乏,認識上存在著誤區(qū)。有的學生不清楚口筆語銜接和連貫手段的差異,口語中表述觀點時簡單機械地套用書面語中first,second,finally一類連接副詞,而實際上英語口語中存在著數(shù)量和功能豐富的各種連貫手段。王立非、祝衛(wèi)華(2005)和王麗、王同順(2008)對中國學生英語口語的語料庫研究表明:與英語本族人相比,中國學生在話語標記語的使用上存在過多、過少和誤用的情況[1~2]。
此外,隨著對外交流合作的不斷加強,英語本族人在實際交流使用中涉及話語連貫的評價和直覺也不斷提醒著我們連貫的重要性。文秋芳等(2005)對2004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半決賽中外評委的評分差異的訪談數(shù)據(jù)表明,外方評委對影響意義的形式錯誤特別敏感,對回答問題、即興演講內(nèi)容本身的連貫性比較關(guān)注,而對是否切題不十分介意[3]。吳彬彬(2007)文中提到一個試驗:某教師在接見外賓時想了解他們對口語表達的看法跟非英語本族語者是否一致,于是把參與接待的學生分為兩組。A組口語流利,能夠說完整的句子,幾乎沒有停頓;B組則相對停頓較多,填充詞(筆者注:這里所提到的填充詞便屬于本文接下來討論的話語標記語的范疇)使用頻率高。結(jié)果外賓給B組學生評語較高,因為他們的交談更隨意,親切,不緊張[4]。
話語標記語(discourse markers),又稱話語小品詞(discourse particles)、連接詞(connectives)、語用標記(pragmatic markers)等。
由于研究方法和側(cè)重點不同,話語標記語的概念難以界定,文獻中沒有一致的定義。有學者研究一系列話語標記語,而有的則專注于個別話語標記語的研究。對話語標記語的范圍或數(shù)量,看法也不一致[5]。在話語標記的研究領(lǐng)域中,有代表語用學方向的Bruce Fraser和在關(guān)聯(lián)理論框架內(nèi)進行研究的Diane Blackmore。而以Schiffrin為首的英美研究人員代表了一種較有影響的流派,即話語連貫或社會互動的流派。在其代表作《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s)中,Schiffrin在具體分析中說明話語標記語如何在一個層次上或幾個層次上起作用,從而為話語連貫作出貢獻。
在Schiffrin的話語連貫?zāi)J街校B貫是通過話語中鄰近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而實現(xiàn)的。連貫依靠說話人成功地整合不同語言和非語言的手段,將信息置于一個解釋性框架之中,并賦予它以情景,同時也依靠聽話人為了理解信息對線索總體反映的綜合能力。在這個模式中話語標記被看成是正在形成的話語結(jié)構(gòu)、意義和行為中語句位置的標志[6]。話語標記語所起的增強連貫的作用可見下圖[7]: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話語特征和表達式的語言特征共同賦予話語標記以功能,而所有的話語標記都具有指別功能。這種指別功能為生成和理解語句提示語境坐標,從而實現(xiàn)增強話語連貫的作用。應(yīng)該指出的是,話語標記不是必不可少的連貫手段,有時不用標記話語,話語結(jié)構(gòu)和意義仍然成立。元語言短語、語法平行結(jié)構(gòu)、重復(fù)等手段都有助于連貫。盡管如此,在真實語言使用中,話語標記對構(gòu)建邏輯—語義關(guān)系、構(gòu)建語篇、明示話語意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勇忠(2003)強調(diào)連貫不是話語字面上的銜接,而是意義的連續(xù)。意義的表達和理解正是交際的首要目的。為了交際的成功,發(fā)話人總是愿意幫助受話人理解其交際意圖,總會盡可能地減少話語的模糊性和歧義性,減少受話人在理解話語過程中的推導(dǎo)努力。為此,發(fā)話人會借助語用標記設(shè)法把意圖表達得更清楚,受話人則會利用語用標記設(shè)法從話語中推導(dǎo)出發(fā)話人的真正意圖[8]。
李佐文(2003)認為話語聯(lián)系語對交際雙方形成話語的連貫關(guān)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不斷加工輸入的信息并對話語部分的連貫性進行處理。借助于話語提示語,交際者能夠積極地建立起話語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和它所在的句子緊密相鄰的話語單位,提示語標示的是局部連貫關(guān)系。對于距離較遠,不相鄰近的話語部分或話語之外的知識,提示語標示的是更大范圍內(nèi)的連貫關(guān)系。它們是幫助讀者對話語進行連貫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言語交際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9]。
如何在口語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連貫性?首先,外語教師需要在英語課堂中對話語標記語進行講解和明示教學。話語標記語不能用我們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接觸到的語法規(guī)則來加以分析,雖然它們的語用特點已受關(guān)注,但是在傳統(tǒng)的規(guī)定性教學中還是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翻開現(xiàn)在的口語教材,里面都是非常簡練、流暢的表達,在實際言語交際中的各式停頓、反復(fù)和話語標記語的使用都被故意忽略了。實際上,真實語言交流中話語標記語的種類和數(shù)量要豐富得多。Fung&Carter[10]從二語習得的角度研究話語標記語,文中采用的話語標記語的定義和框架結(jié)合了Schiffrin(1987)的連貫?zāi)P秃虯ijmer(2002)的人際功能的視 角[11](見表2)。
表2 多維框架下的語用標記語
在這個框架中,話語標記語不僅包含傳統(tǒng)的連接副詞first,next,then等,也包括話語填充詞即小品詞(small words),如well,I mean,you know,還包括話題組織時常用的套語let's start,let me conclude the discussion等。
其次,學生對話語標記語僅僅是概念上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教師應(yīng)給學生提供語料范例。語料范例可以來自影視劇本、會議錄音整理、電話錄音記錄、生活語言錄音和視頻資料,學生通過接觸這樣豐富的目標語語料,比較英語本族語者使用話語聯(lián)系語與自身的差異,從而把語言知識更好地轉(zhuǎn)化為語言能力,提高自己英語口語語篇的連貫性。
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料庫為語言教學服務(wù)。隨著語料庫的不斷發(fā)展和建設(shè),目前網(wǎng)絡(luò)和市面上有很多豐富的語料庫資源,比如Simpson等人于2000年建立的密歇根學術(shù)英語口語語料庫(Michigan Corpus of Academic Spoken English,簡稱MICASE),它包含了大學校園中各類型的情境和說話者,涵蓋講座、實驗、辦公、圖書館服務(wù)等語域。這種中國大學生較為熟悉的語言背景便于學生進行觀察和學習里面的語料。以下兩例語料即是從該語料庫中隨機抽取出來,里面包含了豐富的話語標記語的使用,語境和功能一目了然。
(1)
S1:alright Sue now it's like uh i dropped like Chem one-twenty-five.
