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進興,鄭麗霞,馬圳煒,黃文麗,湯漢林
?
在閩高校就讀臺灣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培養(yǎng)
曾進興,鄭麗霞,馬圳煒,黃文麗,湯漢林
(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海峽兩岸共同的文化使得兩岸同胞都表現出共同的心理素質,體現為相互之間的族屬親近感、文化認同感。隨著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臺灣到大陸高校求學的學生日益增多,培養(yǎng)這類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工作。以福建高校臺灣學生為例,通過對臺灣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分析,提出了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舉措,破解難題,加強對臺灣學生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近現代史教育,加強對臺灣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教育,優(yōu)化臺灣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解決學歷互認、畢業(yè)就業(yè)等臺灣學生切身利益問題,增進臺灣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培養(yǎng)。
高等教育;臺灣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
中華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經傳承積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的總和,是海峽兩岸同胞共有的精神財富和交流交往紐帶,在兩岸同胞之間體現為相互的族屬親近感、文化認同感。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整個民族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隨著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臺灣到大陸高校求學的學生日益增多,培養(yǎng)這類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工作。培養(yǎng)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積極地繼承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福建與臺灣語言、地域、經濟生活關系特殊,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連、商緣相通、法緣相循,使福建逐漸成為了臺灣學生在大陸的主要求學地。改革開放以來,在閩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累計達4495人,目前在讀1101人,占全國1/7。根據調查,臺灣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臺灣曾經一度實施所謂本土文化的民眾教育,通過隨意篡改歷史,割裂臺灣與大陸的淵源,激化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排斥與敵對情緒。其頒布“修正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大幅度削減中小學生學習中文的時間。同時,語言的使用也呈現出政治化的傾向,閩南話一度成為本土意識的代名詞和重要載體。這些政策對臺灣一代新人民族意識的培養(yǎng),影響深遠,消極作用不可低估。導致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演變所知甚少,民族文化認同感缺失。[1]
臺灣學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其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與大陸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隨著文化多元現象的日漸突出,特別是西方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使臺灣學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呈現出思想及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政治問題上顯得比較敏感和謹慎,經常選擇不關注、不評論、不參與的冷漠方式。但是,他們對海峽兩岸的動態(tài)始終是十分關心的。
根據調查,36.8%的臺灣學生認為自己來大陸求學是為了學習“了解中華文化”。[2]對于大陸高校組織的游歷祖國名山大川、考察交流等活動,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隨著對祖國大陸了解的加深,他們越來越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振興崛起,開始認同祖國、認同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期望祖國繁榮強盛,具有振興中華的迫切愿望。臺灣學生在福建與其他學生共同學習生活一段時間后,自我體認的民族意識增強了,民族歸屬感和認同感也更加強烈。調查發(fā)現,許多臺灣學生在介紹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時,自覺不自覺地運用“我們的發(fā)展”等句子,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感油然而生,溢于言表。
臺灣學生,尤其是男生,往往高中畢業(yè)后,會有一段當兵的經歷,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因此,他們與同年齡段的大陸學生相比,有更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建功立業(yè)的理想。臺灣社會的開放性,使得大陸的各種信息如春潮般涌入當地,隨著對大陸真實情況的日益了解,原有的恐懼感、困惑感以及生疏感慢慢消退,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清醒地意識到,大陸將是他們施展才華和實現報負的理想之地。
胡錦濤同志在耶魯大學演講時強調指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沉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备=☉{借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先行探索高校臺灣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步伐最早最快。1985年華僑大學率先面向臺灣招收學生,福建成為了大陸最早招收臺灣學生的省份,也開啟了探索臺灣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目前,經教育部批準,福建可以對臺招生的高校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福建中醫(yī)學院、福建醫(yī)科大學、漳州天福茶職業(yè)技術學院等9所。招生主要采取全國聯合招生考試、單獨招生考試和免試入學等方式。隨著招生入學工作開始,對臺灣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工作也隨之展開。二是人數最多最集中。2010年福建高校對臺共招收學生404人(注:不包括近日農林大學成人學院正在招收的29人),累計招生4495人。2009年在福建各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達858人,2010年達到了1101人,占大陸高校同期在讀臺灣學生總數從1/8上升到1/7,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地區(qū)。來閩就讀的臺灣學生越來越多,福建逐漸成為全國做好臺灣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三是層次最齊最全。目前在福建高校就讀的學生1101人中,博士120人、碩士119人,本科785人,預科13人,大專64人。臺灣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培養(yǎng)工作拓展到普通高等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等各類高校,延伸到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生各個層次。
受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一些臺灣學生對大陸發(fā)展的真實情況缺少正確的認識,民族文化認同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福建相關部門和高校積極把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作為現實生動教材,引導臺灣學生正確認識當前中華民族發(fā)展實踐,引導學生自覺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捍衛(wèi)民族的尊嚴和利益,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責任心。對改革開放發(fā)展的認同,直接增強了臺灣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閩臺兩岸一衣帶水,文化一脈相承,福建擁有眾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教育素材,是對臺灣學生進行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的獨特資源。福建充分利用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關帝文化、船政文化、海洋文化、節(jié)慶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組織文化生態(tài)保護活動,開展閩臺方言交流特別是閩南語交流,讓臺灣學生深刻感受閩臺文化的同根性,從中理解閩臺獨特關系,從而加深中華民族文化情結,進一步增強他們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
