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2010-12-26 12:01凌學武莊漢武
行政與法 2010年2期
關鍵詞:演練救援應急

□ 凌學武,莊漢武

(江西省委黨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 凌學武,莊漢武

(江西省委黨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德國應急管理培訓體系組織嚴密、運轉協(xié)調、獨具特色,它對于德國應急管理能力的提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類突發(fā)事件頻發(fā),提高黨政領導干部的應急管理能力極其迫切。因此,借鑒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的經驗與做法,對完善我國的應急管理培訓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德國;應急管理;應急管理培訓

2009年5月,筆者作為中德應急管理合作培訓項目成員之一,奔赴德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應急管理培訓學習。本文詳細介紹了德國應急管理培訓體系,旨在借鑒德國相關領域的做法與經驗,以期促進我國應急管理培訓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的特點

⒈專門化的應急管理培訓系統(tǒng)。德國有著專門的應急管理培訓系統(tǒng)。德國應急管理遵循決策與執(zhí)行相分離的原則,因此,應急管理培訓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類是對應急管理負有政治責任的決策者進行培訓。是由聯(lián)邦政府內政部公民保護與災難救援署 (以下簡稱BBK)所轄的應急管理、規(guī)劃與公民保護學院(以下簡稱AKNZ)承擔培訓任務。接受培訓的學員是在應急管理中負有領導、決策、指揮、規(guī)劃、評估、培訓等職能的領導人員,他們共同構成德國應急管理的行政指揮中心。這類學員主要包括德國聯(lián)邦議會的議員、聯(lián)邦州長、縣長、大城市市長、聯(lián)邦政府內閣成員、州政府內閣成員、聯(lián)邦軍隊領導階層、警察部門領導階層、重要基礎設施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新聞發(fā)言人、具有領導功能的醫(yī)院急救醫(yī)師以及其它公民保護單位負責人。另一類是對應急管理的執(zhí)行者進行培訓。應急管理的執(zhí)行者是在各種應急救援情況下的現(xiàn)場專業(yè)救援人員,他們運用各種專業(yè)救援知識與技術裝備,負責災難現(xiàn)場的指揮、協(xié)調與技術救援工作,由此構成了德國應急管理的策略執(zhí)行中心。對應急管理的執(zhí)行者培訓主要采取分散化的方式進行。消防隊、警察、聯(lián)邦技術救援署以及參與應急救援的幾個主要志愿者組織都有自己的應急救援培訓系統(tǒng)與培訓課程。以德國聯(lián)邦技術救援署(以下簡稱THW)為例,其組織系統(tǒng)包括:1個總部、8個跨州間協(xié)會、66個跨縣市間區(qū)域辦公室、1個物流中心、兩所培訓學院、668個地方技術救援小組。全署共有800名專職公務員,另有約8萬名志愿者。THW的主要職責有三項:一是代表德國聯(lián)邦政府進行國際災難救援;二是負責戰(zhàn)爭時期的德國公民保護;三是應州及地方政府的要求進行災難技術救援。THW90%的培訓任務都由分散于全國各地的地方技術救援小組承擔。每個地方技術救援小組都有相同的標準化技術救援裝備和培訓體系,接受培訓的對象都是THW的志愿者。還有10%的培訓任務由THW所轄的兩所培訓學院承擔。

⒉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培訓師資構成模式。德國應急管理的培訓師資力量強,素質高。無論是在AKNZ,還是在THW,其培訓師資都采取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構成模式。以AKNZ為例,全院約有100名職工,其中僅有30名專職授課教師,另70名為教學后勤輔助人員。但AKNZ每年約有500次教學研討專題,培訓學員超過8000人。大量的教學任務僅靠學院的自有師資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AKNZ外聘了約150名兼職教師。他們大都是BBK的專家級官員,還有一些是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盡管這些兼職教師不在學院掛名,但他們是學院開展培訓的主要依靠力量。AKNZ根據培訓項目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聘請部分兼職教師授課。比如危機心理干預就聘請BBK負責危機心理干預的官員來授課;志愿者體系課程就聘請BBK負責志愿者工作的官員來授課;危機新聞發(fā)布課程就聘請有過記者經歷的原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來授課。這樣的師資結構有利于把應急管理的實際問題與實戰(zhàn)經驗帶到培訓中來,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探討問題專業(yè)深入,使得參與培訓的學員在應急管理觀念、視野、技能上都得到了較大提高,培訓效果較好。

即使是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系統(tǒng)的專職教師,他們也不是從校門到校門的理論專家,他們同樣都經過培訓,并有著豐富的應急管理實踐經驗,因此,與外聘教師授課風格及水平并無明顯區(qū)別。這些專職教師一專多能,既要承擔某些培訓課程的講授與研討,同時又是培訓項目和班次的管理者與服務者,類似于班主任的角色。由于是專職教師來負責培訓項目的設計、管理以及部分授課,因此,整個培訓項目的培訓內容體系、培訓方法等都比較符合學員的實際需求。

