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錫 南
(四川大學(xué) 南亞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泰戈爾與維多利亞?奧坎波的跨文化情愫
尹 錫 南
(四川大學(xué) 南亞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泰戈爾與阿根廷女作家、翻譯家維多利亞?奧坎波的歷史交往是印度和西班牙語文學(xué)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并對各自的創(chuàng)作和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忘年情誼既是精神之戀和世俗之戀的融合,也是東西文明對話的真實體驗,涉及到語言、文化和性別等各個層面的問題。泰戈爾與奧坎波的跨國情緣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泰戈爾;維多利亞?奧坎波; 《吉檀迦利》
1913年,泰戈爾因自譯英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由此在東西方世界聲名鵲起。一戰(zhàn)前后,泰戈爾頻繁地造訪東西方世界。這不僅豐富了他的創(chuàng)作和思想,也促進了殖民主義時期的東西文學(xué)交流和文化互動。其中,他和阿根廷女作家和翻譯家維多利亞?奧坎波(Victoria Ocampo,1890-1979,下簡稱奧坎波)的歷史交往是印度和西班牙語文學(xué)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印度女學(xué)者黛森(Ketaki Kushari Dyson)說:“泰戈爾和奧坎波的故事是文學(xué)史和文化史上意味深長的一章。這也是一種人類的故事,有著鼓舞和啟迪后代的力量,其他人由此受益匪淺。它不僅讓人明白,這種友誼是如何開始并建立起來的,并且還讓人懂得可以怎樣增進這種友誼。泰戈爾和奧坎波的友誼不僅是兩個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的個人友誼,也是男人與女人之間跨越巨大代溝的一種友誼(這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1](P351)這說明,他們的歷史交往不僅是殖民時期東西文學(xué)交流的重要一章,也是透視當(dāng)代東西文化互動的一面理想鏡子。
1890年亦即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前四年,維多利亞?奧坎波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與大她29歲的前輩、印度作家泰戈爾一樣,奧坎波自幼便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她喜歡閱讀歐洲文學(xué),孕育了一顆敏感而文學(xué)的心。由于奧坎波的地位和財富,更由于她的興趣愛好,她自然成為阿根廷文藝界的一名保護人。她起初主要以法語進行著述,五十歲時轉(zhuǎn)向西班牙語著述。她有十卷論文、六部回憶錄和論述泰戈爾、甘地、尼赫魯和弗吉尼亞?伍爾夫等人的著作,還有散見各種雜志的文章。
