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燕
作文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形式,也是當前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命題作文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寫作中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弊灾鲗懽饕髮W生對寫作有濃厚的興趣,能寫自己喜愛的人和事,在愛寫的基礎上學會寫作。命題作文與自主擬題有時就難免產生矛盾。教師命題的作文學生不愿寫,而學生想寫的作文,教師又沒命題。教師要協(xié)調此種關系,讓命題作文與學生自主擬題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既達到教師命題作文的教學目的,又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作文再不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成為學生所愛,就必須要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命題作文要與學生生活相結合
小學生正是長身體、求知識的年齡段,對很多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教師必須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尋找既有意義又有興趣的作文題目,才能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覺得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理可說。
1.在大自然中尋找命題。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帶學生到郊外游玩,觀察自然風光、田園美景。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感受,產生熱愛自然之情,再指導學生自主擬題寫作文。學生在這種背景下擬出的題目必然會圍繞著秋天和自然,脫不開游玩的經歷。這種命題不僅不是負擔,還給了孩子們樂趣,他們愿意寫,也能寫好。
2.在走進社會、認識社會中尋找命題。教師可以帶學生參觀工廠,訪問各界人士,讓每個學生自己當記者,進行采訪活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擬題,這樣他們就能把自已的真實感受寫下來,作文就會寫得生動活潑、有血有肉。
3.在活動中尋找命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如組織舞蹈表演、唱歌比賽、拔河比賽、書畫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積累素材,然后根椐各人愛好命題,學生自己擬的作文題也就必然是圍繞整個活動的。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就有了快樂情緒,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了。
二、命題作文要同課文教學相結合
新課程的課程安排都有其階段性和獨到性,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學生學習完一個單元后對該單元課文的語文綜合知識和寫作方法都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命題,這樣命題的作文學生較為熟悉,能借鑒課文進行仿寫,寫起來順手。
三、教師命題作文與學生擬題作文相結合
首先,教師要使命題形式多樣化。作文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階段性和學生知識的運用程度而來命題的。可以在教師命題的大前提下,實行半命題,一半由學生自主選擇,給予學生一定的擬題空間,在一定范圍限制下,留有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余地,這樣便可達到了自主寫作的效果。
其次,教師可以與學生討論作文命題。命題作文教學要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教師可每月舉行一次作文命題討論會,讓學生每人出一道作文題目,講講自己為什么要出這個題目,怎樣把它寫好。通過討論,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進行了交流,溝通了思想,找到了每個學生寫作的共同點,也就便于師生確立作文命題。
再次,教師貫徹《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擬題的精神。
四、命題作文與教學計劃性相結合
命題作文教學要做到目的明確,必須根據(jù)新課程的教材安排來命題,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盡量注意各年級之間的銜接和各年級的訓練要點,做到前后有序,形成作文訓練的遞進性,這樣也體現(xiàn)了作文訓練的漸進性、連貫性、針對性。每個學期、每個單元都要有同學生閱讀訓練同步的作文訓練命題,使學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寫作學習,從而消除對作文的畏難情緒。
五、命題作文與學生家長參與相結合
學生的家庭生活也是學生寫作素材的源泉,學生每天都要與家庭成員生活接觸,家里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此,教師可每學期與家長聯(lián)系一到兩次,要求家長用自己家里發(fā)生的事來為子女的作文命題,讓命題作文與學生家長參與相結合。學生對自己家里發(fā)生的事有親身感受,感情真切,寫起來順手。
小學命題作文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寫作的能動性,就必須認真考慮命題。命題作文與學生自主擬題結合得越緊密,學生作文就越有進步,越有成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倡自主擬題,這樣的作文題目才會切實、具體,使學生能展開思維,有材可選,有話可說,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寫作的目的。◆(作者單位:江西省黎川縣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