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忠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
高考是一種特殊的考試。因為是“競爭”,是“選拔”,所以有十分完善、嚴格的“比賽規(guī)則”。而在這套“比賽規(guī)則”中,作文“符合題意”是判定考生作文等級的第一要素,將它視為考場作文的生命線毫不為過。審題正確,所寫作文符合題旨,則高分有望;審題失誤,下筆偏離題意,則全盤皆輸。必須通過對試題的各部分仔細審讀、揣摩,正確、全面地理解其含義,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力求立意準確,中心突出。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高考作文題在本質(zhì)上就是回答問題——回答命題者通過文題隱含的一系列問題。
毫無疑問,審題的第一階段就是找尋命題者提出的問題,并在作文試題的各部分中明確答案。一般來講,高考作文的審題往往要求學生從中心語、提示語、引導材料、寫作要求等幾個方面綜合分析。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考生往往因為缺乏具體的目標,而不能很好地整合各方面的信息,陷入審題困局。為此,我在教學中使用了一個自己摸索出的小招式:設問法審題——在審題階段,設置問題,深入思考,自問自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高考作文按類型基本可以分作四類:觀點型,如“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范圍型,如“辨”;關系型,如“君子與小人”“忘記與銘記”;比喻型,如“門和墻”。盡管類型多樣,其構(gòu)成卻是相似的,必備的要素就是:概念——單一概念或概念組合。因此,設問法審題的第一問就是:有幾個概念?各是什么? (把握概念內(nèi)涵)完成第一問的回答,準確把握概念內(nèi)涵后,為防止行文中偏移,還必須設置第二問:哪些是? (漫想與定向)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個熱點,人們對高考作文的關注已遠遠超過它作為一道題目應承載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為每一年度的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文化觀等上層建筑領域的折射抑或引領,所以高考作文題往往能透視出主旋律的影子。考生只有聯(lián)系時政、聯(lián)系社會大環(huán)境去分析題意,才能在深層意義上“切合”命題者意圖,使文章獲得一定的價值依托。為此,我們在寫作前還應該有第三問:為什么寫? (探明寫作的目的和價值)如果材料的中心詞由幾個概念構(gòu)成,如“痛苦與快樂”“目標與現(xiàn)實”“吸收與創(chuàng)新”等,還要求考生在動筆前辨明兩者之間的關系。所以針對此類作文,須設置附加問:關系怎么樣?
1.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如有話題引導材料,應該堅持“答案在文中”的觀念,答案往往可以在材料中獲得。
如2005年高考廣東卷的材料:
紀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對人對事表示懷念。它既可以是國家、民族對已有榮譽的回憶,對過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個人對往事對親朋表示的懷念。 (可回答“是什么”的問題)紀念又不同于懷念,它不僅僅是內(nèi)心情感的涌動,它還是思想與行動的結(jié)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節(jié)日慶典是紀念,樹碑立傳是紀念,種一棵樹或?qū)懸黄恼乱彩羌o念……形式或許不同,但意義同樣真切。 (可回答“哪些是”的問題)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堅守信念,傳遞勇氣;它珍藏感動,分享幸福;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 (可回答“為什么寫”的問題)
話題引導材料清晰地分為三個層次:實質(zhì)就是對“是什么”“哪些是”“為什么寫”這樣三個問題的分別回答,堪稱“標準材料”。遺憾的是,我們的許多考生沒有給予充分關注,而在匆忙中斷章取義,導致考試的失敗。
2.回答“是什么”的問題,要學會相似概念的比較;把握重心,全面作答。
當只有一個概念時,應學會進行相似概念的區(qū)分和比較。如以“自信”為話題作文、設問:“自信”是……?回答時有意識地與“自立” (不依賴別人,靠自己而生活)“自強” (自己努力向上)“信念” (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信條” (信守的準則)等進行比較。再如,以“謙卑”為話題作文 (沒有材料提示)、設問:“謙卑”是……?回答時可以比較“謙虛”“自卑”“謙和”“卑鄙”等,進行類似于“同義詞辨析”的訓練。有比較才有鑒別,概念的內(nèi)涵在比較中才能清晰明朗起來。