⒊培訓對象的行業(yè)性與培訓班次設置的層次性。德國應急管理的培訓對象主要限定于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具有明顯的行業(yè)性特征。這些人履行職責需要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如AKNZ,其主要職能之一就是為國內和國外應急管理的行政指揮中心人員提供公民保護與災難救援的培訓與進修。按照行業(yè)性要求培訓學員,就能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也能為科學合理地設置培訓班次打好基礎。AKNZ根據培訓學員的應急管理知識基礎與崗位職責,分別開展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的培訓。任何一位到初級班培訓的學員,都要在培訓開始之前,利用AKNZ的網絡課堂,業(yè)余自覺學習應急管理基礎理論。隨后,AKNZ根據網絡課堂的學習情況對每個學員進行測試,并最終決定是否發(fā)放入學通知。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的培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員不能打亂培訓順序,只有經過初級班的培訓才能進入中級班,最后進入高級班學習。初級班主要學習應急管理的基礎理論、危機管理I,并進行專題研討。每班學員不超過30人。中級班繼續(xù)加深專業(yè)知識,學習應急管理某一專門領域指揮和危機管理II。在中級班,學院同時邀請兩個不同的行政指揮中心人員,各13人,通過對抗演練與交流來分享應急管理經驗。高級班階段,學員需要繼續(xù)加深專業(yè)知識,同時對應急管理采取多部門綜合協(xié)調。高級班的教育培訓任務是由學院與某一聯(lián)邦部委或某一地方政府的應急管理行政指揮中心共同設計完成的,就其應急管理實際工作進行演練、討論與改進。

在德國,具體的災難技術救援由THW承擔。THW的培訓任務主要由其所轄的兩所培訓學院與668個地方救援小組承擔。培訓學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救援指揮人員培訓,另一類是技術救援專業(yè)人員培訓。技術救援指揮人員培訓又可以分為三個類別:第一是小組成員培訓,培訓班次是基礎訓練I,培訓地點是THW的地方技術救援小組。第二是小組領導培訓,其培訓班次為基礎訓練II與小組領導訓練(基礎班),分別在地方技術救援小組與位于諾依豪森(Neuhausen)的THW培訓學院接受培訓。第三是團隊領導培訓,培訓班次有團隊領導培訓I、II以及公共關系培訓,培訓地點都是位于諾依豪森的THW培訓學院。這三個培訓類別、六個培訓班次,全部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順序逐步提高培訓難度。

對于技術救援專業(yè)人員的培訓班次有四個:基礎訓練I、II、專業(yè)訓練I、II。前三個培訓班次都是在地方技術救援小組里進行培訓,而專業(yè)訓練II班次則是在位于哈亞(Hoya)的THW培訓學院進行培訓。四個班次的培訓難度也是按照一定順序逐步提高。所有技術救援專業(yè)人員的培訓內容都是與災難的技術應對有關,如機器操作、水凈化、發(fā)電、卡車駕駛、無線聯(lián)絡、防爆、清淤、焊接等。

⒋突出模擬演練的培訓方法。德國應急管理培訓方法具有多樣化與實戰(zhàn)性的特點,除了課堂講授、專題研討、案例展示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外,他們還廣泛采用情景模擬、桌面推演、實地演練等培訓方法。這種突出模擬演練的培訓方法非常適合應急管理實踐性強的特點。一般說來,模擬演練要比一些傳統(tǒng)的培訓方法更為有效。以拿案例教學為例,案例教學往往是對已有的案例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原因,分析對策,學員缺乏身臨其境的感覺,參與其中的程度比較低。而模擬演練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可以設置一個場景,讓學員馬上進入危機狀態(tài),然后給定危機的時間、地點、災情、任務及完成任務的時限,分配給每個學員具體的行政指揮中心人員角色,承擔相關部門的應急職責。這樣,整個培訓班次的學員就組成了一個應急管理行政指揮中心,面對災情,要在一定情景中進行危機決策與協(xié)調。演練的過程與最后的決策成果由教師來評判并討論。模擬演練的培訓方法對學員以往的知識與經驗構成了很大的挑戰(zhàn),既要求學員具有較高的快速學習能力與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更要求學員具有較強的知識運用能力,把各種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快速應對危機。

