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慧
中國人向來喜歡兩極思維:一千多年來,大興科舉,一門國語治天下,到最后落得個閉關自守、喪權辱國的局面;于是,國人怕了,廢科舉,辦新學,“科學興國”的大旗舉到天上,不知不覺間,母語離我們越來越遠。
有人曾形象地把語文比喻為封建社會的大老婆,地位崇高而虛置,想來還是很恰當的。中國的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可能最不需要學習的就是語文,天天數理化的演算,天天瘋狂的追趕英語,天天背著補習包東奔西跑,但沒有一個人是為了這半懂不懂的語文。
而加拿大卻是另外一番樣子,真可謂“英文包打天下”,能夠貫穿基礎教育1—12年級的必修學科的只有英文,特別是12年級,只開設英文1門必修課,其他7門均為選修課,而且選修課的開設要依據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來確定。加拿大的基礎教育,沒有統(tǒng)一的聯邦政府教育部門,由各省政府設教育部掌控。在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10、11、12年級的英文,都要實行全省統(tǒng)考,并有嚴格的要求,似乎已天經地義??荚嚭细衽c否,要記入檔案,并關系到是否能夠中學畢業(yè)。其他科目則可以不參加全省統(tǒng)考,如果要上大學,拿獎學金,那又另當別論了。不僅如此,如果英文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達到合格,可以多讀1—2年,如果還不合格,可以進入社會成人班免費學習英文,不限年齡,60歲,70歲,都可以免費學習,申請中學學歷。由此可見,英文教育在加拿大基礎教育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中國語文的被漠視,與我們的高考體系有關。高考語文,貌似重中之重,滿分150,有效區(qū)分度卻只有40分左右(95%以上考生在80—120分之間),滿分60的作文,有效區(qū)分度也只有15分。我們誰都清楚,高中生的語文水平是有天壤之別的,而高考的語文評價標準卻不能拉開檔次,故而,混語文與學語文似乎可以等同了,誰還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學語文?
眾所周知,國外的大學寬進嚴出。走出國門,我們卻驚異的發(fā)現:英文水平的高低竟然會成為是否淘汰大學生的唯一標準。我們考察了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世界著名高校,全球高校排名20多位。這所大學第一年淘汰率高達60%,淘汰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各科系學生的母語(英文)考試成績。我們實在沒有想到,這么著名的大學,淘汰學生的方法竟然是英文水平的測試,而不是那些顯示高智商的理科知識的考查!盡管如此,他們的高科技人才還是層出不窮,遠遠超過我國的名校。作為選拔功能的英文考試操作方法,我們不得而知,只聽說,這樣的考試,當地居民學生都很難通過,更不用說普通的中國留學生了。
想想我們的語文考試,偽科學化、標準單一化程度非同一般。中國作家寫了散文,提起筆來完成這篇散文的鑒賞題,居然不及格,語文素養(yǎng)高深的作家遠遠不及訓練有素的高中生,這都是屢見不鮮的事實。高考優(yōu)秀作文中精彩紛呈的排比,滿紙的引經據典,排列整齊的觀點,少年心事當拿云的豪情,讓人眼花繚亂,佩服不已;可仔細一斟酌,文章是驚人的相似,一樣的套路,一樣的絢麗多姿,一樣的不知所云,僅僅司馬遷《報任安書》的一個 “西伯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就“春去春又回”了好多年,豈不怪哉!
加拿大的母語教育不為考試,讓學生享受閱讀和寫作的快樂之旅,是他們母語教育的根本。殘疾孩子的教育,就以閱讀為本,讓他們從小就學會在閱讀中感受幸??鞓返娜松?,即使終身在輪椅上生活,也不會感到寂寞和空虛。他們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具備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演講的能力,畢業(yè)典禮要舉行盛大的演講觀摩活動,讓每一位畢業(yè)生登臺表演。他們鼓勵每一位學生成為優(yōu)秀寫作者,經常進行各種小論文或文學性的寫作訓練,鼓勵學生開設個人博客,學會英文的靈活表達,學會以我手寫我心,學會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加拿大公民閱讀之風盛行,是我們親眼所見的,輪船碼頭、海濱沙灘、綠草叢中,到處都有捧著大部頭認真閱讀的人,這或許就是非功利母語教育的魅力。
思考我們的語文教育,實在令我們傷痛和憂慮:茫茫題海忙得不亦樂乎,巍巍書山充耳不聞;ABCD貓捉老鼠的游戲層出不窮,語言的靈性表達銷聲匿跡;學生依葫蘆畫瓢的能力越來越強,老師猜題捉題編題的勁頭越來越足;學生不讀不背不關心與考試無關的語文,老師不看書不看報不管語文改革;其他學科的補課行動熱熱鬧鬧,語文老師的作業(yè)冷冷清清;師生的文憑越讀越高,母語的運用越來越尷尬;教輔資料賣得如火如荼,人文著作藏得無影無蹤等等。
筆者常常感嘆于我們基礎教育的咄咄怪事,數理化學得艱深難懂,有學生進了高中就再沒有及格過,即使高分者,大多數也全部賣給了高考,僅僅作了一塊踏進大學的敲門磚,終身不再啟用。英語念得熱火朝天,耗費了我們多年的心血,高考取得通行證后,還要攀登大學過級之途,路途不可謂不艱險,而真正在學習、生活中能用上英語的又有幾人?語文是真正伴隨每一個中國學生到永遠的必修課,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可我們卻隨意處置,把語文閱讀和寫作拋之腦后!
有人說,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反之,生活也應該離不開語文,因此,我一直這樣固執(zhí)的認為:熱愛祖國應該從熱愛母語開始,語文應該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倘能擁有如此觀念,敢于借鑒加拿大母語教育的某些成功經驗,在孔子學院紛紛漂洋過海的今天,我們的母語教育或許會更大有可為,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或許會更高高飄揚,我們的生活層次或許會更加有品位,我們的中國人風采或許會更耀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