奧坎波與泰戈爾相知相識的塵緣來自于她對印度文化的濃厚興趣。1961年泰戈爾百年誕辰之際,在應(yīng)邀撰文紀(jì)念泰戈爾時,奧坎波這樣寫道:“我非常感激甘地和泰戈爾這兩位誕生在遙遠國度里的人,他們屬于和我明顯不同的一種文明和種族……就泰戈爾而言,我們的道路則是縱橫交錯,不分彼此,這是我永久的幸福?!盵2](P46)奧坎波在晚年回憶錄中記敘了她與泰戈爾精神邂逅的最初經(jīng)歷。1914年,法國作家安德烈?紀(jì)德在巴黎出版自己依據(jù)英文翻譯的法文版《吉檀迦利》,這使24歲的奧坎波有機會開始接觸泰戈爾的代表作。當(dāng)時,她的婚姻遭遇挫折,處于心緒迷茫之際。捧讀經(jīng)過二次語言過濾的《吉檀迦利》,奧坎波的心一下子被征服了。她在回憶錄寫道:“泰戈爾詩中談到的愛,并非那種折磨我的或使我狂喜的愛,而是導(dǎo)向神靈的愛,可以向神靈傾訴我全部的情感……這就是為何讀著《吉檀迦利》時,我會帶著絕望和痛苦而流淚哭泣……泰戈爾的神啊,誰又比我更懂得這離別之苦?”[1](P57-58)
1924年11月7日,泰戈爾抵達阿根廷。當(dāng)時,奧坎波還是一位名氣沒有超出國內(nèi)的女知識分子。生病的泰戈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需要靜養(yǎng),這對時年34歲的奧坎波而言,無疑是親近心中偶像的天賜良機。她設(shè)法租下了普拉特河畔的桑伊斯德羅別墅,讓泰戈爾入住。在桑伊斯德羅別墅近兩個月的時間中,泰戈爾和奧坎波這對忘年交的感情迅速升溫。就奧坎波而言,她仿佛是當(dāng)下追星族里的一員“粉絲”,時刻想著親近泰戈爾這位神靈般的師尊,聆聽他的聲音和教誨。
泰戈爾病愈后本想早日離開,但禁不住奧坎波的熱情挽留又呆了一段日子。為此,奧坎波還變賣了自己的一顆寶石以作別墅的租金。1925年1月3日,泰戈爾揮別奧坎波,乘船離開了阿根廷。奧坎波把泰戈爾在別墅坐過的扶手椅贈送給他,后者把這件禮物帶回印度,并始終不離不棄,直至人生終點。1925年,泰戈爾出版《普爾比集》,收錄了他以奧坎波為傾訴對象的很多詩篇。該詩集題獻為“獻給纖手似蓮花的苾佳婭”,苾佳婭即他給奧坎波取的梵文名字。這足以證明奧坎波在詩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阿根廷一別后,泰戈爾與奧坎波還見過一面。1930年,奧坎波來到巴黎,幫助泰戈爾舉辦個人畫展。此后,兩人再也沒有見面。自1925年起,他們之間的通信時斷時續(xù),直到泰戈爾辭世。在通信中,兩人還延續(xù)著忘年之交的友誼。從泰戈爾方面來看,中年喪妻、內(nèi)心孤獨的他似乎非常癡迷于這段塵緣,當(dāng)然就更為痛苦。他不僅在詩歌中書寫這段美麗的異國塵緣,還在小說、戲劇中不斷地表現(xiàn)它。值得注意的是,他這段時期的很多繪畫也以對奧坎波的無盡思念為表現(xiàn)主題。和哥德一樣,泰戈爾喜歡光亮,并喜歡更為恢弘廣大的空間。但是,他的很多畫都以灰暗陰森的色調(diào)做背景,畫中常常出現(xiàn)扶手椅的藝術(shù)變形和神似奧坎波的面容身形,或是出現(xiàn)兩個男女若即若離的身影或面容。在1930年的泰戈爾巴黎畫展上,一些西方人看到了這些畫后認為,這些畫中人貪婪而色情,有的則令人恐怖。但如對畫的背景有所了解就會明白,泰戈爾畫作中的黑暗背景其實是他內(nèi)心痛苦的一種象征,有一種難以釋懷的、不可言說的藝術(shù)張力,扶手椅等景觀和男女對視則表明了印度與阿根廷之間、亦即泰戈爾和奧坎波的時空距離無法跨越。因此,說畫中有深意當(dāng)不為過。泰戈爾畫作中不斷出現(xiàn)的扶手椅意味深長。在黛森看來,奧坎波的贈物是一個重要的象征符號。它代表心心相印的一種姿勢?!澳撤N意義上,這把椅子可以視為它遙不可及的贈予者,它成了她的代表或替代物……作為全心托付和親密無間的象征,這把椅子當(dāng)然代表彼此相愛。椅子載著他,就像她托起他一樣。坐在椅子里,他立刻會在幻念中想起他,在思想中把她擁住?!盵1](P327)
泰戈爾在作品和繪畫中對奧坎波長達十幾年的深情傾訴和痛苦思念,足以說明,他是非常虔誠地對待這段忘年塵緣的。那么,奧坎波是否也對這位印度師尊一往情深呢?那把作為贈物而漂洋過海陪伴詩人余生的椅子,是否真的暗示奧坎波對詩人的心心相印呢?
