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鈺,童再康,黃華宏,林二培
(浙江農(nóng)林大學 林業(yè)與生物技術(shù)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光皮樺(Betula luminifera)別名亮葉樺、樺角、花膠樹,其材質(zhì)優(yōu)良,為淡黃色或淡紅褐色,紋理細致,木材堅硬,有“亞白果”之美稱,是高級實木家具、高級膠合板和實木地板等的優(yōu)良材料[1]。同時,光皮樺也是制革、化妝品和食物香料的重要原料,其樹皮、木材、葉、芽等富含芳香油脂,可提煉香油和樺焦油;樹皮含鞣質(zhì),可提取栲膠,做消毒劑,治療皮膚病或做礦石浮選劑;木屑是提取木醇、醋酸的優(yōu)良原料[1~2]。近年,因其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廣泛的用途,我國學者已針對光皮樺開展了遺傳改良和新品種育種等工作[3~5]。而且因其具有生長較快、開花結(jié)實早等特性,正在逐漸成為林木分子遺傳研究的重要材料[6~7]。
從植物組織中提取高質(zhì)量的RNA是開展基因克隆、表達分析等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基礎。然而,不同植物的組織由于其成分的差異,其RNA的提取存在不同的難點[8]。本研究以光皮樺為材料,通過比較多種RNA的沉淀方法,建立光皮樺總RNA提取技術(shù)體系,并以Actin基因作為內(nèi)標參照,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光皮樺Actin基因全長以驗證總RNA提取技術(shù)體系的有效性,為進一步開展光皮樺重要基因克隆、轉(zhuǎn)基因等分子生物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技術(shù)與方法。
試驗材料為光皮樺嫩葉與嫩枝,于2009年4-5月采集于浙江林學院光皮樺種質(zhì)資源收集園。樣品采集后于液氮速凍,并保存于-70℃超低溫冰箱備用。
試驗主要儀器有高速冷凍離心機、DYY-12型電泳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NANO DROP2000)、電子天平(1/1000g)、電熱恒溫水浴鍋、電熱鼓風干燥箱、超凈工作臺等。
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銨(CTAB)、焦碳酸二乙酯(DEPC);DNase I;聚乙烯吡咯烷酮(PVP)、β-巰基乙醇(BME);LiCl。其中反轉(zhuǎn)錄引物和水飽和酚為上海生工產(chǎn)品;其余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藥品。提取中所用的溶液除Tris外,均用0.1% DEPC水處理并高壓滅菌,Tris溶液用經(jīng)高壓滅菌的水直接配制;玻璃器皿于180℃烘烤12 h;塑料制品等用0.1% DEPC水37℃浸泡過夜后高壓滅菌。
CTAB提取液:2%CTAB,2%PVP,100 mM的Tris-HCl pH8.0,25mM EDTA,2M NaCl,0.5 g/L亞精胺,2%β-巰基乙醇,其中β-巰基乙醇使用前加入。
SSTE 的配制:0.5%SDS,1.0 MNaCl,1.0 mM Tris-HCl,1.0 mM EDTA。
參照參考文獻[9~11],并以此為基礎加以改進與完善。具體方法如下:將700μL提取液加入到l.5 mL離心管,65℃水浴加熱10 min。用液氮冷卻研缽,取1 g低溫冷凍的葉片,迅速置于研缽中,加入液氮以防止研磨過程中葉片褐化,充分研磨后,立即加入到預熱好的提取緩沖液中,并迅速混勻。65℃,水浴20 min后冷卻(冰上)至室溫,期間不斷搖動。加入650μL的氯仿、異戊醇混合液混勻(V氯仿:V異戊醇 = 24:1),12 000 r/min,4℃,離心10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加入1/20體積4M KAc pH5.5,1/10體積的預冷無水乙醇,等體積(700 μL)的氯仿:異戊醇(24:1),混勻,12 000 r/min,4℃,離心10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混勻,12 000 r/min,4℃,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
1.4.1 LiCl沉淀法(加KAc) 上清液加1/4體積的10M LiCl混勻,4℃沉淀過夜,然后12 000 r/min離心10 min。用槍吸干,用500μL SSTE溶解沉淀,轉(zhuǎn)到1.5 mL離心管,加等體積氯仿:異戊醇(24:1)混勻,12 000r/min,4℃,離心10 min。離心吸取上清液,加兩倍體積的無水乙醇,-20℃下沉淀2 h。12 000r/min,4℃,離心20 min。去上清,用75%的乙醇洗兩次,超凈工作臺晾干。用20μL DEPC水溶解沉淀,得到RNA樣品。除用于電泳和紫外檢測外,其余的RNA用-70℃冰箱保存。
1.4.2 LiCl沉淀法(不加KAc) 在提取RNA時不加KAc,其他的相同,沉淀方法同上。
