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初中歷史課素質教育的功能一直不能得到有效體現(xiàn),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傳統(tǒng)歷史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教學目標不當;教學結構呆板;教學方法僵化;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氣氛沉悶。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無從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這妨礙了學生稟賦和潛能的開發(fā),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形成和提高。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素質教育最顯著、最根本的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新的教法,努力使學生成為發(fā)現(xiàn)者和探索者,充分發(fā)掘自己的潛力。為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嘗試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建構性學習,注重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研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學生過分依賴課本、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習慣。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歷史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探索研究獲得各種各樣成功或失敗的體驗,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能力。如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和歷史材料的能力,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方法解釋歷史問題和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2.引導學生注重社會實踐,增強歷史意識,形成自尊、自信、合作、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使其學會在合作中學習,培育集體主義意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
3.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關注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的能力、態(tài)度,激發(fā)其內在的發(fā)展動力,減輕其壓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發(fā)展。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做法
1.注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合,努力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序列性問題,以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行為,并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例如,在學習“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備課組結合“9·11”事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將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先是展示與“9·11”事件相關的圖片、影像資料及報道,然后提出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以問激趣,學生興致極高。
2.注重學生學習責任感的引導。在歷史自主學習中,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學習影響著自己的生活、成長、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體驗、感悟、領會,讓其懂得學習的責任。例如,在學習“張騫出使西域”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張騫出使西域遇到了許多困難,如果你是張騫,你會怎么辦?這種問題把學生帶入歷史中,使其在潛意識中承擔起一份責任。
3.變“我不行”為“我能學”。一般說來,每個學生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在的獨立學習能力,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培養(yǎng)其獨立學習的能力。例如,有的學生在觀看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后,對其中一些歷史情節(jié)產生了疑問,對此,教師應首先肯定和表揚他們的質疑精神,然后教會他們正確認識文藝作品與史實的區(qū)別,鼓勵他們搜集相關資料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資料本”,通過剪、貼、摘錄等方法收集歷史材料,定期展覽、評比,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在感受自身學習價值、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增強學習歷史的信心,積極、主動、健康地成長。
4.變“怎么學”為“我會學”。古人云:“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弊灾鲗W習要求學生對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與反應,這突出表現(xiàn)在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上,即在學習活動開始前學生能夠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做好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進行中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tài)、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jié)。例如,在學習“金字塔的國度”時,為使學生對古埃及的奴隸制及文明成就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客觀的評價,我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假設這里就是古埃及,你們是古埃及的工程師,請你設計一座金字塔吧!這項作業(yè)讓學生既驚奇又興奮。因為金字塔目前尚存許多難解之謎,這讓學生覺得這項作業(yè)既趣味十足又極具挑戰(zhàn)性。經過討論,他們決定首先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上網下載有關資料,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閱讀《世界五千年》等相關課外讀物,進行資料的匯總整理。然后,對小組成員進行具體分工,分別扮演設計繪制圖紙人員、材料預算人員、勞動力預算人員、輔助工具預算人員及工期預算人員等,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最后,各組將金字塔的設計方案在班內展覽交流,并作出設計說明。學生的作品也許是稚嫩的,甚至是不合理的,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令人欽佩和感動。這樣的歷史學習,使學生走出了課本,走出了課堂。全班學生全部參與,積極動手、動腦、動口,既有了學習的辛苦體驗,也有了作品展出的成功體驗,更有了合作學習的快樂體驗。同時,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中,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在參與、設計、創(chuàng)新、爭論中獲得了學習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