教育部、國務院臺辦等有關部門出臺的《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yǎng)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地區(qū)及臺灣省學生的暫行規(guī)定》、《關于調整祖國大陸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臺灣地區(qū)學生收費標準及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為臺灣學生在閩學習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而福建是大陸涉臺立法最早、最多的省份,在維護臺灣學生權益保障方面先行先試,卓有成效地破解兩岸教育合作發(fā)展中的一些難題。如臺灣律師事務所率先在福州、廈門設立分支機構,漳州等地率先設立涉臺案件審判庭,為做好在閩就讀臺灣學生權益保障提供了方便。針對臺灣學生最為關注的就業(yè)問題,率先出臺了取得大陸高校學歷的臺灣學生在閩就業(yè)辦法,率先開展海峽兩岸職業(yè)培訓交流合作,面向臺胞開放178個職業(yè)工種鑒定,成立了海峽兩岸職業(yè)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
文化本質上乃是一個民族意志力、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和證明。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的文化基礎。對臺灣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培養(yǎng)我們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教育、歷史國情教育、閩臺學生的互動交流、臺灣學生學歷認證和就業(yè)等切身利益的解決等方面工作有待深入,才能在更高層面上形成民族文化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創(chuàng)新力和發(fā)展力的基礎。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書中就提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共同的文化是產生心理認同的基礎,心理認同感則是共同文化在思想意識領域的集中體現。在費孝通先生看來,就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同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這種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也就是文化認同感。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石,是維系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爸腥A民族的民族認同是對中國國家及中華文化的歸屬意識,對增強民族的團結與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3],只有民族文化上的認同,才能形成情感上更強的共鳴。福建是臺胞重要祖籍地、臺商投資集中區(qū),是臺灣學生在大陸的求學地,特別是在兩岸簽訂ECFA、臺灣有限制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和承認大陸學歷等因素的積極影響下,閩臺教育交流日趨緊密,將有更多學生選擇到福建就讀大學。在這些臺灣學生當中,有一部分臺灣學生的父母在閩投資經商,也包含了一部分來自臺灣中南部的學生,培養(yǎng)其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培養(yǎng)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可以激發(fā)臺灣學生愛我中華的愛國情懷,增強中華民族責任感、凝聚力,幫助學生自覺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也有利于深化閩臺教育交流發(fā)展,助推閩臺教育合作交流的持續(xù)深入開展。
1.加強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高校在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方面是責無旁貸的,要“以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充分借鑒利用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精神這筆寶貴的教育資源,不斷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的認知教育和躬行實踐”,“對于培養(yǎng)、激發(fā)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強其民族意識,樹立其民族自豪感”。[4]我們要積極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通過共同傳承和宏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來消除隔閡,促進了解,增進感情。針對本??啤⒋T博士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加強對臺灣學生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接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蘊涵的高尚的愛國思想、正確的人生理念、濃厚的人道精神的熏陶,強化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結合福建特點,開展河洛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充滿濃郁的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廣泛邀請臺灣學生參與,形成對中華文化源流的正確理解。以傳統(tǒng)年節(jié)為紐帶,開展相應的活動,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而產生使家庭和諧、民族團結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民族文化同根的親和力。
2.加強近現代史教育。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指出:“故欲知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以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盵5]因此,加強對臺灣學生的中國近現代歷史教育,幫助臺灣學生客觀地把握中國近現代史的發(fā)展脈絡,幫助他們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真相,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消除各種錯誤觀點的影響,科學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進而增強民族向心力和文化認同感。
3.推進形勢政策教育“三進”工作,加強對臺灣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解讀。發(fā)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開發(fā)適宜臺灣學生學習的課程教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編排內容形式,突出國情、社會熱點問題等內容。將臺灣教育內容納入課程體系,引導學生正確了解祖國寶島臺灣的歷史,了解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現實,認清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趨勢,理解“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方針及《反分裂國家法》的深刻含義。采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課題研究,學術報告、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形式,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共性,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