遠古時代,印度民間流行對女神和生殖力的崇拜。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濕婆的身體是他與女神合二為一的結(jié)果,因此,他呈現(xiàn)雌雄同體的特征,面容也為陰陽各半。十世紀(jì)從濕婆派分裂出崇拜女神的性力派,它結(jié)合了民間的生殖力崇拜信仰。它是印度教三大教派之一,盛行于泰戈爾所在的孟加拉和阿薩姆、奧利薩等地。該派認為女神的性力是神圣無限的,是創(chuàng)造宇宙萬物的根源。黛森認為:“甚至和今日的絕大多數(shù)男性異性戀藝術(shù)家一樣,泰戈爾需要超越普通友誼的女性作為觸發(fā)靈感的誘因,以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性力’?!盵1](P5)雖然不能說接受過西方自由思想啟蒙的泰戈爾會以性力派的觀點自覺指導(dǎo)自己的創(chuàng)作,但他對奧坎波的贊美和無盡的思念使其作品韻味悠長,這又不能不使人感嘆非同尋常的女性友誼對于他是何等重要。中年喪妻喪女的不幸?guī)Ыo泰戈爾心中無比孤寂,這與他渴求女性柔情,從而在詩歌、小說乃至繪畫藝術(shù)中排遣愁緒是有聯(lián)系的。例如,1924年11月17日,泰戈爾在奧坎波為他安排的別墅里寫下題為《擔(dān)憂》的詩。泰戈爾也許意識到自己的激情噴涌得不是時候,陷入到內(nèi)心的掙扎之中。他寫道:“更多的愛的贈禮,/你若塞進我手里,/我內(nèi)心深處的縫隙/豈不暴露得更清楚?/明智之舉是還清欠你的債,/駕空舟踏上歸途。/愛情的饑餓的滋味/最好在人背后細品。/收回吧,收回/你那顆充滿愛慕的心!”[3](P126-127)1925年1月9日,在離開阿根廷奔赴歐洲的船上,泰戈爾又陷入對奧坎波的思念之中。他在詩中寫道:“遙遠的陌生的地方,/我孤獨地流浪,/風(fēng)暴搖晃著小船—/此刻為什么突然/想起大地最遠的盡頭,/天堂垂落之地,/某一天,意外地相遇,/只有我和你?!盵3](P168)從這些描寫來看,泰戈爾對奧坎波的確充滿了愛戀之情。
再看看奧坎波對泰戈爾的感情。泰戈爾是她早年的青春偶像,《吉檀迦利》是她精神處于危機時刻的緩沖劑。1924年,當(dāng)真實的泰戈爾站在眼前時,那種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她一次次親近泰戈爾,聆聽他朗讀孟加拉語詩歌的天籟之音,并聆聽他的教誨,這的確暗合了印度古代師徒相隨相習(xí)的傳統(tǒng)。雖然當(dāng)時她和丈夫分居,但卻還有一位情人,為了某種原因,她對泰戈爾守口如瓶。這使泰戈爾以為她的熱情親近是世俗女子的一種示愛方式。他在離開阿根廷奔赴歐洲的旅途中給奧坎波寫信說:“我告訴你這一切,因為我明白你愛我……我相信,你的愛會以某種方式幫助我獲得成功?!盵1](P317)他還向秘書埃赫姆斯特透露,他之所以要盡快離開奧坎波,是害怕自己不能承受她的熱情。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事實上,泰戈爾對年輕美麗的女主人亦即自己的崇拜者充滿了柔情蜜意,他對奧坎波的舉動應(yīng)是“感情謬誤”和“文化誤讀”下的真情流露,但又十分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意愿,不失風(fēng)度地適可而止。奧坎波對泰戈爾的愛并不屬于男女之愛的范疇。她無法像戀愛中的女人那樣正常應(yīng)對泰戈爾自然流露的熱情,但又機敏睿智地保護了心中偶像的自尊。那么,奧坎波對泰戈爾的愛究竟屬于哪一種?
