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龍,李 燕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豐富多樣。而在對五運六氣熱議的今天,確證其涵蓋性、變通性、指導性,成為研究者的課題。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若干觀察點,記錄、回顧、印證、預測當地自然環(huán)境、氣候與人的關系,積以時日,總其大者,才能基本明確五運六氣的功效并加以利用。但是這些觀察點怎么確立并依據什么?王冰的一則注解為我們劃好線、選好點起到了導向作用。
在梅花本《黃帝內經素問》第444頁,《素問·五常政大論》:“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一段經文之下,王冰作了大段注解。他在“中原地形,西高北高,東下南下。今百川滿湊,東之滄海,則東南西北高下可知”的版圖內,將“中華之地,凡有高下之大者,東西、南北各三分也”,三三得九,分成九個地域。容筆者分別引注于下,先說橫著劃線:“其一者自漢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漢江北至平遙縣也,三者自平遙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熱,中分寒熱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熱尤極。”
按“漢蜀江南”,張景岳將句讀點在江與南之間,“詳漢蜀江,即長江也”。其實“漢”指漢江,下文已言明。漢江發(fā)源于陜西省東南,亦即秦嶺以南,流經湖北省北部,最后在武漢市匯于長江中?!笆瘛奔此拇ㄊ∪?,而線應畫在陜蜀交界的秦嶺南緣?!敖奔撮L江。這樣第一條橫線從秦嶺南緣東至長江,向南至南海的區(qū)域稱作“南分”;第二條橫線自漢江向北至山西省平遙縣,與地理上的緯線相當,畫出來即是“中分”;而從“平遙北山”出發(fā)到“蕃界北?!保鞘堑谌龡l橫線所轄區(qū)域,稱作“北分”??急狈健稗纭?,應為古時匈奴所居之界,而“北?!保o書上說“為北方遠僻地域之泛稱”,也說“秦漢后凡塞北大澤,往往被稱為北海”,如里海、貝加爾湖(漢·蘇武牧羊處)、巴爾喀什湖等。“北分”廣大區(qū)域氣候十分寒冷,而平遙縣城南與縣城北山的氣候可能冷暖差距很大,十分有趣。
再說豎著畫的三條線:“又東西高下之別亦三矣,其一者自汧源縣西至沙州,二者自開封縣西至汧源縣,三者自開封縣東至滄海也。故東分大溫,中分溫涼兼半,西分大涼。大溫之分,其寒五分之二;大涼之分,其熱五分之二。溫涼分外,溫涼尤極,變?yōu)榇箨汛蠛??!?/p>
“汧(qiān)源縣”,《辭海》:“古汧邑,西周末,秦襄公所都。秦置縣,治所在今陜西隴縣南,北魏改名汧陰?!薄?964年改名千陽縣”。實際地處陜西省寶雞市西北,隴縣東南。在尚不能通隴海鐵路的唐代,看來汧源(千陽)縣就比之于寶雞,是中原地區(qū)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大邑。緣于汧源正好位于隴西高原東坡下,由此從北到南畫一條豎線,正好是中華大地西臺階的東緣。而“沙州”,唐貞觀七年改定之名,即今甘肅省西部敦煌市。敦煌即為西分的西端。而中分線畫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南北,由開封向東至黃渤海(滄海),是東分,由開封西至千陽縣,便是中分了。
如果在一幅中國地圖上按照王冰所標識的點、山川、臺地、河流等橫畫三條線、豎畫三條線,除了新疆、西藏地區(qū)的9個區(qū)域就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張景岳將這“九分之地”稱作“九宮”,分別用八卦之名命之。不過稱“九分之地”也好,稱“九宮”也好,目的就是方便區(qū)分或者標識氣候的客觀差異。王冰在劃線時已然對九分之地用大寒、大熱、大溫、大涼述說了總體的區(qū)分:“然九分之地,寒極于西北,熱極于東南”(注:本文在“西”與“東”字下有[守]字,筆者以為系北宋林億等醫(yī)官作正誤時的記號)。而既分九域,王冰還講了如下5條具體的依據。
第一,“今以氣候驗之,乃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夏氣北行”。這是王冰將《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的原文作為氣候差異的理論根據,是說不同的地域隨著地球繞太陽公轉形成了四季早晚不同的差距。張景岳將此以春季多刮東風、秋季常刮西風、夏季常刮南風、冬季常刮北風作解也是對的,反映了北半球季風的特點,是古人論證“四維”的重要時空觀。王冰將“東分”稱作大溫,“西分”稱作大涼,“北分”稱作大寒,“南分”稱作大熱的原因,是將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氣候常態(tài)作了動態(tài)布局。所以他說:“一為地形高下,故寒熱不同;二則陰陽之氣有少有多,故表溫涼之異爾”。用來解釋此段經文的結語:“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爾”。
第二,“以中分校之,自開封至汧源,氣候正以歷候同”。按“?!?,比較之言也。中分,即九分之地的中心區(qū)域。這個區(qū)域的氣候特點是與廿四氣節(jié)的四季秩序基本相當。換言之,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是依據中心之地的氣候特征,安排四季、標識物候、指導農時而發(fā)明了廿四節(jié)氣。而“十九年七閏法”的農歷,在春秋時期就逐漸形成了。這一點十分重要。
第三,“以東行校之,自開封至滄海,每一百里,秋氣至晚一日,春氣發(fā)早一日。西行校之,自汧源縣西至蕃界磧石,其以南向及西北東南者,每四十里,春氣發(fā)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者,每一十五里,春氣發(fā)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
