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委
一輩子的魂牽夢繞,一輩子的深切期盼,回家,回家,回到生命誕生的那片故土,尋找人生心靈的歸宿……著名軍旅女作家周慧敏的新作《回家》,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段讓人感慨不已的歷史和這段歷史中感人至深的臺灣老兵的故事。
穿越時光隧道,撥開歷史煙云,作者用獨特的視角、深邃的思考、博大的情懷、細膩的筆觸,帶著讀者走進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情境之中。解放戰(zhàn)爭后期,人民解放軍全面轉(zhuǎn)入戰(zhàn)略反攻,腐敗透頂、民心喪盡的國民黨政權(quán)搖搖欲墜、潰退臺灣。我們曾在眾多的文藝作品中讀到過關(guān)于這場戰(zhàn)爭的宏大敘事和解放軍將領(lǐng)的運籌帷幄、人民軍隊的流血犧牲,而國民黨軍隊潰退臺灣過程中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他們此后在海峽那邊又有怎樣的人生歷程和情感傷痛?大陸文學作品還很少將之作為敘事主體去描述。這樣的描述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主人公高秉涵有著國民黨員身份的父親離奇慘死,驚恐萬分、愛子心切的母親強忍悲痛將不滿13歲的兒子送上名為求學、實則逃難的求生之路,臨行前,母親反復叮囑兒子牢記一件事:“一定要跟著國軍走,國軍不回來就不要回來”,這個懵懂少年此刻還說不上有什么價值判斷,但他是個聽話的孩子,于是,少年“學兵”高秉涵跟著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軍隊,歷盡磨難,幾度生死,逃至臺灣。小小少年,在臺灣艱難求生,開始了他的人生之旅。從火車站的小販到求學、工作,最終成為著名律師,娶妻生子,幾十年間,他一刻也沒忘記的是老家山東菏澤的親人,心心念念的是回到母親身邊。然而,當他等了幾十年,將一封浸透著思鄉(xiāng)之情的家書輾轉(zhuǎn)寄達家鄉(xiāng)之時,母親剛剛含著對兒子的萬分思念不舍離去,直到臺灣長達38年的戒嚴令解除,高秉涵終于踏上回家之路。作者敢于正視民族苦難,不回避描寫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真實而撼人心魄地再現(xiàn)了大時代中小人物——高秉涵們的人生命運,形象地折射出海峽兩岸六十年的滄桑歷史,揭示出呼喚國家統(tǒng)一、民族和睦這一極富意蘊的時代主題。這部小說有著真實的創(chuàng)作原型,高秉涵確有其人,小說中甚至就用了他真實的姓名,所寫真人真事,所抒真情實感,歷史在此呈現(xiàn),便具有了強烈的真實感,為我們從另一個側(cè)面認知那段歷史,感悟戰(zhàn)爭離亂、海峽之隔、家鄉(xiāng)之思的傷痛,了解兩岸從分離對峙到接觸交流的曲折,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我想,這也許是這部小說的獨特價值所在。
少小離家老大回,漫漫回家路,悠悠思鄉(xiāng)情。從離家的那天起,高秉涵就不曾停止過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家鄉(xiāng)有打小疼愛他的奶奶、姥姥,有最親最親的母親,有他最愛吃的菏澤燒餅和耿餅,回家的愿望成為他悲喜人生鮮明的主題,無論如何要回家,回到人親土親的家鄉(xiāng),這是高秉涵和眾多臺灣老兵一生的寄托和守望:老兵鄭風生為回家盡孝,觸犯軍規(guī),付出了生命代價;老兵徐達輝沒等上回家的那一天,去世后墳?zāi)钩亦l(xiāng)的方向,而他所在地老兵們的墳?zāi)谷济嫦虮狈健鎳箨懙姆较?;眾多老兵日日思家歸不得而長眠于臺灣島,高秉涵一次次地將他們的骨灰?guī)Щ卮箨懓苍?,讓飄泊一生的老兵魂歸故里,葉落歸根。思歸的何止是老兵們啊,王將軍因思鄉(xiāng)、因不能為老母送終而在部屬面前潸然淚下;蔣氏父子最后的棲息地選擇了“大溪慈湖”,皆因此處風景酷似家鄉(xiāng)奉化,而“慈湖”一名亦因感念母親慈愛而命。離家、想家、回家,刻骨銘心的情感伴隨著臺灣老兵的日日夜夜,正如書中王將軍所言:“人同種,書同文,車同軌,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從老祖宗那里傳下來的規(guī)矩,我怎么能不想家呢?”