德國應急管理的模擬演練培訓方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實戰(zhàn)性。盡管是模擬,但它不是簡單的、虛擬的角色扮演,而是完全按照實際政府應急管理模式進行的。AKNZ有四間應急管理行政指揮中心模擬教室,其演練設施與政府實際應急行政指揮中心完全相同。參加培訓的機構與人員都是各地、各部門應急管理行政指揮中心人員與策略執(zhí)行中心人員。演練時的工作任務就是學員在應急管理中的工作職責;演練的流程就是正式應急管理工作流程;演練的場景也是針對風險較大的各種災難。正是這種實戰(zhàn)性大大提高了模擬演練對學員工作的實效性,真正體現(xiàn)按需施教,學以致用,防止出現(xiàn)培訓效果虛置現(xiàn)象。

⒌培訓課程設置標準化。德國按照標準化的要求開發(fā)應急管理培訓課程,現(xiàn)已基本上覆蓋了應急管理的各個流程及不同專業(yè)領域。在AKNZ,學院提供了六個應急管理領域的培訓課程。一是公民保護培訓的基礎課程以及各個研討班的協(xié)調、溝通與管理;二是對災難防護中領導者的培訓;三是國內國際應急管理培訓、軍民合作培訓;四是公民保護的特殊知識培訓;五是應急管理戰(zhàn)略規(guī)劃培訓;六是應急管理跨州演練。在這六個培訓領域里,具體設置的專題講授與研討的課程有:國家安全預先保障、行政機關的危機管理(包括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危機協(xié)調與溝通、突發(fā)事件的社會心理干預、原子生化危害的防治與保護、救災醫(yī)學、軍民合作、災難現(xiàn)場的文化遺產保護、交通與食品保障、重要基礎設施的保護、應急管理策略執(zhí)行方面的領導與管理、IT與通信技術保障。

在THW,培訓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THW位于諾依豪森的培訓學院,主要提供技術救援的領導指揮人員培訓。培訓課程體系有六個標準化模塊,即S1(人力資源保障培訓)、S2(災情現(xiàn)場分析培訓)、S3(組織協(xié)調培訓)、S4(應急物流培訓)、S5(媒體溝通培訓)、S6(通訊技術保障培訓)。而位于哈亞(Hoya)的THW培訓學院主要進行應急救援的專業(yè)技術培訓。培訓項目眾多,如有陸上搜索、海上搜救、挖掘、機械修理、抽水泄洪、提供飲食、夜間照明、發(fā)電、爆破、重要基礎設施的緊急重建、水凈化、清除淤泥、管道營救、高空投放等。地方技術救援小組提供的是基礎培訓,最大特色就是講授與實踐操作廣泛結合。每個地方技術救援小組共有75個培訓單元,每個單元培訓時間為45分鐘。按照標準化的要求設置培訓內容,從而保證了THW的所有志愿者都能接受大體一致的技術救援培訓。

二、德國應急管理培訓體系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突發(fā)事件較多,政府的應急管理壓力較大。盡管德國應急管理教育培訓與我國相比,具有國情差異與地域局限,但其中一些好的培訓思想、方法及措施對建立我國的應急管理培訓體系仍具有借鑒意義。

⒈完善我國應急管理培訓的體制機制。目前,我國應急管理培訓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培訓機構與模擬演練組織不集中。雖然各類、各級干部培訓機構和高校都開設了應急管理或危機管理的培訓課程,但課程內容并不統(tǒng)一,培訓形式各有招數,模擬演練五花八門。如干部培訓機構在應急管理培訓中由于缺乏專門的場地和設施,往往結合案例教學以“紙上談兵”的形式為主。而有關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的模擬演練則各自為戰(zhàn):消防部門演練滅火、公安部門演練除暴、海事部門演練水上救援、武警演練反恐,往往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和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因此,借鑒德國的模式,建議國家應開辦專門的應急管理學院。把我國各級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應急管理領導人員相對集中起來,在專門的應急管理學院進行專業(yè)訓練。目前,國家行政學院正在籌建應急管理學院,應以此為契機,相對集中培訓力量和機構,構建全國各省市的專門應急管理培訓中心。鑒于多數地方省市行政學院已與黨校合并,且黨校系統(tǒng)作為干部培訓的主渠道,應該把應急管理培訓中心設置在各省市黨校系統(tǒng)或行政學院系統(tǒng)。同時,加大上級應急管理培訓機構對下級培訓機構的指導與培訓,力爭在應急管理培訓系統(tǒng)內做到資源共享、演練場所設施共用,從而實現(xiàn)應急管理培訓的全國一盤棋格局。

⒉應急培訓師資專兼結合、以兼為主。根據德國應急管理培訓師資力量構成的經驗,應急管理培訓課程大可不必都由培訓學院或應急管理中心的教師全部承擔。各級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只需招聘少量教師和專家,他們既負責授課又負責應急培訓項目的設計,還可自主管理外聘教師。這樣做有利于減少教師編制及財政負擔,同時還可以外聘應急管理專家授課,把鮮活的應急管理經驗帶進課堂,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與生動性。

