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云
多媒體教學是高效課堂的法寶
姚淑云
當今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所謂“高效課堂”就是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在單位時間內以較小的投入,換取盡可能多的效果教學。江西金太陽教科所柏成剛所長這樣比喻高效課堂—“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說明高效課堂的自主性、豐富性、選擇性、多義性和尊重性特點,而多媒體教學應該是達到高效課堂必須采用的方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將教師、學生和現(xiàn)代信息傳播技術結合起來,構成三者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在教學中,筆者根據不同的課型制作不同的課件,在不同的階段展示不同的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知識體系和結構框架,主要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容量和課堂效率,整合課本知識,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更大的收獲。多媒體教學對于基礎差又沒有學習熱情的特長生尤其適用。
高中歷史課容量大,而繁重的教學任務,日復一日的考試和作業(yè)磨滅了學生的激情和活力,尤其是特長生的基礎和耐力都不足,如果老師采取口頭的空洞講解,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以“填鴨式”為主的方式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如果將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課堂教學,通過生動活潑的影音資料,將教材中原本枯燥無味的內容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鼓勵學生“各顯神通”,可以增強學生的直觀形象感知,從而提高學習熱情。
比如,在講《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一課時,學生對日本侵華和抗日的東西比較熟悉,電影電視接觸較多,為了激發(fā)學生更大的熱情,提高本節(jié)課的效果,在開始就播放抗戰(zhàn)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同時播放“中國軍民普天同慶抗戰(zhàn)勝利”的精彩場景,師生在歌曲和歡呼聲中進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
高中歷史學科是一門包含信息量非常大的學科,在教學中,如果僅僅憑借教材內容難以將教學要求完全實現(xiàn)到位,教材中的信息量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生動展示教學素材資料、歷史圖片等。
比如,在《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一課,筆者選擇日本無條件投降某些片段進行思考、研究。有用多媒體展示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場面;日本首相鈴木聲嘶力竭叫囂“本土決戰(zhàn)”的聲音;美國的“小男孩”“胖子”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蘇聯(lián)紅軍進入東北的壯觀場面以及毛澤東向中國人民發(fā)出“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的號召;日本外相重光葵、參謀長梅津美治朗在東京灣“密蘇里”號上垂頭喪氣簽字的神態(tài)。這些活生生的場面,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對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段歷史刻骨銘心。其思維活動在借助于觀察、想象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向更高階段發(fā)展。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歸功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
眾所周知,歷史教學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是完全不夠的,必須配有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練習和考試才能使學生所掌握的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從容應對考試。所以練習和考試后的習題講評課是學生和老師查漏補缺最好的環(huán)節(jié)。如單元過關、同步練習,期中、期末、綜合測試等,為確保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歷史事實,筆者通常都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首先,展示班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但是不記名,希望大家比比自己看看別人,奮起直追。
通過展示試卷,分數(shù)較好學生的試卷,卷面較好的學生的試卷,希望學生們從不同方面吸收別人的優(yōu)點,筆者會對錯誤率較高的題回歸課本進行重新知識整合,在展示一些題型的答題方法和訣竅。這樣周而復始,學生收獲很大,上課都會非常認真地做筆記,效果非常好。
其次,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進步幅度。
這個方法主要是定期分階段使用,一般筆者會在月考過后進行一次,把平時小測的成績一同展示,主要是把月考成績和平時成績對照,看進步幅度和進步名次;強調“超越自己”的重要性;把本次月考成績和上次月考成績作比較,通過一堂輕松的、班會性質的歷史課,大家開誠布公,談談自己的體會,介紹學習進步的經驗,查找自己不足。說明“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讓學生受到教育端正學習態(tài)度。
最后,利用多媒體建立特長生檔案。
這是對特長生進行管理和習慣養(yǎng)成的方法之一,是為學生做思想工作的憑證。眾所周知特長生基礎差,自制力也差,雖有一時的熱情但是韌性不夠,所以筆者便利用多媒體建立每個學生的檔案,定期找特長生進行交流,督促他們學習,教育他們成人成才。
方法是教師為每人制作一個PowerPoint,包括每次考試成績的統(tǒng)計,進步或是退步的名次,校級和班級名次,生活習慣的變化,提問的次數(shù)和頻率,家長眼里的孩子,同伴印象,教師評價等??梢允墙處?,同學或父母的原話記錄。教師每天愛心觀察學生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定時定期找特長生進行交流談心,必要的話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看看自己為他制作的PowerPoint,讓他們知道他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和驕傲,同學的榜樣,教師的自豪,家長、同學、教師的期待,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方法效果非常好,有時候有些同學會痛哭流涕,進步非??臁_@樣的記錄和談心會對學生以后的成長甚至一生起到無法想象的作用。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萬紫千紅才會春花滿園”,讓我們廣大教師以博大的心胸,慈母般的愛心努力探索特長生的歷史教學,精誠合作,相互幫助,人人參與,讓歷史課堂變成開放的課堂,學生收獲的課堂。
稿件編號:P1110043
姚淑云,本科,中教高級,教研員。
河北省遷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實驗證明單靠聽覺,可獲知識的 60%,單靠視覺可獲知識的10%,而視聽并用,可達到86.3%以上;就保持3天左右的記憶率來看,單用聽覺是15%,單用視覺是40%,視聽覺并用是75%?,F(xiàn)在應試教育下學生課堂效率是決定成績的最主要途徑,是成績的主陣地。比如,講《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一課,僅靠教師課上“滿堂灌”,就會使課堂毫無生氣,以至學生在半睡半醒中“掙扎”,筆者在備課時,利用多媒體整合了關于抗戰(zhàn)期間的“侵華日軍的罪行”“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全民族的抗戰(zhàn)”“抗戰(zhàn)勝利”4個題目的知識點,同時展示大量的圖片和歷史資料,這樣減少了課上板書的時間,大大節(jié)省了授課時間,而且學生可以利用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進行課堂記憶,并進行深入的分析、綜合、比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最后展示一組中國人民在抗戰(zhàn)期間的死傷人數(shù),經濟損失等數(shù)據,學生真真切切體會了一個偉大的結論“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對抗戰(zhàn)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又比如在講五代即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時,可以用計算機PowerPoint制作課件通過屏幕展示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這三大發(fā)明的圖片,還可以播映印刷技術的操作過程,然后再通過屏幕引用馬克思關于中國三大發(fā)明西傳作用的論述,請學生總結中國文明對世界的貢獻。這樣首先使學生對三大發(fā)明有了直觀的認識;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和比較能力,認識三大發(fā)明在中西方不同的影響、作用,思考中國近代落后的原因。而理學的興起和宋詞的繁榮,可以從網上調朱熹和李清照等人的圖片、作品,進行節(jié)選放映,再配以音樂來增強學生的視聽效果,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