奧坎波從未直接流露她對泰戈爾感情的真實看法,相反,她在信中還以積極熱情的姿態(tài)回應(yīng)詩人。但有時候她的信也會留下蛛絲馬跡,讓人揣度和琢磨出微妙的信息。例如,她在給泰戈爾的一封信中寫道:“的確,有時候,我的愛會使我自己受傷……但這只是一種標(biāo)志,表明我的愛對你仍然不夠美好?!盵1](P260)奧坎波坦露心跡,認為自己對泰戈爾的愛不夠完美理想。其實,她是認為,自己對泰戈爾的愛仍然停留在世俗情愛的層面,富于占有色彩,不是那種完美高尚的愛。她渴望與泰戈爾進行思想層面的交流,想讓他明白,她是如何理解、又是怎樣熱愛他的作品。為此,奧坎波在寫給泰戈爾的信中帶著一種“調(diào)情”(love-pique)的口吻說:“你會在某個時候明白的,我是多么地?zé)釔勰愕淖髌钒?!這種心情是可以翻譯的。但我想,你也許永遠不會明白,我是多么愛你,因為,除你之外,沒有誰能翻譯這種心情。這種翻譯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你卻一直有新詩要寫?!盵1](P260)這里的話已經(jīng)透露出一種徒弟對師傅的虔誠敬意,同時也暗含深意和善意。這好比印度古典梵語詩歌《牧童歌》中拉達對大神毗濕奴化身之一的黑天的柔情傾訴?!安还芪覀?nèi)绾慰创?,這都是一種文化的產(chǎn)物,它鼓勵婦女們用性愛神秘主義的語言表達內(nèi)心的愛?!盵1](P260)奧坎波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參透了這種秘密,因而向她在信中一直稱為“師尊”(Gurudev)的泰戈爾恭敬地表達一種純粹的精神戀愛,或者說,奧坎波是以世俗情愛語言表達精神戀愛語言。奧坎波的傳記作者E.薩爾蒙所說的話也可以證明,她對泰戈爾的愛不是世俗的男女之愛,而是一種超越之愛,一種近似于奧義書時代的師徒之愛。薩爾蒙說:“我最欣賞奧坎波的地方是,她對精神真理有著深深的渴求和本能的反應(yīng)。她對泰戈爾的愛有力地證明,她的心如何向神靈敞開,神會給她指路,這條路使人超越黑暗世界而到達光明世界。泰戈爾幫助奧坎波體驗了歡樂,這本質(zhì)上是靈魂的歡喜,它不能由思想來描述或理解,因為這種歡樂本身就是體驗親證?!盵1](P266)
1925年1月3日,當(dāng)泰戈爾離開阿根廷時,奧坎波一夜未眠,揮筆寫詩。她在臨別時塞給泰戈爾一首詩和一封信,大抵是讓其在船上閱讀。詩中寫道:“世界上距我最近的人,是我感到距離最遠的人;/世界上距我最近的人,并不知道他與我如此臨近;/世界上距我最近的人,卻并不懂得我這樣的人;/……/我的心是如此沉重啊,此等重量我又怎能載承?/我心煩意亂。拔出那誤會之刺吧,做我的友人!”[1](P380-381)從這首詩來看,奧坎波對泰戈爾的確是充滿了柔情。但如果聯(lián)系前的分析,我們會有新的結(jié)論。距離最近的人卻是距離最遠的人,這種情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但這發(fā)生在泰戈爾和奧坎波之間,的確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拔出那深入心靈的“誤會之刺”,做一個普通而又超俗的友人,這應(yīng)該是奧坎波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說到底,奧坎波對泰戈爾的愛有些接近于《吉檀迦利》中那種神人不分、卻又超凡脫俗的戀愛境界。但如此一來,泰戈爾對奧坎波的深情便少了許多精神戀愛的成分,因為它混合了世俗之戀的色彩。寫出空靈境界的泰戈爾,本來應(yīng)該是超凡脫俗的神靈象征,但卻在對奧坎波矢志不移的絕望之愛中體現(xiàn)出人性或世俗的一面。這和奧坎波對他的愛形成反差。事實上,這更體現(xiàn)出泰戈爾作為現(xiàn)代詩人的真實一面。
當(dāng)泰戈爾1924年11月到達阿根廷時,他本想繼續(xù)前進,探訪秘魯和墨西哥,增進印度和南美大陸的文化理解,但卻因為生病等因素,未能完成這一心愿。但是,他同奧坎波的這段跨文化塵緣還是令他欣慰的。不過,這種欣慰的背后潛藏著很多遺憾。其中,阻礙他們深入交流的語言障礙是一大因素。
在阿根廷期間,奧坎波和泰戈爾只能用英語交流。這當(dāng)然不如他們以各自最擅長的語言進行對話更為方便。在奧坎波看來,泰戈爾最好懂得她擅長的法語,而泰戈爾則希望奧坎波能學(xué)點孟加拉語,直接閱讀他的孟加拉語詩歌。泰戈爾離開阿根廷后致奧坎波的信中寫道:“不幸的是,語言障礙限制了我們輕松自如地夠通思想,因為你對我正好熟悉的唯一一門歐洲語言(英語)從未完全適應(yīng)……我深感遺憾,我沒能完全熟悉你的性格,這種困難由于你的文學(xué)性格而增大。”[4](P316)泰戈爾給奧坎波的越洋信,幾乎都在信封上把她的姓名寫錯。直到1936年,泰戈爾才把奧坎波的姓名寫對。