S2:this year?this term?
S1:this_yes this se-semester right now i[S2:okay]late-dropped because like(xx)i missed a couple of classes my G-S-I instructed me to,[S2:mhm]and secondly it's like uh i told you i was transferring to engineering
S2:ri-oh but you dropped chem okay.
(2)
S2:like you know how okay,you can only have two situations,a widow,single father[S1:uhuh]or like a divorced single father,[S1:uhuh]and it seems like,you know in cases in like Full House and Two of a Kind like they were always really involved with their kids and wanted to know,you know[S1:yeah]about their day or just like[S1:yeah]always there for them,um in the widowed,single father,household.[S1:right]but like in the divorced single father household it was definitely more like,more ruckus and like,a little.
(語料來自 http://quod.lib.umich.edu/m/micase/)
利用語料庫資源組織教學,引導(dǎo)學生對真實語言運用中的語用標記語進行觀察和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設(shè)計相應(yīng)的交際任務(wù),來使用、鞏固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他們對交際中話語連貫的直觀感知,這也符合目前倡導(dǎo)的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數(shù)據(jù)驅(qū)動為特色的學習(dada-drivenlearning,DDL)和教學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語言只是個載體,它總是要表達一定的思想內(nèi)容。要做到口語表達有邏輯性、有條理,歸根結(jié)底取決于說話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文秋芳提到培養(yǎng)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邏輯思維能力、辯證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三大塊[12]。具體到課堂活動,可以采取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討論(discussion)、辯論(debate)、小專題研究(mini-research projects)等多種活動方式,宗旨是鼓勵學生對事物和現(xiàn)象運用不同的歸類方法,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分析事實和數(shù)據(jù),抓住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
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一定的流暢性,還應(yīng)當注重語言的表意功能和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準確地表達思想應(yīng)是語言學習者追求的目標。因此,在口語課堂中,外語教師還應(yīng)當對學生的表達仔細傾聽,從學生語言表述的準確性、邏輯性以及連貫性方面對學生的口語能力作出評價,使學習者投入到真實的交際式的語言運用之中。
[1]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3):40-44.
[2]王麗,王同順.中國英語學習者語用標記語習得研究——一項基于SECCL和BNC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8,(8):291-300.
[3]文秋芳,劉相東,金利民.中外評委對大學生英語演講能力評價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9):337-342.
[4]吳彬彬.語用標記語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扮演的角色[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7,(1):72-75.
[5]冉永平.國外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4).
[6]任紹曾.《話語標記》導(dǎo)讀,話語標記[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7.
[7]Schiffrin,D.話語標記[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8]李勇忠.語用標記與話語連貫[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60-63.
[9]李佐文.話語聯(lián)系語對連貫關(guān)系的標示[J].山東外語教學,2003,(1):32-36.
[10]Fung L.&R.Carter.Discourse Markers and Spoken English:Native and Learner Use in Pedagogic Settings[J]. Applied Linguistics,2007,28/3,410-439.
[11]Aijmer,K.English Discourse Particles.Evidence from a Corpu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2.
[12]文秋芳.口語教學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國外外語教學,1999,(2):1-4.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JIA Yan-x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With an aim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poken English,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se of markers to enhance discourse coherence.It is the properties of discourse together with the linguistic properties of the expression that provide markers with their indexical functions.Markers propose more than one contextual coordinate at once and contribute to discourse coherence.Therefore,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explain 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lassroom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audio and video resources and corpus data.
discourse markers;discourse coherence;oral English teaching
H319.3
A
1001-7836(2010)02-0154-04
(責任編輯:孫大力)
2009-11-10
哈爾濱理工大學青年科研基金項目(2008XQJR011)
賈彥興(198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從事語用學、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