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花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聞出版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學改革探討
蔣小花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聞出版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給高校教學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本文在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學資源優(yōu)勢和缺陷的基礎上,在轉變角色觀念,重建新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數字優(yōu)勢,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以及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四個方面對高校教學提出了建議。
信息化背景;高校教學;教學改革;教學資源;多元評價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為知識與文化的傳播開創(chuàng)了新的途徑,引起了教育思想、內容和方式的重大變革,不僅給高校教學提供了空前的便利與支持,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本文通過大學生網絡教學資源利用情況的調查,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教學手段多樣化,學生學習興趣提高 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可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向學生提供各種感知材料和逼真情境,促使學生去充分感知。比如,運用一些教學媒體,如幻燈、電視、網絡等,實現(xiàn)電影、動畫、聲音、文字等多種載體之間的過渡與銜接,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一些在正常條件下不可能獲得的直接體驗和感受。這樣,可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學方法可以達到高度的綜合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資源豐富,課堂知識容量擴大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資源不僅來源于本地計算機所提供的磁盤內容或教學課件,更多地來源于網絡上世界各地的信息源。目前,大多數高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各方面的硬件設施都比較齊備,師生可以通過聯(lián)網的學校辦公室、圖書館或在家中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資料,聆聽世界一流教師的講授,向一流的專家請教。這樣,學生有了更多的信息來源渠道。同時,多媒體的應用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豐富了知識內容。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增加10%~20%的信息量。
利用網絡平臺,實施個性化教學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可以實施異步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針對每一名學生的不同知識基礎、接受能力、智力水平、學習進度等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真正體現(xiàn)信息化的優(yōu)勢,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出個性化人才。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打破師生交流的時空限制。不但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交流,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討論,不但本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通過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文件傳輸、電子公告板等形式,甚至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學生都可以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就可以促進高校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導向學生主體轉變,更好地發(fā)揮、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滿足不同學生的主體性需要。
師生情感交流淡化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能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中接收信息,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特定的表情和手勢中得到鼓勵,受到啟發(fā)。使用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變成人與機器設備間冷冰冰的對話。一些教師在大部分時間里手握鼠標,面對計算機,忘了課堂上師生之間不僅需要知識交流,還需要情感交流;學生僅僅面對屏幕,難以感掌握信息技術的理論及應用,特別是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應用,以便能夠承擔對其他教師的培訓工作。再次,學校可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難題,聘請知名專家、教授定期舉辦信息技術培訓班或者專題培訓班,探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想與方法、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學設計、網絡教學的新模式等等,有計劃地對專業(yè)主講教師進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開發(fā)、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技能。最后,有必要建立良好的多媒體教學管理機制,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評估,組織教學觀摩,充分調動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教師自覺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良好氛圍。同時,要通過培養(yǎng)和訓練,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并能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科研的教師隊伍,從而不斷推進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完善。
應避免過分強化多媒體教學而淡化傳統(tǒng)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替代“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非適用于所有課程的教學。多媒體技術應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能過分強化多媒體教學而淡化傳統(tǒng)教學的作用。只有根據課程的不同特點和要求,科學合理地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教學媒體的作用,增強授課效果。相反,那種“一刀切”現(xiàn)象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辯證地看待多媒體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科學地設計多媒體課件,使之發(fā)揮最佳效能。
不要過分強化技術性而淡化教學性 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根本目的是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同時配以同步聲音、動畫等,使課程內容變得聲像并茂、直觀易懂、生動豐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它的根本屬性是教學性。但在實踐中運用課件進行教學時,課件的制作常常過分追求藝術性和技術性而忽視教學性。例如,課件界面過于華麗使得授課內容的重點不突出;文字的字體、修飾、顏色等過多,變化頻繁,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授課內容,從而影響了授課質量。
不能以電腦為中心 如今的多媒體教學基本上是以電腦為中心,課件內容是一條“流水線”上出來的“流水課”,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授課,有時教師整堂課都坐在電腦前操作計算機演示而忽視學生的反應和感受。這樣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減少,當某一學生對于前邊某部分知識內容提出疑問時,教師就手忙腳亂,甚至引起課堂教學秩序的混亂。如果是這樣,這種教學方式就會加重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處理好課件程序化與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 嚴格按多媒體課件控制教學過程會顯得過于嚴密和緊湊,往往制約了教師的臨場發(fā)揮,不能夠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缺少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那種灑脫和得心應手。因此,在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時,教學課件的設計、制作要將教師主導性與多媒體的輔助性結合起來,便于啟發(fā)學生去感知、理解和應用,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只有將先進的教學媒體與先進的教育思想融于一體,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
[1]劉茂森.電化教學導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張如珍.“因材施教”的歷史演進及現(xiàn)代化[J].教學研究,1997,(9)
[3]謝百治,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改革[J].電化教育研究,1999,(3).
[4]黃榮懷,劉黃玲子,鄭蘭琴.論協(xié)作學習中的動機因素[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3).
[5]陳肖生.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3,(3).
G718
A
1672-5727(2011)05-0170-02
湯蓉華(1972—),女,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教務處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研究。
范全新(1968—),男,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工程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教育教學管理。
薛剛(1980—),男,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工程學院政工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與教育管理。
觹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8年立項課題《建設類五年制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D/2008/01/008)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