泰戈爾離開阿根廷后,奧坎波在寫給他的信中說:“紀(jì)德的翻譯的確很棒,充滿靈感。這是我真心推崇的唯一譯本。法譯《吉檀迦利》第二首非常美妙。我很難想象,還有哪種語言能譯得這么好……不過,自然,我這樣說是錯誤的,我必須學(xué)點孟加拉語?!盵1](P399)但直到泰戈爾逝世,奧坎波仍只記得一個孟加拉語詞匯:Bhalobasa(愛)。它是泰戈爾在阿根廷時教給她的。后來,她在1961年為紀(jì)念泰戈爾百年誕辰紀(jì)念文集撰文時,以她唯一掌握的這個印度詞結(jié)尾,作為對泰戈爾的歷史回應(yīng)。她寫道:“泰戈爾在逗留桑伊斯德羅期間,教給我一些孟加拉語詞匯。我只記得一個詞,我將一直不斷地用它對印度說:Bhalobasa?!盵2](P47)因此,黛森認為,只有我們當(dāng)中更多的人自覺學(xué)習(xí)更多的外語,才能搭建堅固耐久的文化之橋。這種文化橋梁可以消解抵抗那些分裂人性或強加自己世界觀于他人的政客陰謀,這些政客的世界觀也與語言相關(guān)。黛森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償還我們欠著泰戈爾、奧坎波和埃赫姆斯特這類智士的債。他們被高尚的夢想所激發(fā),愿以友誼的紐帶把不同民族和個人聯(lián)系起來。這是一種必須的夢想,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樣:除非我們心中有夢,否則怎使美夢成真?”[1](P354)
語言因素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泰戈爾與奧坎波的深度對話。但是,深入考察奧坎波和泰戈爾的歷史交往,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更為復(fù)雜的一些因素,它們在兩人的跨文化對話中扮演了消極的角色。這便是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思想分歧,這種涉及東西文化和女性角色的分歧導(dǎo)致了兩人心靈對話的不完美。
1930年,泰戈爾再次見到奧坎波時,曾經(jīng)邀請她陪同自己去劍橋大學(xué)進行講學(xué),然后再陪她返回印度。奧坎波因陪同一位朋友奔赴美國,便拒絕了他的提議。泰戈爾非常想念奧坎波,一再表達想在印度見到她的愿望。但他的愿望至死也沒有實現(xiàn)。1939年2月23日,奧坎波在信中告訴泰戈爾,如果年底歐洲不爆發(fā)戰(zhàn)爭的話,她就到印度去。但當(dāng)年9月爆發(fā)了二戰(zhàn),使得奧坎波無法兌現(xiàn)諾言。1941年8月7日,泰戈爾與世長辭。從此,奧坎波再無機會踐諾。1942年3月24日,她在寫給泰戈爾兒子的回信中說:“我是多么懊悔啊,在師尊在世時未能去印度!我們一直都在想,在完成什么事情以前,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太多的時間。我非常地愛他?!盵1](P465)
泰戈爾的遺憾和奧坎波的懊悔,表面來看,是兩地遙遠和二戰(zhàn)爆發(fā)等客觀因素使然,其實,除了兩人錯位的情感糾葛外,更主要的還是兩人在文化觀念上存在嚴重分歧。這是又一根深入靈魂深處的“誤會之刺”。這或許是奧坎波在泰戈爾有生之年一直未去印度看望他的主要原因。奧坎波自己的話可以證實這一點。
在泰戈爾的時代,曾經(jīng)有兩位英國女子崇拜印度智者,來到印度并終其一生。她們就是追隨宗教哲學(xué)家辯喜的圣女妮韋迪塔和追隨圣雄甘地的米娜貝亨。深深愛著奧坎波的泰戈爾希望奧坎波甘心犧牲自己的舒適生活,也來印度追隨自己,為印度服務(wù)。但是,奧坎波卻不愿這么做。她借用印度的“正法”概念陳述己見。她聲稱自己的“正法”不允許隨意效仿別人,這其實也暗示了她受到弗吉尼亞?伍爾夫等人的女權(quán)主義思想影響?!皧W坎波的女權(quán)主義思想主要來自于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啟發(fā)。她很崇拜伍爾夫并與之通信,論述她的思想,還發(fā)表自己翻譯的伍爾夫作品。不過,她與伍爾夫的關(guān)系是單向的。伍爾夫并不真正了解南美或奧坎波的精神旨趣?!盵1](P42)女權(quán)主義思想使奧坎波堅信,必須擁有自己的“正法”亦即女性的獨立人格。
當(dāng)然,換個角度看問題,奧坎波終其一生未去印度,對于她本人或?qū)τ谟《群臀鞣降奈幕涣鞫?,均是一種消極的因素。泰戈爾逝世后,她還可以有機會去印度的,但她始終未去。例如,她推辭了阿根廷駐印度大使的職位。這的確是一件憾事。光從書本上了解印度,肯定不如實地采風(fēng)更加實惠。不能了解真正的異邦文明,就不能解決許多跨文化命題。因此,奧坎波心目中的印度文明仍然是神秘的宗教世界,或是泰戈爾筆下的神靈世界。其結(jié)果是,奧坎波對五彩斑斕的印度文化魅力缺乏足夠的認識。
