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梅
(如皋市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南通226500)
學生作文的選材和構思能力培養(yǎng)探究
盧云梅
(如皋市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南通226500)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形成觀點的基礎,也是表現(xiàn)觀點的支柱。材料豐富,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材料貧乏,儲備不足,寫作時就難免捉襟見肘。為了能在頭腦中形成豐富的材料,要求學生深入生活、廣泛閱讀和勇于創(chuàng)新。相同的材料,謀篇布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作品。構思上有創(chuàng)新,文章也就有新意。
作文教學;材料;構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說到要寫作文,學生就唉聲嘆氣、愁眉苦臉。而近年來高考作文是話題作文,給一段材料,自選話題,自擬題目,文體不限,這種開放式的話題作文,取消了許多限制,為考生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那學生為什么還這么怕寫作文呢?究其原因,關鍵在于學生頭腦中沒有材料,真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者就是沒有組織結構和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筆者從事高三語文教學多年,認為要讓學生不怕作文,首要的就是要積累大量的材料,其次要學會組織文章,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边@就要求學生平時深入生活,學會觀察社會、思考生活、積累素材,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各種活動,去觀察、思考、想象,在生活的海洋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收集寫作的素材。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把觀察所得和感想隨時記錄下來。這樣積累的素材多了,厚積薄發(fā),寫作時就不會捉襟見肘。夏衍為了寫《包身工》,曾經(jīng)深入到包身工的工作車間,“足足作了兩個多月的‘夜工’,才比較詳細的觀察到一些她們的日常生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魯迅先生主張“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不相干,也要泛覽”。天文地理、時事政治都要了解,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要求學生都要讀讀。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甚至包括街頭廣告等都可看看,可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去回顧品味古代社會的生活景況,去領略欣賞海外的生活畫面,去想象體會未來的生活情景。博采眾家,取其所長。這樣,通過廣泛的閱讀,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的素材,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巴金在《談我的散文》中說“讀多了,讀熟了,常??梢皂樋诒吵鰜?,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diào)子……但是我仍然得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先生。我后來寫了二十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有關系?!?/p>
對一些老材料(包括教材中的材料),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創(chuàng)新價值,想人之所未想,用人之所未用,使老材料能證明新觀點、解決新問題。
同樣的一塊布料,風格不同的服裝設計師就會做成不同風格、不同等次的服裝。作文也如此,相同的材料,謀篇布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作品。構思上有創(chuàng)新,文章也就有新意。
當代作家孫犁在《文藝學習·談結構》說:“一篇作品既是描寫一個事件,那事件本身就具備一個進行的規(guī)律,一個存在的規(guī)律。作者抓住這個規(guī)律,寫出這個規(guī)律,使它鮮明,便是作品的基本結構?!币虼?,構思文章結構時要考慮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內(nèi)在聯(lián)系,符合人們的思維過程。比如寫記敘文,一般總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來安排結構,即使是倒敘或插敘,也只能是局部的調(diào)動。如夏衍的《包身工》中間對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勢的分析說明就是采用的插敘的寫法,但整個文章還是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序來組織材料的。寫議論文,總要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從多個方面加以剖析,揭示其內(nèi)在本質(zhì),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寫文章不能平均用力,有的要不惜筆墨,極力鋪陳,有的只需粗筆勾勒,一筆帶過。哪些內(nèi)容詳寫,哪些內(nèi)容略寫,要根據(jù)表達中心的需要而定。詳寫,就是根據(jù)主題需要,把對主題有重要作用的材料寫得詳盡些。略寫,就是把與主題關系不大但又不能不寫的材料寫得概括、簡略些,一筆帶過而已。郁達夫《故都的秋》第三自然段為了突出故都“清、靜、悲涼”的特點,作者選取了隨處可見的景物“碧綠的天色、藍色或白色牽?;ā眮砻鑼懀鴮Α疤杖煌さ奶J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勝跡只是一筆帶過。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結構也應有跌宕起伏,波瀾變化,可以通過制造懸念,巧用伏筆,欲揚先抑,運用蒙太奇等方法來取得這樣的效果?!睹骱勇爼芬晃脑趯懬賻煆椬鄷r,先寫琴師的外貌“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仿佛風干福橘皮似的,甚為丑陋”,寫他彈奏時“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可謂技藝高超,作者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收到極好的效果。
盧云梅,女,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
G715
A
1674-7747(2011)10-0070-02
[責任編輯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