“蕃界磧石”,藏界磧石縣。即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屬下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該縣面臨黃河,相傳是大禹治水的起始處,《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的記載,即疏浚黃河起于積石山,直至河南省龍門(洛陽)。據《積石山縣縣志》的記述:“(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縣地陷于吐蕃”。筆者青年時期曾在臨夏地區(qū)工作,到過積石山。王冰此段是說自開封向東,汧源向西,氣候即與歷候不一致了。尤其西分之地的北部大片地區(qū)比南部大片地區(qū)的氣候差異還明顯,里程還要短。事實是否如此呢?張景岳《類經》不僅全文抄錄王冰的注解,并說“不可不察也”。
第四,“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及東北西南者,每五百里(新校正云:按別本作二[守]十五里),陽氣行早[守]一日,陰氣行晚[守]一日;南向及東南西北川,每一十五里,熱氣至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二[守]十里,陽氣發(fā)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北行校之,川形有南向及東南西北者,每二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陰氣行早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川,每一十五里,寒氣至早一日,熱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二十里,熱氣行晚一日,寒氣至早一日。大率如此”。
第五,“九分之地,其中有高下不同,地高處則燥[守],下處則濕[守],此一方之中小異也”?!叭桓咛幘帲瑲獬T?,平處下處,夏氣常在,觀其雪零草茂,則可知矣”。
地域不同,距離發(fā)生氣候的差異。地理位置越遠,其風向、風速、氣溫、濕度等氣象要素的數據就越加明顯不同。就是一個地方山川高下不同,氣候也有差異。竺可楨先生常以白居易的詩歌作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痹凇段锖驅W》一書中,將物候的差異作為“定律”研究和把握,包括物候的南北差異;物候的東西差異;物候的高下差異;物候的古今差異作為一章,稱之為“物候學的定律”。并且在全國組織“物候觀測網”,用以指導農業(yè)等許多學科的科學研究。所以勿庸諱言的是中醫(yī)學科也應當跟隨其后,建立全國范圍的五運六氣觀測網。中醫(yī)學觀察六氣的盛衰變化,目的是為了人。以五運六氣為基礎,用氣象學、物候學等現(xiàn)代科技資料作支撐,研究一方一地的人們的生理病理變化,并且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那樣,作出防治疾患的指導。清代名醫(yī)葉天士治病掌握著一把金鑰匙,即是以四氣五味作理論,“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燮理陰陽,“以平為期”。而要觀察一方一地人與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首先要回顧、印證過去和現(xiàn)在時段的六氣變化與人體消息的“應”與“不應”,以事實為根據,以原則為準繩,“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總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釋。如今年2、3月份,北京地區(qū)正常人群中出現(xiàn)睡眠多的現(xiàn)象,不少人反映“睡不醒”。在3月7日北京電視臺“養(yǎng)生堂”節(jié)目里討論了這一現(xiàn)象,大家各說各的,不一而足。其實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司天之政”一節(jié)里“初之氣”的內容中已寫出“善眠”二字,張景岳以主、客氣的風、濕作解,而高士宗解釋為:“內外上下,氣機不利也”。似乎都不太滿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還需醫(yī)者仔細思忖。當今全球氣候反常,“五郁之發(fā)”頻頻,核幅射災害等更需我們拭目以待。
再一個問題是如何選點布局?筆者以為用王冰的“九分之地”和所寫諸點的基礎,作些擴充即可。如在“九分之地”外,可將新疆、青藏、東北三省加入其內,或可成為十二分之地。而王冰所說的具體縣市已有明顯的界分性,應加以利用。不過古今變化大,可在相近人口密集城市設點,如“汧源”設在寶雞,“磧石”設在蘭州。而“九分之地”中未明確縣市的,可商議布點,或以北京為“總提”,五運六氣觀測網即可確立。
總之,五運六氣的觀察實踐應該群策群力,充分發(fā)揮各省市中醫(yī)學府和科研機構的人才優(yōu)勢,以及活躍在基層醫(yī)療第一線的“志愿者”。
今年“世界氣候日”的主題是“人與氣候”,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資源。在廣大人民群眾對氣候變化的關心和重視不斷提高之際,中醫(yī)學科對五運六氣的研究和印證迎來了大好契機。學習、繼承五運六氣是為了應用,發(fā)揮、發(fā)展五運六氣是為了人類健康。愿布點單位將來多出幾位像葉天士那樣的大醫(yī)家,服務當地,享譽全國,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