盡管諸多因素限制了泰戈爾與奧坎波的心靈對話,但他們還是對彼此的創(chuàng)作或思想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例如,與奧坎波的跨國情誼豐富了泰戈爾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對其詩歌、小說和繪畫藝術(shù)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奧坎波崇尚獨立自主的女權(quán)主義思想也使泰戈爾受益匪淺,使其女性觀產(chǎn)生了積極的變化。黛森認為:“與奧坎波這樣的女性進行接觸,除了激發(fā)泰戈爾的創(chuàng)作潛力外,還有助于他矯正對女權(quán)主義某些思想的反感,此前,他認為女權(quán)主義思想太過強悍。”[1](P310)就奧坎波而言,泰戈爾的作品不僅是她年輕時陷入精神危機時的解渴甘露,還是她認識東方文學(xué)與文化的最好途徑。奧坎波還從財力上力所能及地支持泰戈爾在印度創(chuàng)辦的國際大學(xué)。泰戈爾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排斥情感、崇尚理性的反感,對奧坎波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奧坎波曾在文章中表達了對法國當(dāng)代新小說派代表人物羅布?格里耶(Robbe Grillet)的唯形式論思想的反感,強調(diào)文學(xué)必須表現(xiàn)情感內(nèi)容,而非一味創(chuàng)造形式。[1](P330)勿容置疑,他們之間的文學(xué)和思想互動,成為印度現(xiàn)代文學(xué)和包括阿根廷在內(nèi)的西班牙語文學(xué)交流史的重要一章。
[1] Ketaki Kushari Dyson.In Your Blossoming Flower Garden: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Victoria Ocampo [M].Delhi: Sahitya Akademi, 1996.
[2] S. Radhakrishnan et al. A Centenary Volume: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M].Delhi: Sahitya Akademi, 1961.
[3] 劉安武主編. 泰戈爾全集(5)[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Krishna Dutta and Andrew Robinson. Selected Letters of Rabindranath Tagor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 1997.
責(zé)任編輯:馮濟平
The Love Story between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Victoria Ocampo
YIN Xi-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 Asia,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Th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Victoria Ocamp, Argentina Woman writer and translator, wa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Indian literature and Hispanic literature, which in turn had some profound influences on their writings and minds respectively. The love between them is a combination of spiritual and secular love and it could also be considered as the real experience of the dialogu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civilizations, which has some relations to language, culture and gender, etc. There are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the friendly contacts between Tagore and Victoria Ocampo.
Rabindranath Tagore; Victoria Ocampo; Gitanjali; Hispanic literature
I109
A
1005-7110(2011) 05-0048-05
2011-04-20
尹錫南(1965-),男,重慶人,四川大學(xué)南亞研究所教授,文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東方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