當有幾個概念時,要明確是并列的概念還是存在重心,如“為別人喝彩”,有“為別人”和“喝彩”兩個概念,重心在后者上;“生活中的矛盾”,重心在“矛盾”上;而“君子與小人”,重心在“君子”也在“小人”,扣住重心,才算切合。當然,附加部分也是不容忽視的,回答“是什么”的問題,需兩者兼顧。如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作文,重心在“選擇”,忽視“心靈”這一附加部分也同樣會陷入偏題的泥淖。當文題概念具有明顯比喻型特點時,如“門”“窗”“攀登”“沒有不受傷的船”等話題,要審明它們在生活中的意義,揣摩它們要表達的主題?;卮稹笆鞘裁础本妥兂闪藙?chuàng)設比喻句,還原本體的過程。如能認真分析,準確回答“是什么”的問題,審題就如同是找到了靶心,余下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射擊過程中不偏不倚了。
3.回答“哪些是” (把握中心詞的范圍)
從本質(zhì)上講,這并不屬于審題范疇,而應該屬于概念外延的拓展,屬立意和行文準備范疇。然而,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缺乏此項思維過程,行文或干癟空洞,或若即若離,極大地削弱了概念內(nèi)涵的力量。因此,回答“哪些是”應該在把握“是什么”之后立刻進行。
回答“哪些是”的具體操作中,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漫想。所謂漫想,就是根據(jù)話題內(nèi)涵,讓大腦處于一種自由的浮想狀態(tài),以搜索充足的素材。譬如,以“墻”為話題漫想——柏林墻、長城、防火墻、一枝紅杏出墻來、圍城……漫想這一階段能夠找到素材的多少,往往決定一篇文章成功與否。
上文已經(jīng)談到,“哪些是”的答案在作文材料中往往能夠找到,“漫想”豈不是有畫蛇添足之嫌?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如作文題“曲徑通幽”,材料提示語說:“它是畫家筆下渲染的景致,是攝影愛好者不斷尋找的目標,是園林設計師著力創(chuàng)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似乎“哪些是”的答案已經(jīng)完全給出了。于是,許多同學直接以這幾句話作為文章的分論點,把作文變成了擴寫。其結(jié)果往往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得分只能在及格線附近徘徊。
所以,漫想的第一階段,最大的要求是自由,不能完全拘泥于話題材料,也不必時時問“當否”來打斷思維流程。漫想的第二階段,就是整合第一階段的漫想成果,求證他們與話題的聯(lián)系,選定一個自己能駕馭的方向,能夠求深求新的方向。
4.回答“關系怎么樣”和“為什么寫”
關系型文題,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了解關系的基本類型:過程與結(jié)果,整體與部分,對立與統(tǒng)一,原因與結(jié)果,內(nèi)因與外因,量變與質(zhì)變等,這些可以遷移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運用到思維之中。如高考話題“感情親疏與事物的認知”,從因果關系入手,可以推知“感情的親近有助于理性的認知”“正確的認知應當戰(zhàn)勝感情的親疏”“感情要服從理性”“感情要接受理性的指導”等。再如高考話題“忘記與銘記”從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入手,可以找到“無論是忘記還是銘記,都要有寬廣的胸懷、高尚的情操”的觀點。
“為什么寫”是一個提高級的問題。對于高中學生,固然不能苛求,但也要求通過寫作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反映一定的社會主旋律,或揭示一些社會問題。而命題者也往往在命題過程中考慮了這一問題。2010年全國各地高考題就是以關注自我、關注社會為核心內(nèi)容的,如北京市高考作文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廣東省高考作文題《與你為鄰》,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綠色生活》,天津市高考作文題《我生活的世界》等。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盲目追逐社會熱點,非熱點不寫。只要我們引導學生在寫作之前問一下自己:我將要寫的文章于當前時代有積極意義嗎?有沒有一定的人生和社會思考價值?如果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讓學生放飛自己的思想之箭吧!它將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命中高考作文的“十環(huán)”。
參考資料:
1.周鵬《新課堂作文》,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馬新民《挑戰(zhàn)考場高分作文》,廣東教育出版社。
3.曹津元、羅小軍《高考作文12大得分點》,四川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