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蘇)和中國的科學哲學同屬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但各有特點。俄(蘇)科學哲學的基礎是蘇聯(lián)時期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20世紀60年代發(fā)生的“認識論轉向”促成了俄(蘇)科學哲學的興起。中國科學哲學的產生根源于自然辯證法研究范式的轉換。中俄科學哲學的比較研究,既可以揭示哲學的民族性,更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各自民族的文化個性。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科學哲學;蘇聯(lián)自然科學哲學問題;自然辯證法
作者簡介:裘杰,男,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從事科學哲學研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俄科學哲學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B512.59B2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504(2011)03-0033-04收稿日期:2010-10-17
從哲學基礎上講,當代的科學哲學研究形成了兩個迥異的派別,一是分析經驗主義,其代表是作為20世紀西方哲學重要分支之一的西方科學哲學;二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原則和立場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哲學,以俄(蘇)和我國的科學哲學研究為代表。就俄(蘇)和中國的科學哲學來看,雖然二者同屬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統(tǒng),但由于兩國在科學、文化以及社會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鮮明特色。
一、蘇聯(lián)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蘇聯(lián)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包括兩個領域。其一是自然科學本身的哲學,是對有關物質世界、自然現(xiàn)象的科學理論本身的客觀內容以及對所運用的相應的實驗和理論的認識手段所作的哲學分析。這一部分旨在揭示科學研究的具體世界觀和方法論內容,即越來越深入到自然科學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二是對整體的自然科學和自然科學各部門所作的哲學分析,旨在闡明自然科學理論認識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和方法,闡明科學理論的結構、科學認識中經驗層次和理論層次的相互關系。這一角度的研究側重于科學理論的結構、科學認識的方法、理論原理和證明的論證方式、科學動態(tài)發(fā)展的規(guī)律等。蘇聯(lián)學者把這一角度的研究稱為“科學哲學的側面”[1](P2)。也就是說,蘇聯(lián)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內在地包含了科學哲學的萌芽。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蘇聯(lián)關于該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個領域中?!疤K聯(lián)時期一直存在的重要爭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自然科學的關系問題?!保?](P2-3)從蘇聯(lián)出版的經教育部審定核準的第一部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教科書《自然科學哲學問題教程》(該書由時任《哲學科學》編委、莫斯科大學哲學系教授、自然科學哲學教研室主任C.T.麥柳欣主編)的內容上看,蘇聯(lián)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重心基本上圍繞前一個領域,而對所謂的“科學哲學的側面”則很少觸及。
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lián)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研究出現(xiàn)了重大的轉折,傳統(tǒng)的自然觀研究開始退居次席,以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為核心的科學哲學研究逐漸成為研究的主導方面。1979年,В. А. 卡爾普寧、Б. М. 蘇哈諾夫和В. И. 沙羅格拉茨基出版了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作者認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會不斷揭示出自然界的發(fā)展趨勢和過程,而唯物主義辯證法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就是發(fā)展科學研究的方法論。該書逐一研究了力學、物理學、化學、技術科學的有關資料,論述了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進一步發(fā)展的前景和更為迫切的方法論問題,即,“科學認識中經驗和理論的相互關系,理論知識的綜合,科學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元理論研究的哲學意義等問題”①。與此同時,蘇聯(lián)的一大批學者,如Б. Μ. 凱德洛夫、Μ. З. 奧麥利雅諾夫斯基、В. С. 高特、М. В. 莫斯捷巴涅科、В. И. 勃拉恩斯基、В. Р. 伊瓦諾夫、А. Д. 烏爾蘇爾、В. А. 施托夫等人相繼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從各個方面對自然科學的方法論進行了討論,這反映了蘇聯(lián)哲學界對科學認識方法論研究的重視。
在1981年4月22—24日召開的全蘇第三屆自然科學哲學會議上,科學院院長Г. Л. 亞歷山大洛夫指出,“自然科學哲學問題是對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基礎,對自然和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最普遍的看法進行探索和思考的一個中心樞紐”[3](P407)。由此可見,這一轉向已使得蘇聯(lián)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內涵發(fā)生了變化。
蘇聯(lián)科學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始終是在辯證唯物主義的傳統(tǒng)下進行的。對這一過程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正確評價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下的科學哲學研究。從總體來看,西方的研究者對蘇聯(lián)自然科學哲學是持全盤否定態(tài)度的。[4](P99)西方的“科學史家和科學哲學家們長期討論蘇聯(lián)出版物中的這些問題,他們關心的是,這些問題是真問題,還是人為的、政治的產物。馬克思主義當真影響了蘇聯(lián)科學家們的思考,還是僅僅就是個裝飾”[2](P3)。只有少數(shù)西方學者對蘇聯(lián)自然科學哲學采取了比較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格雷厄姆在大量具體研究的基礎上,客觀地評價說:“我相信辯證唯物主義對蘇聯(lián)一些科學家的工作的確產生了實際的影響,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影響幫助他們形成認識結論,并贏得了國外同行對他們的認可?!保?](P3)
二、中國的自然辯證法研究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的第一個范式是自然觀范式。[5](P56)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并以自然觀為基礎,建立了由自然觀、科學觀和科學方法論構成的內容體系。
中國科學哲學的產生來源于自然辯證法研究范式的轉換。20世紀90年代末期,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范式發(fā)生了多個方向的轉向,其中包括科學哲學、科學方法論、科學思想史、科學社會學、自然哲學等。在傳統(tǒng)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有著雄厚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觀和科學觀。隨著研究范式的轉換,譯介和評述西方科學哲學的文章大量出現(xiàn),科學哲學成為了《自然辯證法研究》和《自然辯證法通訊》兩本核心刊物的主要欄目。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隊伍都發(fā)生了重大轉向。
自然辯證法為中國科學哲學的產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背景。20世紀80年代初,自然辯證法學會曾一度號稱中國第一大學會,其研究絕不僅僅限于自己的學術圈子。自然辯證法的特點是兼容并蓄,既是一種學術事業(yè),又直接面對國家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在研究問題時常常借助于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
自然辯證法為中國科學哲學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學術空間??茖W哲學關注的問題其實是自然辯證法學科的內部問題。正因如此,從學科上我們把自然辯證法調整為科學哲學,但并未放棄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以自然觀為基礎,恰恰是我們相對于西方科學哲學的優(yōu)勢所在?!坝捎谖鞣娇茖W哲學僅僅面對自然科學,無視自然科學背后的本質和客觀基礎,因此,他們并不能真正回答理論的內在完備性和科學理論進步之間的關系?!保?](P111)西方科學哲學的這一特點,是它們在很多問題上不能獲得正確認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的科學哲學是中國自然辯證法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