4.舉辦增進民族文化認同主題的交流活動。建立兩岸學生多樣化的聯系溝通渠道,通過夏令營、“手拉手”結對子、文體交流等活動,增進臺灣學生對祖國大陸和家鄉(xiāng)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開展閩臺學生主題夏令營活動,突出追根溯源、文化傳承等主題,盡可能創(chuàng)造同臺演出、同場競技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yǎng)認同感。構建閩臺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設置好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的辯題,促進兩岸學子的了解和溝通,增進感情和友誼,激發(fā)中華民族兒女弘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歷史責任感,促使兩岸學生進一步了解共同文化淵源,增強對“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的認同感。整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對臺研究力量,邀請臺灣學生參與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閩都文化、媽祖文化、宗教信仰、民間信仰等課題研究,在研究活動中強化學生對兩岸共同家園、兩岸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1.解決學歷互認、畢業(yè)就業(yè)等臺灣學生切身利益問題。調研發(fā)現,在閩就讀臺灣學生最關注的是兩岸學分、學歷互認和畢業(yè)就業(yè)等問題。這些切實利益問題能否順利解決,直接影響臺灣學生的認同感。因此,福建可以發(fā)揮先行先試優(yōu)勢,進一步加強兩岸教育溝通合作,推動兩岸進一步開展學分和學歷互認工作,通過兩岸高校的合作,開展閩臺高校之間專業(yè)認證、課程銜接、教學質量認定和學分互認標準的研究,進一步推動兩岸高校學分和學歷銜接和互認。
2.做好在閩臺灣人才人力資源開發(f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選擇在大陸就業(yè)。國家人事部出臺了《關于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建設推動福建人事工作發(fā)展的意見》,福建成為第一個大陸高校畢業(yè)臺灣學生內地就業(yè)政策實施的試點省份。從調查走訪的情況來看,學生對這一政策的知曉率并不高,相關部門和媒體要加大政策的宣傳引導力度。同時,做好臺灣學生的就業(yè)指導、職業(yè)培訓、求職信息、崗位推薦和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服務。開展閩臺合作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培訓,積極引進臺灣優(yōu)質創(chuàng)業(yè)項目,加快大學創(chuàng)業(yè)培訓實訓基地建設,做好創(chuàng)業(yè)項目對接服務,借鑒臺灣高校開展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培訓選修課經驗,開好創(chuàng)業(yè)培訓課程選修,幫助臺灣學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要加大臺商投資區(qū)對臺灣學生的吸納接收能力,讓臺灣學生在福建就業(yè)有“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感受,體現海西經濟區(qū)對臺灣學生就業(yè)的支持。
3.優(yōu)化臺灣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對臺灣學生按照“思想品行上要積極引導,學習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適當照顧”的要求,優(yōu)化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做好臺灣學生就讀服務的基礎工作,建立臺灣學生就讀綠色通道,為其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編制入學指南,介紹國家教育政策、福建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就讀的政策說明、入學程序、受理時間和地點,以及教育行政部門、臺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和聯系人等。設立咨詢窗口,提供就學咨詢,受理入學考試申請,指導辦理入學的有關程序等。針對群體的特殊性,以及文化背景、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實行分類指導,因人施教,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在生活管理上,要避免簡單生硬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態(tài)度,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提供更加周到細致的服務。
4.加強對臺灣學生的服務保障和研究。進一步完善臺灣學生管理服務體系,強化對臺灣學生的管理服務意識,完善臺灣學生管理服務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成立“臺灣學生服務中心”,切實做好臺灣學生入學、學習、生活、就業(yè)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充分調動教師和科研人員開展臺灣學生研究的積極性,設立專項經費,對閩臺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高層次項目、重點科研項目、合作辦學項目、師資隊伍培訓給予支持。
[1] 董小蘋.臺灣意識演變過程中的臺灣青少年民族認同感發(fā)展[J].檔案與爭鳴,2009(11):81.
[2] 陳雪琴.立足實踐教育加強學習引導切實做好臺灣學生人心回歸工作[J].思想工作探索,2006(4).
[3] 鄭曉云.中華民族認同與中華民族21世紀的強盛——兼論祖國統(tǒng)一[J].云南社會科學,2002(6):53.
[4] 鄧云曉.以傳統(tǒng)文化構建大學生的民族精神[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2):171.
[5] 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for the Taiwanese Students who Study in Fuj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ENG Jin-xing, ZHENG Li-xia, MA Zhen-wei, HUANG Wen-li, TANG Han-li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 common cultures across the straits exhibit common mentalities, which embodies in the relative intimacy and culture identity among brotherhood across the straits. It is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o well the work of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cultivation, for more and more Taiwanese students come to studying at Mainl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jian is first choice for Taiwanese students who choose to study in Mainland, so we will take Taiwanese students who study in Fuj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exampl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cultivation,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On this base, we suggest that: we should change our mind and innovate; we should enhanc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history education for Taiwanese students;We should enhance our effort to guide them to care about social hot issues; and we should carry out activities which focus on prompt nation culture identity; and 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 of acceptance of academic certificate across Taiwan Straits,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which relate to Taiwanese students personal interests and improve the studying environment for them.
Higher Education; Taiwanese student;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責任編輯:季平)
2011-01-20
福建省思想政治課題(閩政研2010-B12)
曾進興(1978-),男,福建平和人,碩士。
G648
A
1673-1417(2011)01-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