1.4.3 NaAc無水乙醇沉淀法 吸取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1/10體積3M NaAc(pH 5.2)和2.5倍體積-20℃預冷的無水乙醇,混勻后-20℃放置2 h以上。4℃,12 000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75%乙醇清洗沉淀兩次,超凈工作臺晾干。用20μL DEPC水溶解沉淀,得到RNA樣品。除用于電泳和紫外檢測外,其余的RNA在-7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4.4 異丙醇沉淀法 吸取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等體積異丙醇,-20℃放置1 h以上。4℃,12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75%乙醇清洗沉淀兩次,超凈工作臺晾干。用20μL DEPC處理的水溶解沉淀,得到RNA樣品。除用于電泳和紫外檢測外,其余的RNA在-7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對獲得的RNA樣品分別取5μL進行1.0%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RNA樣品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NANO DROP2000)上檢測,直接獲得A280/A260和A260/A230的數(shù)值。
按照逆轉(zhuǎn)錄試劑盒(TaKaRa)的說明書進行總RNA的逆轉(zhuǎn)錄反應,獲得cDNA產(chǎn)物。根據(jù)GenBank中各種植物的Actin基因核苷酸序列進行同源性比較,找出高度保守的區(qū)段,根據(jù)同源性高和簡并性低的原則設計一對簡并引物,克隆Actin基因片段,然后測序分析,最后根據(jù)該片段序列設計特異引物,進行3’和5’RACE克隆Actin基因全長。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Actin基因片段克隆采用RT-PCR擴增,20μL反應體系,2μL cDNA模板,2μL 10×Buffer(含MgCl2),0.8μL dNTPs,0.1μL Taq酶,0.2μL上游引物和0.2μL下游引物,加水至20μ L。反應條件:94℃預變性5 min;94℃變性30s、54℃退火30s、72℃延伸90s,30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 min。RACE根據(jù)Clontech試劑盒進行。擴增產(chǎn)物用1.2%的凝膠電泳檢測。
應用改良CTAB法,在相同的前處理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沉淀方法,對獲得的總RNA進行了電泳比較。從圖1可以看出,LiCl沉淀獲取的RNA在電泳圖上的條帶比較清晰、整齊,RNA完整性較好,幾乎沒有降解。其中不加 KAc的比加 KAc的亮度稍亮,說明前者的效率更高,且更簡單、實用。而用異丙醇沉淀法和 NaAc無水乙醇沉淀法所獲取的RNA條帶清晰度欠佳,而且含有少量DNA,且在28S和18S帶中間有不明顯的縱向條帶,說明有多糖、多酚類物質(zhì)污染。
圖1 提取的總RNA電泳圖Figure1 Electrophoretogram of total RNA
圖2 RNA逆轉(zhuǎn)錄產(chǎn)物電泳結(jié)果Figure2 Electrophoretogram of cDNA
對提取所得的RNA樣品進行吸光值測定,結(jié)果如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用LiCl沉淀法所獲得RNA樣品的A260/A280吸光值在1.8 ~ 2.0,A260/A230大于2.0,表明所提取RNA中蛋白、多酚和多糖等雜質(zhì)污染較少,純度較高,符合進一步研究的要求。而用NaAc無水乙醇沉淀法、異丙醇沉淀法所獲得RNA的A260/A280和A260/A230的吸光值均與標準值有較大偏差,說明其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多糖、多酚等雜質(zhì)污染。
表1 結(jié)果分析Table1 Analysis of total RNA by UV Spectrophotometer
為了檢測LiCl沉淀法獲得的總RNA能否用于逆轉(zhuǎn)錄、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學研究,取LiCl沉淀法(不加KAc)所得到的總RNA進行逆轉(zhuǎn)錄和基因克隆試驗。由圖2可以看出,逆轉(zhuǎn)錄cDNA片段形成一條彌散帶,長度在100 ~ 2 000 bp,帶型清晰,表明該方法得到的總RNA能夠滿足逆轉(zhuǎn)錄實驗的要求。
以上述cDNA產(chǎn)物為模板,用Actin基因的簡并性引物進行PCR擴增。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1.2%的凝膠電泳檢測。由圖3可以看出,在760 bp左右處有一條亮帶,且其上下無雜帶,PCR產(chǎn)物克隆測序后,經(jīng)序列比對表明為Actin同源基因片段。然后根據(jù)該片段設計的特異引物進行3’和5’-RACE實驗,克隆Actin基因的3’和5’端(圖4)。最后將這些片段的序列進行拼接得到光皮樺Actin基因(Blactin)的全長序列,全長1 651 bp,編碼377個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lactin與白樺、楊樹、棉花、葡萄等的Actin基因的同源性達到99%,說明Blactin確為Actin同源基因(圖5)。
圖3 RT-PCR擴增Actin基因片段Figure3 Amplification of Actin gene fragment by RT-PCR
圖4 3’和 5’-RACE 擴增 Actin 基因 3’和 5’端Figure4 Amplification of 3’ and 5’-end of Actin by RACE
圖5 光皮樺Actin基因序列分析Figure5 Sequence analysis of B.luminifera Actin gene
以上結(jié)果說明,用LiCl沉淀法(不加KAc)提取得到的RNA質(zhì)量較高,可用于后續(xù)分子生物學的試驗研究。