在這里,“家”既是每個老兵生于斯長于斯、親情難以割舍的故鄉(xiāng)那個小家,也是同種同根同源同文的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家鄉(xiāng)的親人苦盼,飄泊的老兵苦思,貫穿小說始終的是血濃于水的真情,作者在質(zhì)樸、平實的敘述中,傾注了她對臺灣老兵們的深情。更可貴的是,作者在將苦難和傷痛、將思鄉(xiāng)之情寫到極至的同時,還注入了鮮明的善與愛的情感基調(diào)。高秉涵在顛沛流離的逃亡路上,總有人在他命懸一線之時伸出援手,他才得以九死一生,逢兇化吉;在臺灣求生奮斗的歲月,又是諸位好心人給了他真誠的關(guān)愛和幫助,使他成為一名頗有聲望的律師,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而高秉涵又將他的善與愛付諸幫助老鄉(xiāng)回家的行動之中。如果說,戰(zhàn)爭離亂的殘酷讓人不忍回首,那么,這善與愛便是一抹溫暖人心的亮色,它浸潤著中華民族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文化特質(zhì),小說也由此而有了強烈的情感沖擊力,悲情溫情、親情鄉(xiāng)情、家國之情,情之所至,讓人心酸流淚,也讓人震撼感慨。我以為,這便是這部小說的情感魅力所在。
小說跨越六十年時空,敘事結(jié)構(gòu)清晰,情節(jié)鋪陳流暢,故事的演繹,人物的命運,無不隨著歷史脈絡(luò)的延伸而推進,從這個意義上看,這是一部承載著六十年風云的宏大敘事之作。然而,作者粗線條寫史,細線條寫人,將歷史發(fā)展中的重大事件作為一個背景,重在寫這個背景中發(fā)生的故事和人物的命運,尤其是細節(jié)的運用,很好地挖掘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了故事的內(nèi)涵和意蘊。品味一下這幾個細節(jié)吧:一個漂流瓶——國軍士兵鄭風生偷渡大陸被判投敵罪,臨刑前,他將13年前在鎮(zhèn)上為病中母親買的西洋藥片用塑料袋裝好,寫上家里的地址和母親的姓名,交給法官高秉涵,請他將之置于瓶中,放入大海,期盼著這個寄托著對母親苦苦思念的漂流瓶能漂到對岸,漂到他在廈門海邊漁村的家。一本地圖冊——流落到緬泰邊境的老兵徐達輝,至死未能回家,家中中國地圖冊遼寧那一頁,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而且已經(jīng)翻得非常陳舊。一勺土——同鄉(xiāng)回大陸探親帶回了家鄉(xiāng)的泥土,高秉涵為同鄉(xiāng)們一人一湯勺地分發(fā),一位80歲的老先生因出門時一陣風將他還沒來得及包裹好的泥土刮跑而跪地失聲痛哭,直至又得到老鄉(xiāng)們勻出來的一勺泥土才被勸??;高秉涵將自己的一勺土分成兩份,半勺放進地下室保險柜,半勺用水沖了慢慢喝下。一根繩子——少年高秉涵離家時,母親給了他那根綁過父親的繩子,這根帶血的繩子伴隨他顛沛流離、異鄉(xiāng)生活幾十年,在兩岸實現(xiàn)大三通、回鄉(xiāng)為父母合葬時,他將繩子扔進了火里!那是一根他曾經(jīng)為之痛過、恨過的繩子,繩子化為灰燼時,高秉涵想起的是父親最后一次看他的眼神和留下的一句話:“孩子,小心點,不要忘記回家!”那一刻,心結(jié)解開,青絲變白發(fā)的高秉涵已然從歷史的傷痛中走了出來,情融入了故土,心回到了家園。這一個個生動的細節(jié),既將臺灣老兵們至死不渝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展示得淋漓盡致,又將高秉涵們“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釋懷和化干戈為玉帛、同胞相親、骨肉相連的期盼,巧妙地融入其中,而且,小說以高秉涵焚繩結(jié)尾,意味深長地營構(gòu)了一個情感升華和想象的空間。我覺得,這就是這部小說藝術(shù)張力所在。
如果不過多拘泥于真人真事而進入更有藝術(shù)意蘊的創(chuàng)作空間,如果對人物心靈空間的挖掘和刻畫更深入和立體,如果敘事語言更符合特定年代和地域的情境,那么,小說的藝術(shù)價值也許將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但是,我仍以為,這是一部獨特、厚重、極具情感震撼力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