⒊優(yōu)化培訓內容,突出應急管理培訓的操作性與實踐性。目前,我國應急管理培訓水平參差不齊,但一個總的事實是培訓水平整體較低。部分省市黨校和行政學院所開展的應急管理培訓只是在主體班上設置一個或兩個專題,泛泛而談應急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案例。這樣的培訓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難以涵蓋應急管理的一些專業(yè)領域,比如危機的心理干預、危機狀況下的決策、風險分析、媒體溝通等管理實務;二是難以解決應急管理中的深層次難題;三是不能體現(xiàn)應急管理培訓的操作性與實踐性,培訓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全國黨校和行政學院系統(tǒng)只有上海和天津黨校建立了應急管理培訓演練室,更多的省市黨校和行政學院對應急管理培訓只能停留在課堂講授與案例分析上。因此,應借鑒德國應急管理培訓經驗,逐步擴大應急管理培訓的專業(yè)領域,大量采用情景模擬、桌面推演、實地演練等培訓方法,更加注重應急管理的操作性與實踐性。

⒋按照行業(yè)性、長期性的要求,相對集中培訓對象。德國應急管理的培訓對象都是負有政治責任的行政指揮中心人員與應急策略執(zhí)行人員。培訓教師也是專業(yè)的應急管理專家,這種模式可以稱為專門機構對專業(yè)人員的培訓。反觀我國應急管理培訓,幾乎可以稱為非專業(yè)機構對非專業(yè)人員的培訓。一方面,我國應急管理培訓的專業(yè)化師資很少;另一方面,培訓對象很多不是從事應急管理的領導人員與救援人員。而且我國的干部流動性比較大,也許今年從事應急管理工作,明年可能就不再從事應急管理工作了。這樣既浪費應急培訓資源,又浪費應急管理人才。因此,筆者建議,應向德國學習,強化應急管理培訓對象的行業(yè)性與長期性。這樣既能穩(wěn)定應急管理人才隊伍,也能使學員快速積累經驗,提高應急管理能力。

⒌突出應急管理培訓班次設置的科學性與針對性。德國應急管理的培訓班次設置遵循著從低到高、從易到難、分類分級、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根據應急管理的決策與執(zhí)行兩大職能,對培訓學員根據其工作職責與特點分成兩大類別。其次,不管是對行政指揮中心人員的培訓,還是對應急策略執(zhí)行人員的培訓,都是按照逐步提高能力的思路設置班次。很顯然,在我國,不同層級政府的應急管理人員所要求具有的能力也是不相同的。試想,如果不區(qū)分國務院應急辦人員與縣政府應急辦人員的管理事務,不區(qū)分上海市政府應急辦與青海省政府應急辦所應對的突發(fā)事項,這樣的培訓難以激發(fā)學員興趣,不能滿足學員需求。因此,我國應急管理培訓班次的設置,不僅要分層分級,還要考慮地域特點,真正突出培訓班次設置的科學性與針對性。

⒍提高應急管理培訓課程的標準化程度。培訓課程體系的標準化,并不是說所有培訓學員都要接受相同的培訓課程與內容。德國應急管理培訓課程體系標準化,是要保障同類同級的培訓學員接受到大體一致的培訓知識與技能。如對THW的志愿者培訓,所培訓項目與培訓時間都有嚴格規(guī)定,不能隨意增加與減少。培訓完成之后,還要進行嚴格的考核。我國應急管理培訓課程內容設置還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具體專題設置也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建議開發(fā)一套科學、合理、標準的應急管理課程體系,使其成為開展應急管理培訓的基礎。

[1]國務院辦公廳應急管理赴德培訓團.德國應急管理概覽[J].中國行政管理,2005,(09):75-76.

[2]賈群林,鄭荔.德國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社會減災的生力軍[J].城市與減災,2006,(05):24.

[3]封畦.德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啟示[J].城市與減災,2006,(02):19.

(責任編輯:王秀艷)

Characteristics and Referen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in Germany

Ling Xuewu,Zhuang Hanwu

This paper thorough introduces training system,faculty force, objects,class quantity,method and course system.Being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all kinds of unexpected events happen frequently in China.It will be paramount to advance the emergent management ability of cadres in party and government.Therefore,Learning from German experience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practices,which impro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Germany;emergency management;training;reference

D630.3

A

1007-8207(2010)02-0016-03

2009-11-06

凌學武 (1978—),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危機管理與地方治理;莊漢武(1969—),男,江西玉山人,江西省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管理學。

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十一五” (2008)規(guī)劃課題 “政府應急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8SH26。

猜你喜歡
演練救援應急
緊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情景構建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救援要訣“少 快 短”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
救援行動
緊急救援
閱讀理解實戰(zhàn)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