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畫于1919年,是畫家為數(shù)不多的描寫母親與孩子題材的肖像畫。母親的造型體現(xiàn)了畫家肖像畫的典型特征:卵形的臉、長長的頸項(xiàng)、纖細(xì)的鼻子、杏仁形的眼,溫柔的姿態(tài)、感傷的神情……畫面表現(xiàn)的大概是畫家朋友的家眷,一個(gè)不太富裕的家庭。母親是家庭婦女,可能正忙于操持家務(wù),粗壯的手透著被水過度浸泡后的紅腫,仿佛濕漉漉還帶著水氣,也許是為了讓畫家畫畫,母親像是敷衍似的將孩子抓過來放在膝上。孩子剛才正玩在興致上,這會(huì)兒是一臉的不情愿,緊噘著嘴,三心二意略歪著的臉,小大人般毫無生氣可言。母親眉目沖淡的臉上有一種朦朧的神情,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晚上吃什么呢?明天是否該將被子拿出去曬曬了?還有這孩子,這孩子真是淘呢!生活真是苦楚,以至于母親緊抿的雙唇顯出了忍耐,對瑣碎、平淡、艱難生活的忍耐。做了母親,母與子之間,處處需要犧牲,因而養(yǎng)成了克己的美德,也顯出了母愛的偉大。還有母親的眼睛,眼睛里有那樣的憂傷、恫悵,可能是少女的夢想已逝去;可能是記憶深處一段默默的情懷,于忙忙碌碌的日子過得久了,漸漸蒙了灰塵。現(xiàn)在好不容易坐住,回憶的閘爭先恐后打開了來,有絲絲的甜,還有微微的澀,牽動(dòng)了左眼下的那塊肌肉……流暢的弧線及微妙和諧的色彩變化使整個(gè)畫面籠罩著一種美:平和、寧靜、安詳以及淡淡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