提取純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是開展相關分子生物學實驗(如逆轉(zhuǎn)錄、文庫的構(gòu)建、基因的擴增與克?。┮约盎蚬δ苎芯康裙ぷ鞯那疤釛l件。我們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光皮樺與其它木本植物相似,其嫩葉內(nèi)含物多樣、復雜,特別是多糖和多酚類雜質(zhì)對RNA的分離和純化會產(chǎn)生很大干擾作用。因多糖與RNA的理化性質(zhì)相似,抽提過程中易與RNA形成難溶的膠狀物沉淀,或者在溶解后形成黏稠的溶液污染RNA樣品,造成產(chǎn)量得率低、純度不高等問題[12~13],使之無法用于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酚類化合物又極易被氧化而褐化[14],與RNA不可逆結(jié)合,導致產(chǎn)量減少和抑制酶活。因此,能否在總RNA提取過程中有效地去除多糖、多酚、等雜質(zhì),是提取高質(zhì)量木本植物RNA的關鍵。我們曾嘗試采用如Trizol試劑盒法等不同方法提取光皮樺葉總RNA,但都無法在光皮樺嫩葉中提取到純度較高的RNA,有的甚至根本無法提取到。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改良CTAB法,通過LiCl沉淀、NaAc無水乙醇沉淀和異丙醇沉淀等不同的沉淀方法來提取光皮樺的總RNA。結(jié)果表明,NaAc無水乙醇沉淀法RNA產(chǎn)率較低,電泳后條帶不清晰,有拖尾現(xiàn)象,存在DNA污染,且沒有完全去除蛋白質(zhì)、多糖和酚類物質(zhì);異丙醇沉淀法也存在同樣的問題。LiCl沉淀法中KAc的添加與否對試驗結(jié)果影響不大,但最后所得的RNA產(chǎn)率和純度以不加KAc的效果稍好。
為了進一步驗證提取的總RNA能否用于后續(xù)實驗,我們以Actin基因為鑒定的對象,通過逆轉(zhuǎn)錄、PCR和基因克隆等實驗來進行驗證。Actin是一種廣泛參與真核細胞生理過程的重要基因,在基因表達調(diào)控研究時被廣泛用作分子內(nèi)標[15]。在本研究中,我們以LiCl沉淀法得到的RNA為模板,通過逆轉(zhuǎn)錄得到的cDNA片段在電泳后形成一條彌散帶,進一步的PCR擴增得到單一的Actin基因片段,最后通過RACE實驗得到光皮樺Actin基因的全長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該基因與其他植物的Actin基因同源性極高。這些結(jié)果說明提取的總RNA可以用于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實驗。
RNA質(zhì)量檢測、逆轉(zhuǎn)錄和基因克隆的結(jié)果說明CTAB-LiCl沉淀法(不加KAc)是一種提取光皮樺總RNA的有效方法。
[1]胡曉媛,李志真,梁一池.優(yōu)良速生樹種光皮樺研究進展[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6,33(2):159-163.
[2]陳偉,施季森,劉希華.光皮樺研究現(xiàn)狀及遺傳改良策略[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1):119-122.
[3]陳偉,林鎮(zhèn)斌,鄭郁善.光皮樺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6,33(1):67-71, 101.
[4]諶紅輝,曾杰,賈宏炎,黎明.光皮樺葉芽離體培養(yǎng)再生植株技術(shù)[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6,35(3):123-124.
[5]陳偉.光皮樺天然群體遺傳多樣性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28(6):28-34.
[6]尤衛(wèi)艷,黃華宏,童再康,等.光皮樺AFLP分子標記體系的建立[J].生物技術(shù),2008,18(6):42-45.
[7]謝一青,黃儒珠,李志真,等.光皮樺RAPD分析體系優(yōu)化設計方案比較[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6,26(1):73-77.
[8]王玉成,楊傳平,姜靜.木本植物組織總RNA要點與原理[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2,30(2):1-4.
[9]宋蓓,趙錦,劉孟軍.改良CTAB-LiCl法提取棗總RNA建立[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7,23(7):79-83.
[10]劉曉菊,洪海波,李敏,等.改良CTAB法提取核桃總RNA試驗[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1):97-99.
[11]Jaakola L,Pirttila A M,Halonen M,et al.Isolation of high quality RNA from bilberry fruit [J].Molec Biotech,2001(19):201-203.
[12]史寶勝,卓麗環(huán).紫葉李葉片總RNA提取方法的改進與比較[J].分子植物育種,2006,4(5):721-725.
[13]ZHANG Jin-jin,WANG Yue-jin,WANG Xi-ping,et al.An improved method for rapid extracting total RNA from Vitis[J].J Fruit Sci,2003,20(3):178-181.
[14]周懷軍,張洪武,安連榮,等.落葉樹RNA提取方法對比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3,26(3):62-64.
[15]楊玉,安華明,劉明,等.刺梨RNA的有效提取及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4):1 373-1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